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采茶戏音乐的诞生、传播与发展分析

2016-03-30李豫虔

福建茶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采茶戏赣南艺术

李豫虔

(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赣南采茶戏音乐的诞生、传播与发展分析

李豫虔

(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采茶戏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广泛存在于我国南方诸多地区,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与民间传统文化相融合,以小调、歌舞等作为基本辅助手段,逐渐发展壮大,创造了辉煌传奇的历史文化。基于此,本文笔者将着重以赣南采茶戏为例,对采茶戏的产生根源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细致剖析和解读,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未来采茶戏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进而为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方向。

赣南;采茶戏;艺术传播;传承

赣南采茶戏展现出传统的地方特色与文化魅力,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应归功于自身的艺术特色。因此,加快对赣南采茶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学习采茶戏提供契机,更为采茶戏的传承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本文将主要对采茶戏的诞生、传播和发展进行论述,意在为完善采茶戏的发展路径提供合理化建议,丰富地方艺术形式。

1 赣南采茶戏的探源

1.1茶山是赣南采茶戏孕育形成的土壤

傍山依水是赣南地区显著的地理特征,也是茶叶产生的前提和重要基地。勤劳的客家人民将茶叶作为谋生的手段,不辞辛苦,开荒拓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子民。明朝时期,赣南地区的安远九龙山茶就被入列为贡品,供皇族饮用。茶叶的盛行既为客家人民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使制作茶叶成为真正的谋生手段,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劳动。为了消除采茶的疲劳,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采茶歌也就应运而生。后来,茶农依据采茶的动作,并将其进行创新、修整,与民间歌舞看齐,采茶灯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进入明代中期之后,采茶音乐的艺术形式又发生了一些转变,将对唱、表演等艺术表现形式融入采茶音乐中,形成了首部采茶戏《板凳龙》。

1.2改革是赣南采茶戏得于发展的动力

采茶戏的创作初衷是为消除工作疲劳,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但是随着茶叶的盛行,茶叶生产逐渐与商业挂钩,采茶戏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广大劳动人民,表达的主题也以农村商业贸易与中小型手工劳动为主,采茶戏也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和手段,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建国之后,在党的“百家争鸣”政策下,赣南采茶戏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舞台表达、语言魅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同时,新鲜元素的注入与结合,也为采茶戏注入了活力。由此可见,改革为采茶戏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道路,是促进其进步的关键力量。

1.3人口变迁是赣南采茶戏广泛流传的机遇

追根究底,赣南是茶叶产生的源泉,也是客家先民居住生存的首站地。随着客家人民的搬迁和离散,采茶戏也被逐渐“瓜分”,这是采茶戏能够盛行于各个地区的重要原因。其次,许多官宦人家将采茶戏视为“娇态淫声”,并不断打压驱逐采茶艺人,被驱逐的艺人分别流散到不同的地区,他们只能将茶艺作为谋生手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采茶戏的流传进程。

2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传播与发展

赣南采茶戏可谓是曲艺界中的奇葩,它在传达戏曲思想中心的同时又较之其他戏种有着更为生动与丰富的肢体表达方式,可谓客家文化孕育出的奇珍异宝。一度盛行于南方多个省市的客家地区,而今客家文化在现代文化发展中重新得到重视,人们对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风俗有了新的认识使得作为客家文化代表的赣南采茶戏重获生机。赣南采茶戏的发展目标也定位于雅俗共赏,其自身的产生源于客家的农事活动带有地方特色又深入百姓生活,为了采茶戏的长远发展,其发展中心更要放在“雅”上,在已有的戏曲风格上推新完善,让艺术跨越阶层,跨越文化环境展现风采。面对现今的文化发展趋势,赣南采茶戏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保证传统文化保留和发展的同时,结合现代文化因素,唱出现代的风格特色。曲艺文化不能固守于老的东西,孤高自赏,而是要俯身多听听现代人的心声,通过与观众的沟通,实现古今文化的交流,维持传统文化的稳步发展。

3 赣南采茶戏传承面临的问题

3.1市场不景气

现今文化产业与时代的发展建立起密切的联系,网络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将全球各地文化联系在一起,为现代人提供了错综复杂又异彩纷呈的文化世界,但相应的有些传统文化则遭到了冷落。赣南采茶戏市场就面对着上述问题。戏曲似乎更多地存在于年长者的生活之中,而不易于被年轻人所接受。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在整体消费水平中又占少数,以至于赣南采茶戏市场并不景气。如何在年轻人中推广采茶戏是赣南采茶戏发展和传承面临的首要问题。

3.2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

专业的人才和出众的题材是采茶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在《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红遍大江南北之后,就再也没有出俏的作品了,采茶戏事业停滞不前,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了人缺戏缺的恶性循环。就目前情况而言,采茶戏事业正面临空前的阻碍,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只有演员、剧本、编导等多项配合,才能使采茶戏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才能带动青年演员的成长,构成采茶戏的中坚力量。单以赣南文艺学校为例,许多学生认为采茶戏的前途不明朗,纷纷放弃对该专业的探索与申请,戏剧专业如同虚设。艺校与剧团之间的不配合、不合作,致使这种局面一直尴尬存在,为采茶戏的发展带来困难。

3.3剧目陈旧,缺乏创新

艺术文化大多都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赣南采茶戏的主题与形式都是封建社会的折射与思考,是时代传承的产物。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已经不能被现代观众所接受,枯燥乏味的伦理说教、反抗剥削,追求自由的主题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也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与审美要求。因此,及时采用最华丽的舞台,增加演出次数,也不能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只有及时跟踪观众的审美形态与时代发展趋势,对采茶戏进行改革,才能博得观众的眼球。

4 未来赣南采茶戏传承路径思考

4.1结合现代观众的文化娱乐变化,有针对性地改良与推广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和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将更多的时间倾注于网络平台追求着时尚,对于赣南采茶戏这种相对传统的文化了解少之又少,开拓新的传播方式,将采茶戏与现代娱乐文化相结合对采茶戏来说是重要的传播与推广途径。以央视推广的中国成语大会为例,节目通过比赛的形式将成语与现代语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比赛精彩又富有趣味,不论收视和网络认知度都取得了很大成功。赣南采茶戏和成语这种语言文化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是现代人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的文化。后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既达到节目推广的目的,在人文影响上又将古汉语的魅力注入到现代人的心中。采茶戏的推广亦可如此,要知道人们不是不喜欢采茶戏这种艺术,而是它本身的魅力没有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人看到,最终达到雅俗共赏的最佳效果。

4.2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

艺术与人的演绎相辅相成,好的作品成就优秀的演艺人,同样优秀的演艺人会将作品呈现的更加动人,采茶戏也不例外。《茶童戏主》《山歌情》作品本身就很优秀,唱出了采茶生活的纷繁乐趣又将茶农的深情包含其中,但初期仅在赣南地区流传,直到黄玉英和龙红才将他们演绎出来,才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展现,为人称道。可见演艺人对戏曲的影响之大,所以加强对戏曲人才的培养将很大程度上帮助采茶戏的发展。当然,采茶戏不同于其他戏种,更要求演员了解采茶戏的背景,理解采茶戏中要表达的心情,所以多为赣南人自己演绎,但是近年来赣南采茶戏行业的不景气削弱了许多年轻人学习的意志,从源头培养年轻人对采茶戏的兴趣,增加年轻学者对采茶戏的认识,并通过政府等各方面的努力建立起年轻学者对赣南采茶戏行业发展的信心是引进和培养优秀演艺人的根本。当然更要与其他戏种人才多加交流,让优秀的人才得到充分发挥。

4.3加大经费投入,创设奖励机制

赣南采茶戏市场的没落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支持减少的影响,采茶戏市场萧条,市场萧条导致观众更少,投入经费减少,最终影响戏班的正常运营,人才流失,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过程。在经济上对依然坚守在赣南采茶戏行业的工作人员以经费的支持,既是其生存的支撑,又是对演绎者和坚守这门艺术的艺术人的肯定,创设对传统文化发扬传承人的奖励机制,会是对这种逐渐走向没落的艺术分支的极大鼓励。

4.4政府扶持与自主拓展市场相结合

现今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干预文化市场,一方面,政府的扶持和侧重发展可能对某种文化产业带来新的生机,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有了政府支持就有了更稳固的依靠,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赣南采茶戏近年来得到了政府一定程度上的扶持和重视,许多采茶戏演员对赣南采茶戏的未来又重拾希望,提足了继续发扬壮大采茶戏文化的决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政府可以继续利用职能加强赣南采茶戏在省级市级范围的文化交流,更要加强赣南采茶戏与其他戏种的交流,面对现今的戏曲市场状况,提出更有效地整顿措施。同时戏院和戏团领导班子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娱乐场所或文化传播公司的合作将曲艺文化推广到更大的范围。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赣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对采茶戏的产生、传播与发展进行阐述,并对其今后的完善路径进行论述。不难发现,只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针对性地对采茶戏进行完善和改良,加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就能为采茶戏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为发展采茶戏的艺术提供帮助。

[1]冯光钰.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与变异[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4):5-14.

[2]张佩莺,钟海林.对赣南采茶戏传承的思考[J].艺术研究,2007(2):42-44.

[3]廖军.赣南采茶戏探究[J].南方文物,2001(4):23-28.

[4]钟俊昆.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8(4):197-200.

[5]苏子裕.论赣南采茶戏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革新[J].艺术百家,2003(2):4-7.

李豫虔(1969-),男,河南浚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采茶戏赣南艺术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纸的艺术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