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策略思考

2016-03-29陈春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院校

陈春辰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人文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策略思考

陈春辰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据近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已达到高等教育规模的40%。高职教育的质量高低,已直接影响着民族的发展前途。虽然大学已普遍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但高职院校显然更注重职业教育,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存在课程结构失衡、教师人文素养较低、校园人文气息匮乏等问题,这对学生自身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为有效实施人文教育,需要矫正办学理念、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人文教育;高职教育;融入;策略

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1006.6万人,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1]。高职教育的质量高低,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高职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换言之,即培养的人才能在社会发展中保持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界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周远清、杨叔子、张岂之等,及时感悟到了比知识增长、能力增强更为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发展[2]。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基点应是“人自身的发展”,然后才是“技术”。大学生素质教育开展以来,人文教育重新受到青睐,高职教育也应将人文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中。

1 人文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是人文素养的教育,是直接关乎人的教育。人文教育融入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1 促使个人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直接指向近期就业,显然更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对其人格品质发展重视不够。这种教育容易造成人的片面发展,使人迷失自我,沦为“工具”。人文教育把知识、技能内化为人的思维品质、价值情感,让人意识到个人价值,使人成为人,更理性、更智慧。“一个人要能完全胜任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快乐,就应该懂得工作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心理学的、文学的、基础艺术的各个方面”[3],人文教育使人“享受工作的快乐”。人文教育增强人的自我意识,促使个人全面发展,为其终身教育奠定基石。

1.2 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经济发展

高职教育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技术,面对各种机械操作、工艺制作,要求其必须做到准确无误、细致精良,长期以往容易禁锢其思维。创新,说到底是思维的创新。一旦思维被禁锢,就无创新可言。无数科学发现、技术革新,都是“一种特殊思维的产物,是异想天开的产物”[4]。文学、音乐、美术、哲学,给人以丰富和想象力,活跃人的思维。同时,人文教育培育人的兴趣、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一个人能否成为创新人才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思维,更取决于他对人类、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对真理的强烈追求、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非智力因素[5]。

1.3 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高职教育更注重科技教育,人文精神相对缺失。“科技讲求的是生产力和强大的武器,而精神要求的则是人的转变。前者只能制造装备,把人变成工具,并且导致毁灭。后者使人悔改,变成真正的人,并且借助精神的转变,人们不但不会被生产力和制造武器的技术打败,反而能掌握它们,挽救我们的生存。”[6]任何一个国家的兴起,都离不开人文精神。文艺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经典,为欧洲带来了一场思想文化盛宴,揭开了欧洲近代史序幕;极为先进的哲学与艺术,推动科学与经济繁荣发展,造就了19世纪的德国;人文经典引领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大批哲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造就了20世纪的美国。强大的人文铸就强大的国家。强盛的人文教育将铸就伟大民族复兴。

2 人文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现状

人文知识、人文素养教育,通过人文课程来实现,人文课程完美体现了人文教育内涵。人文教育直接关乎人的教育,体现于每一门课程中,这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息息相关。同时,校园文化蕴涵人文精神,展现人文情怀。例如,某高职院校是某省骨干院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代表部分高职院校现状。笔者基于其课程结构、教师专业、校园文化三方面情况,分析了该校人文教育的实施现状。

2.1 课程结构失衡,缺乏人文课程

科学课程和社会课程占总课程数90%,人文课程仅占10%。科学课程偏重工科,如工程测量、电子技术等;社会课程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律学的分支;人文课程多为通识课程,包括英语、体育、艺术赏析等。在该课程结构中,人文课程数量不足、门类不全,培养学生人文修养、审美情趣的课程十分薄弱。科学课程和社会课程,几乎都是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人文课程多为公共课与专业选修课。

2.2 科学类、社会类专业毕业教师数量较多,不利于课堂人文教育

科学类专业教师占教师总数65%;社会类专业教师占教师总数25%;人文类教师仅占教师总数10%。大多数教师毕业于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民商法等工科专业和社科专业,较少接触人文知识,人文素养相对较低,不利于课堂人文教育。

2.3 校园人文气息匮乏

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该校环境优美,亭台楼阁、湖泊游鱼、草坪花园一应俱全,交相辉映,赏心悦目。美中不足的是校园缺少人文气息。没有学者雕塑,没有文化长廊,没有艺术作品,更没有诗词歌赋……整个校园缺少灵气,缺乏人文情怀,这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极为不利。

3 人文教育未能有效融入高职教育的原因

该高职院校重视技能培养,弱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实施现状不容乐观。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分析如下。

3.1 办学理念出现偏差,重视职业性,缺失学术性

在当前经济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受社会功利主义影响,高等教育表现出急功近利倾向。高职院校教育直接指向就业,不断满足职业需要,为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开设大量实用性课程,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由于人文教育的影响远不如就业教育那般立竿见影,因此不受青睐。整个高职教育有“术”而无“学”,充斥着大量技术,缺失学术精神。最终,竭力追求的“事半功倍”只会沦为“事倍功半”。

3.2 人文课程遭受重创,人文精神贫瘠衰弱

中国自古重视人文教育,文人雅士、书画艺术大师不胜枚举。但在20世纪50-70年代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人文课程却以两种方式被削弱了[7]:一是取消,如音乐、伦理学、美学等课程逐步被取消,教育学、心理学也几经沉沦;二是被“社会化”了,如文学、语言学、哲学等均被纳入社会课程。现今,高职院校中公文写作、商务英语、商业摄影、“两课”等由人文课程转变而来的社会课程比比皆是,极大地削弱了人文精神。虽然当前高校高呼人文精神的培养,然而,人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不得不为人文精神的长期失落付出代价[7]。

3.3 教师人文情怀缺失,忽视课堂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为保证技能教育的有效实施,聘用大量科学类和社会类专业毕业生,该类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但人文知识不足,人文情怀缺失,不利于人文教育。同时,教师自身形象定位和目标出现偏差,满足于“经师”,而非“人师”,没有把“授业”“解惑”与“传道”有机结合起来[8]。专业课教师更是如此,认为人文教育应是人文课教师的责任,与专业教学无关,忽视课堂人文教育。再者,部分教师对什么是课堂人文教育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这种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3.4 校园文化单一,人文气息微弱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强势崛起,促进经济高速发展,虽然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却遗失了宝贵的人文精神。众人在谈论经济时,津津乐道的是技术,信奉的是“科学至上”,而较少关注起引领作用的“人”,忘记“人”是一切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文精神日渐式微,淡出大众视野。高职院校迎合经济需求,极为重视技能训练、物质生产,而较少关注人的心灵完善、精神充实。进行校园建设时,只考虑到物质享受:修筑优美校园,未考虑到精神之旅,建造文化校园;殚精竭虑为学生提供舒适环境,忘却了为学生补充精神养分。

4 人文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策略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机构,不能只关注眼前利益。学校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创造一种富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价值观,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9]。人文精神对个人、社会、民族都有巨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必须有效实施人文教育。

4.1 矫正办学理念,做到职业性与学术性并重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高等教育的三要点,即教育性、学术性和专门性[2]。高职教育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学术性,即注重对高深学问的研究。高深学问,就高职教育而言,体现在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对人类文化的赏析、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这与哲学、文学、音乐、美术、历史等课程密切相关。高职院校要加强学术性,必须重视人文教育、人文课程。院校各职能部门都应支持人文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务处严格审核人文课程内容,加强教学质量监督管理;学生处健全考评机制,把学生奖学金、评优评先与人文课程总成绩 (包括考勤、作业)挂钩;人力资源处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图书馆增加人文社科类书籍,并保证教职员工、学生有效借阅;宣传部配合本校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财务处、学院办公室、后勤处等部门都应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本校人文教育的有效实施。

4.2 优化课程结构,加强人文课程建构

课程是学生系统习得人文知识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需优化科学、社会、人文课程比例,加强人文课程建构。高职教育时间短、实用性强,因此,其人文课程,重在精而非泛。高职院校应着力开发人文精品课程,如古典文学、古今中外史、艺术赏析等,供全校学生学习。同时,需结合本校特点,增设学生发展亟需的人文课程,如企业文化课程。在增设人文课程时,教务处可设立专门组织机构。机构的人员包括教务处职员、人文类专业教师、本校学生以及该课程领域的教授。教务处人员协调各院系工作,解决好新增课程归口、开课问题;教师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如编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学生从个人需求角度出发,提供参考意见;教授对该团队起指导、引领作用。该机构还需开展广泛的实证性调查和咨询,这一步很重要,到其他人文教育较强的大学考察,咨询他们是如何设置、实施及考核人文课程的。

4.3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重视课堂人文教育

教师言传身教,其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言谈举止、处世态度,都会影响学生。教师人文素养高低直接决定人文教育是否能有效实施。高职院校须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具体措施有:聘请课程领域专家开展人文系列讲座,增加教师人文知识,拓展教师知识结构;制定人文知识学习主题计划,为教师提升人文素养提供路径,促进教师有效学习;选派教师到知名高校进行人文课程学习;定期举办人文教育交流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注重人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生命力。教师教学不仅是讲授真理,还要讲授真理背后的故事;不仅是培训技能,还要培育职业道德、人文修养;不仅是说教,还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引发学生共鸣;不仅是传递思想,还要激发学生树立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耳提面命,还要引导学生自我提示,启发学生自由思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4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孕育校园人文情怀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文化形象,体现校园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其内化为个人品质[10],为学生打上文化烙印。高职院校可采取以下措施建设校园文化:在设施方面,树立名人塑像,可选择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学者、经济学家、教育家等;设计历史墙,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历史事件等;铭刻优美词句,诗、词、歌、赋等,各种文体、各种主题,让整个校园充满人文气息;开展丰富的人文活动,如诗歌朗诵、经典影片赏析、历史知识竞赛、猜成语写汉字等,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知识的灵性,在活动中孕育人文情怀。

5 结 语

在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高职院校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11]人文教育肩负着培养职业道德、提升人文素养的重任。高职院校必须从办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师人文素养、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有效实施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融入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充分融入高职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竭力支持。

[1]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509/t20150915_208334.html,2015-09-15.

[2]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81,5.

[3][美]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4-95.

[4]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1-7.

[5]李情.大学人文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6):21-22.

[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69.

[7]樊华强.大学:什么在妨碍理论创造[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5):14-15.

[8]张立昌.大学人文教育批判和实践的逻辑与表现样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4): 10-17.

[9]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 (1):25-26.

[10]桂署钦.新时期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3):152-156.

[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1778/201406/170691.html,2014-06-15.

责任编辑 刘志明

G718

A

1674-5787(2016)02-0005-04

2016-03-07

陈春辰(1990—),女,重庆潼南人,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10.13887/j.cnki.jccee.2016(2).2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