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赜
2016-03-29葛辉彰
葛辉彰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赜
葛辉彰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回应社会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吁请,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审视和深刻考量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和实践困境,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若干缺陷,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性”,提出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合性途径,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作;路径
大学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综合能力发展的程度和对未来社会奉献的效度。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工作主动性“缺位”、工作介入性“失位”、工作针对性“错位”等诸多实践困境,亟需引入“人在环境”创设的社会工作新视角,构建更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应然模式,以锻造大学生的坚韧品质和良好精神状态,进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困境
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整体运行状况来看,其在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推动心理健康干预、实施心理健康调适、锻造心理健康自扶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阈值。然而从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模式来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价值、理念和模式在面对复杂多变、文化多元冲击、社会矛盾凸显的“社会情境”时,其短板渐渐显现,弱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效能。
(一)工作主动性的“缺位”
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守株待兔、被动等待”的工作方法,工作的主动性“缺位”。毋庸置疑,环境的陌生性以及文化的适应性问题势必造成大学生独立性和闭锁性的心理特征,再加上经济上的不宽裕,大学生一旦遇到情感挫折、观念冲突、就业挫折、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倾向于对同学或朋友倾诉,而不是采取到本校心理健康部门寻求专业辅导员咨询的做法。虽说高校开设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然而在“沉默的大多数”学生面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1]毋庸置疑,开展“面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相互信任,但在“被动等待”的工作方法下,信任关系难以确立,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难以发挥其干预性效能。
(二)工作介入性的“失位”
规避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言尤为重要。然而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其手段仅局限于讲座式、板报式的心理健康通识课程教育,大多停留在对“何谓心理健康”“如何正确看待心理健康”等陈述性知识的教化上,对于“怎样应对心理问题”“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自评和调适”等程序性知识却涉入未深。归结来讲,即是过于注重“是什么”,而忽视了“怎么办”。[2]此外,高校心理辅导员轮流排班的工作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难有成效。心理健康的重症个案需要长期跟踪和介入治疗方能实现根治目标,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心理健康介入干预治疗的动力源。
(三)工作针对性的“错位”
当前,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维度,然而其工作范畴仅限于如何化解和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足,不注重方法和技能的传授,以至于大学生遇到其他心理健康时难以应对,客观上造成了工作针对性的“错位”。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题中之义,在于强调方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围绕积极心态的构建、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强调“授之以渔”的方法和技能传授。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摆脱消极心理情绪、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的能力,从源头上杜绝和规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社会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耦合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公益性、专业性的服务活动,通过其介入性和干预性的价值取向注入,在融入高校的实践中,可以有效协助改善高校的学习环境,拓展高校的教育功能,并通过其公益性服务宗旨的凸显、专业性服务性能的展示,帮助学生激发心理健康活力、克服心理健康障碍、实现心理健康自我调适,以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效能。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具体的工作模式上略有不同,然在核心理念、工作方法上存在着适切性、亲和性和互补性。
(一)社会工作理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适切性
社会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都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并由此推衍出社会工作独具特色的专业理念,即助人自助、人格平等和主体自决。
首先,助人自助。佛家有言:“一念超生,渡人自渡。”核心内涵,在于拯救别人如同拯救自己,这与社会工作所表达之“助人自助”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社会工作所强调之“助人自助”,还表现为对个体自我潜能的挖掘,通过一定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帮扶受助者挖掘潜能,使受助者实现最大限度的自我救赎和能力释放。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同样得到人格的升华。实际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表现的是同样的理念,即对有心理障碍、消极心理情绪的大学生提供有效帮助,以使其走出困境、成就自我。[3]
其次,人格平等。伏尔泰曾说:“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强调对人生而平等的尊重。社会工作效果的呈现,前提是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互动沟通,并以此构建主客体之间的良好关系,要达成这一点,对身处困境的弱者的尊重显得极为重要。严格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人格尊重”问题上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
最后,主体自决。无论是社会工作抑或心理健康教育,施助者不可能代替受助者进行选择。具体而言,就是受助者是否接受帮助、接受何种帮助、接受帮助的程度,都是其自身选择的结果。究其缘由,在于强化受助者的参与意识,并从受助者行为层面的视角来解决问题。
(二)社会工作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性
在岁月荏苒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工作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社会成员心态的变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工作模式,包括个案工作模式、小组工作模式、社区工作模式、社会工作咨询、社会工作研究等直接或间接的工作方法。[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基于大学生文化、心理特征及思想特点,针对其所遇到的心理障碍和困难进行的一种介入和干预措施,以使其消除心理和行动上的紧张状态,进而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其方法主要包括:情绪宣泄法、说服教育法、心理咨询法、情境创设法、自我教育法。我国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强调政治教育为主、集体主义为重,工作方法倾向于单向度说服教育和规范化约束的方法,缺乏互动沟通,导致受助者在心理辅导员面前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消除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将社会工作所体现的对个体的微观关注来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度分析和辅导,以社会工作的“细致服务”实现心理辅导员的角色转换,还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来面目,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社会工作模式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契合性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凸显多元化、开放性特征,教育对象在社会转型、就业难、文化冲击等现象面前日益复杂多变,介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模式是规避心理健康教育缺陷、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归结起来,在于社会工作模式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契合性。大学生具有三个突出特点:求知性强、勤学好问、渴望成才,但心理文化素质偏弱;自我意识强,渴望被理解与尊重,并由此引发心理失衡现象;具有勤劳朴实、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等优秀品格和开朗直率、粗犷倔强的个性,但自控能力差,易情绪过激、感情用事。[5]进入大学之后,环境的陌生、父母的远离,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的孤独感,进而产生心理挫折和障碍。因此,介入社会工作,将“助人自助”“人格平等”“主体自决”理念灌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环节,可以培养高校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激活大学生融入校园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满足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建构平等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可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奠定根基。
三、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在需要心理辅导员科学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社会工作相契合的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性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差异性相结合,在扬弃、整合、优化原有模式的前提下,嵌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构建基于社会工作维度的分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跟踪机制、个案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社会实践拓展机制,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水准。
(一)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拓展机制,提升消极心理情绪之“内承力”
大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渡期”,意味着毕业之后必将步入社会、奉献青春。因此,融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拓展活动无疑是大学生认知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一环。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彰,理论性知识的陈述多于实践性引导难辞其咎。构建基于社会工作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拓展机制,将给予大学生以社会实践提升心理健康的机会,使其提升消极心理情绪之“内承力”。可以开展扶贫、助残、助孤等公益性帮扶活动,呈现社会工作之“助人自助”理念,让大学生在帮扶过程中感知弱势群体之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业教育基地等,让大学生深刻体会人类在面对挫折时所迸发和凝结之敢于面对、敢于斗争、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强化其国家认同感的同时,给予其难得的心理体验和震撼;可以组织大学生远赴“老、少、边、穷”等艰苦地区,以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的形式,让其对艰苦地区的群众生活感同身受,从而增强对消极心理情绪的认识力和应对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纸上谈兵,必须真枪实干,让其在具体的、真实的社会实践环境中认识社会、增长见识、体味人生百态,强化心理健康承受力和化解力,进而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帮扶工作机制,增强心理调适之“能动力”
由于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障碍,因此必须依据特殊性原则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扶,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学生心理调适的“能动力”。对此,可以按照社会工作之“助人自助”“人格平等”“主体自决”的核心理念,以“一帮一”“结对子”的工作模式,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帮扶工作机制。当然,在个案帮扶过程中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并坚持“同辈辅导”“激励辅导”“情感辅导”的基本原则。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源力是信任、交流、互动,因此在开展辅导时必须以平等的姿态看待学生,语气委婉、多问事实、畅谈感受,以同辈、朋友的心态与学生聊心事,感受他们的感受,并给出切实、中肯、理性的建议,切勿先入为主、妄作判断和空洞说教。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做好长期教育的思想准备,进行跟踪式帮扶,并在此过程中运用“同理心”的原理,以坦诚增加彼此的亲密度,使学生感受到被信任和人情味,心态逐渐由“封闭”向“开放”转移。心理辅导员需要学会抓住心理健康教育时机,实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喻之以义、施之以爱、联之以利的心理帮扶,让大学生感味到心理辅导员之殷切关怀,进而激发其战胜心理障碍,实现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动力”。
(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团队辅导工作机制,提高群体心理健康之“自调力”
加强团队辅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据调查,感觉“心理压力较大”的大学生约占受调查对象的七成左右,而且差异极为显著(P<0.01)[6]。由此可见,针对基数相对庞大的心理受困团体,在高校心理辅导员明显不足的情形下,开展团队辅导显得尤为关键。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必须科学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实施“介入+干预”措施,可以采取心理健康意识养成+心理问题重点干预的模式。心理健康意识养成是针对一般性的大学生而展开的社会工作性团体教育活动,以心理健康讲座、社会工作协会活动开展等形式,使他们认识“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何实现自我心理调节”,并在相应的活动中体验挫折、体会成长,学会乐观、自信、坚强,以规避大学生心理受困人数的增长。心理问题重点干预是指针对心理受困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实行重点干预、强化教育,设置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提升其心理问题应对能力。此外,还须凸显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亲情效能”,采取“学校+社会+家庭”的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在学校管理、社会帮扶、家庭支持的环境下,构筑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调力”跃升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60-62.
[2]曹显明.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3(4):189-192.
[3]范琳俐,郝世亮.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初探——基于我国部分民族高校的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13(5):60-64.
[4]姜峰,易钢,李传玲.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08(7):195-196.
[5]臧小林.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教育观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3):173-177.
[6]程毅.嵌入、建构、增能: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拓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0(2):12-1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3-0159-04
[作者简介]葛辉彰(1984- ),男,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