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文化理念引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16-03-30李慧惠
李慧惠
(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以茶文化理念引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李慧惠
(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新时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带来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可以从“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下来认识。这一新常态在他们内心中所反映出的便是急躁和坐立不安,而且在“互联网+”模式下学生之间也缺少面对面的交流。为此,以茶文化理念来引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以:从整体上把握茶文化理念、建立合理有效的引入模式、完善教师的启示性教学法、有效增进学生茶文化修养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茶文化理念;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近年来随着各大媒体陆续曝光了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典型案例,使得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怎样应对新时期所带来的挑战呢?新时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带来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可以从“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下来认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借助传统PC和智能手机终端来获取外界各类信息,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逐渐促成了他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和浅层阅读的偏好。这一新常态在他们内心中所反映出的便是急躁和坐立不安。从中不难知晓,最终所形成的结果便是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在开展校园人际交往中时常缺乏耐心,而且在“互联网+”模式下学生之间也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由此,这里就需要从发挥茶文化理念的引领作用出发,来优化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通过总结笔者的调研成果,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1教育目标方面
对于不少同行而言,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的目标应是清晰的。然而,在理解这里的“清晰”二字时,需要将原则性目标与操作性目标区分开来。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在原则性目标上是明确和一致的,该目标构成了所有高校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愿景。但在校以本要求下来认识这些原则性目标则发现,其若得不到细化和分解便难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在操作层面的教育目标方面仍缺乏足够的清晰度。
1.2教育手段方面
教育手段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但从目前所反馈出的情况来看,其实施办法仍不能令人满意。具体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内隐性的特征,其潜藏在大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之中,并由他们的行为举止间接的表露出来。而且,即使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其在大学生个体间的表现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以传统授课法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不仅无法与大学生形成近距离接触,更无法重视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需求。
1.3教育评价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其也需要在一条闭环中来获得螺旋上升的动力。这里的“螺旋上升”可以理解为,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那么若要实现这一点,便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以传统测试作为评价措施的趋势,而且这里的评价对象仍聚焦于学生的“学习”状况。毫无疑问,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若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线,这显然是荒唐的。而且,这种教育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出现了缺位,进而就无法倒逼教师不断去改进教育工作模式。
2 茶文化理念在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
发挥茶文化理念的引领作用,就需要对茶文化理念的职能进行认识:
2.1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实施形态
前面已经指出,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沿袭着传统授课模式,这就无法适应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与此同时,不少同行也在自己的实践范畴内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事实上,在构建新的课程实施形态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法,也不能脱离本校的教育资源存量。因此,在茶文化理念引导下便可以将其中的“静、雅、思”等理念,用新的课堂表现形式衬托出来。
2.2在茶文化中引导大学生融入集体
我国茶文化直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而我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和为贵”,便可以作为理念之一来引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茶文化理念在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主要以一种结论性的理念来给予启示。因此,将这种“和为贵”的理念植入到大学生的意识中,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形式开发上下功夫。
2.3学生能自觉感悟茶文化思想内涵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内隐性信息,所以在根除心理疾患时还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茶文化理念引导下,学生在“思”的感悟下,能够形成一种自我反思和自省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发挥茶文化理念的引导作用时,需要激发大学生能自觉感悟茶文化的思想理念,这样才能解决心理健康症结的个性化差异问题。
3 实现茶文化理念引领的着力点分析
具体用茶文化理念引领心理健康教育时,还需要关注以下三个着力点:
3.1借助茶文化理念的启示功能
在上文提炼出了茶文化中所常见的理念,事实上我国茶文化不仅与世俗的生活相关联,也与宗教活动相联系。因此,在提炼茶文化理念时,可以围绕着世俗处世之道来展开。通过对这些理念进行提炼,就需要发挥这些理念的启示功能。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一种创新的姿态,将茶文化理念与特定的案例结合起来,从具体、生动的视角来向学生传递课程信息。由于学生具有国人的心理素质,所以能够轻松的理解这些理念的内在含义。
3.2发挥茶文化内在的人际功能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个体之间缺乏交流,从而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普遍感到内心的孤独。在这种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便极易诱发大学生做出违背常理的举动。为此,通过茶文化理念所蕴含的人际交往之道,以及在教师的教学创新驱动下,便能使大学生在加强校园人际互动的情况下来获得情感的满足,进而使得自己的内心世界获得充盈的良好感受。这样一来,就能减少他们的消极想法。
3.3培育大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延伸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教师则难以在其中发挥跟踪反馈的职能。这就要求,大学生群体应能在茶文化理念的启示和触动下,建立自我行为反思和感悟的能力和自觉。那么,此时就需要从茶文化这一整体出发,培育大学生的自我感悟习惯。
4 实施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4.1从整体上把握茶文化理念
在茶文化理念引领下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作为教师就需要在整体上把握茶文化的理念。前面已经提到了,茶文化理念不仅可以反映世俗社会的社会意识,还与我国的宗教文化相联系。因此,这里教师就需要聚焦社会意识层面来把握茶文化的核心理念。针对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形成根源,需要着重把握“静、雅、思”的理念体系,进而平复当前大学生群体所固有的浮躁心理。那么如何来进行把握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发挥教师集体备课的优势了。
4.2建立合理有效的引入模式
在尊重现有教学传统且不超越现有教学资源的承载力,则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引入模式。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可以归纳为:第一,以专题教学为特色,着重阐发茶文化理念对学生处世之道的启示。第二,以案例教学为线索,来引出结论与茶文化理念之间的契合态势。第三,以讨论式学习为主线,来激发起学生对茶文化理念的感悟。在课堂教学阶段,应突出第一和第二项工作,特别将大学生身边事与茶文化理念之间进行联系,则需要突出二者之间联系上的逻辑性。
4.3完善教师的启示性教学法
教师在茶文化引领下进行教学时,需要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以一种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而采取启示性教学法。启示性教学法之所以能够产生“启示”的作用,这必然是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而形成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在校园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最后在总结和精讲部分,则可以将茶文化理念提出来给予学生以启示。
4.4有效增进学生茶文化修养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那么这就需要增进学生的茶文化修养,促使他们能在品茶、赏茶中来获得美的享受,进而不断自我平复内心中的浮躁和焦躁。在增进学生茶文化修养时,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这里的优势。为此,学生工作部门应大力培育茶道社团,使学生能在茶道文化中来形成良性的人际交往能力。
5 实证分析
针对当前大学生在求职中所存在的心理疾患,这里结合本文结论进行实证分析:
5.1背景资料
钟巧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负责电话销售保险,但只做了一个多月就辞职了。后来,钟巧想出国,想进外企、国企、跨国公司,但现在,她觉得这些美好的愿望“离现实好遥远”。钟巧也不断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坚定立场,一定要找到最满意最合适的工作之后再跳槽,不然又会成为下一个跳蚤了。”说完,转身融入茫茫的“求职大军”中。
5.2实证分析
以上出现的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尴尬局面,诚然具有其一定的客观因素作用,但能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消除应届大学生过高的心气,促使他们明白职业能力需要从0开始积累,这样就能缓解他们焦虑的心绪。因此,这就可以在学生在校期间,教师通过引入茶文化理念中的“静和雅”,来帮助学生克服自身急功近利的心态。由此,这就为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
6 小结
本文认为,在当前校园文化的新常态下,大学生群体在他们内心中所反映出的便是急躁和坐立不安,而且在“互联网+”模式下学生之间也缺少面对面的交流。为此,以茶文化理念来引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围绕着:从整体上把握茶文化理念、建立合理有效的引入模式、完善教师的启示性教学法、有效增进学生茶文化修养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1]王明霞.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神州,2012(33):104.
[2]董惠玉.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1):45.
[3]陈云利.浅谈多手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知识经济,2012(20):148+150.
[4]谢欣宇.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244.
李慧惠(1980-),女,内蒙古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