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夜莺与玫瑰》的修辞之美
2016-03-29毛军社
毛军社
(赣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解析《夜莺与玫瑰》的修辞之美
毛军社
(赣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夜莺与玫瑰》是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代表作之一。该作品感人至深,辞藻优美,充满诗意,践行了作者“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被誉为“诗的散文化”。象征、比喻、拟人和层递的综合运用构成了文本的修辞之美。
《夜莺与玫瑰》;修辞;唯美主义
0 引言
《夜莺与玫瑰》是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代表作之一,王尔德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他深信美可以拯救社会和人心[1]。在这篇童话故事中,一位年轻的学生迫切渴望得到一朵红玫瑰送给他心目中的恋人,但时值冬季,他因找不到一朵红玫瑰而伤心烦闷。一个夜莺无意中获悉这个消息,唱了一整夜的歌,以玫瑰刺渐渐刺穿自己的心脏,用自己心灵的鲜血染红了一朵最艳丽的红玫瑰。然而当年轻学生手持这朵来之不易的红玫瑰送给至爱之人时,她却说内廷大臣侄子的珠宝比鲜花更值钱。学生失望之极,认识到了爱情的本质,扔掉玫瑰,回归书房,继续读书。故事讴歌了夜莺为了别人的快乐与幸福而甘愿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怀,同时揭露了人类社会的庸俗。
童话《夜莺与玫瑰》感人至深,辞藻优美,充满诗意,被誉为“诗的散文化”,象征、拟人、比喻和层递的综合运用构成了文本的修辞之美。
1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在《夜莺与玫瑰》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法,突出夜莺与玫瑰这两个重要的意象,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1)然而就因为缺少一朵红玫瑰,生活却变得如此不幸。
(2)“我终于找到一个真正的情种了!”夜莺说。
(3)“他为什么哭?”一只绿蜥蜴问道,他跑到学生身边,尾巴翘得高高的。“是呀,为什么?”一只扇着翅膀,正在追逐一缕阳光的蝴蝶问道。“是呀,为什么?”一只雏菊对他的邻居悄声问道。
(4)皇宫内阁总管的侄子已经给我送来了珠宝,而大家都知道珠宝要比花值钱。
(5)这点不可否认。但是她有真正的感情吗?恐怕未必。实际上她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只有花哨的表现形式,就是缺乏真情。难道你会奢望她会舍生取义?[2]
纵观全文,例⑴中的玫瑰象征了美丽的爱情,只有呕心沥血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拥有,而这也正是作者王尔德一生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美。夜莺则是追求真爱者的象征,它为得到玫瑰(爱情),以心灵之血浇灌玫瑰,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例⑵中夜莺则是作者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化身。夜莺执着地追求爱情,作者王尔德同样不顾世人的讥讽和漠视,执着地追求至高无上的美和艺术,夜莺执著追求真爱的精神正是王尔德追求至高无上的美的精神体现,而夜莺的死则象征着王尔德对美和艺术至死不渝的信念与追求[3]。例⑶中蜥蜴、蝴蝶和雏菊等动植物都象征那些不懂爱情、愤世嫉俗的人,因为他们都不懂青年学生和夜莺的行为和思想,反而嗤之以鼻,暗指那些怀疑、批评、指责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的不懂艺术真谛的人。例⑷中作为年轻学生恋爱对象的教授之女则象征着为了财富就不信守承诺的典型的物质主义追求者。例⑸中的年轻学生象征着装满书本知识而缺乏感情敏感度,并且对爱情没有执着追求的功利主义者。作者通过这些象征手法,化具体为抽象,赋予文章深意,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同时通过对比来突显夜莺和玫瑰这两个重要意象,以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 拟 人
拟人,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换言之,就是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拟人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把动物拟人化、把植物拟人化和把一般事物拟人化。在《夜莺与玫瑰》中,作者赋予花草、树木、鸟等生命,使它们具备了人的情感与思想,让人备感熟悉与亲切。
(6)“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的情种了。”夜莺说,“我年复一年,每天晚上都在为这样的人歌唱。现在,我终于见到了他。”
(7)可是橡树明白了,他感到非常悲伤,因为他喜欢这个在他树枝上筑巢的小夜莺。“给我唱最后一支歌吧,”他轻轻地说,“你不在了,我会感到孤单的。”
(8)然后,她用尽全力发出了最后的歌声。皎洁的月亮听见了她的歌,她忘记了黎明,依然挂在天空[2]。
在例⑹中,作者赋予夜莺自己的思想,借夜莺之嘴说出了作者对真爱的追求。例⑺是夜莺做了以死换取红玫瑰的决定后,作者描写了橡树的感受,表现出橡树对夜莺的疼爱和理解,让人深刻感受到生离死别的无奈与痛苦以及朋友的有力支持。例⑻写的是夜莺的最后一曲,作者将月亮拟人化,倾听夜莺的歌唱而沉溺其中忘了天亮,依然挂在天空中,深刻表现了夜莺是在用真情歌唱,用真心创造红玫瑰,同时也渲染了永别的悲凉之情。拟人手法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事物活跃起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主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便于作者托物言志,抒发情感,提高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深刻印象,感受作者对不同事物的不同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3 比 喻
比喻是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类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运用比喻手法可以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认为,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4],最常用的比喻方式包括明喻和暗喻。
在作品中,作者巧妙地运用明喻、暗喻修辞手法,结合两者所表现出的效果,使作品内容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尤其是对色彩等抽象事物的描述能强烈刺激读者的视觉感官,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置身仙境的感觉。
(9)我的玫瑰是白色的,白的像海上的浪花,白的赛过山顶的积雪。
(10)我的玫瑰是黄色的,黄的像美人鱼头上的金发,黄的赛过草地上盛开的水仙花。
(11)我的玫瑰是红色的,红的像鸽子的脚,红的赛过绚丽的红珊瑚。
(12)那朵美妙无比的玫瑰渐渐变成了深红色,就像先是花瓣中间,最后是玫瑰的心,红的就像是一颗红宝石[2]。
在例(9)-(12)中,作者明喻和暗喻交错使用,运用白、黄、红、绯红等颜色对景物描述,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喻体新颖独特。这一连串不同颜色的玫瑰与自然世界的现象和生物交相辉映并形成对照,一方面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使文章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妙趣横生、多彩绚丽的图景,似乎只有海底珊瑚的艳丽色彩才能媲美作者所追求的艺术之美。这幅图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一个理想世界,既可引发读者浮想联翩,又可增强文章艺术之美,体现了作者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4 层 递
层递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把要表达的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轻重、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的写作手法。层递分为递增(升)和递减(降)两类。递升就是从最不重要、最小、最简单的地方开始,慢慢升到最重要、最大、最艰深的地方,递降与之相反。层递必须有三件或三件以上的事物作比较。
递进或递降都会使文章在内容上具有层次感,在抒情上越来越强烈,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进度、高潮,增强感染力,使思绪情感渐渐变浓,淋漓尽致,引人入胜。在《夜莺与玫瑰》中,作者多处运用递进与递降,并与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交错使用,不仅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艺术之美,还逐渐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使爱情主题得到升华,使读者徘徊在优美的语言与生动的情节之中。
(13)她在歌中首先歌颂少男少女心中初次萌发的恋情……她在歌唱着青年男女心灵深处产生的激情之歌……她在歌唱因死亡而完美的爱,那即便在坟墓里也永远不会消失的爱……
(14)夜莺听罢便更深一点地压向玫瑰刺,她唱的歌也变得更加大声。夜莺听罢又更深一点地压向玫瑰刺。玫瑰刺终于触及她的心房。顿时她感到一阵疼痛,来得异常猛烈。痛,一阵一阵越来越痛;歌,一首一首越来越响。花托变成了深红,花心更是红得像红宝石一样。而夜莺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弱。她挣扎着。她眼前出现了蒙蒙的一片膜。她的歌声越来越低。而后,她感觉到喉咙啃了一下……中午时分,年轻学生打开窗户。“哎呀,我真幸运!”
(15)但是夜莺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弱……她的歌声越来越低。“玫瑰开了!”但是夜莺没有回应。她静静地倒在草地上,带着胸膛中的刺,死去了。年轻学生把那朵奇迹之花扔到街上。花落到死水沟上,被一辆马车辗过[2]。
显而易见,例(13)是爱情三部曲,作者运用富含韵律的层递手法,从少男少女初次萌生爱意之歌,到男人和女人心中滋生激情之歌,直到死亡之歌造就了永恒的爱情,层层推进,升华爱情,歌颂爱情,体现了夜莺对真爱的信念与坚持不懈。例(14)是夜莺执着追求真爱,用一宿延绵不断的优美歌声,以花刺分三个阶段渐渐刺穿心脏,以心灵之血造就红玫瑰凄苦优美的过程。作者以比较级的形式递进,又与叠词修辞交错使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夜莺牺牲自我,奉献爱情,成全他人的凄美图景,给读者强大的震撼力,那一幅幅臻美的画面与至真的情感将永久地萦绕在读者的脑海里。例(15)是在心灵之血浇灌出红玫瑰之后,作者运用了递降手法映照夜莺生命的渐渐消逝及夜莺用生命换来的红玫瑰却被无情人所弃,被车轮碾碎,文章情节逐步下跌,极力渲染悲剧效果,使读者痛惜、悲叹不已。这充分体现了作品的深刻主题和作者对唯美主义的追求。
《夜莺与玫瑰》中象征、拟人、比喻和层递等丰富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凸显其华丽的辞藻,优美的韵律,诗歌般的艺术美感,将故事情节逐渐推向高潮,使作品形象生动而富有魅力,使爱情的主题升华到了极点,充分体现了作者王尔德对唯美主义形式的崇尚与追求。
[1]符晓.浅析王尔德唯美主义童话《夜莺和玫瑰》中的形式美与精神美[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第二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凌茜.生存的世俗与唯美的追求——浅析王尔德《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艺术观[J].甘肃社会科学,2008(4).
[4]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闫桂萍
I561
A
1674-5787(2016)02-0062-03
2015-11-26
毛军社(1981—),男,陕西西安人,硕士,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
10.13887/j.cnki.jccee.20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