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视阈下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创新实践研究
——以龙岩学院为例

2016-03-29郭明净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舆情辅导员监控

郭明净

(龙岩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网络舆情视阈下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创新实践研究
——以龙岩学院为例

郭明净

(龙岩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变化发展的风向标.辅导员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有助于研判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舆情视阈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其次,总结了网络舆情视阈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最后,探讨了网络舆情视阈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网络舆情;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

数据表明,中国60%以上的网民习惯在网上发表评论,90%左右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渠道,70%左右的网民认为互联网资源真实性是可靠的.总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越来越强,而正因为网络具有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自由性、真实性和虚拟性并存的特点,才使网络舆情成为有利有弊的双刃剑.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理念普遍滞后,监控与预警手段严重不足,高校舆情信息管理工作还处于传统常态的管理模式,注重打压,疏于引导,这种管理模式难以遏制高校网络舆情负面影响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蔓延.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监控工作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在网络舆情监控以及网络舆情视阈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挑战.

1 网络舆情阈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1 大学生网络舆情频发与辅导员认识不足、缺乏研究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的提高,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背后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群体在面对和处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学校事务上的诉求,开始尝试和运用网络媒体,借助大众舆论的力量对相关管理部门施加压力从而达到对事件的合理解决.另一方面,网络舆情的背后蕴含着大学生思想的动向.不难想象,如果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学生的思想动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多半可以避免.然而,作为高校学生事务的主要管理者和参与者的辅导员却缺乏对网络舆情引导、监控的足够认识.一些辅导员虽然每天都在使用网络开展学生工作,但主要集中在聊天、资料查找、购物、观影,很少关注学生的网络思想动态,更谈不上对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时时关注,进而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

1.2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复杂多变与辅导员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处置能力不足的挑战

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网络舆情的酝酿、发酵,特殊事情的直接激发到最后网络舆情的大规模展开经历了复杂的过程.监控和处理网络舆情的挑战一方面源于网络舆情本身复杂多变不易把控,另一方面也与我们的一些辅导员在面对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有关.归根揭底是我们的辅导员应用网络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对网络信息的采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分析能力严重缺乏.和一些网络意见领袖相比,辅导员的网络舆情素养还停留在“菜鸟”水平.不仅如此,辅导员队伍还缺乏相应的网络应用技术和网络舆情监控、处置的相关培训.

1.3 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落后与思政教育缺乏说服力和渗透的挑战

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来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仍然局限在教室,还没有真正扩展到网络.虽然现在也在不断强调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针对90后学生群体热衷于网络的现实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一些高校也仅仅是建起了发布新闻的网页,没有真正实现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输仍然以单向的灌输教育为主,话语体系还局限于传统的伦理道德语境,忽视与学生群体的互动.认识不足、缺少平台、网络舆情素养不高等原因致使一些辅导员不主动、不关心、不互动,从而使学生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引领.

1.4 辅导员网络舆情监控与处置的制度机制不健全的挑战

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发展是以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前提的.作为信息网络时代的产物,高校在网络舆情处置方面也面临着在舆情监控、处置的制度机制方面不健全的先天不足.国内只有少部分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办公室.办公室通常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相关领导担任主任,具体的舆情监控工作主要由一线辅导员承担.由于辅导员不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在舆情监控方面缺乏相关技能和素养,使得舆情监控工作方法单一、效率低下,在应对网络突发事件时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与此同时,由于没有较为完备的组织领导架构,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处置存在多部门领导、职权不明、管理混乱等问题.

2 网络舆情视阈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2.1 学生思想意识不健全、媒介素养不高易受网络舆论的煽动

如今的大学生多半是90后,他们是伴随着网络发展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可以说90后和网络有天然的亲近感,能够很好的运用网络进行聊天、购物、查阅资料等,也能够实时捕捉到网络的新动态和新应用.然而在心智发展上,90后的大学生并没有体现出与其使用网络应有的相对成熟的思想意识、媒介素养.90后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表现趋于盲从,缺乏辩证思考,跟风、凑热闹、看新鲜等心理是常态.整体而言,由于他们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思想认识不高,对待事物缺乏判断力等使得他们特别容易受网络舆论的煽动做出一些有违大学生文明素养甚至违法犯罪的事情.

2.2 网络舆情的虚假性、盲从性以及网络的隐蔽性带来网络思政对象的不确定性

网络舆情事件之所以能够发酵,不断扩大,直至舆论的高潮,虽然以一定的真实事件为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为的制造舆论,必然存在舆情的虚假性.当网络舆情一但发酵,利益相关者便会以匿名的方式蜂拥而上,这必然带来舆情的盲目性.不管是论坛、贴吧还是其他社交平台,使用者都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的隐蔽性也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成为网络水军,混淆视听,影响和误导大学生的判断.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思政教育者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更加盲目.思政教育者首先要搞清楚这些匿名者的具体身份,即思政教育的对象;其次才能根据他们的具体思想状态有目的的进行引导和教育.

2.3 网络舆情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始终明确,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群思想活跃、自我意识空前觉醒、信息面广、个性张扬、渴望独立的大学生.大学前教育的简单说教式的灌输教育已经让他们很厌烦.因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减少或避免使用传统的灌输式说教.二是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需要,真正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他们的朋友,以平等的身份走进学生的内心,站在学生立场和角度帮助他们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学习上的困惑、学业上的忧虑、工作中的困难,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3 网络舆情视阈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当前网络舆情环境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和新特点.根据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结合传播学、管理学的相关舆情管理理论,借鉴国内外著名网络舆情的处理经验并结合龙岩学院2015年印发的关于《龙岩学院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相关规定,探索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舆情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式.

3.1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机构为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宣传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余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分党委(直属党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成立相应工作小组,各个小组配备网络舆情管理员专门负责本单位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工作.作为一项制度的确立,为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组织保障.辅导员的基本职责就是在做好网络舆情监控与处置的过程中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

3.2 明晰网络舆情管理职责为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指明具体措施

办法明确了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和各单位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的具体职责.要求购买舆情监测服务,加强对各大搜索引擎、热点网络媒体、微博、论坛等平台的巡查,监测校内外网络有关学校的舆情等,加强与相关负责人的沟通交流,负责各单位舆情控制、引导和处理,及时上报学校.办法还明晰了辅导员要做好对学生微服务中心微博等有关舆情事件的处理,积极进行回应和引导,及时开展解释和沟通工作.

3.3 建立网络舆情管理和处置机制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提供机制基础

在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机制上,学校建立应对联动机制、分级处理机制和三级网评机制.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突发性重大舆情以及有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舆情,要及时向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形成对舆情的联动机制.在分级处置机制方面将舆情信息分为一、二、三级并制定每一级的处置机制.建立三级网络评论员工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正面引导.要求辅导员在网络舆情视阈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但监控和发现网上有关学校的负面、重要和敏感信息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跟帖和引导,做好教育工作.

3.4 建立网络舆情疏导机制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搭建网络话语权

网络舆情的及时疏导和合理处置很重要一点就是发挥话语权的引导作用.网络舆情疏导机制的建立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网络话语权.所谓辅导员的网络话语权就是指辅导员在运用网络社交媒体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力.因而,通过建立网络舆情疏导机制,加强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提升大学生判断力和网络媒介素养,是能否开展好网络舆情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3.5 成立“阳光辅导员工作室”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智力和情感支持

为了给辅导员提供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为此龙岩学院学工部成立了“阳光辅导员工作室”.工作室提供一个这样的空间:工作闲暇之余,三五个辅导员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在谈吐之间交流生活趣事、工作心得,在相互的交谈中获得彼此的经验分享和情感支持,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团体支持.

总之,网络舆情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鲜活的原始材料,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氛围,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高校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对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辅导员自身需要转变媒介观念,在实践锻炼中找寻规律;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加强对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培训,形成相应的长效机制.辅导员的多重角色,适时监控网络舆情,主动引导网络舆论与网络行为,能够有效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1〕李张燕.对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6):71-72.

〔2〕王永灿,郭红明.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现状及应对策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179-181.

〔3〕林宏.高校网络舆情与辅导员网络话语权的建构[J].龙岩学院学报,2013.4,31(2):123-128.

〔4〕肖翠英.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变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99-101.

〔5〕汤力峰,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64-65.

〔6〕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网络舆情掌控与引导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12):4-5.

G645

A

1673-260X(2016)11-0196-03

2016-07-05

2016年龙岩学院学工队伍“立德树人”职业能力提升项目校级课题(LX2016010);2015年龙岩学院百名青年教师攀登项目校级课题(LQ2015011)

猜你喜欢

舆情辅导员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舆情
舆情
舆情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