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
2016-03-29黄俊燊
黄俊燊
(莆田学院校办公室 福建 莆田 351100)
基于反“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
黄俊燊
(莆田学院校办公室 福建 莆田 351100)
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沉默的螺旋”适用性被削弱,出现了反“沉默的螺旋”现象。要做好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管引导,就要认清反“沉默的螺旋”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其存在的情况,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系统科学应对,以保证校园网络舆情的健康走向,服务学生成人成才。
反“沉默的螺旋”;校园网络舆论;大学生群体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介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欢迎,与其学习、生活等密切联系,并深刻地影响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动态。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传统传播理论因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不适应现象,对于高校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尝试利用反“沉默的螺旋”理论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进行研究。
一、反“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产生
1974年,德国传播学家诺依曼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人在发表意见前会对所在群体意见气候进行研判,如果自己的意见与群体意见相似或一致时,他就会积极发表,该类意见将得到强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意见优势方将不断得到壮大;若是自己的意见与群体意见不一致或相对立时,他将为防止被“孤立”而保持沉默,如此,相应的弱势方则越来越趋于弱势地位。这样,占支配地位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优势方愈加得势,意见劣势方愈失去支持,一方的沉默造就另一方不断强势,形成一个螺旋过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传统媒体时代得到实践验证,并在舆情管理控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全面到来以及新媒体的兴起,“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有力的挑战。“沉默的螺旋”理论主要基于人们的孤独感,但由于网络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匿名等因素的存在极大地削弱了这种孤独感的产生发展。有句话说,“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从某种角度上道出了网络交流平台的隐匿性、开放性和自由性。这种情况下,公众不会盲目地跟从其他人的意见,为避免遭受意见优势群体压迫而被迫保持沉默的可能性极大降低。公众可以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自由发表个人见解,甚至强有力地支持意见劣势方、“少数派”意见,原有意见优势方、“多数派”的意见有可能在此消彼长中逐渐失去优势地位。特别是,网络舆论中有一小部分人被称为“中坚分子”,他们能够承受所在群体意见压力,能至始至终坚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鉴于网络交流具有非同步性的特点,网民具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中坚分子”的见解,这就使得网民有可能接受这些人的观点或者改变自己的看法,甚至转变为新的“中坚分子”。如此,原本处于意见劣势方或“少数派”意见有可能逐渐被网民所认同,与意见优势方对抗,使得“中坚分子”得到大量网民支持,某种条件下甚至会占据舆论优势,“沉默螺旋”理论可能失效。
二、校园网络传播中反“沉默的螺旋”情况分析
高校校园网络传播中亦存在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现分析如下:
(一)校园网络信息管控权削弱
众所周知,高校传统媒体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内容管控、信息表现手法变更来对校园舆情进行导向。但校园网络媒体则不然,由于网络匿名性、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等特点[1],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在校园网络中已摒除了真实身份,只是一个现实个体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符号存在,只能代表网络传播个体,不能代表真实世界的个体。他们可以不惧群体意见压力,根据自身喜好,扮演各种角色,其所传播的内容甚至与自身社会角色相脱离。校园信息传播权力由少数信息管理者共享到到广大大学生网民手中,其传播途径也完全不受到学校管理。如此,开放式的传播途径、多元化的传播者、复合式的传播形式形态、多源性的管理等自然而然地削弱了传统的“议程设置”效果和“把关人”作用,校园网络舆情管控相应弱化,传统意义的统一舆论难以形成。特别是由于“翻墙技术”、信息公开推行等因素的存在,特定网络信息获取简易性、可行性已大大增加,大学生网民对涉及热点话题和自身利益的问题的知情权无法粗暴简单地被屏蔽、剥夺,强制推行特定舆论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相反可能引起更大的了解兴趣和传播欲望,将对校园网络舆情管控带来更大挑战。
(二)校园网络中大学生个体意愿表达意识增强
在传统媒介时代,由于受到媒体“把关人”和议程设置的管控,信息受到层层有目的的过滤和加工,受众看到的信息未必是与真实面貌相一致的信息,且面对着有限的信息渠道和信源,信息选择权利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加上“沉默的螺旋”效应,受众往往既不能自由选择阅读信息的权利,也无法自由地表达意见。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上述的局限性,传统“把关人”和议程设置作用被极大削弱,网络信息受众的主动性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特别是,当前的大学生主体大都是“90后”,由于成长环境具有特定的时代特点,他们在个性上有着显著的特征。他们心中意识强烈,个性张扬,表现欲望强烈,乐于展现自我。追求自由、叛逆性较强,对各类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并喜欢标新立异。崇尚科学,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理念、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探索意识、创新精神[2]。他们又留恋、依赖网络,喜欢通过网络途径,特别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如此,在匿名、开放、平等、自由等网络特性的催化下,大学生个体意见的表达变得空前强烈。在校园网络上,他们不会拘泥于传统责任意识,往往从自己的想法、个人意愿出发,用个人价值权衡自己的言行,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在面对意见分歧时,他们也不会对群体压力屈服,仍会坚持己见。个别大学生更是由此成为“中坚分子”,成为反“沉默的螺旋”产生的推力。
(三)校园网络中大学生“中坚分子”和“少数派”造成反作用力的增强
在传统媒体舆情形成过程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发挥了作用,少数派意见直接面临群体压力,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多数派意见对舆情导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在校园网络中,舆情变化过程变得复杂了,大学生网民中的“中坚分子”和“少数派”将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校园网络中,平等性、互动性使得大学生能够自由交流沟通,而交流沟通的非同步性使得他们能够认真坐下来对问题进行足够时间的思考、研判。在此过程中,他们有可能调整、改变个人的看法,转而保持中立或者支持原本的意见反对方。大学生网民中的“中坚分子”在发表意见时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一贯主张和强烈态度,会对部分意志不够坚定者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意见优势方占据微弱优势的情况下,于那些对事实了解不清者或思想动摇者,在通过“中坚分子”坚持不断地澄清事实的情况下,将会转而支持“中坚分子”,甚至成为“中坚分子”,进而最终导致原本意见优势方失去优势。此外,在校园网络讨论中,对于某一具体话题的意见分歧已成为一种常态,网络意见优势方与劣势方的对立也纯属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已打破了“少数派”沉默失声的局面。校园网络空间中的自由、平等环境,给大学生们以足够的群体意见压力免疫,增强他们了表达真实意愿的动力。虽然一些大学生或许会转变自己的看法,但在最终的校园网络舆情形成之前,已让其他人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三、基于反“沉默的螺旋”的校园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针对高校校园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特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校园网络技术及制度机制管控
由于高校校园网络一般是局域网,其“匿名性”是相对的,每一台在线计算机都有相对应的IP地址。因此,可以将IP与具体学生一一对应联系起来,同时允许学生注册多个“虚拟IP”,在减少不良信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空间。要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控与预警系统,通过用户监控,对活跃用户进行网络流量跟踪及限制;通过内容审计,对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平台等接收、发送的内容进行审查限制,自动过滤敏感信息,并对异常信息的信源点进行统计、跟踪。同时,高校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一些突发校园网络舆情事件是由日常矛盾积累而成的,90后大学生维权意识较强,对一些问题往往会以投诉、爆料等方式通过校园网络表达诉求。要建立校园网络预警系统,建立校园网络观察员队伍,关注大学生经常浏览的网站以及微信、微博等工具,对处于萌芽性的零散的信息数据进行系统性采集,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跟踪和分析研判,主动把握校园网络舆情方向。高校还要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使用制度、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等,从自律和他律、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方面对大学生网民进行管理。要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或相关领域专家,及时解答校园网络上出现的热点问题。
(二)培养校园网络大学生“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
当前,由于校园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交流沟通渠道的多样性,高校官方的声音未必会得到全体大学生的充分信任,相比较之下,他们对属于同类群体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的意见观点则更容易予以接受。因此,高校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校园网络大学生“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让大学生网民能够及时接收理性信息,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酝酿、发酵之时,引导大学生看清事实、理性思维,保持校园网络舆情的良好走向。要多渠道地发现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如,利用课堂教学平台,通过大学生课堂发言表现和行为趋向,以及开展“校园网络人气之星”等网络评比,挖掘潜在的“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要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独立、叛逆精神等因素,运用多种资源和多样化方式,对发现的“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如,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在校园网络上针对专业方面的困惑、问题,积极为其他同学解疑答惑。积极发挥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密切、熟悉大学生成长心理特点等优势,对发现的“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予以精心引导,促使他们在校园网络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发挥校园网络技术人员作用,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相关数据的分析,为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筛选、培养等提供参谋。可以为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提供有吸引力的位置、角色,让他们参与到校园网络编辑部等相关组织中,发挥其引导作用。还可以结合实际,制定相对应的行为规范,约束、引导“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行为,奖罚并用,鼓励其为校园网络舆情稳定做贡献。
(三)提高学校公信力
反“沉默的螺旋”发挥作用,原有的意见优势方逐渐失去支持或者转为意见劣势方,其中关键的因素之一便是高校公信力的下降。高校公信力是赢得大学生普遍信任的权威性资源,但由于近年来部分高校频频出现如腐败、“权学交易”、“钱学交易”不良事件[3],以及信息不透明、部分高校管理人员服务态度粗暴等问题,高校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信任危机。因此,要有效解决校园网络不良信息的产生,就要处理好上述问题。要树立诚信观念,高校的领导干部、教师、行政管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把服务学生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学生权益,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发挥诚信表率作用。要重视学生的话语权,在学校相关政策制定、校务管理等方面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开展有效沟通,并邀请他们参与学校办学过程。要提高服务学生意识,建立平等观念,在教育教学、办事流程、言语细节等方面规范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言行,重视学生正当需求和权力,维护学生权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畅通学校信息公开渠道,及时公开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等信息和事件处理进程、结果,牢固确立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信任基石。如此,才能有效畅通高校网络中“意见弱势方”的表达渠道,减少“中坚分子”和“少数派”对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时消除不良“螺旋”带来的负面效应。
(四)加强群体规范潜隐性教育
群体规范是指特定群体内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每个成员都要知道自己要遵循的规则,在特定情况下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一旦群体规范被所在群体成员认可,就会成为群体成员行为指南,且只需要最低限度的外部管控。由于“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叛逆性等特征,在大学生培养校园网络行为规范方面,若是用简单、直接的教育引导,则未必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高校管理者有必要在校园网络群体行为规范教育中,充分发挥潜隐性教育非强制性、渗透性、隐秘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4],精心设计,通过隐性课程、实践体验、文化情境感受等方式,把教育目的、内容等“自然、不露痕迹”地糅合到网络行为规范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调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习的同时,努力绕开大学生意识障碍,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并加固对校园网络群体规范的认同,从而促使他们践行校园网络相关规章制度,维护校园网络舆情健康发展。
以上四个方面主要从高校管理角度出发阐述校园舆情监控的措施。但是,反“沉默的螺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单靠学校一己之力毕竟力量有限,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应当形成合力,网络舆情控制效果才能更加显著。所以,除了高校校园舆情监测之外,还应积极发挥当代社会层面的指导意识,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个人层面媒介素养。面对政府公信力、民族精神、人性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主流社会应当客观如实地揭露事实真相,积极监督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促使网络舆论向正能量转变,引领社会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匿名性、公开性的网络之时,要避免盲目回应某些舆论,应当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审视某些社会事件,更应注意自身意见的发布影响与后果。
总之,在网络背景下,特别是移动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很多传统传播理论都面临着挑战,“沉默的螺旋”理论也不例外,出现了反“沉默的螺旋”现象。高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又使得校园网络舆情对其成人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校园网络舆情把关问题已成为任何高校都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要做好校园网络舆情把关,就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特殊性、校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以人为本,从信息技术、学校规章制度、提高学校公信力、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加强大学生群体规范等方面,系统性地做好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如此,才能为学生成人成才创造良好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1]黄芳圆.大学生在网络舆论心理中的认知失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江莹,赵仁铃,孙宁,范利群.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之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3]尚月丰.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阶段性发展[J].新闻传播,2016,(11).
[4]李永忠,胡洪宇.网络舆情的知识网络结构、趋势与演化分析[J].现代情报,2016,(06).
G40-058
A
1671-6469(2016)-06-0084-04
2016-10-05
黄俊燊(1980-),男,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校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