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6-03-29杨继军
杨继军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210046)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杨继军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210046)
“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了区域内生产要素有序和自由地流动,这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该文分析了国际商务硕士课程、专业化师资队伍、教学方式、校内外导师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培养过程的涉外程度、校外导师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带一路;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模式;校外导师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正式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建设东牵亚太经济圈、中串中亚地区、西通欧洲经济体的经济大走廊,密切中国与东盟、南亚和中东地区的经济联系,扩大了经济往来。我国同周边地区贸易潜力的扩大和贸易往来的增加,是我国对国际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通晓现代经济与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国际商务知识和国际商务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国际商务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和职业型人才。
我国于2011年9月招收首批国际商务专业的硕士学生,培养目标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国际商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各学校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但是与现实相比,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与现实的要求相接轨。本文归纳分析了目前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探讨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新模式。
2 文献综述
2.1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和模式
何轩认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一个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培养精英类人才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那些实践能力强,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与创业相关课题的调查与研究活动,使学生具备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课程内容应该少而精,鼓励教师与学生互动,可以运用“理论授课(Teaching)+研讨会(Seminar)+实地调研(Survey)”的教学模式。林吉双等人认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应该以应用性为主,包括课程内容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应用性、考核内容的应用性、学位论文形式和选题取向的应用性[2]。方刚以服装业为例,分析了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的实践基地建设问题,提出应该把实践基地与教学基地融为一体,并吸纳社会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3]。洪涓和郝冬雅分析了目前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学科定位不清;二是教学资源不足,校外导师缺口大;三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片面模仿英美国家的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方法,缺乏与本土融合[4]。
2.2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特殊性
商务部原部长高虎城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有助于激发亚欧各国区域内发展的活力和潜力[5]。特别是未来5年,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 000亿美元,外贸发展迫切需要人才支撑,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段从宇和李兴华指出,应该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区域间深度合作提供智力支撑,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6]。孙穗以广西为例,讨论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要把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结合起来,将人才培养方案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融合起来[7]。薛鹏等人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要注意构建科学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评价指标,要在体验、实验和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8]。
3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3.1 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按照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方针,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旨在培养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一指导方针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它要求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具有“应用型”特点,侧重于满足现代国际商务发展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基于行业的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笔者曾组织过一次关于服务外包企业对高级人才技能要求的调研活动,结果发现,我国高端商务人才在与国外客户谈判中最缺乏商务技巧,占到调研样本企业的51.76%①。但是从全国已经设立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的高校来看,设置了课程的仍然偏重于理论,有些高校国际贸易的学术型硕士与国际商务专业型硕士两类教育的课程内容基本相同,即使设置的课程有较大的区分,但就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而言,仍然没有属于学术型硕士培养的总体框架。主要是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教师,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国际商务专业硕士课程教学的需要,课程名称有别,但教学内容无异。
3.2 教学方式单一,社会实践功能弱化
目前,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仍然以课程教学为主。课程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短期内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迅速了解国际商务活动的一般性规律。但是,国际商务活动复杂多变、形式多样,不仅需要从业人员具有一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商务技能,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获取这些知识不能仅仅依靠一般的课堂教学。按照教育经济学的观点,知识可以分为“形式知”与“隐含知”,前者往往是外在的、表象的,通过一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获取;而后者通常是抽象的、内在的,更需要学生去“体悟”,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却难以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借助情景模拟和社会实践,将学生置于逼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锤炼,将“隐含知”与复杂的国际商务实践无缝对接起来。尽管高校的培养方案中都无一例外地设置了社会实践环节,并将社会实践作为学生获取国际商务硕士学位的必备环节,也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实践基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缺乏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跟踪管理,培养单位与实践单位之间沟通不足,学生往往难以深度融入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功能弱化。
3.3 校外导师功能虚置,“挂名”现象严重
大多数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招生学校都为每位研究生制定了“个人培养计划”,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前者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后者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这一制度设计本身是合理的,也在不少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我国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但是,校外导师大多是特定行业或者政府机关的中高层管理者,一方面,校外导师行政性事务繁杂,社会活动多,难以抽出较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校外导师获得的指导报酬较少,与学校合作松散,缺乏制度化的合作关系,学校难以约束其行为。所以,一些校外导师没有时间或者动力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难以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4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
4.1 增强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涉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激增。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国情复杂、政局动荡,地区、阶层、宗教派系差异性大,我国政府不可能全面了解民间需求,需要借助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方式了解有关国家的社会生活,这些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基于这种背景,人才培养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与风土人情。第二,提高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结构和国别贸易的认识,了解这些国家与我国经济的异同点,寻找与他们的合作重点。第三,增强学生对国际商务规则的理解。国际商务活动形式多样,规则繁多。要让学生了解国际商务的通行做法,遵守规则和适应规则,利用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国际商务公平贸易规则、国际商务贸易壁垒规则和国际商务谈判签约规则等。
4.2 扩大开放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涉外型人才,这要求课程设置、师资安排、教学环节等各个方面都必须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第一,师资队伍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聘请外籍教学人员,他们可以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商务环境。第二,选择素质较好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去实践,能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变隔离式培养为交互式培养。第三,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合作,增进双方的师生交流,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到国外访学,拓展国际交流空间,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4.3 理顺校外导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校外导师是提高国际商务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制度上理顺校外导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校外导师的积极性,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将校外导师的指导报酬与其指导学生的贡献挂钩,从指导工作量、学生社会实践成绩、学生的评价、学生毕业质量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将校外导师的考核结果与其报酬联系起来。第二,打破校外导师任职资格的“终身制”,实行滚动式聘请,以2至4年为一个考核期,考核合格方可续聘。第三,建立校外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机会与校外导师交流。
注 释:
① 本次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85份,回收率为70.8%,调研样本企业的所属区域包括北京、湖南、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一市,其中88%的样本企业来自广东省。
[1]何轩.国际商务硕士培养和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5(4):34-35.
[2]林吉双,杜玉萍,杨励.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6):100-104.
[3]方刚.国际商务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基于北京服装学院MIB教育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8):245-246.
[4]洪涓,郝冬雅.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8):63-64.
[5]高虎城.深化经贸合作共创新的辉煌——“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经贸合作新格局[J].国际商务财会,2014(6):5-7.
[6]段从宇,李兴华.“一带一路”与云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5):133-135.
[7]孙穗.“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6(1):112-113.
[8]薛鹏.“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2015(12):143-145.
[9]文君,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5):153-160.
责任编辑 李 燕
Innovation Study of the Master Train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n the Background of“One Belt and One Road”
YANG Jijun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Nanjing Jiangsu 210046,China)
The strategy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promotes the factors to flow orderly and freely within the reg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alents training mode.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lack of existing training mode from courses setting,professional teachers,and teaching methods,and meanwhile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related degree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and rationalization of the tutors off campus system.
One Belt and One Road;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training mode;tutors off campus
G642
A
1674-5787(2016)02-0117-04
2016-03-06
本文系江苏省2015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硕士(MIB)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GLX15_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杨继军(1980—),男,安徽六安人,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10.13887/j.cnki.jccee.201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