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程与展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30年

2016-03-29熊正贤吴黎围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旅游

熊正贤,吴黎围

(1.长江师范学院 武陵山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 2.长江师范学院 财经学院,重庆 408100)

进程与展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30年

熊正贤1,吴黎围2

(1.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4081002.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重庆408100)

30多年来,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百花齐放阶段,目前在旅游资源分布、旅游项目类型、游客市场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学界在旅游产业集群、旅游扶贫、旅游空间结构与交通、旅游圈打造和跨区合作、民族村寨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旅游金融、体育旅游、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深度、实证分析、对策建议可行性不足。基于此,其一是加强旅游扶贫和跨区旅游合作方面的研究;其二是加强对旅游新业态的追踪和研究;其三是成立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协会。

武陵山区;旅游发展;进程;展望

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4省市,包括71个县 (市、区),总面积17.18万km2,人口3 600多万,是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2011年,《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正式出台,提出 “利用丰富独特的山水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省际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建成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区。”2012年,温家宝同志在武陵山片区调研时,强调要 “把发展旅游作为扩大就业、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在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里尝试对武陵山片区旅游业的发端、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厘清该片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为学界深入研究打下基础,为政府部门决策咨询提供参考。

一、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1978-1990年)

1978年以后,我国旅游产业从外事接待工作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国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与国家宏观旅游环境是一致的,还处在萌芽阶段。武陵源作为武陵山片区较早开发的旅游景区,在该时期经历了从被人知晓、被人了解、有序开发等几个阶段。从1978年8月起,陆续有知名记者、画家、摄影师、作家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文字、照片、会展等方式将武陵源展示给世界。1985年初,胡耀邦同志在考察湘西自治州时听取了有关武陵源的情况汇报后亲笔题写了 “武陵源”。同年,“武陵源风景区”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湖南省政府的正式文件中。1992年,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学术界第一篇论述武陵源旅游资源开发的论文是1986年全华山发表在 《民族论坛》上的 《武陵源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设想》一文。另一个知名景点梵净山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形。1978年,梵净山被批准为贵州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6年,国务院批准梵净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梵净山被接纳为世界人与生物圈MAB保护区网成员,成为中国第四个国际生物圈保护区。1989年,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更名为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学界关于梵净山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第一篇论述梵净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文章是1993年杨政银发表在 《贵州民族研究》上的《加快开发梵净山旅游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一文。

总体上,武陵山片区在1990年以前的旅游开发属于点状开发,知名景点廖若星辰,大量优质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处于隐性状态,相关研究显得极为滞后。

(二)快速发展阶段 (1991-2010年)

1990年以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国民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国民旅游需求逐步地被激发出来。特别是1995年5月1日我国实行5天工作制后,国内旅游市场开始迅速地发展。得益于这些宏观环境,武陵山片区部分知名旅游景点出现异常火爆的现象。湖南湘西的武陵源、贵州铜仁的梵净山已经声名鹊起,在国内外拥有较好的旅游市场;湘西凤凰、重庆武隆、新宁崀山等景点蓄势待发,尤其是2005年以后,这些景区成为二线景区中的佼佼者。湖南湘西凤凰县提出再造一个张家界,并不失时机地推出 “中华炎黄圣火采集仪式”“湘西从文文化节”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活动,迅速地把游客的视野吸引到凤凰古城。顿时,各路媒体、商家、游客跋山涉水纷纷而至凤凰,在全国迅速地掀起了一场 “凤凰热”。2004年2月,武隆县向重庆市政府递交将芙蓉洞纳入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的申请;2007年6月,中国申报的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通过缔约国表决,重庆武隆喀斯特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喀斯特一起,成功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申遗成功后的3天内武隆共接待游客7万人,游客呈现 “井喷”式增长。3年后,湖南新宁崀山与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 “捆绑”申报 “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成功。至此,武陵山片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至3处。与此同时,其他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也跃跃欲试,如湖北恩施大峡谷和利川腾龙洞、怀化洪安古商城、湘西州猛洞河漂流、重庆酉阳龙潭古镇等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二线品牌逐步涌现。

在快速发展阶段,武陵山片区的旅游景点呈现出马太效应,已经成型的旅游品牌,其游客络绎不绝,而缺乏品牌的旅游景点则萧条冷清。此外,二线景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三)百花齐放阶段 (2011-今)

2010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进入到喷井式发展阶段,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进入到百花齐放阶段,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各种类型的旅游逐步涌现,农业观光、周末度假、休闲养老、避暑度假等旅游形式各种各样。一线景区的游客有向二、三线景区分流的现象,旅游目的地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此期,地方政府普遍重视旅游经济。如2011年重庆酉阳融资50亿元倾力打造武陵山片区生态农业旅游,尤其是以桃花源为魂,再现 “世外桃源”胜景,以广告 “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令广大游客如痴如醉。2011年,湘西德夯苗寨凭借 “百年路桥奇观、千年淳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秀美风光”的独特旅游资源,入选 “中国最美潜力的十大乡村旅游”之一,成为湖南省唯一入选该项目的景区。此外,近年来的避暑度假旅游也相当火热。据报道,重庆地区每年有数十万人进入武陵山片区度假避暑,其中2013年进入贵州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避暑的重庆人就达到2万人。

可见,2010年后,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进入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一线景区游客基本保持稳定,二三线景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武陵山片区旅游研究的主要相关领域

学界关于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同样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我们以 “武陵”和 “旅游”两个关键字综合搜索中国知网,2004年以前有28篇文章,且多以描述和介绍景点为主;2005年至今,有354篇文章,研究视角丰富多彩,研究的主题可分为旅游产业集群、旅游扶贫、旅游空间结构与交通、旅游圈打造和跨区合作、民族村寨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等几大类。

(一)旅游产业集群

王兆峰等人 (2009)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提出了品牌营销、政府主导型、差异化竞争、形象营销以及市场开发等5种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1]。李宗利、蔡建刚 (2013)认为资金投入不足、交通不便、合作创新不够是武陵山片区旅游商品集群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提出应从4个方面促进武陵山片区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统筹区域协作发展,打造区域品牌;加强民族文化挖掘,凸现地方特色;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提升创新竞争力[2]。麻学锋 (2005)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包括核心层、要素供应层、相关辅助层3个层次,武陵山片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市场开拓和旅游产品的整合,提升区域竞争力,培育核心能力,打造旅游圈以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基于此,他提出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产业体制、旅游与周边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旅游商品市场建设、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注重人文环境建设、组建旅游企业集团等8点建议[3]。王利伟 (2009)等以武陵源为个案,回顾了武陵源地区旅游企业的动态变化和发展历程,探索了武陵源旅游产业集群的演变规律,划分了集群发展的孕育阶段 (1982-1999年)、形成阶段 (2000-2005年)、相对成熟阶段 (2006-今)等3个阶段,指出了旅游产业集群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4]。蒋才芳 (2014)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认为从内部来看,创意是核心,通过创意—生产—消费—再投资形成循环,由此衍生出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商品创意设计以及民族文化旅游演艺等3种模式。从外部来看,集群的产生需要文化、政策、金融、法律、人才技术等5大支持[5]。

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与产业集群的结合体。它强调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产业为圆心,是满足旅游者需求而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而成的产业组织群落。武陵山片区产业集群发展还处在低级阶段,部分较好的景区实现了产业集聚发展,但 “集而不群”是当前该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特征。学界对影响旅游产业集群的原因分析基本达成一致,但是解决办法和建议略显空泛。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资源比较分散,产业集群的出现还需待以时日,不妨先从单个景点为圆心的旅游产业集聚开始做起。

(二)旅游扶贫

高慧 (2012)描述了矮寨大桥通车后,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便利的交通缩短了重庆至长沙的时空距离,矮寨奇观景区项目以 “七奇”为主要抓手,本地农民以土地、林权等资产入股分红,本土就业,参与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实现旅游扶贫[6]。刘钰佳等人 (2015)从财政扶持视角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问题,认为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财政支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财政预算体制不够精细化、透明化;其二是旅游资金分配不合理,且重点不突出;其三是旅游资金融资渠道不畅通;其四是旅游资金管理人才紧缺。据此,他提出如下建议,其一是实行 “奖优扶强”的财政政策,设立环境补贴和环境鼓励金;其二是构建财政扶持旅游人才体系,设置专项资金,通过专项政策培养旅游人才;其三是加大财政扶持旅游营销与品牌推广力度;其四是加大对旅游产业税费扶持力度;其五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拓展旅游融资渠道;其六是严格规范旅游财政投入的监督管理[7]。赵翠 (2013)等人以张家界武陵源区为例,分析了社区参与型旅游反贫困问题,认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地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也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贫困状况,提出在参与机制、分配结构、居民素质、参与深度等方面还有待加强[8]。许建等人 (2006)探索了旅游开发与武陵山片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问题,认为要抓住旅游主线壮大旅游产业,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的步伐,重视旅游形象设计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旅游营销,加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武陵山片区的人们从经济上、观念上、文化上、心理上等全方位脱贫[9]。汪章飞 (2013)以重庆武隆为个案,分析了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问题,提出要构建旅游扶贫发展合作平台、建立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引导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整村推进增强造血功能、探索旅游扶贫与生态建设共赢机制[10]。曾勇 (2015)以湘西、怀化、张家界为例,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所取得的经济成效,提出整合旅游资源,联合打造 “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构建国家级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11]。向延平 (2012)以湘、鄂、渝、黔6个市州为例,采用生态绩效模糊评价方法分析了武陵山片区的怀化市、湘西州、张家界市、恩施州、铜仁和黔江区6地区的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认为绩效最好的是张家界,最差的是铜仁地区[12]。粟娟 (2009)以武陵源为例,采用访谈法和调查法,对该地区旅游扶贫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测评,并提出了优化对策,认为要提高居民素质、打造服务型政府、挖掘文化内涵、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13]。

旅游扶贫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它作为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有效方式,已经彰显出它在精准扶贫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但在模式选择上,国内的相关研究还不足。国外的相关研究有PPT模式(Pro-poor tourism)和CBT模式 (community-based tourism),这些模式很好地将精准识别、社区瞄准纳入区域旅游发展框架,武陵山片区能否嫁接这些模式实施旅游扶贫战略仍然是值得学界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旅游空间结构与交通

龚胜生 (2014)以湖北武陵山片区为例,运用GIS分析方法,从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旅游市场3方面对该地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分布北多南少,沿交通干道分布,空间差异较大;客源市场方面以国内集中、入境旅游市场分散为主要特征;旅游交通方面北部地区优于南部地区,A级景区好于一般景区。提出要构建恩施—宜昌—张家界无障碍旅游网络以优化旅游系统空间[14]。王美霞等 (2014)运用GIS空间分析法,从公路交通网的角度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旅游景点的空间格局和可达性水平,认为武陵山片区景点分布较为分散,空间上呈现为 “北多南少”,公路交通密度较低,呈现为 “王”字型分布,景点平均通行时间为5.3小时。他认为要提升景点交通安全水平,加强景点内部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同时加强景点与主干交通的多点连接[15]。陈国生 (2012)以武陵山片区为例,采用C-C模式 (竞合模式)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旅游空间组织特征和竞合关系构建的可行性,认为武陵山片区各区域要强化旅游合作观念,整合产业链,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16]。尹华光 (2015)在分析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优化对策,其一是实施点—轴—面发展战略,推进 “一花七叶”旅游总体发展格局的形成;其二是打造地域旅游品牌,形成特色旅游组团;其三是多元化发展,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其四是整合旅游线路,提高游客满意度[17]。姚小云 (2006)以武陵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季节集中指数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旅游客流量的变化情况,认为武陵源区客流总量目前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增长态势,在游客结构上以国内游客为主,但境外游客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此外,该地区游客量淡旺季波动较大,5-10月为旺季,其他月份为淡季,黄金周客流量保持平稳下降趋势,卫星景区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流作用[18]。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是进行区域旅游规划的前提条件,旅游空间是开展旅游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现有研究主要从区位、可达性、资源分布、旅游产业布局等方面分析旅游空间结构,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和景区的布局特征呈现出 “北多南少”的显著特征,但在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上,还缺乏细致的研究。

(四)旅游圈打造和跨区域合作

龙晓华 (2004)认为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圈的构建有利于打破行政界限,实现区域联合,优化配置旅游资源;有利于发挥知名旅游景点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有利于提升旅游层次和打造旅游品牌;有利于整体区域营销,树立区域旅游形象;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金融支持方面,他认为要建立金融协作组织体系、加大市场融资力度、集中支持重点、强化金融服务、完善经营机制[19]。冷应芬 (2008)、高飞 (2012)等认为武陵山片区具有相同的自然和人文社会背景、共同的发展愿望、已经具备一定的合作基础,因此武陵经济文化旅游圈的构建具有可能性。据此,他们认为应统一思想、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确定优先合作领域、创建旅游品牌、建立政府间协作机构及跨省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性中介平台和协作组织等[20][21]。刘沛林等人 (2004)认为武陵山片区由于文化趋同、地域相邻、资源互补、旅游开发无序等特点,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十分必要。他们提出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需尽快出台,应培育以湘西北为中心的区域 “增长极”,即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打造知名景区和特色景点;创新区域管理体制,加强区域 “边盟”市场的建立;多方筹措资金,解决融资难题[22]。刘安全(2013)从包容性角度提出武陵山片区旅游协作的概念,认为武陵山片区旅游包容性发展的本质就是区域协作、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建立以 “武陵山旅游”为内核的兼顾生态保护与文化多样性、区域均衡与公平、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包容性的旅游协作体系是关键[23]。彭振坤 (2005)提出东起神农架、涵盖长江三峡、张家界、梵净山等知名景点的 “中国武陵文化生态旅游经济走廊”概念,并提出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及6大发展战略,即优态点率先发展战略、精品品牌战略、产业链发展战略、节庆推动战略、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4]。张英 (2007)探讨了武陵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问题,认为一体化旅游发展规划需先行,区域内的旅游资源需优化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尤其是要加快建设 “一纵两环”的交通网络[25]。蒋莉 (2013)从交通条件、区位、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品质和数量等方面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整合问题,提出 “四中心+三轴线+四板块”的空间整合格局,以及旅游商品整合和旅游线路整合的总体思路[26]。潘芬萍等 (2012)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旅游竞合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竞合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由高到低的3级增长极模式,并认为旅游合作法规建设、旅游总体规划、人才培养和平台搭建是其主要保障[27]。麻学锋 (2005)从4个方面提出武陵山区旅游合作战略,认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旅游产业链的衔接、统一的旅游信息和营销网络平台、张家界—凤凰—梵净山旅游黄金线路的打造是其主要路径[28]。张秋芳等 (2014)、张英 (2007)认为武陵山片区生态旅游协作区的合作基础较好,提议采用 “公众参与、企业推进、政府引导”的协作模式,构建一个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有省无界、市场一体的新型旅游协作区,合作要点在于旅游资源的整合空间集聚、旅游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的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旅游品牌等[29][30]。徐丹丹 (2014)运用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共生系统,认为在区域文化整合、培养共生意识、酝酿共生环境、拓展共生界面方面需加强建设[31]。王兆峰 (2005)从武陵山片区旅游市场合作营销角度探索了该地区的合作营销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要选准目标市场实行分级分层开发,提出以一级市场为核心,以二级市场为导向,以机会市场为辅助的市场开发策略[32]。刘长生 (2005)提出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圈共建的3大战略布局,其一是基础设施共建;其二是精品旅游线路共建;其三是旅游经济圈共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应建立政府主导型旅游经济圈运行机制、培育核心景区增长极带动型模式、培育武陵山片区区域旅游联合体及旅游联盟市场、组建跨省旅游企业集团、加强网络和电子商务旅游信息平台[33]。

武陵山片区虽然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经济协作区,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圈和跨区合作还不多,既缺乏制度层面上的设计,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精品线路打造等方面还没有跨区域合作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当前,学界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想法,但多数研究重视宏观分析,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因此,如何从中观、微观层面设计几种可行性方案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五)民族村寨旅游

向延平等 (2007)以德夯苗寨为例,对武陵山片区民族村寨旅游、民族村寨旅游营销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武陵山片区的民族村寨是一种很好的旅游资源,是一种旅游的物质载体,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但是在旅游开发中存在市场营销观念不强、产品雷同、配套设施落后、服务意识不强、人员素质低下等诸多问题,建议政府引导实施全方位营销、合理规划差异化发展、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整合资源吸引游客、树立特色品牌[34]。白晋湘等 (2012)分析了山寨旅游和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契机,以武陵山片区民族山寨旅游和生态农业融合发展为视角,认为这种模式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武陵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生态平衡、产业融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需加强政府主导,引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整合机制,实现山区市场联动的区域协作[35]。彭林绪 (2007)分析了武陵山片区古镇民俗的演变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问题,在介绍武陵山片区古镇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民俗、经济民俗、码头民俗、信仰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等特点,认为这些民俗出现重构、复活、创新和变异情况,在旅游开发中具有表演性、展示性、商品性、服务性和娱乐性等多重特征[36]。

武陵山片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但其开发略显滞后。与此同时,在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造谣、造假、造势”现象时有发生,仿古建筑以无中生有的方式对传统民族村寨的文化内涵发起了冲击,如何实现武陵山片区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六)生态旅游

刘伟 (2011)针对武陵山片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质量特征、空间特征、组合特征、可开发性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完善交通条件、保护与开发并重、多元化开发等是当前的重点工作[37]。刘亚萍 (2006)采用CVM评价法和TCM评价法对武陵源风景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仅用CVM法分析的结果偏低,建议将CVM法中的赔偿意愿、支付意愿及旅行费用法综合进行评估,效果会更好[38]。曹晓鲜 (2010)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效益、现状、制约因素,进而提出营造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新型生态旅游项目、实施生态旅游品牌战略等建议[39]。杨美霞 (2006)考察了武陵源景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演变情况、旅游承载能力分析、武陵源旅游发展预测、生态安全状况及其敏感因子,提出了合理调控和使用景区容量、提高抗干扰能力、控制景区人口数量减轻景区压力、提倡绿色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强景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等建议[40]。李万兵 (2013)分析了武陵源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在于:美在原始、美在齐全、美在清新、美在奇特,认为未来的资源开发要明确开发目标,遵循各项原则、讲究方法与策略,注意保护性开发、协调性开发和可持续开发[41]。李虹 (2011)分析了武陵源生态旅游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从观念、环境、产品等角度分析了该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制约因素,提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体验性生态旅游等3种有效方式[42]。孙志国 (2012)结合武陵山片区的中国特产之乡和地理标志产业探索了该片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问题,认为武陵山片区要加强中国特产之乡的打造和地理标志产品的申请、加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促进特色农业与民族手工艺相结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43]。

生态旅游强调以特色的生态环境为景观对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是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武陵山片区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开发出来的生态旅游亮点还不多,相关的研究往往从保护和可持续角度展开,与其他行业的融合研究不多。

(七)乡村旅游

吴云超 (2013)以通道县为例,分析了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认为乡村旅游要注重市场定位和民族文化元素;要整合资源,突出参与式项目的开发;要完善经营机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要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人员培训;要畅通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高旅游地知名度,改进宣传方式;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4]。孙志国 (2012)介绍了武陵山片区景区开发现状,分析了武陵山片区名镇名村打造和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提出加强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融合地理标志产品、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打造农业旅游名镇名村,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45]。谭舒月 (2013)认为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不力、产品开发粗略化、经营渠道建设缺乏、配套设施不充分。基于此,他提出了应整合乡村旅游产业链、发挥核心企业的龙头作用、优化升级乡村旅游产品、全方位营销旅游产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议[46]。孙彤等 (2011)以恩施大峡谷为个案,研究了武陵山片区民宿度假旅游发展问题,认为武陵山片区的民宿度假旅游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民宿旅游旺季与农忙期错开,乡镇政府大力扶持特色优势项目,武陵山片区老龄人口的比重加大导致民宿旅游需求增加[47]。唐琳 (2012)对武陵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展开了SWOT分析,提出从城乡统筹角度构建武陵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依托乡村旅游推进农村向小城镇方向发展、差异化经营,因地制宜开发旅游产品、社区参与,合理分配红利、区域联动,处理好区域竞合关系等[48]。李巍 (2012)以武陵源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性发展问题,认为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力量还未形成,市场经营体系欠规范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受到挑战。基于此,他提出政府—乡村基层管理组织—当地村民的 “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框架、积极探索 “政府+企业+农户”和 “企业+农户”的乡村旅游形式、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49]。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了很多的原创性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地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从本质上讲,乡村旅游的魅力在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武陵山片区相关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成功的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还未成型。

(八)文化旅游

卢世菊 (2013)系统地梳理了湖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的几种形式:民族文化演艺产品、民族旅游商品、影视文化作品、旅游节庆、民族美食、创意事件。他认为民族文化创意开发是民族地区旅游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需在外源和内源两方面获得动力支撑以及注重文化品牌的整合营销。此外,在政策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人才环境、商业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需加强建设[50]。吴承忠 (1997)对湖北武陵山片区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梳理和整理,认为这些资源具有很好的旅游开发价值,并提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中注意将 “冷线”“温线”“热线”相结合以带动整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强旅游资源的普查、设立民俗博物馆、兴建综合性的民俗旅游山庄和发展田园式乡情旅游[51]。刘安全 (2013)认为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可以通过仿建、文化符号恢复、舞台情境再现等方式实现重构。他以重庆酉阳龚滩的换址复建、湘西凤凰勾良苗寨的舞台情境再现、恩施枫香坡文化符号重构等为案例剖析了民族旅游文化的空间开发问题[52]。戴楚洲 (2013)系统梳理了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征,分析了湖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概况,提出加强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旅游骨干企业建设、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演艺产业,形成民族文化演艺集团和演艺主体多元化格局、发展少数民族节庆产业文化实景演出产业、加强民族博物馆、美术馆等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53]。蒋海军 (2014)以湖南邵阳为例,分析了武陵山片区饮食文化问题,认为该地区饮食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土”法加工、好 “辣”喜 “酸”、追求 “鲜”美等特点,有很强的旅游价值,但是当前的开发还停留在低层次阶段,品味较低,标准缺乏,下一步需建立数字化饮食文化数据库,打造饮食文化品牌、建立饮食文化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文化饮食博览园、走联合之路与区域合作之路、积极申报饮食文化遗产等[54]。龙建辉 (2014)分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衔接存在宣传不足、领导重视不够、文化载体过于雷同、导游素质不高等问题,认为政府要加强宣传力度、景区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民族文化、加强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塑造旅游品牌[55]。张琰飞 (2013)从信息化角度剖析了武陵山片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机理,提出要抓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要形成片区合作机制,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要加强信息技术创新,提高文化旅游企业的信息化运营水平;要改革管理体制,完善信息化制度环境[56]。

文化旅游指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武陵山片区是特色文化的宝藏,土家文化、苗族文化、土司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非常丰富,有文化差异,就会形成文化势能,有文化势能就会形成旅游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目前,学界比较重视旅游文化的实践研究,而从理论高度提炼升华不足。

(九)其他研究

除上述8个方面外,也有学者从旅游的金融支持、旅游与城镇化建设、体育旅游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方面。李博 (2014)以武陵山片区为个案,分析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认为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存在总量不足、缺口大、经营分散、吸引投资差、金融扶持模式僵化等问题,提出要营造开放宽松的融资环境、强化金融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地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等[57]。在旅游与城镇化建设方面。王兆峰 (2002)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问题,提出以小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构想,认为要以旅游发展规划为主合理布局小城镇,按照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旅游、小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衔接[58]。周年兴 (2004)分析了武陵源风景区城市化问题,认为风景区城市化的动力来自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行为规律以及特殊政策和多方利益主体的推动,提出风景区城市化会带来诸多的危害,必须合理规划,并严格执行,改善交通体系,妥善安置居民生产生活,增加政府投入,加强管理[59]。张英 (2012)提出 “旅游催生城镇,城镇成就旅游、旅游促大城镇,城镇壮大旅游、旅游提升城镇功能、城镇功能彰显旅游特色”的旅游型城镇化道路[60]。在体育旅游方面。周运瑜等(2004)针对武陵山片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禀赋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体育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低水平重复和雷同、总体利用率较低、参与性项目开发不够、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商品化和庸俗化现象依然存在等问题。基于此,他提出要树立区域协调发展观、加大开发力度和市场意识、加强参与性体育旅游项目、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建议[61]。贾瑞光等 (2014)以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体育生态文化为视角,分析了该地区苗、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问题,认为民族体育生态旅游具有特色、具有文化优势,通过构建民族体育文化生态旅游的框架模式,可以推动武陵山片区体育生态文化、经济、旅游的和谐发展[62]。张辉 (2015)认为武陵山生态旅游圈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攀岩、民族传统体育赛事、龙舟、蹦极等体育品牌赛事方面具备开发体育品牌赛事的潜质。基于此,他提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解决交通瓶颈制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体育品牌赛事运作能力、丰富体育品牌赛事的文化内涵等5个方面的建议[63]。

三、武陵山区旅游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一)研究的不足

其一是理论深度不足。现有的研究往往遵循两种模式,第一,采用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研究框架;第二,采用SWOT分析框架。这两种分析范式是基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型研究,现有关于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研究基本上属于这种分析范式。作为学术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导向型问题,同时也要研究价值导向型问题。比如说旅游扶贫问题,旅游可不可以扶贫,它的传导机制如何,现有旅游扶贫模式的利弊情况如何等这些问题很少有人研究。大多数学者把精力放在大同小异的对策建议方面,比如基础设施、人才、资金、机制等,但又未能深入展开。其二是实证分析不足。现有的研究多数采用定性、描述性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事实上,仅采用规范分析是难以得出可靠结论的,实证分析可以更接近客观的事实。不管是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体育旅游,还是文化旅游,没有第一手资料和案例分析,就难以把问题阐述清楚。此外,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也比较少见,只有少数文章采用了GIS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方法的单一会导致文章的千篇一律。其三是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服务地方是学者应尽的一份职责,但大多数研究成果仅仅从宏观层面提出思路和构想,缺乏可操作性。事实上,很多文章像政府报告,却又没有政府报告的高度;像学术论文,却又没有学术论文的深度。这样,其建议就成为一种不上不下的类似 “浮云”的东西。

(二)几点建议

1.加强旅游扶贫和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的研究。基于现有的研究和武陵山片区发展的需要,目前亟需加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旅游扶贫研究;其二是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旅游扶贫既符合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的产业要求,也符合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的民生所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相关的规划均把它作为扶贫开发的重头戏。但是现有研究往往缺乏广泛的素材和实证案例,难以评估旅游扶贫的效果和未来模式的推广,故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跨区域旅游合作问题虽不是新提出来的问题,但是 “醒得早,起得晚”,无论从体制机制方面,还是具体措施方面,这个问题都还没有实质性突破,跨区域旅游合作意味着利益分享和割舍,利益分享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利益割舍就很难做到了。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旅游基础设施的共建、旅游营销平台的共享、旅游品牌的共酿都是跨区域旅游合作的有效方式,但谁来牵头、谁来分蛋糕、谁来解决分蛋糕不均所来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可以预计,谁能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谁就能出更大的成果。

2.加强对旅游新业态的追踪和研究。学术前沿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通过外文文献的阅读、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把握学术前沿问题和旅游新业态是学者的基本功。旅游新业态日新月异,很多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对于旅游发展和研究来说是一种利好。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 “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开辟 “感知镇江、智慧旅游”新时空。此后的几年里,“智慧旅游”成为一个热点词汇,在东中部很多地区推广开来。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新的旅游 “六要素”,即商、养、学、闲、情、奇。“商”指商务旅游,包括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旅游新需求;“养”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旅游新需求;“学”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或冬令营等活动;“闲”指休闲度假,包括乡村休闲、都市休闲、度假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情”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奇”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游乐、新奇体验等探索性的旅游新产品、新要素。原来的 “吃、住、行、游、购、娱”现在拓展出 “商、养、学、闲、情、奇”旅游发展6要素,即是基于现阶段实践的总结。随着旅游发展的不断升级,今后还会拓展出更新、更多的旅游发展要素,这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

3.成立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协会。定期举办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论坛或研讨会是促进武陵山片区旅游研究的有效途径,因此成立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协会,抓住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每隔1-2年定期举办学术会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武陵山片区开有旅游相关专业的高校有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长江师范学院、怀化学院、铜仁学院、邵阳学院等6所高校。此外,还有中南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泛武陵地区的高校多所,还有不少高职、中职等学校亦有旅游专业,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亦有相关人员从事旅游方面的研究。如果能通过 “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协会”把相关学者串联起来,这对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一定是一股重要的推动力。

[1]王兆峰,刘训华.旅游产业集群下的区域营销战略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9(5):95-97.

[2]李宗利,蔡建刚.武陵山片区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6):12-19.

[3]麻学锋,吕白羽.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6-8.

[4]王利伟,徐红罡,张朝枝.武陵源遗产地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和演变[J].经济地理,2009(6):1 029-1 035.

[5]蒋才芳,姜佳驹,杨俣涛.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4(36):6-8.

[6]高慧.矮寨:武陵山片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奇迹[J].民族论坛,2012(8):43-45.

[7]刘钰佳.基于财政扶持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5(1):142-144.

[8]赵翠,等.民族地区社区参与型旅游反贫困的研究——以张家界武陵源区为例[J].中国商贸,2013(4):125-126.

[9]许建,尹华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武陵山区旅游业开发[J].商业研究,2006(4):141-144.

[10]汪章飞.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发展分析——以重庆武隆为例[J].重庆与世界,2013(3):12-14.

[11]曾勇,杨燕曦.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与经济发展——以湘西、怀化、张家界三地市州为例[J].价值工程,2015(3):270-271.

[12]向延平.武陵山区旅游扶贫生态绩效模糊分析——以湘鄂渝黔6个市州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2(13):131-133.

[13]粟娟.武陵源旅游扶贫效益测评及其优化[J].商业研究,2009(9):205-208.

[14]龚胜生,吴清,张涛.湖北武陵山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9):1 222-1 228.

[15]王美霞,蒋才芳,王永明,张佑印.基于公路交通网的武陵山片区旅游景点可达性格局分析[J].经济地理,2014(6):187-192.

[16]陈国生,肖晶,刘南槐,梁超.基于竞合模式的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4):103-107.

[17]尹华光,王换茹,姚云贵,周立群.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33-38.

[18]姚小云,周运瑜,徐飞雄.武陵源区旅游客流量时空变化及其特征分析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72-76.

[19]龙晓华.打造中国武陵山区旅游经济圈及其金融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4(1):56-59.

[20]冷应芬.构建武陵经济文化旅游圈的思考[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1):104-105.

[21]高飞,朱钰臣.扎实推进武陵山旅游协作区建设[J].中国经贸导刊,2012(5):56-57.

[22]刘沛林,Geoff Wall,张玉冰.论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J].经济地理,2004(1):119-123.

[23]刘安全.浅议武陵山区旅游协作的包容性发展[J].三峡论坛,2013(6):37-41.

[24]彭振坤.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构建中国武陵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经济走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

[25]张英.武陵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6-60.

[26]蒋莉,黄静波.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5):26-27.

[27]潘芬萍,王克喜,曾群华.武陵山片区旅游竞合发展研究[J].民族论坛,2012(9):39-43.

[28]麻学锋.武陵山区旅游业合作发展战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1):3-7.

[29]张秋芳,张旺.武陵山区生态旅游区域协作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5):81-85.

[30]张英.武陵山区域旅游开发合作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7(6):65-67.

[31]徐丹丹.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3):244-246.

[32]王兆峰,湘鄂渝黔边旅游市场开发与合作营销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8-31.

[33]刘长生,简玉峰,尹华光.整合旅游资源构建武陵山区旅游经济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109-111.

[34]向延平,陈友莲.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营销模式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79-81. [35]白晋湘,蒋才芳,石东.武陵山区民族山寨旅游与生态农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02-105.

[36]彭林绪,李卫红.武陵古镇民俗的演变及其特点[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22-27.

[37]刘伟.大武陵山区生态旅游资源特征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5):105-106.

[38]刘亚萍,潘晓芳,钟秋平,金建湘.生态旅游区自然环境的游憩价值——运用条件价值评价法和旅行费用法对武陵源风景区进行实证分析[J].生态学报,2006(11):3 765-3 774.

[39]曹晓鲜.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89-94.

[40]杨美霞,周国海.武陵源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与对策[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6):84-87.

[41]李万兵,武陵源景区的民族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6):147-150.

[42]李虹.武陵源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1(9):67-68.

[43]孙志国,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中国特产之乡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J].浙江农业科学,2012(12):1732-1735.

[44]吴云超,武陵山连片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6):143-146.

[45]孙志国,钟儒刚,等.武陵山片区旅游名镇名村打造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 (10):17 181-17 183.

[46]谭舒月.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产业链问题及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0):241-242。

[47]孙彤,王帅.武陵山区民宿度假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报告——基于恩施大峡谷开发个案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4):187-188.

[48]唐琳,刘辉.武陵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分析——基于SWOT范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2(3):222-223.

[49]李巍,刘辉.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武陵源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165-167.

[50]卢世菊.湖北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的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3):333-336.

[51]吴承忠.浅析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J].旅游学刊,1997(2):40-43.

[52]刘安全,余继平,黎新世.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空间开发:武陵山个案[J].重庆社会科学,2013(3):95-100. [53]戴楚洲.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武陵山民族地区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3(1):8-11.

[54]蒋海军.武陵山片区饮食文化特色及旅游开发——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10):105-110.

[55]龙建辉,彭虹.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发展模式分析[J].城市旅游规划,2014(8):164-166.

[56]张琰飞,朱海英.信息化视角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与途径——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5):72-76.

[57]李博.武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18):119-120.

[58]王兆峰.湘鄂渝黔边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2(6):54-55.

[59]周年兴,俞孔坚.风景区的城市化及其对策研究——以武陵源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4(1):57-61.

[60]张英,彭苑.武陵山片区旅游型城镇建设的思考[J].民族论坛,2012(9):27-31.

[61]周运瑜,袁正新,尹华光.论武陵山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6):28-31.

[62]贾瑞光,栾桂芝,谢光.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育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其优势[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4(7):430-432.

[63]张辉.武陵山生态旅游圈体育品牌赛事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23-24.

[64]刘安全,余继平.武陵山土司遗址文化空间重构:大遗址旅游形态[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9-16.

[责任编辑:丹兴]

F590.3

A

1674-3652(2016)03-0045-11

2015-11-28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11XJY016);长江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3Y04);长江师范学院第一批青年科研人才专项支持项目。

熊正贤,男,湖南武冈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吴黎围,女,四川阆中人。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武陵山片区旅游
武陵山歌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旅游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
武陵山地区特色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研究与应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