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茶画的艺术美

2016-11-25王娜

福建茶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茶画茶事饮茶

王娜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古代茶画的艺术美

王娜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茶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一个流派,画家们通常围绕着制茶、烹茶、品茶等茶事进行创作,实现茶与画的完美结合,流传下一幅幅意蕴深远的茶画作品。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不同时期茶画作品的赏析,来体会古代茶画的艺术美,并了解茶画艺术在我国不断演进的历程。

古代茶画;艺术美;北宋;明代

中国人种茶、品茶,并在茶叶沉浮和茶香萦绕中品味人生,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而茶画便是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古人饮茶有很强烈的仪式感,精美的茶具、恬淡的饮茶人、优雅的茶道天然就是一幅画卷。我国许多古代画家在烹茶、饮茶中获得艺术灵感,并将茶道付诸丹青,正如北宋大文豪苏轼所言“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茶和画在艺术上同出一脉,二者结合实属天然。

1 我国古代茶画概述

中国茶画究竟起源于何时,一直是饱受国画历史研究者们争议的问题,有人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说是唐朝时期。其实茶画在我国的历史远比这两个时期要久远,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茶画出土于汉代。

1.1茶画的萌芽

1972年,湖南汉代马王堆墓葬群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在众多出土文物中就有一幅敬茶侍女的帛画,画面主要表现的是汉代贵族烹茶、饮茶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在四川大邑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也有绘制汉代文人饮茶的画面。以上两个例子均说明我国茶画的历史至少是始于汉朝,但是由于当时制茶艺术与绘画艺术发展还不够完善,茶画的发展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画面通常也只是以记录为主,茶艺之美与绘画之美还没有融会贯通。

1.2茶画的发展与成熟

随着我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绘画水平的进步,茶画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东晋顾恺之的《列女传仁智图卷》的局部就有描画文人饮茶的场景,且线条流畅圆润,已经初步体现了茶与画相结合的特点;时间发展到唐代,由于唐朝经济的繁盛,绘画技艺的精湛,茶画的发展也逐步走向成熟。其中唐代阎立本打破了前人只将茶事作为绘画点缀的模式,在《斗茶图卷》中第一次以整个茶事入画,详细地描绘了这一时期茶带给人们的乐趣,而这之后,唐代陆羽撰写《茶经》,述茶事,定茶道,茶画作品层出不穷,并走向成熟。

1.3茶画发展的高峰

宋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虽然不尽人意,但艺术的发展却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许多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家纷纷以茶事入画,创造出了《卢仝烹茶图》、《撵茶图》等绘画作品,这一时期的画家在创作茶画的过程中已经突破了前期只记录茶事的模式,有意识地将茶道的艺术与绘画的艺术相结合,通过画中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达作者内心对艺术、对人生的追求。

1.4茶画的进一步发展

元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统治的时间虽然比较短,而且属于少数民族政权,但是这一时期的茶画艺术却实现了一个大突破。元代画家赵园创作的《陆羽烹茶图》将茶事的场所从庭院、书斋、宫廷转移到了幽静的林泉之间,这一绘画场所的转移,大大拓宽了我国茶画的题材,使茶画与山水画开始结合,而这以后才有了山间饮茶、船上烹茶等经典茶画;进入到明清时期,茶画与山水画进一步结合,不仅丰富了茶画的艺术性,也使山水画更具人文气息,明朝时期文征明、唐寅、沈周等著名画家都有经典的茶画传世;而到了清代,尤其是清末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萌芽,茶馆、茶肆遍地开花,到茶馆进行风俗写生一时间成了许多画家的爱好,而这一趋势也表明茶画的艺术题材实现了从宫廷贵族到文人墨客再到市井百姓的转变。

2 我国古代经典茶画赏析

2.1唐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

该茶画中共有五人,虽然和尚辨才和坐在他对面的萧翼以及居中的僧人是画面的主体,但是作者也没有放弃对左下角正在烹茶的二仆人的描绘。烹茶的两位仆人,一老一少,老仆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而小童仆恭敬地弯着腰,手持茶托盘,正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虽然这幅画面的重点在于右面三个人的艺术形象,但是作者寥寥几笔便将当时制茶、烹茶、饮茶的工序形象地表现出来,既道出了唐代人烹茶的器具、流程,也表现出了当时茶在接人待客方面的重要性。

该作品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题材,在绘画结构上主次分明,富有层次,一方面表现了右侧主体人物的剑拔弩张,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左侧烹茶的现实淡然,两相结合,使画面的艺术冲突更为强烈;同时画家在捕捉人物表情的时候也很细致,辩才和尚的哑口无言,萧翼的得意洋洋,老仆人的尽职尽责,小童仆的恭敬小心都表现得惟妙惟肖,极具艺术表现力。

2.2北宋赵佶的《文会图》

该作品具体描绘了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一个场景,根据绘画者的特殊身份,该集会的地点应该是一所皇家庭院,庭院内曲池、围栏、垂柳、修竹一应俱全,环境清幽肃静,画中心的树下设一大案,案上摆设有茶具、果品、酒樽等。八九位文士围坐案旁,或正襟危坐,或高谈阔论,或把酒言欢,或窃窃私语,神态各异,同时周围有仆人婢子填茶斟酒;竹边树下有两位文士正在寒暄,拱手行礼,神态恭敬;画面上共有侍茶、侍酒八人,均着宫内服饰,左下角设有茶桌和酒桌,桌上摆着茶盒和茶碗,一位侍茶正用茶则从茶盒中往茶碗里分茶,炉火正旺的茶炉上置有两把茶壶,两名侍者正在向来宾奉茶,在风炉前方地上还放着都篮,里面整齐的摆放着备用的茶碗。

该作品集中体现了北宋时期文人雅士与茶的关系,以及茶在皇家宴饮中的地位,笔触细腻,人物表情刻画准确,对烹茶、奉茶的细节捕捉到位,同时还集中表现了宋代特有的点茶工艺,因此该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研究我国制茶工艺发展史也是一份珍贵的资料。

2.3南宋刘松年的《撵茶图(局部)》

刘松年是南宋时期的宫廷画家,传世作品众多,其中涉及茶事的就有《斗茶图》、《茗园赌市图》、《博古图》、《撵茶图》等多幅,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画家对茶事的喜爱,也体现了南宋统治者对茶的热衷。《撵茶图》以工笔的手法,细致描绘了宋代点茶的具体过程。画面分两部分:画幅左侧共两人,一人跨坐于矮几上,衣着简朴,正在转动石磨磨茶,神态专注,动作舒缓;石磨旁横放一把茶帚,是用来扫除茶末的。另一人伫立茶案边,左手持茶盏,右手提汤瓶点茶;他左手边是煮水的风炉、茶釜,右手边是贮水瓮,桌上是茶筅、茶盏、盏托以及茶箩子、贮茶盒等用器。画幅右侧共计三人:一僧人伏案执笔,正在作书;一客人相对而坐,意在观览;一儒士端坐其旁,似在欣赏。整个画面布局闲雅,用笔生动,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雅士茶会的风雅之情和高洁志趣,同时也是记录宋代点茶场景的宝贵资料。

2.4元赵园的《陆羽品茶图》

该作品是茶画与山水画相结合的典型,画面中远山起伏,近景巍峨,两处茅屋简单质朴,周围树木环绕,屋内陆羽峨冠博带,轻倚榻上,一派闲适,并没有一丝因茅屋简陋而窘迫不已的深情,顺着陆羽的目光,引出一名侍奉茶事的小童,小童也似乎受了主人的影响,烧水、烹煮动作娴熟,不见一丝慌乱。主仆的悠闲从容,周围环境的清幽淡雅,流水淙淙,山石巍巍,一幅由茶事而延伸出来的山水画便呈现在欣赏者的眼前。

该作品在构图时,故意突出周围山石的巍峨,树木的高大,缩小人物的活动空间,虽然看起来是一幅以风景为主的绘画,但是仔细看人物的神态、动作就会发现,作者在绘画过程中,没有任何闲笔,通过主人对烹茶小童一举一动的关注,将茶圣陆羽对茶的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使整个画面的重点一下子集中在人物与茶事上来,而周围的山石、树木、茅屋与品茶相比,不过是点缀,同时该作品首次将茶事的地点移到室外,在环境清幽的林泉石边品茶,更显茶道淡然悠远的艺术魅力。

2.5明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局部)》

该作品描绘清明时节,文征明同书画好友蔡羽、汤珍等游览无锡惠山,并在惠山山麓以茶会友、饮茶赋诗的情景。画面景致闲适淡雅,高大的松树,峥嵘的山石,树石之间有一井亭,亭内二人围井栏盘腿而坐,右一人腿上展书。松树下茶桌上摆放多件茶具,桌边方形竹炉上置壶烹泉,靓童子备茶。一文士伫立拱手,似向井栏边两文士致意问候。亭后一条小径通向密林深处,曲径之上两个文士一路攀谈,在书童的引领下漫步走来。

此作品采用截取法构图,突出“以茶会友”的场面。树木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并运用主次、虚实、色调对比等手法,把人物置于高大的松柏环境之中,情景交融,鲜明表达了文人的雅兴。同时画家又运用了自身擅长书法的优势,将人物的衣服纹理描绘得舒缓轻柔,衣带翩然,使观赏者在作者的笔墨中领略到明代文人茶会的艺术情趣,以及画家崇尚清韵、追求意境的绘画理念。

2.6清薛怀的《山窗清供》

上文已经提到,茶画发展到清朝,绘画题材已经突破了皇家茶宴,文人会友,百姓斗茶的场面,画家们纷纷将眼光集中在市井的茶肆中,并通过观察人们的日常饮茶,饮茶风俗,描绘出一幅幅反映普通百姓与茶叶关联的作品。例如这幅茶画,作者抛弃了描绘繁复茶事流程的传统茶画框架,甚至将饮茶人也省略了,全图只有简简单单的三只茶具,古朴简洁,情远秀逸。左侧题诗两首,其中一首为“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该诗文笔简洁地道出了作者、画家对茶的喜爱,以及当时的饮茶风尚。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幅画的绘画手法,它突破了我国传统绘画的笔法,明暗相背十分清晰,立体感强,已初步具备了素描的艺术特点。

3 结论

总之,以茶事入画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代文人将煮茶、奉茶、品茶、以茶会友、饮茶用具等与茶相关的题材通过画笔描摹,并融入画家对艺术的感悟,对生活的态度,形成一幅幅精美的茶画,这些茶画不仅体现出很高的欣赏价值,还反映出我国几千年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1]熊英,张明利.品鉴明代茶画的澄怀味象[J].福建茶叶,2016(1):226-227.

[2]熊英,张明利.宋代茶画艺术及文化内涵探析[J].福建茶叶,2016(2):257-258.

[3]谷查华.茶香墨韵赏茶画[J].中国茶叶,2014(5):42-43.

[4]孙晓燕.宋代茶画艺术研究[J].山西档案,2014(2):116-120.

王娜(1981-),女,山东省,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绘画。

猜你喜欢

茶画茶事饮茶
茶画艺术在美术鉴赏课的传承研究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事春秋
记丁俊之教授的茶事人生
崂山茶事
英语语言中的茶事活动研究
基于多媒体软件的数码茶画制作研究
茶画的绘画艺术风格研究
四季饮茶与健康
茶诗茶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