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不透的人生
——探究《追风筝的人》中的成长与救赎

2016-03-29唐卫华

昌吉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唐卫华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0)

参不透的人生
——探究《追风筝的人》中的成长与救赎

唐卫华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0)

《追风筝的人》是旅美阿富汗裔畅销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品,自2003年问世以来,因角色的生动刻画,故事情节的震撼,被称之为惊世之作,吸引着大批读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对家庭、友谊、背叛及救赎等等复杂的情感进行深入的剖析,探究出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遭遇到困惑及迷惘。事实上,人生是一场未知的旅途,参不透的人生成长中有过迷惘,有过困惑,但人性自我的救赎,使得个人的成长没有偏离轨道。文章就阿米尔的成长经历从救赎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小说备受追捧的原因。

《追风筝的人》;成长;救赎;阿米尔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胡赛尼在创作中从阿富汗民众的表面上将灵魂的悸动向人们进行展示[1]。《追风筝的人》笔触清淡,表达温婉含蓄,叙事的笔触沉静中带有淡淡的忧伤,它不仅关注了的亲情、友情及爱情,还含有感恩、救赎、真实与谎言,等等。它在复杂变动的历史背景下,用从容平和的心态讲述了复杂并且动人的感情故事[2]。通过这一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人性最本真的善与恶,通过对主人公阿米尔人性的救赎,让读者产生相应地共鸣。

引言

《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的故事背景是阿富汗的喀布尔,12岁的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在一次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斗风筝比赛中,想要赢得风筝大赛的最终胜利必须追到被隔断线的风筝,哈桑是当地最为著名和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风筝,却遭到了横祸,软弱的阿米尔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但却无动于衷,并逼迫哈桑离开家里。后来,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父亲逃亡到美国,开始新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阿米尔接到了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电话,这通电话打破了阿米尔在异国的平静生活。阿米尔心怀负罪回到了阿富汗,想要赎罪。但是他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仆人哈桑其实是自己的兄弟。在满目苍夷和被塔利班统治的残酷现实中,他用赎罪般的努力,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一、成长小说中个人成长的发展历程

(一)成长小说认知

成长小说通常被成为启蒙小说,其最初的发展概念最早源自于德国,它在西方的近代文学中备受关注及重视。一般意义上而言,成长小说经常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到成年的成长历程,他从天真烂漫到成熟世故的历练过程。另外,有些成长小说还表现出在进入社会吃苦中逐渐明辨世途险恶的艰难险阻。经过一系列的苦难及成长,他们都获得了改变,并且都领悟到了人生的发展真谛,在这番发展领悟中故事也讲述到了尾声。青少年的发展成长中认知是最重要的,优秀的成长小说认知发展,以成长小说重要情节为素材及叙事发展策略,在对人物认知及促进人物认知的发展中,能够使得成长小说具备重要情节素材及叙事策略。其人物成长发展中,认知的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典型性及审美性发展[3]。《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典型意义的成长小说,讲述了阿米尔从青年长成壮年的成长历程。

(二)成长小说的特点

1.性别的认知

在成长小说中,个体的成长历程总是围绕着性别认知、双性同体以及个体成长进行构建。其中,性别认知是核心主题。个体在认识世界、认知自我的过程中也对自我的性别进行认识和定位。毋庸置疑的是,所有的性别小说中,人物成长话题中性别问题难以忽视。著名的学者玛丽德玛尔曾说:“关于青年成长小说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对待性别问题。”[4]事实上,《追风筝的人》中关于性别的认知表现的比较含蓄,但是就具体的实际情况而言,也表现出一定的性别认知,由于阿米尔自幼失去母亲,他缺乏对女性正确的认知,加上自己软弱的性格也表现出一些女性化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的偏女性化,才遭到父亲的嫌弃。

2.个体发展

个体性别问题的发展历来受到评论界的极大关注。成长小说中总是采用相互矛盾、相互冲突这一固定的叙事方式来描述人物之间的性别关系。对于阿米尔而言,在个人成长发展中遭受心灵的折磨,他难以从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中成长起来,也就是说他的成长遭受了一些打击,难以真正获得有效地发展及成长。

二、阿米尔为什么选择救赎之路

事实上,小说的主线可以被看作为阿米尔寻找心灵救赎之路,这位富家少爷曾经背叛过甚至是污蔑过最好的朋友,最终导致朋友出走。阿富汗遭受入侵后,阿米尔与父亲开始了亡命天涯,最终在美国定居,开始新的生活。一直以来,阿米尔内心压抑着曾经的罪恶,并且将自己不愉快的生活遭遇全部归结于自己曾经所犯下罪孽的惩罚。但是他一直也没有想到利用什么方式去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也一直积压在内心中无法自拔。偶然间,来自巴基斯坦的电话打破了阿米尔平静的生活,也彻底地勾起了阿米尔曾经的内心深处所蕴藏的罪恶。阿米尔最后决定重回阔别多年已满目苍夷的阿富汗,开始去寻找哈桑的孩子。

阿米尔在幼年时所犯下的背叛、诬陷、欺骗及嫉妒的错误,一直以来是他成长中的梦魇,为此他也常常自责[5]。阿米尔试图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自我救赎,但是在他生活的环境中并没有机会,心灵上的灾难只会越陷越深。在去美国之前,阿米尔认为美国能够埋藏自己所有的往事,让自己有一个新的发展及开始,但事实上事与愿违,他不仅没有埋葬自己曾经的错误,还在心灵深处产生难以附加的罪恶感,不能够摆脱愧疚及自责,更无法让自己内心得到满足。正是基于此,也难以让自己真正地成长起来。

拉辛汗的电话为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在自救无门的基础上,阿米尔开始借助于他救。并且拉辛汗亲自告诉阿米尔一个父亲难以启齿的真相,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父亲在阿米尔的人生中充当的是高大的、伟岸的形象,但是这一事件,让父亲在自己心中的伟岸形象轰然崩塌。如果认为之前所犯的罪恶不足一提,那么血缘关系就更加加深了这种罪恶感。为此,他才冒着生命危险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最终战胜了自己的胆怯,一定意义上完成了自我成长。

三、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救赎

(一)成长过程

阿米尔的成长过程按照时间的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童年生活、流亡美国及重返祖国等发展阶段。他在成长发展的救赎主体中,放下了曾经的过错,并且获知了一定的真相,并且在具体的救赎中完成成长。阿米尔年幼失去母亲,父亲是一个强壮的男人,不喜欢自己软弱的性格,虽然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但是始终没有得到父母的爱,因此他幼小的心灵遭受不同程度的扭曲。事实上,这种扭曲在12岁的风筝节中被集中地体现及爆发,并且进一步得到恶化,与此同时还让小主人公犯下了难以被饶恕的错误[6]。哈桑为了帮助阿米尔拿到风筝,被恶势力强暴了。但是亲眼目睹这一事件的阿米尔不仅没有帮助伙伴出头,还在暗处观看了整个过程。后来,阿米尔为了不尴尬地面对哈桑,诬陷哈桑偷盗,最终赶走了哈桑。阿富汗动乱之后,阿米尔去了美国,这一时间内他将自己罪恶深埋内心深处。小说故事的转折点是来自巴基斯坦的一个电话,阿米尔满怀负罪感回到了阿富汗,在探索身世真相上找出上辈人的秘密,并且促成了阿米尔完成了救赎时的决心。同样为了赎罪,他直面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后来,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回到了美国,担负起抚养的重任,阿米尔他不仅肩负起对自己过错的责任,还用自己的努力及勇气完成了救赎,最终实现个人的成长及救赎[7]。

(二)实现救赎的具体路径

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对自身救赎的实现通常情况下会得到其他人的指导,但是在最可靠的发展中所体现出的是正义感、勇气及精神超然,等等。其中,实现的路径包括道义的使然,对于主人公阿米尔而言,他对自己曾经所犯过的错误一直耿耿于怀,深深自责,从这中能够看出他的内心深处蕴藏道义感[8]。这种道义感的存在让他备受煎熬,即便是在后来在美国流亡,他内心的道义感也一直折磨着他,并且让他潜伏于主人公的内心发展。其次,对于每个人的成长而言,总会有过迷惘和挫折,克服这些挫折必然需要莫大的勇气。主人公阿米尔重新回到了阿富汗,尽管一路的血腥与暴力,他都坚强及勇敢地选择单独面对,接受挑战。最后,阿米尔在勇气及道义感的指引及发展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的发展救赎,另外,阿米尔将索拉博带走,并承担培养重任,这也表现出阿米尔的大无畏精神,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了主人公精神的超然,并且使得主题得以深化。哈桑本就是阿米尔的兄弟,但是父亲为了自己名声,间接地摧毁了哈桑的一生。返回美国的阿米尔开始正视父亲曾经不敢正视的事实,并且公开地表明想要承担父亲的责任时,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精神的超然及成长。事实上,阿米尔的成长不仅仅局限在自身的成长及救赎发展中,并且建构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充满家族仇恨及宗教矛盾中能够产生的悲剧救赎,它某种程度上能够表现出自身对民族及对祖国发展的热爱,与此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使命感及责任感,它应该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使命感的超然发展。

四、救赎中真实的人性

(一)人性的真实

人类社会中人性是一种最基本的精神属性,同时还是社会的基本映射。生的本能表现善良、慈爱及宽容等积极光明的行为。从死的本能而言,它所表现出的贪婪、杀戮及自毁等等邪恶的极端行为。人性从宗教的角度而言,就显得比较有理性并且能够得以上升。基于现实层面的发展而言,任何人都具有善良的一面,但是每个人也具有邪恶的一面。为此,人性是善恶并存的,任何单纯强调人本性善和人性本恶,都是行不通的,也不是客观的观点,是不符合现实的真相。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言,世界仅仅有一个人类,通常还指一种人性。人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存在的险恶环境衍生地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有渴望,对自己相似伴侣的渴望。

(二)阿米尔内心真实的人性

小说《追风筝的人》完美地再现了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阿米尔与哈桑二人虽然是好朋友,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下,受到种族及等级观念的影响下,阿米尔因为自己是普什图族人天生有一种优势,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比哈桑高人一等。阿米尔出生在殷实的富人之家,哈桑是阿米尔唯一的玩伴也是知己,两个人形影不离且情同手足,阿米尔的性格比较内向并且比较自私,通常自己闯祸之后都由哈桑出面。即便哈桑处处为阿米尔着想,由于阿米尔是普什图族,其自身的种族观念及民族歧视影响较为严重,他并不认为哈桑是自己的好朋友,主要是因为哈桑是哈扎拉族。当时的阿富汗是普什图族占统治地位,哈扎拉人备受歧视。加上,阿米尔对哈桑有较为严重的嫉妒情绪[8]。阿米尔母亲因难产去世,父亲希望阿米尔长成健壮的男子,但是他天生较弱、敏感,所以他认为勇猛刚毅的父亲不喜欢他。由于缺失母爱,父爱又求之不得,一定程度上使得阿米尔的心灵产生了扭曲。这一心灵的困惑,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无比的矛盾,内心深处他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和哈桑在一起的快乐,但是由于种族及嫉妒的趋势,他总是想方设法地嘲笑或者取笑哈桑。一次风筝比赛是阿米尔唯一能够赢得父爱的机会,他竭尽全力割断了风筝,但是只有拿到风筝的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胜利。哈桑为了保护胜利的果实,竭尽全力去追逐,最后也拿到了风筝,但是遭到了阿赛夫的阻挠,哈桑拒绝将风筝交给阿赛夫,却惨遭强暴。其实,暗处的阿米尔亲眼目睹了哈桑被欺负的全过程,但是由于自己的自私及怯弱,他选择了逃跑。哈桑即便是遭受到阿米尔的背叛,仍旧想要去挽回两人之间的友谊。但是,阿米尔为了避免自己与哈桑的尴尬,竟然撒谎说哈桑偷别人的财物。可以说,在一而再的自私及虚伪下,阿米尔犯下了难以被饶恕的错误,其内心的罪孽也成为了阿米尔内心深处难以摆脱的噩梦。

五、阿米尔自身心灵的救赎

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如意,想象与现实总会有一些区别。小说中阿米尔年幼的经历中背叛过别人,伤害过别人,一直以来,他深深沉浸在对往事的自责中,但是这种自责仍旧是在他的内心深处,没有与人进行分享,他都病态地在过去的梦魇中生活。偶然的一次从巴基斯坦打来的电话中,阿米尔得知哈桑不单单是自己儿时的玩伴,而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是高大伟岸父亲与仆人的私生子,在难以割舍的血缘及负罪感驱使下,他踏上了回国之路。当他得知哈桑已经被害死时,内心满是煎熬与惶恐,他觉得自己曾经所犯下的罪恶难以被驱除,自己也难以拯救自己的良心。但是当他得知哈桑的儿子被囚禁时便义无反顾地想要去解救自己的侄子,即便是充满凶险,他也没有选择放弃,因为在他看来,挽救这一条生命,不仅是救赎自我,还是弥补对其父亲曾经犯过的错误。

对于“救赎”而言,它本是就是指找出自己最本质的意义,我们在寻找自己曾经放弃的一切东西时,经常会是找不到发展的出路。对于阿米尔而言,他不得不踏上这条自我救赎的发展之路,但是他不明白的是未来的艰难险阻、布满荆棘。阿米尔在遭受血腥的拼杀后,心灵上的枷锁得以解开。接下来,抚养孩子便是他的重任,事实上,侄子不仅仅是哈桑的儿子,更是家族的后代和延续,也是时刻提醒自己的指明灯。阿米尔有责任和义务将侄子抚养大。文章的结尾,是风筝在天空飞翔,这只象征希望的风筝,使得灵魂得以释放。

结语

人生总是充满着千奇百怪,难以捉摸,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在参不透的人生中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的成长之路。主人公阿米尔在扭曲的成长经历中变得敏感、压抑,但是这种经历也恰恰为寻找心灵的救赎提供了可能。《追风筝的人》用残忍和美丽给人心灵的洗涤,让人们敢于朝着风筝前进,朝着希望前进。

[1]韦柳钰.寻找心灵的救赎——论《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成长与救赎之路[J].柳州师专学报,2010,(4):72-74,78.

[2]韩玉群.人生的回转木马——《追风筝的人》中的成长与救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13-115.

[3]武惠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救赎: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J].新余学院学报,2011,(4):93-95.

[4]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7,(5):27-31.

[5]彭敏.《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与自我救赎[J].文学教育(上),2014,(10):32-33.

[6]易秀清,何晟.心灵的救赎个人的成长——从会话分析解读《追风筝的人》的成长主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5-108.

[7]郭飞.美国价值观下的个体心灵救赎——评《追风筝的人》[J].安顺学院学报,2014,(6):19-21.

[8]方晓.人性的救赎——《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的人性成长分析[J].科技视界,2015,(32):182,305.

I106.4

A

1671-6469(2016)-06-0044-05

2016-09-26

唐卫华(1979-),女,湖南衡阳人,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文学翻译。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感恩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
借据丢失之后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一样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