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6-03-29鞠鑫
鞠鑫
(广东财经大学 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320)
我国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鞠鑫
(广东财经大学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320)
近30年我国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是:研究领域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学科的局限,向多学科领域扩展;研究内容从概括性的描述及构想转向精细化研究;研究方法从传统的思辨和经验总结向质性和量性的多样化研究范式转型。未来国内研究大学生积极品质应在基本问题的整合研究、发生发展的比较研究和培养路径的实证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
大学生;积极品质;积极道德品质;积极心理品质
一、引言
“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直是我们思考的哲学问题。在中外学术史上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聚焦于探究 “哪些品质能成为好人的品质”,即人的积极品质。我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亦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发生了诸如药家鑫案、复旦生投毒案等恶性事件,大学生积极品质日益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国内较为系统的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21世纪才逐渐繁盛。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发现1994年以前仅有40余篇,1994-2003年有160余篇,而2004-2014年有700余篇文献研究大学生积极品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正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期,高校扩招、大学生自主择业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道德发展,学界从研究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开始逐渐重视大学生的积极品质。从2004年到现在的10多年,大学校园恶性犯罪案件的频发打破了校园的安全稳定氛围,不同领域的学者纷纷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包括道德品质、情感、心理品质在内的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研究日渐增多。回顾我国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走向进行探索,对于深化该领域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的主要进展
(一)研究领域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扩展
国内较早的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道德品质”“品德”成为积极品质的主要代名词。20世纪90年代中期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学科的局限,在美德伦理学、新品格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开始了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研究。
当代美德伦理学首先扩展了积极品质研究的学科视野。美德伦理学强调美德是引导成功的优良品质,有助于实现人的生存目的——幸福或美好生活[1]。大学生美德、德性的研究成为积极品质研究的内容之一,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及教育、德性的建构与发展、德性养成的环境与路径、以及个人德性或公共德性的专题研究。新品格教育在21世纪初也开始影响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新品格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人的积极品质,重点是培养社会普遍认为有价值的美德和行为模式[2]。新品格教育的教育理念、品格概念结构和培养方法推动了国内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的理论进展。探讨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心理品质的积极心理学是近20年来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影响最大的学科。其中国外学者提出的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6种积极心理品质[3]对积极品质研究的影响特别深远。国内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涉及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结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培养路径等基本问题,以及特殊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等,并且以质性或量性实证研究为主,促进了国内积极品质研究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领域由 “问题视角”向 “优势视角”的实务工作取向为国内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势视角”着眼于个人优势,以开发和利用人的潜能为出发点,激发人们的乐观情绪、希望和积极动机以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借鉴 “优势视角”的赋权、成员资格、抗逆力等基本理念,国内学者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优势开发、大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及生涯规划等方面开展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从笼统化向精细化改进
早期的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内容往往比较笼统,倾向于概括性的描述和构想,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走向精细化路径,例如对积极品质的量化评估、积极品质形成与发展特点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描述,而是更注重借鉴数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细致的科学分析。最近几年研究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例如在积极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分别将校园文化、宿舍文化、体育文化、网络环境等作为专题进行探讨,对象上也细化到女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大学生志愿者、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等不同群体分别进行实证研究。
从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主要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其一是积极品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这类研究所占比例最大,相关文献基本上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二是积极品质的评估研究。这类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注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典型成果有闵永新的大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估指标体系[4]、许文蓓的多维度大学生品德评价体系[5]等;而积极心理学、品格教育学领域更注重积极品质评估量表的开发,如孟万金[6]、李自维[7]、盖笑松[8]等编制了大学生积极品质总量表,其他学者编制了诸如感恩、乐观、希望、抗逆力等积极品质量表。其三是积极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这类研究一部分集中于大学生积极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较多的外部因素有教养方式、社会政治、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同龄群体、网络及大众传媒等;内部因素有人生观、世界观、情绪状态、自我认知、思维方式、生理条件等。另一部分研究集中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内化过程,特别是大学生积极道德品质的内化,如董天菊的大学生道德内化过程研究[9]、沈江的高校德育促进大学生道德内化的思考[10]。其四是积极品质的结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与成果有孟万金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6维度[6]、盖笑松的大学生积极发展10品质[8]、王新波的大学各年级积极心理品质[11]。另外还有对特殊大学生群体积极品质结构的分析,如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品质[12]、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13]。其五是积极品质的培养研究。在培养理念的构建研究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了生活教育观、积极教育观、自我教育观、社会家庭和学校联合教育观等积极品质培养观;培养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注重团体辅导、个体心理辅导、体验式训练、体育教育与活动、阅读活动等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干预。
(三)研究方法从传统研究范式主导向多样化研究范式转型
早期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主要采用传统的思辨法和经验总结法。以思辨法开展的研究所占比重最大,几乎涉及了积极品质研究的所有主题。以经验总结法开展的研究数量仅次于思辨法,其研究往往是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总结和提炼,研究主题涉及大学生积极品质存在的问题、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现状等。
近10年来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范式日益受到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者的青睐。质性研究方面以使用访谈法为主,如周嵚通过深度访谈形成了大学生积极特质的评价指标体系[14]。量性研究方面,早期主要是翻译并使用国外的量表 (如优势行动价值问卷[15])来测评大学生积极品质。随着研究本土化的进展,国内学者也开发了一些测评工具,较有代表性的有 “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6]“当代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问卷”[7]“中华美德问卷”[16]“大学生积极发展问卷”[8]等。一些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法也被应用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如运用实验法设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所测的等组实验设计,开展团体辅导以对大学生积极品质进行教育干预,运用跟踪研究法探索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等等。
三、我国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的主要局限
(一)概念缺乏统一
对积极品质概念的理解关乎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的未来发展。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 “积极品质”的统一定义,许多学者的研究仍然局限于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品德、品格、积极心理品质、积极人格等,实际上这些词汇对积极品质的表达都不全面,有重复之处。比如道德品质、品德、品格主要指道德层面的积极品质,而积极心理品质、积极人格主要指心理层面的积极品质。由于概念表述的不统一和内涵的片面性,使得对积极品质结构、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理解出现差异,影响了积极品质研究的进展。综合国内各学科领域对积极品质的研究,从积极道德品质、积极心理品质、积极行为模式的整合来研究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有望提炼出统一的积极品质概念,弥补当前在概念界定方面的研究局限。
(二)学科间缺乏整合
不同学科领域的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意义、价值和路径的理论成果;积极心理学领域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结构、量化评估、培养方法的实证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尚未实现整合,而且不同学科的研究还存在简单重复的现象,使大学生积极品质的质性和量性研究、理论和实践检验的成果不能相互补充,更不能对教育实践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另外,这些学科领域的新研究成果本可以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发挥引导作用,但目前尚未被引入。如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可以为大学生积极品质内容的分析提供参考;积极心理学领域对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理论、积极心理的认知研究等,可以帮助设计和修订适合中国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测量工具;品格教育领域对6E途径、道德叙事、回归社群的研究等,可以提供大学生积极品质新的培养路径。
(三)研究的发展性和长期性缺乏
国内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以现状研究或横断面研究为主,一般采用在某个时间点收集相关资料,对积极品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完成之后普遍缺乏后继研究,即研究缺乏发展性和长期性。从研究对象来看,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后期到青年发展再到成人的过渡期,既有对上一阶段身心发展的承接,又有本阶段自身的特点,大学生的积极品质也会表现出高低年级不同的特点,而以往的积极品质研究往往忽视大学生发展性的特点。虽然王新波曾根据已有全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测量的相关成果,提出了以年级为序大学各年级需要重点培养的关键期品质和控制性品质[11],但仍然缺乏后续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从研究时间来看,以往的积极品质研究很少进行长期追踪性研究,缺乏对理论成果的实践检验,其外部效度较差。虽然张高产曾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大学生积极品质追踪研究,探索大学生积极品质对网络成瘾预防作用研究[17],但该研究的对象仅限于大一学生,研究数据仅来源于相隔半年的两次心理测评,研究的长期性和外部效度上还不够。
四、我国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的未来展望
纵观国内学者30年来在大学生积极品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的进展与局限,未来的研究期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加强大学生积极品质基本问题的整合研究。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蕴含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就其内涵、结构、影响因素等已作过一些探讨。但如何从学理上进一步整合这些研究成果,以更清晰、更明确的脉络回答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相关问题,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对大学生积极品质如何定义,如何将几个不同学科提出的诸如道德品质、品德、品格、积极心理品质等概念整合,特别是如何将大学生的积极道德品质和积极心理品质整合进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品质范畴内,以及作为中国人具有的传统优秀品质与作为现代公民具有的积极品质如何整合。这些相关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二,开展大学生积极品质发生发展的比较研究。古罗马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要科学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发展状况,需要开展比较研究,积极借鉴古今中外积极品质研究的有益经验。然而在现有成果中关于中外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比较、国内不同时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比较、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积极品质的比较、大学生与其他群体积极品质的差异等研究寥寥无几,这些比较研究将成为大学生积极品质未来研究的重要走向。
第三,深化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路径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路径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理论阐述,只有很少学者开展实证研究。然而,只有经过实证检验的培养路径,才是具有针对性和现实可操作性的。未来的研究需要整合相关学科的各种实务工作方法,如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法,以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工作方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中,并以实验法、测量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获取第一手材料,指导教育工作者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
[1]李义天.当代国外美德伦理学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6):119-122.
[2]James Leming.Social Studies Research and theInterest of Children[J].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1997(4):16-20.
[3]Park N,Peterson C.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haracter Strengths:Application to Strengths-based School Counseling[J].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2008(2):85-92.
[4]闵永新.大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操作[J].中国高教研究,1996(2):69-70.
[5]许文蓓.构建多维度大学生品德评价体系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8(3):47-49.
[6]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8):71-77.
[7]李自维,张维贵.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探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调查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 (6):119-121.
[8]盖笑松,兰公瑞.大学生积极发展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6):786-791.
[9]董天菊.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5):82-84.
[10]沈江.新时期高校德育促进大学生道德内化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2):78-79.
[11]王新波.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40-45.
[12]严太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爱心和责任三种积极品质的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10):74-79.
[13]罗涤,李颖.高校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8):83-87.
[14]周嵚.大学生积极特质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5]段文杰.优势行动价值问卷(VIA-IS)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4):473-478.
[16]Duan W J,Bai Y.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Virtues Questionnaires[J].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2012(6):680-688.
[17]张高产.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作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庆来]
G641
A
1674-3652(2016)03-0119-04
2015-12-20
教育部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跨学科视野下的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14JDSZ2042);2015年度广东省高校德育创新项目“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2015DYYB096)。
鞠鑫,女,山东泰安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比较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