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骏优172制种技术初探

2016-03-30唐明荣唐少东向明忠向虹凝胡继银

种子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本苗永州市秧田

唐明荣, 唐少东, 向明忠, 向虹凝, 胡继银

(1.双牌县农业局, 湖南 永州425200; 2.茂名市农业局, 广东 茂名525000;3.靖州县太阳坪乡农技站, 湖南 怀化418400; 4.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湖南 永州425000)

骏优172是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不育系“骏1 A”与恢复系“R 017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12005)。2014年,在永州市零陵区菱角塘镇山塘岭村进行骏优172春季制种生产,生产面积共计1.8 hm2,平均单产3.36 t/hm2,最高丘块达3.67 t/hm2,达到了预计的目标。

1 骏优172品种及亲本特征特性

1.1 骏优172品种特征特性

骏优172属早中熟籼型中稻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叶鞘紫色,剑叶中长、微内卷。穗大粒多,着粒较密,谷粒长型,稃尖紫色、无芒。后期熟相较好。区域试验中有效穗16.6万/667 m2,株高105.0 cm,穗长24.5 cm,每穗总粒数144.0粒,实粒数116.5粒,结实率80.9%,千粒重29.3 g。全生育期比对照福优195早0.2 d。抗病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2.9,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骏优172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79.3%,整精米率60.8%,垩白粒率44%,垩白度4.4%,直链淀粉含量20.6%,胶稠度40 mm,长宽比3.1。骏优172区域试验平均单产536.48 kg/667 m2,比对照福优195增产 8.52%。其中:2010 年单产 535.71 kg/667 m2,比福优195增产14.23%;2011年单产537.24 kg/667 m2,比福优195增产3.37%。骏优172栽培要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采用旱育早发和旱育抛秧等技术,培育多蘖壮秧,插2.0万穴/667 m2,基本苗8万~10万/667 m2。要求底肥足,苗肥早,穗肥巧,酌情补粒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和稻秆潜蝇等[1]。

1.2 骏优172亲本特征特性

母本“骏1 A”是三系不育系,分蘗力中等,叶片直立株型紧凑,剑叶较短,株高76.7 cm,桴尖紫色,每穗平均总粒数87.6粒,千粒重26.3 g。2014年,“骏1 A”在湖南省永州4月底5月初播种,播始历期63~65 d,主茎叶片数11~12叶,平均穗长19.1 cm。“骏1 A”异交结实率高,一般在50%左右,对“920”敏感,柱头外露率77.8%,双边外露率30.1%。

父本“R 0172”是优势三系恢复系,分蘗力强,茎杆粗壮,不易倒伏。株型前期较披散,后期逐渐紧凑,叶片较宽,剑叶较长,株高112.1 cm。桴尖无色,穗尖谷粒有芒,每穗平均总粒数186.5粒,千粒重27.2 g。2014年,“R 0172”在湖南省永州4月初播种,播始历期90~92 d,主茎叶片数15~16叶,平均穗长28.4 cm。“R 0172”开花时间达8~10 d,花粉量大,对“920”不太敏感。

2 骏优172制种技术

2.1 选好生产基地

2014年,骏优172春季制种生产基地选在永州市零陵区菱角塘镇山塘岭村。生产基地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厚。生产基地海拔135 m,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8℃,日照时数在1 384.1~1 688.0 h之间,气温较高,光照充足,四季分明,4—6月多雨,7—9月多旱,年降水量有1 386 mm左右。6月底7月初湿度75%~85%,温度在25~35℃,是较理想的扬花授粉时期。

2.2 合理安排播种期,播差期及扬花授粉期

播种期,根据亲本的特性及永州市零陵区的多年气象资料,父本(R 0172)在4月1日播种,薄膜覆盖水育秧。父母本之间叶差5.0~5.2叶,时差25 d,即母本(骏1 A)在4月25日播种,不覆盖膜水育秧。扬花授粉期,父本和母本在6月28日同期始穗,花期相遇。父本和母本赶花授粉期在7月初。

2.3 科学创建高产结构群体

2.3.1 科学安排用种量

根据骏优172亲本特性、生产基地的生产习惯,以及制种高产要求,即插足母本37.5万蔸/hm2,每蔸2~3粒谷;父本5.25万蔸/hm2,每蔸2~3粒谷。父本大田用种6 kg/hm2,母本大田用种45 kg/hm2。

2.3.2 稀播培育父母本壮秧

选择好背北向南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老秧田做为父母本的秧田。在耕整秧田时施腐熟猪牛粪12 000 kg/hm2和(45%)复合肥300 kg/hm2做底肥,父本釆取薄膜覆盖水育秧,秧田与大田比为1∶25;母本采取不覆盖膜水育秧,秧田与大田比为1∶5。父本和母本芽谷在播种前1 h用15%的多效唑液浸种10~15 s再播种。父本在3叶左右结合练苗追施尿素75 kg/hm2和氯化钾45 kg/hm2;母本在2.5叶时追施尿素75 kg/hm2和氯化钾45 kg/hm2。

2.3.3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父本在5.5~6叶时移栽,母本在4.0~4.5叶时移栽。父母本行比为2∶(13~14),260 cm开厢,父母本间距为26 cm。父本插2~3粒谷/蔸,移植规格25.6 cm×45 cm,插足基本苗2.5万/hm2;母本插2~3粒谷/蔸,移植规格13.5 cm×15 cm,插足基本苗150万/hm2。

2.3.4 科学管肥,管水

在移栽父本前施足底肥,即耕整大田时施腐熟猪牛粪10 000 kg/hm2和(45%)复合肥400 kg/hm2做底肥。移栽父本3 d后,单独对父本施尿素37.5 kg/hm2;移栽母本3 d后施尿素225 kg/hm2和氯化钾187.5 kg/hm2或用(45%)复合肥525 kg/hm2替代 。移栽后要深水灌溉7 d左右后浅水灌溉,母本基本苗350万/hm2左右时就可以晒田,深泥田要重晒,沙田要轻晒。可促使根向深层生长,茎杆健壮防倒伏。后期浅灌和勤灌,喷“920”时要深水灌溉到赶花结束后可浅水灌溉,收割前7 d可排水晒田便于及时收割。

2.3.5 及时防治病虫害

根据永州市植保站病虫预测预报,生产大田重点对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病虫进行防治。在移栽后15 d左右用甲基托布津850 g/hm2和吡唑酮(醇)120 m L/hm2+康宽140 m L/hm2兑水喷雾防治;在始穗时用三环唑1 500 g/hm2+爱苗120 g/hm2和康宽180 m L/hm2+吡唑酮(醇)200 m L/hm2兑水喷雾防治病虫;在赶粉完后用富士1号2 000 m L/hm2+爱苗100 g/hm2等防治稻瘟病、黑粉病。

2.4 巧施“920”,及时赶粉

根据骏优172亲本特性,“920”用量在300~320 g/hm2。花期相遇的情况下,在母本始穗10%左右时喷施第1次,“920”用量120 g/hm2;笫2天喷施第2次,“920”用量140~160 g/hm2,在第2天喷施第2次时单独用90 g/hm2“920”对父本喷施。根据骏优172父本开花习性,在09:30—11:30时父本开花时及时用竹杆赶粉,每天连赶2~3次,连续赶粉1周。

2.5 严格隔离除杂,及时收割

为了搞好隔离除杂确保种子纯度,要求空间隔离100 m以上,时间隔离20 d;父母本田间含杂率控制在1‰以下。在父母本移栽和幼穗时期选择性除杂,重点在喷施“920”时和扬花授粉时(赶花粉前)除杂,进行2次除杂,对父母本异型株、变异株全蔸拔除,防止杂株授粉,确保种子纯度。在母本成熟80%及时收割,收割时先割父本再割母本,严防机械混杂。收割后及时晒干车净入库。

[1]三系杂交中稻骏优172[J].湖北农业科学,2012(16):107.

猜你喜欢

基本苗永州市秧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感怀
永州市零陵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This is my family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基本苗和施氮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演化研究——以永州市为例
不同基本苗与氮肥用量对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基本苗数对席草东席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