略论茶典籍的对外译介与文化传播研究
2016-03-30程玮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巩义451200
程玮(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巩义 451200)
略论茶典籍的对外译介与文化传播研究
程玮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巩义 451200)
茶典籍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载体,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在茶典籍对外传播中,既要准确传达出相关茶学信息,又要保留其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在实际的茶典籍对外翻译活动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茶典籍传播中出现弱化阐释现象。本文以中国茶典籍经典之首《茶经》为例,探讨了中国茶典籍对外翻译策略,以期为茶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茶典籍;对外翻译;文化传播
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世界文化呈多元性发展趋势。茶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有着丰厚的历史渊源和积淀。外国读者对中国茶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茶典籍对外翻译,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思想、风格和特色,力求达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标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有效译介和传播。
1 《茶经》及其翻译现状概述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系统著作,由唐代茶圣陆羽编撰而成。全书共有三卷,七千余字,却将有关茶学知识与经验都囊括其中,可谓言简意丰。《茶经》一书写作手法独特,有着明显的程式化特征,按照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的顺序将茶的种植采摘制造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阐释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总结性。此外,书中还运用了对偶、排比、比喻、层递等诸多辞格,散发出浓厚的文学文本特色。因而,该书成为国内外茶文化爱好者与专家研究之首选。
目前,该书已有日语、韩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译本。《茶经》的英译本并不多,比较权威的有美国译者Carpenter翻译的The Classic Of Tea和姜欣、姜怡两位教授翻译的版本。Carpenter不具备中国茶文化背景,难免在对原文的理解上出现一些偏差。因而,很难完整地表达原文一些重要的文化含义。姜欣和姜怡两位教授虽然是本族人士,比较容易理解《茶经》和中国茶文化。但是,他们不具备西方的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传达原文主题,体现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的精髓。此外,还有《茶经》的节译片段,包括William的著作All About Tea、James Pratt的著作The Art of T ea。
2 《茶经》中茶文化在英译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茶经》是一部茶文化典籍,似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不大。实际上,该书中既有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和谐思想,道家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又有佛家文化倡导的普度众生,轻薄名利的思想。以下内容详细阐述了《茶经》中蕴含的儒道释三家文化及其在英译中的体现。
2.1《茶经》中的儒家文化
《茶经》中无处不流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追求。这种思想与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庸”、“和谐”相契合。以“茶”字本身为例,“茶”字由“草、木、人”三部分组成,寓意人在草木之中,即天人合一。除此之外,陆羽在书中关于制茶的锅要求的描写中也体现出对儒家文化的信奉。比如《茶经》第四章“之器”中的两句描写:
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
体均五行去百疾也。
第一句话描写了陆羽对茶锅要求,大意是煮茶时茶锅要方,锅沿要宽,锅脐要长。其实,茶锅的形状与煮出的茶叶的味道并无关系。陆羽之所以这样要求制锅是受儒家文化影响,这句话暗含了儒家文化中令正、务远、守中的文化思想内涵。姜欣、姜怡两位教授将这句话译成:
The ears of the wok are square,guaranteeing an upright position.The rim of the wok is wide,suggesting a broad content.The navel of the wok is long,ensuring heart—warming power.
这段译文用到了“upright”和“broad”两个形容词,“upright”有“直立的、正直的”意思,“broad”意为“宽厚的、宽广的”。这两个形容词基本传达出了原文的思想内涵。
第二句话讲的是茶的药理功能,大意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去除百病。这句话也暗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姜欣、姜怡两位教授在翻译这句话时用到了“balancing”一词。“balancing”有“平衡、均衡”之意,将原文中和谐共生,协调一致的思想很好的传达出来。
2.2《茶经》中的佛家文化
陆羽自幼在佛院长大,不可避免地受到佛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所以,他所著的《茶经》中也隐射着佛家文化,蕴含着佛家意味。比如,陆羽在描写“茶之器”时,这样写道:
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
“连葩、垂蔓”是煮茶炉上的装饰,这句话将茶事与佛事密切联系起来。姜欣、姜怡两位教授将“连葩、垂蔓”分别翻译成了Lotus(莲花)和daters(曼陀罗)。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误译,实际上是译者有意而为之,为的是隐射原文中的佛家思想。莲花和曼陀罗在佛家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寓意。据说,佛祖一出世,就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后来,莲花图案就成为佛教的标志,佛座称“莲座”,架裟称“莲衣”,佛经称“莲经”。在佛经中,曼陀罗花寓意为察幽明,超然觉悟。传佛教里也有“曼陀罗”的相关说法,只不过这里的“曼陀罗”指的不是花,而是微观宇宙的模型。姜欣、姜怡两位教授的两位译法巧妙地表达出了茶道及佛道的茶文化内涵。然而,在西方国家,“lotus”(莲花)的含义是“忘忧果”;“datum(曼陀罗)的含义是“死亡、恐怖”。因而,这种译法会让不了解佛家文化的西方读者产生和中国读者不同的联想。
2.3《茶经》中的道家文化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此外,也有崇尚自然、崇尚节俭的思想内涵。《茶经》中的很多描述是道家精神所提倡的。比如,《茶经》第一章“之源”中写道:
野者上,团者次。
这句话的意思是山野生长的茶叶品质最好,园中栽培的茶叶品质次之。这句话表面上是讲自然培育的优势,告诉人们不要破坏茶树的生长环境与生存能力,字里行间却流露出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简言之,就是要顺其自然,遵循茶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习性。姜欣、姜怡两位教授在翻译这句话时用到了“naturally”一词,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文中隐含的道家文化。
3 信息论视角下《茶经》英译策略
《茶经》一书言简义丰,涉及大量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西方读者不具备相关的文化背景,很难理解和认同原语中的文化。这就需要译者努力做好翻译工作,构建中国与其他民族进行平等的文化交流的桥梁。要在保留原语的内涵和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想象力注入新词,帮助译文读者减轻理解负担,增强译文读者对我国茶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要注意控制信息容量,避免造成信息过载的现象,造成译文读者在理解上的负担。具体来讲,在茶典籍英译中可采用以下两种翻译策略。
3.1增加对文化背景的解释性信息
茶典籍文本有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含义。通常情况下,非本族人士在不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很难理解文本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拓宽信息容量,即适当地增加相关背景知识信息,帮助西方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中国茶学知识和茶文化。比如,《茶经》第一章“茶之源”中有一句话:
两都并荆俞(俞当作渝,巴渝也)间,以为比屋之饮。
这句话中的荆和俞是中国古代地名,即中国茶的发源地重庆和湖北。如果把荆和俞直接进行音译,会给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的西方读者造成困惑。因此,有必要合理地拓展信息,为这两个地名补充解释。比如,将荆译成“Jiangling in Hubei”。
3.2删减与中国茶文化和茶学知识无关的信息
中国茶典籍对外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播中国茶文化和茶学知识。对于典籍中一些与中国茶文化和茶学知识无关,译者在翻译时可进行删减,减轻译文读者的理解负担,有效宣传中国茶文化。比如,在《茶经》第二章“茶之具”中有一句关于茶具的描写:
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
这句话中的“穿”指的是一种茶具的名称。“穿”字在古代汉语中是多音字,为了避免造成读者混淆,陆羽为这个字做了必要的解释。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段解释,以“磨”、“扇”、“弹”、“钻”、“缝”五字为例,阐述了“穿”字的含义。译者在翻译时可以将后面的内容删减掉。一是因为这些冗长的解释与茶学知识和茶文化并无关联;二是因为这五个字是多音字,对西方读者而言本就不好理解。解释越多,读者的理解负担越重。
又如,第一章“茶之源”中,有一句介绍土壤的话: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按: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
原文对“栎”字做出解释,只是汉语中对字形所做出的解释。对西方读者而言,这种解释的意义不大,反而会造成累赘。在英译时,译者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直接省略掉,保证译本主题紧扣中国茶文化和茶学知识。
4 结束语
《茶经》文本内容历史久远。译者在翻译时为了实现特定的翻译或引用目的,往往会无意或无奈地对原语内容和形式进行筛选。换句话说,译者在翻译时无形中会弱化阐释,这使得《茶经》译本难以保留原汁原味的东方茶韵,不利于体现中国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而言,也是一种损失。因此,译者在进行茶典籍翻译时,要尽可能地“保真”,用异国文字再现本土文化。同时,也要跨越地域文化、跨越时代鸿沟,让译语读者领略异国文化的美妙。
[1]黄汝干.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 [J].农业考古,2010(2):37-39.
[2]韦努蒂.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20.
[3]陆羽.〈茶经〉〈续茶经〉[M]姜欣,姜怡,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程玮(1981-),女,河南新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