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沙县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析

2016-03-30李宏能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金沙县病防治家庭主妇

李宏能

作者单位:551800 贵州 毕节,毕节市金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金沙县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析

李宏能

作者单位:551800 贵州 毕节,毕节市金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 评估金沙县燃煤型地氟病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4年,金沙县开展了5次燃煤型地氟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活动,每次选择3个项目乡镇,每个项目乡镇在中心小学4~6年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在每个项目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家庭主妇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 项目乡镇小学生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平均知晓率69.4%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85.6%,平均提高16.2个百分点;家庭主妇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平均知晓率64.4%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84.4%,平均提高20个百分点。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卫生习惯打下了基础,但是地氟病防治是一项艰巨并长期性工作,应不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让广大群众在思想认识和生活方式上彻底转变,才能真正消除地氟病。

【关键词】地氟病;金沙县;健康教育;效果

燃煤型地氟病是贵州省特有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贵州农村地区习惯性敞开燃煤烘烤粮食,使室内空气和烤干食物中氟含量增加所致[1]。金沙县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属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广大居民深受其危害。从2008年开始,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助下,我县实施了一系列地氟病防治措施,如实施改炉改灶项目、烟囱出屋、使用电炊具等,同时开展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使我县的地氟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整个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2010年开始,我县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助下,在省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所的指导下,至2014年共开展了5次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活动。现就我县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使项目乡镇小学4~6年级学生及家庭主妇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2010—2014年,我县共开展了5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助的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活动。县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项目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县、乡项目办负责技术指导、督促检查、监测评估工作。各级相关部门做到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抓好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工作。根据贵州省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每年选取3个乡镇作为项目实施乡镇,每个乡镇在中心小学4~6年级的班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上述3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2010—2014年全县共在15个乡镇(乡镇有重复)45个村(村无重复)开展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活动。

1.2 方法

1.2.1 项目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范围及核心信息

1.2.1.1 大众传播活动 在县地病办的领导下,县疾控中心提供宣传稿件,宣传、广电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负责组织电视台、广播等大众媒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氟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1.2.1.2 人际传播活动 ①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每个项目乡镇的中心小学在县教育局和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对4~6年级学生开展防治地氟病的健康教育活动。②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每个项目乡镇的各项目村,在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和村委会的组织下,由村卫生室医生负责对全村的家庭主妇开展地氟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

1.2.1.3 健康教育目标人群 主要针对4~6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其次是乡村干部、乡村医生、小学教师和改炉改灶技工。

1.2.1.4 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共7条:①地氟病是敞炉灶烧煤引起的;②地氟病主要引起人们牙齿变黄、变黑,手脚伸不直,弯腰驼背甚至瘫痪;③地氟病可防不可治;④预防地氟病,不能在室内烧敞炉灶,一定要改良炉灶、烟囱出屋,损坏的炉灶、烟囱要及时维修更换;⑤苞谷和辣椒不要用煤火烘烤,要在太阳下晒干或挂在屋檐下阴干;⑥晒干后的苞谷和辣椒不要放在炕笆上,要用粮仓、袋子、箱子、柜子等密闭保存;⑦食用苞谷、辣椒前一定要淘洗。

1.2.2 摸底调查 在项目乡镇开展基线调查工作。由乡镇卫生院按要求负责组织中心小学和项目村进行摸底调查,具体工作由乡镇卫生院组织中心小学、村干部和村医完成。在每个项目乡镇的中心小学随机抽取1个五年级班级30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在每所项目小学所在地随机抽取15名家庭主妇完成问卷调查。在摸底调查过程中,县地病办组织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人员到项目乡镇进行督导。结果显示,五年级小学生平均知晓率为69.4%,而家庭主妇平均知晓率为64.4%。2010— 2014年摸底调查情况见表1。

表1 2010—2014年项目乡镇摸底调查情况

1.2.3 健教干预

1.2.3.1 健康教育材料制作 省级项目执行机构负责制作下发地氟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VCD或DVD光盘、公益广告、小学健康教育手册等健康教育传播资料到县地病办,再由县地病办转发到项目乡镇,项目乡镇再转发到卫生院、项目村卫生室和中心小学。县疾控中心和项目实施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制作科学、易懂、具有吸引力的墙体标语、公益广告等大众传播材料。永久性标语、村规民约等由项目乡村制作。

1.2.3.2 传播活动 每次项目活动主要按以下形式开展。①大众媒体宣传:县地病办协调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在全县辖区内播放有关地氟病防治知识的科普片和公益广告3次,宣传报道防治地氟病的知识、策略和措施等信息>2次。②学校健康教育:县教育局按要求组织项目乡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及以上的各班级上好>1节地氟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要求4~6年级学生结合地氟病防治知识教学内容写1篇作文,并把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成员。学校做到有安排、教师有教案。③其他宣传活动:由村医组织项目村的家庭主妇开展2次相关地氟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在每个项目乡镇政府、村委会所在地粘贴或悬挂相关地氟病防治知识标语2幅,在项目乡镇卫生院开设2~3期专题宣传栏,在村卫生室粘贴宣传画;并利用“赶集日”在项目乡镇开展2~3次健康咨询活动。

2010—2014年共在电视上播放地氟病防治科普节目87次、播放公益广告58次,广播宣传145次;在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方面,发放影像光盘92个、宣传画3 765张、宣传单44 950份、手册432册、折页215份、宣传课本6 330册;办宣传栏34期;粘贴宣传标语139条;开展宣传咨询活动34次;开展家庭主妇培训5 771人;小学健康教育课接受教育学生10 562人。

表2 2010—2014年健康教育项目评估结果

2 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2.1 评估方法 每次项目实施结束后,在各项目乡镇中心小学随机抽取1个五年级班级的30名学生进行答卷调查,在中心小学所在村抽取15名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

2.2 健康教育项目评估结果 通过地氟病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各年度五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得到了明显提高。五年级小学生平均知晓率达到85.6%,比摸底调查时提高了16.2个百分点;而家庭主妇平均知晓率达到84.4%,比摸底调查时提高了20个百分点。县地病办组织人员对各项目乡镇进行效果评估,见表2。

3 讨论

燃煤型地氟病是由于病区群众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所致,要改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需要采取各种有效防治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从而改变病区群众的不良生活方式,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然而,要想改变病区群众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2],又因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文化水平和健康素养存在差异,想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必然会有不同的难度,而且越是相对落后的区域难度越大。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地氟病的防治工作不是短期就能彻底完成的,必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让广大群众在思想认识和生活方式上彻底转变,才能真正做到消除地氟病。

参考文献:

[1] 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组.2000—2001年全国不同地区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22(z1):380-384.

[2] 邓英,梁磊,何俊平,等.2009年陕西省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灶降氟效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2,31(4):419-422.

收稿日期:(2015-10-16)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1-0023-03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1.011

【中图分类号】R599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金沙县病防治家庭主妇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一位家庭主妇的读书习惯
中秋之后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论我县玉米主要栽培技术发展情况
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1
金沙县老年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局良好
诱惑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