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的英语翻译模式探讨
2016-03-30孙静艺
孙静艺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
茶艺的英语翻译模式探讨
孙静艺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精华部分,同时我国茶艺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逐步上升的。而作为茶文化最好的宣传方法之一就是茶艺活动,它所背负的责任是不可推脱的。要想把我国的茶艺推向世界各地,对于茶艺的英语翻译模式的探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出我国现今的茶艺英语现状、特点及发展形势,探讨出茶艺的英语翻译模式,能为以后的茶艺英语翻译提供帮助。在这期间,我国的茶艺英语及其教学、翻译模式探讨都处于初期阶段,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
茶艺;英语翻译;翻译模式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盛时期在唐朝时期,其融会了我国的佛、儒、道家思想,是我国文化的一块瑰宝,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伴随我国茶事活动的兴起,茶艺文化也逐步产生。在现今时代,全球的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外国人士也加入到我国的品饮活动中,从以前的数据统计中可看出我国的出口茶叶总量是维持在30万t左右。外国人士不仅只是对我国的品饮活动感兴趣,其对我国的茶艺艺术也十分的感兴趣。对此,如何正确地使用英语去介绍我国的茶及茶艺就显的极为重要了。而我国的茶艺活动得到重视也是在近几年的事情,使茶艺师职业逐步推行,但在茶艺的英语翻译研究方面较少。本文以CNKI系统数据库为参照,综合相关的书籍及资料,对我国现今的茶艺英语翻译现状进行分析叙述。
1 基础概念解析及现状分析
茶艺是种文化,其在优秀的汉族文化根基上又吸纳和参照了其它类的艺术模式,并把其领域延伸到各个文学艺术中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它包含了所有品茶过程中的意境活动,并把这些表现形式与精神保持统一,是在饮茶的过程中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文化作底蕴,与佛教、道教、儒学三教结缘。茶艺包含有选茗、对水的选择、烹茶方式、茶器具的选择及饮茶环境的选择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渲染中心思想的主要方式,它烘托出茶的纯洁、典雅、淳朴等特性,使其艺术魅力增强,而不同背景下的茶艺是不同的,两者相互对应才能更好地品味茶。其它分类有表演性、实用性及宣传性茶艺,而茶艺的类型从时代来划分有古、今茶艺;从茶叶种类划分有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等茶艺;从茶事功能上划分有生活、经营及表演类茶艺;按冲泡方法上划分有烹茶、点茶、泡茶、冷饮等法,还可以从饮茶器具、社会阶层、饮茶人群、民族等进行划分。
自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之后,饮茶便已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很长的历史。现今的茶艺更多的是重视其创新性的发展,在许多的茶事活动中给人焕然一新之感,对于茶艺活动兴起的局面,让很多的业内人士开始注重及培训茶艺英语专业人员,以便茶艺的宣传,让其迈向世界。但现今对茶艺的英语翻译研究仅限于在一些中专高等院校内设立了专门的茶学/茶艺英语课程,并没有专业的茶艺英语翻译人员。从整体效果来看,我国现今对茶艺英语的研究主要体现出重视度不够、研究内容的深度不够、研究起来较为困难、人才上供不应求等方面。
2 以教学为目的的茶艺英语翻译模式探讨
茶艺英语当作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来使用时,其内容的设置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它包含茶事活动,是从种茶到品茶的全部过程,狭义的角度是以茶道精神为基础进行茶事活动实践,是门生活艺术。茶艺包含艺茶的技艺才能、品茶艺术及茶人在茶事活动中与自然进行沟通、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心理过程体验。可以说,广义角度下茶艺的英语翻译类似于大观念下的茶学英语,狭义茶艺的英语翻译主要是对艺茶技能、品茶艺术、茶艺服务及对茶文化的宣扬上的语言表达。
我国有很多的高等院校设立了专门的茶艺课程,因满足教学需求而就有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同时因为是最近兴起的专业,在进行教学时就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第一,茶艺英语兴起时间的较晚,接受人群也不多,国家对于它的课程安排也没有具体专业性的规划,教学大纲多是各个学校在教学时分别编制而成的,缺乏组织性,让其没有保持有效的统一,因而在缺少专业统一性的课程计划安排,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思想就会显得十分散慢。解决方法就是组织专业人员去编写茶艺专业英语教学纲要,使其保持统一,并确立它在这个专业内的重要作用及教学目标。只有确立了教学大纲,才能制止那种按自身意识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的教学现象。
第二,教学内容也是由老师自行选择的,显得过于随便。当前我们还没有一本专业性的茶艺英语课本,它出现的形成只是作为相关课本中的某一章节。如《茶文化与茶艺》这一本,其所包含的茶艺内容就十分的简单。因而,各院校在开设这一门课时,大部分都是凭借他们自身所写的内容来讲课,只有少部分院校自发编制了专门的书籍,同时也有很多的学校的教师连讲稿都没有准备就进行授课,学生也仅凭借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学习,显得过于片面化。解决方法是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去编写茶艺英语课本。其教材的内容上可包含常用的茶学词汇、水的选择、茶器具、茶礼仪、养生、茶艺简介等茶艺内容。
第三,没有良好的师资团队,亟需那些既有专业性的英语知识及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懂得茶艺的老师。各院校的开课状况,大多数都会选用那些年轻、新进的博/硕士生,而师资团队较强的学校会选用一些有一定英语水平的茶学专业老师进行任教,这些老师有专业知识,却没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很难从语言的角度讲清较难的茶艺内容。可通过加强对师资团队的建设,让老师在保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又具有专业的英语技能。
第四,重视程度不高,虽一些高等院校开设这门课程,但其是做为专业选修课来学的,各院校有可能只准备一个学期的课程,课时及内容上都不是十分的充足。同时,大多数的高等院校所培养出人才是从茶学的角度出发,没有专门关于茶艺的英语翻译课程,从而培养出这方面的人才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各院校应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给茶艺英语重新定位。
第五,教学水平与技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因其起步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就会选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满堂灌式教学,让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而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过于依靠老师及教材,不再去自主学习、思考,也就把茶艺英语教学的目的丧失了。如让学生只学习书本上的内容不去实际操作练习,那它的实用价值将会有所降低。因而需改变它的教学模式,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互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茶艺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不能更好地向老师提出更高教学要求,不能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实现教学的有效价值。根据有关的数据调查分析,各院校所开设的相关茶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他们的专业英语水平不高,可看出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学习专业英语时的积极性也不高,老师在引导他们去学习时,他们大多都不喜欢开口。由此可看出,他们的专业英语水平不高,也都是从高中时期积累下来的,对于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从而对老师而言有一定的压力,需有更高的教学水平。因而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举办些课外练习,加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茶艺的专业英语能力。
第七,茶艺英语专业的受重视度还不够,老师自身的国际化意识不够,从而使茶艺英语的研究停滞不前。因而需要提升业内人士对茶艺英语翻译的重视度,与茶艺专业人士与专业英语老师联合起来,共同把茶艺的英语翻译做好。
3 茶艺英语翻译模式探讨
茶艺只是茶学内容的一部分,在进行翻译时也是有选择性的。可是对于茶艺的英语翻译就是对其活动的翻译,茶艺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怎么将茶艺活动的“信、达、雅”中国内涵用标准英语翻译出来,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难题。
现今市场仅有的一本关于茶艺专业的书籍就是林治和李皛鸥所著的《茶艺英语》,但是以宣传茶文化的形式出现,初阶段配有英文版的解说词。在这期间其他的业内人士没有再出过此类书籍,可以说是茶艺英语的可惜之处。但这本《茶艺英语》仍然在出售中,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茶艺英语还是比较重要的。
4 总结
茶艺的英语翻译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当前的作用范围还是比较小的,但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现今对于茶艺的英语翻译主要聚集在教学这一块,它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我们去解决,如课程的统一规划、编写专业的教材、培养好师资团队能力等。现今各院校已开始重视到茶艺英语专业,并做出了一些方案来改变现今的状况,而对于师资的团队能力上培养还需努力。
[1]郑鹤彬,张琼玉.基于跨文化视角的英汉互译归化异化策略——以《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116-117.
[2]袁媛,姜欣,姜怡.图式理论观照下的茶文化翻译——《续茶经》个案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10):64-66.
[3]包宝泉.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17-120.
[4]杨德宏.典籍英译的美学思想与译者的审美取向——以《茶经》《续茶经》英译为例[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0-122.
[5]石玉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武夷学院茶学(茶文化经济方向)专业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4(5):99-101.
孙静艺(1977-),女,河南邓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