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协作视阈下的茶企外宣资料翻译
2016-03-30李君
李君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多维协作视阈下的茶企外宣资料翻译
李君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中茶企业如今正在向外扩展,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那么相关的外宣翻译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桥梁。可以说一个成功的翻译方法应该是多维协作的,怎样的翻译方法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一直是企业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在多维协作下茶企在整个向外发展中的翻译资料的走向和发展。为了确保翻译的质量,每个茶企都应该考虑结合管理协作的方式对外宣资料的翻译进行一个合理的整合。
多维协作;茶企外宣;翻译资料
如今经济开始全球化发展,茶叶的出口量在大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包装茶叶的品牌,以品牌的形式向外地出售已经是一种趋势。那么包装的过程就是一个重点了,包装是一种宣传方式,那么向外国出口的时候相关的外宣翻译,在其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份正确的友好的宣传翻译对于国外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选择和接受的关键,是出口国接受产品的最直接的方式。茶叶的相关对外翻译的合理化也可以使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保持一份良好的关系,这份关系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那么与语言就表现在向外时的产品资料翻译上面。多维协作翻译是需要国人思考的一个翻译方式,使茶企业在外宣资料翻译时最先应该考虑的方法。
1 现实中茶企外宣翻译与问题
如今我国茶企推行的是“走出去”,可是目前还是处于益而高初级的发展阶段,关键原因就是我国的企业在面对向外的产品出口,还有相关的经验还是一个缺乏的状态,没有一个十足的把握,将会影响到企业向外的推动与发展。
其实茶企在对外贸易中,不仅仅要了解国际市场,包括在交易中需要了解的相关规则还有一些交易管理等等以外,还应该找到外宣的关键,就是对外宣资料的翻译,在国际市场上想要树立好自己企业的形象,就应该在外宣资料的翻译上面下功夫。
具体的来说汉译外就是茶企外宣翻译的翻译形式,可以是口译的方式也可以是笔译的方式。可以说茶企的外宣翻译伴随着市场上的活动已经逐渐展开了,在各个环节中流转着。如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茶企的外宣资料也开始遍布在各个资料上,比如在茶企的网站上,那些企业介绍还有产品的相关知识,或者是说明书等等这些。
茶企在外宣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因为相关领域的专业性或者是交流的文化性,等等一些阻碍限制都成为外销翻译中存在的问题。面对这样司空见惯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去解决呢。一般茶企在进行宣传资料的时候,总会因为国人通过“硬套移植”的方法进行翻译,这样的方法当然是达不到什么效果的了。
经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讨论,我国的学者认为面对茶企外宣资料的翻译,应该要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关,还应该考虑到国外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以及国外人群的思维方式。还有学者认为茶企的外宣资料还应该考虑到管理方面的需求。需要认清的是,茶企外宣英译一定要以目的语为最终目标,在茶企外宣中占重要地位的就是对产品宣传语言结构和意图的体会。
多维管理可以使得茶企能够拥有更高直质量翻译结果,在对外贸易中可以使翻译得到最良好的发展,这样就可以使得我们茶企的产品能够更容易被外企接受。翻译的主体是翻译者,通过多思维协作形式,对茶企的外宣资料进行一个多思维的思考模式,并通过这样的模式使得文化可以更好的相接,从而顺应受众国的语言习惯,以达到最终的宣传效果。多维协作视阈下,形成的翻译方式是一种最佳的形式,对于茶企外宣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
2 茶企外宣翻译的多维协作
对于茶企外宣翻译而言,它本身就具有明确性,在进行外贸交易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在翻译的时候所要触及的,比如语言的风格,相关文体的结构还有国家间文化的差异,“三维”思路对于茶企的外宣翻译而言确实存在着很多需要探讨的地方,多维的思考模式确实可以协助企业的外宣工作得到更好的效益。
2.1茶企外宣的语言风格
多维度的思考模式,对于茶企外宣而言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语言上面,因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并不相同,那么就影响到语言上面的表达。文化方面的不同必定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所以就会导致在英文和汉语的翻译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企业在对外宣传的时候,就要尤其注意这一点了,茶企为了在对外宣传中得到想要的成果,就应该从多维度的思维方式出发。要将翻译的资料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更有利于被接受。
就一些调整的方式为例来说,将概念重复转为比较简洁的表达会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对于汉语而言其主要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模式,这与英文中的形合性的确存在着一定差异。在汉语中大多词义的表达是模糊的特征性的,在外国那些词汇表现出的意思大都非常具体。因为在汉语中的朦胧不清,会在翻译中极易出现语义重复这一现象。如今这种概念重复在汉语中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与汉语不同的是英文中的表达是比较直白的,要是将中文中的同义重复应用在英文中,常被当作不符合逻辑,在英文写作中也是一大禁忌。
在茶企的对外翻译中一定要重视两种重复的现象,一种是同指型重复,就是说相邻的两个词并不相同,但是在语句中所指的意思却十分相似。还有一种就是包含性的重复,也就是都说相邻的词汇之间有着相互包含或是相互预设,这也是一种重复的现象。在进行茶企的对外翻译时,一定要重点分析这种重复的现象,针对不同的现象变换不同的策略。就相关策略而言,有的学者进行了一些总结,就比如在翻译的时候面对同指型重复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概括法去化解。在遇到包含性重复的的时候,使用取舍性翻译可以说就是一个良策,这些都为英语翻译中遇见的重复性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方式。
2.2茶企多维协作的文本结构与问题
就汉语而言因为人们受到的螺旋式思维影响比较多,所以大部分的茶企简介信息结构都显得不够有凝聚力。茶企的相关英文类的介绍,应该呈现出文体结构的清晰性。一般来说一篇英语应用文体应该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主旨,还有主体和结尾。对于文本来说主旨就是直接阐明目的的一部分,之后在主体部分会提供企业的相关性信息,最后的结尾一般都是用来与前面进行呼应的,一般是一些邀请。
这一块确实需要一个针对性的分析,之后再进行一个调整,进行调整之后相信就会有更好的翻译效果,在中文和英文互相翻译的时候会更有效率的去传播自己的观念。
2.3中外茶企的翻译差异
因为相关茶叶的文化确实存在着差异,所以就会影响到翻译,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外翻译中也总是存在着一些这样或是那样的阻碍。要想将我国文化完全翻译出去,总是带着一点中国思维,这样对于外国而言就不好接受了。有很多有关茶文化的语言无法直接翻译,所以在这里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我们需要分析研究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翻译的时候,采用一定的策略,要使用多维协作对文化进行一个思考,之后再以接受国为主进行一个间接合理的翻译,被接受和认可是企业向外宣传的核心目的。
对于企业而言将信息进行重构重要的方向,在对相关字资料进行翻译的时候,一定要首先确定翻译目的,将最终的翻译效果当做重点。要通对译文进行多维的考虑,主要要讲义上说的三点作为重点:语言风格、文体结构和文化差异。多维协作式的翻译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去进行外宣工作,也提高了翻译的质量,将企业需要宣传的资料进行最高效率的呈现。
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汉语通常在表达上比较含蓄,在我国茶叶的宣传资料中常常会使用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为了能够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在这里应该结合西方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用西方人比较容易接受的翻译方式去表达,就比如使用简洁的直接的方式。
在汉语中有的时候为了提高某一种气氛,就会使用比较华丽的词汇去修饰,这种风格总会显得比较夸张,追求的是一种很华丽的宣传效果。这在英语的使用中通常是不会出现的,英文在使用中强调的是朴实和准确,一般都会让读者接收到实质性的信息。所以在外企翻译的时候应该避免使用华丽的辞藻,应该用一些比较朴实性的词汇去描述,简单化更容易被接受。
实际上茶企外宣的的核心就是通过公司将其产品宣传出去,将营销水平当做重中之重。所以在对茶叶的产品进行描述的时候,相关茶叶的资料是不可少的。还应该注意在英文结构中,文本结构上的“形合”,在英文中是比较适用的。通常会在句子上追求“形散神聚”,其实就是在语法形式中更注重的是内在意义。
在茶叶上来说,我国还要考虑到相关的历史发展,因为我国的茶文化确实历史悠久,而在外国或许对茶叶的理解与我国是不一样的,所以茶企总是引用一些诗词歌赋,这样就会使得我国的文化信息更加浓郁。在语言的宣传中,语言的正确表达可以将企业中的产品做到一个合理的宣传,应该结合相关的策略将对外翻译进行一个合理的调整。
3 结论
茶企外宣会将翻译作为重点考虑方向,发现在外宣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法。当前的事态重中之重就是那些影响外宣资料的因素,因为茶企考虑的外宣产品销售才是最终目的,所以如今应该考虑通过多维的思维模式结合企业翻译,将产品和文化有效地推向世界。经过研究可以知道在茶企外宣中,应该以接受国为主体方向,翻译的资料一定要结合其母语环境下的理解方式。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2]陈刚,俞旭燕.论中国企业外介翻译的学术与行政管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105-112.
[3]孙雪瑛,冯庆华.目的论视域中的企业外宣翻译[J].外语学刊,2014(4):98-102.
[4]黄晓玲.浅析茶叶名字英译的影响因素[J].价值工程,2014(35):219-220.
[5]袁晓宁.以目的语为归依的外宣英译特质—以《南京采风》为例[J].中国翻译,2010(2):61-64.
李君(1980-),女,江西景德镇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文化与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