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用分析

2016-03-30王跃张掖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张掖734000

甘肃农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应用分析互联网+

王跃(张掖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用分析

王跃
(张掖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展“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变得十分重要。我国农民具有群体大、分散居住、基础条件差等特点,从事职业农民培训的难度也变得更大,传统的培训方式很难完成培训任务。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职业农民培训的渠道和形式。

关键词: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应用分析

近年来,互联网在农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了1.78亿,全国所有的乡镇和约90%的行政村通了宽带。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以网络教育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实现成为可能。“互联网+农业”正在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将改变原来的观念理念,创造性教育培训,提升培育能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快速发展。

一、“互联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的发展

“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必将加速经济全球化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农民,对新的知识、技术和信息,有着更强烈的需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利用“互联网+”模式,必须对传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进行革新和发展。

(一)“互联网+”延长了教育培训的时间周期

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农民教育培的平台变得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形式更加多样,同时教育培训的成本也大大降低。最核心的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周期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教育培训不再是在某个时间段进行,而是要延伸到职业农民的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周期观念,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树立农民终身教育培训的新观念,逐步建立适合职业农民终身教育培训的手段和方式。在课程体系和培训规模设计时,要着眼于每个农民个体目标的实现,满足各种学习需求,做到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不间断地学习。

(二)“互联网+”将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发展为以学员为中心

在传统的教育培训理念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员就学什么。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农民的视野开阔了,看到了更加精彩的外面的世界,也使农民获得信息、学习知识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因此,必须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激发农民学员的学习热情,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要贯彻以学员为中心,学员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的理念。使职业农民能从生产生活、文化现状和发展需求出发,自主确定发展方向和个人发展目标。要使新型职业农民学会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开展个性化学习,科学合理第应用网络上海量信息和丰富学习资源。同时,要发挥网络互动性强的优势,为学员和教师开辟交流平台,实现互动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三)“互联网+”将改变人才培养观念

在传统的培养观念中,往往是单纯的为了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存在重产业发展、轻人才培养的问题。“互联网+”有着教育培训资源开放性的特点,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学习。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育人才中发展产业,在发展产业中培育人才,使得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良好的互动起来。在教育培训中,不但要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建设农村美丽家园,还要重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互助合作、尊老爱幼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中,贯穿爱国思想、语言和行为文明的培养,满足新型职业农民追求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文明的需求。

(四)“互联网+”将贯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

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和民族兴盛的源泉。党中央国务院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并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各部门的渗透、扩散和应用的过程。“互联网+”通过云、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将被固化于某一部门或某一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释放出来,增强信息的流动性,使人人都可能成为创业主体和创新单元。促进互联网共享共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说,“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须始终贯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二、“互联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分析

我国农民具有群体大、分散居住、基础条件差等特点,从事职业农民培训的难度也变得更大,传统的培训方式很难完成培训任务。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职业农民培训的渠道和形式。

(一)通过“互联网+”强化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认识

“互联网+”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综合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涉及的学习需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绩效评价等大量数据,分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点、趋向和规律,可以深化培训实施机构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认识。从而为不断优化培育的制度设计、方案制定和绩效评价模式提供依据,挖掘培育潜力,拓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建设“智慧农民云服务”平台

农业部已经推出了“智慧农民云服务”平台计划,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建立服务农民的公共平台。将来,“智慧农民云服务”平台建成后,可以实现农业培训资源的有效汇聚,使不同地区能够匹配与本地区相关农业资源的最新情况,以及相匹配的新品种、新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快速度更新传递,打破以往农民获取知识、学习技术、了解信息的时空限制,使得众多农民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体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参加学习。随着“智慧农民云服务”平台的使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将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和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互联网+”时代农民教育培训的模式创新

“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模式,在各种培训形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建立健全支持服务、专兼职师资队伍和评估评价机制,确保互联网条件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网络在线学习模式

通过互联网手机无线网和多媒体技术等构成的数字环境的学习,实现一对一的教与学,充分尊重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够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打破时空地域限制等特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利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线学习平台,以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经营管理、农产品储藏加工、技能培训、农机操作维修等为重点内容,开发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培训师资在线教育课程,课程模快等教育培训资源,在线开展教学、讲座、案例分析、趣味竞赛、小测验、课堂活动、学习游戏等教育培训活动,实现农民的自主学习和终身教育培训。

(二)移动教育培训模式

利用手机等可移动的学习工具,构建移动的学习场所,实现教育培训或者互动的学习方式。目前智能手机在广大农村迅速普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智能手机,或者操作简单方便的移动数字终端,通过文字、语音、视频、资料查询和现场互动等方式,随时随地开展方便农民的教育培训活动。开展移动信息查询服务,帮助和指导农民及时解决田间地头遇到的技术问题。使得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常态化,使得农民教育培训活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三)虚拟化的实验实训模式

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创业兴业等实用技术,构造计算机化的虚拟实验实践环境。用具有可视化展示、互动体验的虚拟显示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通过在计算机上反复操作训练,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建立虚拟实验室,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训练,代替费时、费力和昂贵的现场实验实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还可与相关大专院校图书馆建立链接,丰富教学培训内容,实现资源共享。

抢抓“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促进产业融合的优势特点,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网络化、经营电商化、服务信息化”为目标,大力探索“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力,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和创新步伐,不断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编辑:刘国华)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19(2016)06-0054-02

收稿日期:2016-03-15

作者简介:王跃(1959-),男,甘肃张掖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管理及培训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应用分析互联网+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