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契丹文化旅游产品线的战略构建与设想

2016-03-29赵丽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契丹景区特色

赵丽丽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契丹文化旅游产品线的战略构建与设想

赵丽丽

(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契丹文化产品的开发,包括食宿行游购娱的设计,也要有常规产品及特色产品的设计,产品线的形成需要构建有特色的旅游活动,丰富的旅游经历以及全面的旅游产品体系,并形成高中低系列旅游产品,并对其进行产品的全面包装.本文针对契丹专项旅游产品,进行内涵到外延的设计,并期望能通过本文,启发旅游从业者思路,开启独特的文化旅游专项活动.

产品设计;特色产品;旅游包装

契丹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北方民族政权,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但在一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民族逐渐消失,我们只能在地面建筑及地下陵寝中找到一些历史的蛛丝马迹.而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但要追寻历史遗迹,保留历史风貌,还要有展现能力,通过产品表达出民族特色,这就要求产品的设计正确、精准、且有商业价值.

1 产品的立意表达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包含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内容,要求在旅游活动当中,选取有特色的景区,安排有特色的活动,食宿标准有新意,这就需要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均有契丹风情的渗透.

1.1景区选择及设计

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就是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的核心部分,旅游景区的设计及选择影响着整个旅游产品的质量及效果.综观国内契丹主题景区,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设计及大规模的复建,主题不够鲜明,特色不够明显.以赤峰巴林左旗召庙景区为例,景区内辖契丹时期皇家寺庙——席力布尔召及国内罕见的辽代石窟寺,其文献意义及考古意义不可小觑,再加之其地处巴林草原最高点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景区本应成为契丹主题景区中的佼佼者,但景区内缺少契丹主题氛围,综观国内大型出题公园景区,除了景区工作人员的服饰、景区内景、装饰布置均要有时代特征外,景区内参与项目也是必须提升的,游客进入景区,应感受的是景区的独特的时代气息,尤其历史文化景区,应给游客以“穿越”之感,但国内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契丹主题景区,使得契丹的时代风貌无法得以展现,尤其无法让游客增加体验感,得不到旅游产品的升华.所以,契丹主题景区的建立,或者旧有景区的主题改造升级显得格外重要.

1.2契丹用餐及餐厅设计

在饮食上,契丹族人仰酪,肉奶为食,除了人工畜养的牛、羊、马、骆驼之外,草原上的黄羊、山中的熊、虎、野猪、鹿、兔、天上的大雁、天鹅及水中的鱼、野鸭等,这些山珍野味,都是契丹人的食物来源,同时,牛、马、羊、驼的乳汁及其加工品如马奶酒、奶酪等奶制点心都是他们的日常饮食,但一般牧民很难吃到蔬菜、水果.但随着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西方的蔬菜水果被大量引种,游牧民族的饮食结构从过去的单一发展到丰富多彩.尤其通过壁画,我们发现,西瓜、冻梨等水果被引进或制成,丰富了契丹人的生活,改善了膳食结构.以肉、奶等主食及当时的特产水果作为设计元素,显然是契丹餐饮产品设计的首选.

在游牧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中,对汉族文化的敬仰及吸纳继承,是契丹的另一大特色.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升,辽代的手工艺也有了显著改进,辽朝瓷器生产颇为发达,质地、色彩和形制都具有特色,而契丹人丰富多彩的饮食结构影响了辽瓷器型的发展.在饮食生活中最具有特色的器具是鸡冠壶,它具有契丹民族艺术的的典型意义及明显的契丹文化特征.凤首瓶和三彩器则又体现了辽代文化与中原、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种交流和融合既丰富了契丹人的饮食生活,又增加了他们生活用具的品种.所以,特色餐具的设计及选择在契丹主题用餐中,显得有利有据,独树一帜.

契丹时期用餐除了有草原风情外,契丹贵族的宫廷宴饮也是独特的一道风景.除了菜式、餐具考究之外,其独特的宫廷乐舞也是其一大特色.契丹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婚丧嫁娶还是祭祀礼仪、节日活动,都要歌舞相伴.中原散乐和百戏的传入,辽代的百戏、角、马戏等民间歌舞活动也极为踊跃.同时,萨满乐舞也非常特色.近年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很多古老文化,蒙古族的汉庭音乐也被传承,可通过汉庭音乐的研究,开发契丹宫廷乐舞,同时配置契丹风格主题餐厅,使得产品能够贯穿一致,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坐落于河北省,占地二千亩,总投资52亿的国家5A景区滦州古城,景区内部的契丹风情园主题餐厅,所展示的浓郁的契丹文化及独具特色的宫廷乐舞,就能让人体味到别样的民族风情.

1.3住宿的主题宾馆设计

主题宾馆在国内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从民族客栈、到江南小镇、再到各种特色主题,国内已经将主题宾馆发挥到极致.但截至目前,在拥有着契丹遗存的大量区域,尚无一家契丹主题宾馆,游客选择旅游产品,在整个的产品包装中,没有特色住宿,能够提供的不是常规星级宾馆就是蒙古族的毡房、蒙古包,特色不明显,吸引力不足.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要重视特色宾馆的设计,在宾馆的建造、装修、内景设计、饰品采购、服务细节、服装设计、礼仪风貌均应体现契丹民风.以云南白族民居为例,根据白族习惯,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因白族崇尚白色,其建筑外墙均有白色为主调,以四合院为主要建筑风格,普通民居,也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同时,白族喜爱种花爱花,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丹桂、石榴、等乔木花果树.客人居住在这样的民居中,所感受的就是白族的生活氛围及民族习惯.

主题酒店的设计及改造,不是大肆铺张与浪费,是对现有酒店或民居的一种调整或再包装,有的只需内景的小装饰即可完成,凤凰古城内的客栈很多也是民居改造完成,作为契丹后裔,除了传统毡帐外,民居的复建及主题宾馆的改造,在旅游产品设计中,显得格外重要.

1.4旅游购物设计

契丹时期的餐食以奶、肉为主,以此为核心的奶肉制品,已被蒙古族的奶制品基本涵盖,但以契丹为主题的购物,目前尚无开发.契丹时期,贵族喜爱佩戴金银制品,并喜爱琥珀、珊瑚、玛瑙、水晶等制品,这些在北方契丹故地均有产地,可开发具有契丹特色的工艺品及饰品.除此之外,辽瓷中的白釉、单釉、三彩釉的摆件作为复古手工艺品也可以进行深入开发,辽代酒风盛行,对辽代酒窖的包装目前也尚无开发,这些都是值得深入进行挖掘和包装的特色购物.

1.5旅游活动设计

作为一种失传的文化,辽代的很多遗存目前都已消亡,那就更应该在旅游活动中,增加民族类、体验类元素.内蒙赤峰召庙北五台景区,能够亲手触摸的千年石窟,作为一种感受类的旅游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设计.但综观巴林草原,可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个石窟寺,契丹萧太后点将台、契丹辽上京遗址及城内南北塔、可以丰富契丹知识的博物馆、还未被盗掘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参观已经被盗掘的墓葬,都可以作为旅游专线上的点进行包装,增加了客人的居留时间,增长了旅游见识,也消解了游客对契丹的大量疑团.旅游活动靠的不是一个或某个景区,是需要区域联动进行包装和设计,将点穿成线进行联动,将民俗、历史、文化、传承、体验等穿插到一个产品中,增加旅游产品的完整性及观感,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2 理顺产品体系

旅游产品的设计不仅是内容的设计,也包括产品品类的设计,不同的产品类型,所涉及的内容完全不同,挖掘的深度也不相同,所呈现的最终产品的价格也会出现差异,所以,根据个性特征设计不同品类的产品,并形成高中低层级分类,保障各级别的产品线,尤其作为区域旅游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2.1观光型旅游产品

观光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中最常规、最初级的产品,也是接待量最大的产品.在市场初期,设计观光型旅游产品,有利于控制旅游价格,降低进入门槛,有利于增大区域流量.但从长远看,观光型产品特色不突出,游客重游率低,口碑效益不明显.

2.2体验型旅游产品

体验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的提升产品.在固定的产品中,增加体验元素,是典型的体验型旅游产品.针对契丹文化不为大众人熟知,拍摄微电影、小纪录片都是增加游客体验的内容,再如在旅游活动中增加体验元素,如学写契丹字,学说契丹语,学习契丹礼仪,尤其针对夏令营、亲子游等团队,均有较好的效果.在契丹景区,进行传统仪式的复建,如东向拜日,四时捺钵等,定期定时进行表演,增加了景区的活动项目,也提升了景区的整体文化底蕴.

2.3专项旅游产品

发展特殊团队,进行专项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例如,利用契丹的神秘性及草原的辽阔性,进行影视主题电视剧作;通过对契丹独特考古资源的挖掘,发展国内外考古专业学生及老师专业考察、考古、学习团队;再如通过对契丹的陵寝的考察及挖掘,开发专项参观类景区……摒弃旧有的观光及体验,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考古特长,组织专项旅游活动.

3 讲求产品包装

3.1旅游环境包装

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深层次的挖掘开发,不仅仅需要旅游产业的内容设计,也需要其他的辅助设施的包装,例如当地居民对旅游资源的了解及认可程度、旅游基础设施情况、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建设及特色的包装、旅游景区内文化环境的构建等,都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契丹旅游产品的目的游客群的调查我们发现,目标客源是以草原旅游为主的游客+以文化探秘为目的的游客,这样的目标群体会更加注重文化挖掘及旅游体验,所以在旅游环境的包装上,不但要讲求卫生、原生态,还要有文化要素的渗透,例如景区内工作人员的服饰及礼仪,景区内的小活动项目是否有特色,以宋城为例,从守门官到街头艺人,从小吃到茶馆,无不体现着宋朝街头巷坊的特色.

3.2民俗习惯包装

契丹时期创造了很多灿烂的文化,手工艺品、书籍、文字、农耕、狩猎、等均有建树,除此之外,契丹独特的民风民俗,也是值得旅游开发的内容,民俗的创新型开发,有利于增加客人的体验感和认同感,更容易让人身临其境,也更增强旅游的满意度.挖掘民风民俗,适当开发并复原,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是对我国历史一种换角度的学习及认同.

例如:契丹妇女为低御严寒风雪对皮肤侵蚀,使用一种特殊的护肤品.宋人彭汝砺有首诗描写契丹妇女“珍珠络臂面涂黄,南人见怪以为瘴,黑吏矜夸是佛妆”.契丹妇女每到人冬以后,她们将括萎涂脸上,不洗,还时时加敷,到春暖花开时才洗去,由于长时间不见风雪,待洗净时,皮肤洁白如玉.括萎色黄,涂到脸上,就好象上了金粉的佛像,故称为佛妆.南方来的宋朝人看见她们很惊奇,以为她们得了什么怪病.契丹妇女使用的护肤油等化妆品传人宋朝,引起汴京闺阁妆抹凡数遍,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如能进行旅游包装,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旅游特色商品的建设.

再以宗教信仰为例,契丹传说始于白马青牛之传说,故辽代寺庙均供奉男女二神,这就是与汉族截然不同的地方.契丹建国以后,以“青牛”为图腾的血缘集团被标记为“耶律”氏;以“白马”为图腾的血缘集团被标记为“萧”氏.在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变迁之后,契丹族依然遵循着两姓互为婚姻的特点.辽代的九位皇帝,除了世宗耶律阮两个皇后中的甄氏为汉人以外,皇后的位置一直在萧氏家族内传承.所以出现了舅舅可娶外甥女外孙女敢嫁外祖父的奇特现象.除此之外,辽代对于婚姻还是比较开放自由的,契丹人的贞洁观念也比较淡薄.契丹人离婚再嫁再娶者可以说是稀松平常之事,而且离婚的权利为男女共有,双方均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离婚要求,尤其是辽代的公主,在婚姻上更是具有很大的主动权.有“离婚再嫁平常事,辽史只见五贞女”的说法.这些不同于汉族的民族习惯有其历史成因,但这种不同之处,往往是中原游客之前闻所未闻的,有独特的旅游价值.

3.3营销手段包装

营销策划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需品,在现代营销中,网络、微信、微电影进行营销的方式已发展成为常规媒介.借助电影、电视剧等进行造势,发展演艺、演出、特色活动,充分利用节事活动广做宣传.在景区推广智慧旅游,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将景区进行包装,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

契丹在中国历史上开拓了两倍于宋的版图,创造了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但在中原的历史长河中,却消失殆尽,复兴契丹文化,开发契丹旅游产品,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这才是拥有契丹文化遗迹的区域的着力点.契丹特色突出,但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进行严密的设计及规划,我们相信,依托优势资源,契丹专项旅游产品在未来投放时必定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得到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1〕王成国.简论辽代契丹之婚俗[A].辽金历史与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9.

〔2〕汪澎澜,孙立梅.契丹春捺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1).

〔3〕李月新.契丹统治下的汉人婚姻状态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4〕万红珍.产业融合视角下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6(7).

F592.7

A

1673-260X(2016)10-0112-03

2016-06-03

猜你喜欢

契丹景区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中医的特色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