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分析以及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2016-03-29朱永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体育课程

朱永红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体育教学部,甘肃 兰州 730101)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分析以及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朱永红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体育教学部,甘肃兰州730101)

高校体育教学是在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具有娱乐和休闲的功能.但是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不甚理想.本文通过对于中外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在我国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优化体育课程设置,改变体育教学现状为主,提出了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建议.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分析;改革创新

高校体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且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高校体育教学是在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也是奠定终生锻炼理念的重要环节.基于以上高校体育教学优点,说明开展搞下体育教学研究是非常的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者是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一般由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以及相应的教法体系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是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联系的纽带.

1 国外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由于国内外之间的教学理念、教育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大,这就决定了国内外各个国家之间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因为体育教学本身带有着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各个国家的体育教学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特征.比如说国外的高校体育教学一般注重的是竞技类体育项目的教学而在国内一般注重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但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高校体育教学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1.1美国体育教学模式

美国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心智的发展,美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顶尖的运动员的任务.动作体育教学模式具体指的就是将娱乐性的体育以及户外健身等野营活动也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除此之外还有生理健康教学、野外求生知识.户外体育装备选择等知识.

美国体育教学的主要有两种课程设置,分别为竞技体育的课程设置和以健身参与目标为主的课程设置.但是竞技体育的课程设置在美国学校的比例是比较少的,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是以健身为目的的课程,这样的体育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多方面综合性的影响.在美国高校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教师主要是进行辅导、引导以及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2日本体育教学模式

在日本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加主张的是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以及唤起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能够享受体育带给学生们的乐趣.日本的快乐教学模式主张遵循运动情感的变化规律来设计体育教学过程,其中体育理论教学课程只占教学计划的四分之一.

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的是整体的教学思路,重视单元的设计,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去选择体育课程中所学的体育知识,让学生自由快乐的发展,不受到任何的束缚,完全的享受来自体育带给学生的乐趣.

1.3德国体育教学模式

德国体育教育界特别重视体育教学功能的开发,并且逐渐的诞生了强调运动体验和参与的体育教学模式.此种体育教学模式强调的就是学生参与体育的过程,不仅仅要积极参与课上的各种体育活动,而且对于课下的体育活动也要积极的参加,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体验到体育的乐趣,体验社会和人生.在体验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提高,身心得到完善,社会实践经验得到积累.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村级学生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为学生终身锻炼打下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是主要起引导作用,是整个体育教学的领导者,学生按照教师的带领完成体育知识课程.

1.4俄罗斯体育教学模式

俄罗斯更加注重的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课程的设置一般都是遵循于东的技能掌握规律性,在俄罗斯体育教学大纲中几乎有百分之五十的部分都是在对于体育知识进行详细的阐述,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比较多也比较难.

2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通过正在中国知网的检索发现,我国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在21世纪初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达到了顶峰.在21世纪以来,我国的研究学者提出了诸多的体育教学模式,比如程博玉老师在两千年提出的个性化发展体育教学模式;孙遥先老师在二零零一年提出的复合式体育教学模式;王伯超老师在二零零二年提出的流动性选项科体育教学模式,初次之外还有像三基型体育教学模式、并列型体育教学模式、一体化型体育教学模式、三段型体育教学模式、选课型体育教学模式、分层次性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等等.在这么多体育教学模式当中三基型体育教学模式是最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指导思想的不断变化,高校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于三基型来说三段型体育教学模式也是比较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列型和一体化型教学模式是属于比较流行的体育教学模式,选课型、分层次型以及俱乐部型这三种是在当今高校中使用较多的几种体育教学模式.

2.1选课型体育教学模式

该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开设专项选修课,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体制以及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就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租用,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2.2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

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个体之间能力的不同,按照相关的影响因素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并且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以及体育带来的乐趣,让学生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的完成.

2.3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就是以俱乐部的形式组织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具体就是在同一节课中设置各种类型的教学俱乐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以及兴趣进行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活动.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的挖掘出学生隐藏的体育潜能.

3 我国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学校方面

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认为体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大,所以直接导致了高校体育在整个高校发展系统的位置一直处于边缘的位置,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投入也比较低,导致体育教学的软硬件设备建设不够.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理念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导致学生缺乏锻炼,学校应该经常举办体育活动,让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多多锻炼.

3.2学生方面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学生上课知识应付性的上课,忽略了体育课程真正的目的,学生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了体育考试中,学习体育额态度也不端正.另外就是学生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社交、学习以及就业等方面,对高校体育的积极性也不大.

4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措施

4.1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进行改革

体育课的教学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围绕着考试而进行学习,这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进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适当的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体育知识还能学到健康运动的方法,激发学生锻炼的动力和积极性.

例如:如果学生中女生的比例比较多的时候,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多选择一些像排球、羽毛球等女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男生比例比较多时,可以选择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男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只讲解基础知识,还要在基础知识中穿插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例和正确的运动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

4.2学校要多多组织体育比赛或是活动

现在大学生的主要精力就放在玩乐、社交、网络、学习等方面,没有精力进行体育活动,所以学校应该多多安排进行体育比赛或者是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去参与都比赛中去,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热情,逐渐的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让学生能够逐渐的树立起终身锻炼的理念,增强学生体魄.

例如:在高校的不同系别之间进行篮球友谊赛,先由各个系之间通过比赛选出优秀的篮球人员,然后再进行系与系之间的对决,最终选出获胜的队伍给与奖励.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大对于这样活动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观众前来观看比赛,调动比赛人员的热情,让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也燃烧起想要运动想要锻炼的想法.

另外,学校还可以举办“晨跑送XX”的活动,让学生进行晨跑,或者是其他的体育锻炼,在规定的时间内签到,就可以领取一份精美的礼品,这些小礼品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进行不同的设置,比如说粥劵、鸡蛋劵、毛绒玩具等礼品,通过这些礼品来促使学生锻炼,即没有多大的经济损失还能够使学生进行锻炼.

4.3建立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激励学生学习

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对于学生的违纪现象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让学生能够规范自身的行为,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让表现不好的学生想表现好的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好好的学习体育知识,积极认真的进行体育活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校大学生对于高校体育课程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体育教师在进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同时应该多从学生兴趣方面入手,大力开发多种形式、多种教学模式、多种体育项目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门提供更加大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以便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李欣,韩新君.中外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分析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06).

〔2〕刁元斌.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

〔3〕高振发.美国、德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4〕张龙.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D].湖北大学,2007.

G807.4

A

1673-260X(2016)10-0195-02

2016-06-24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体育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