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为上”才能正电影之歌
——浅谈中国商业电影的文化发展
2016-03-29刘克甜
刘克甜
“人心为上”才能正电影之歌
——浅谈中国商业电影的文化发展
刘克甜
[摘 要]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最近上映的《美人鱼》更是突破了30亿元大关。然而在电影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很多电影人由于票房强大利益的驱使,开始“剑走偏锋”,一味博眼球的影片越来越多。由此我们必须正视:电影不是简单的市场买卖,它是文化更是艺术,我们在时代转型的当口,最应当做的就是正视电影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在对于一部电影进行价值判断时应多审视其文化含量,重视精神价值的传承与创新,“人心为上”才能正电影之歌。
[关键词]商业电影;艺术;文化
[作 者] 刘克甜,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
一、审视:类型转变后的诸多问题
从2012年和2013年院线公映的国产片看,类型片的比重在逐步提高。2012年院线新上映的242部国产片中,类型片177部,占比73%;2013年院线新上映的244部国产片中,类型片188部,占比77%。从这几组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电影的类型化意识越来越强,类型片逐步占据了市场的主角,成为大众的宠儿。喜剧、青春、玄幻等商业电影类型无往不胜,艺术类型则冷落难觅。正是处在这样的转型当口,在强大的市场利益驱使下,很多电影出现了问题。
(一)在市场中迷失方向
看一部电影好坏,不仅仅看他的制作是否精美、人员配备是否够大牌,而更要看是否有打动人心的好故事。然而目前,随着大量商业资本的注入,为了赢得噱头吸引观众,很多国内的电影开始慢慢迷失了方向,陷入金钱的泥淖,像《红高粱》《黄土地》这一类接地气又好口碑的电影现在已经难觅。不仅如此,当下国内电影还疯狂地模仿国外,企图像他们一样拍出大片获得高票房,却不知这样才更显得不伦不类。中国有那么多优秀深远的文化资源可以用来塑造,而这些电影恰恰避开了这些本来可以用的资源。其实,不管哪一种类型、不管花多少资金、不论演员是谁导演是谁,如果都只是一个华丽的空壳,抛弃电影艺术应该具有的本质内涵,最终的结果就是丢失观众、丧失人心,这也就意味着这部影片的死亡以及对于电影制作人员连带的抵制。其实商业资本的大量注入如果能利用好,会对电影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可惜在如此好的外部条件下,许多电影人在追名逐利的大环境下,再也拿不出能够填充故事的艺术内涵。[1]
(二)“秀”和电影傻傻分不清
国内电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出现了一种类型“真人秀电影”。《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以及即将开拍的《花样姐姐》都展现出了强劲势头。这些电影利用在电视综艺节目里吸纳的强大粉丝量来冲击电影票房,以至于很多人会产生“只要有钱赚,拍什么样的电影无所谓”的想法。国内电影基于此,难免会乱象丛生。
真人秀电影重话题、重明星、重宣传力度,而不是电影质量和艺术本身,远离了电影艺术的真谛,拍出来的作品往往让人失望、让人诟病,这对于整个电影大环境是极为不利的。如今,电影已经成为大众娱乐消遣的方式,而同类型题材的扎堆,导致观众在踏进影院的时候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长期发展下去,封闭的市场使得观众品位下降。另外,正是由于观众观看“态度”的支持,让演员和导演乐此不疲地继续创作这类电影,造成不是电影的“电影”源源不断出现的恶循环,而高票房和差口碑导致的结果势必会让“真人秀电影”变得不伦不类,让秀不是秀,电影不是电影。
二、思考:文化与艺术的缺失
(一)技术还是艺术?
我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电影到底是什么,是工业是技术还是艺术?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当今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迷失了方向,越来越看不清电影本来的样子。在今天,绝大多数电影基本上变成了工业和技术活,一味追逐票房,注重娱乐,这让中国电影渐渐失去竞争力,也始终提高不了在国际上的艺术地位。电影投资巨大,新技术、高科技一样不能少,但这不表示它就是技术,于技术的演化中体现艺术的魅力,展现文化的精髓,或让人笑或让人哭,让人感慨让人冷漠,电影以其强大的感官力量推动着每一个人。
然而,从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情形来看,很多电影人把技术作为了重头戏。像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等一些电影在3D技术和情节的设置上都与国际上一些大片“接轨”了,可以看出,在这些方面我们做得并不差,但是在看过这些影片后,却始终觉得满屏都是技术的浮夸。我们似乎少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叫作“根儿”,这个“根儿”是可以打动人的,这个“根儿”是可以源源不断带给人们想象和创造力的,这个“根儿”就是文化。
(二)文化认知的偏移
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始终密不可分。第五代导演们生产的辉煌的电影时代一去不复返,他们既定的生产模式也已成经典,俨然成为新一代导演们所要批判和超越的对象。导演的更新换代也就意味着整个创作模式的推翻与重塑,而此时,文化认知就被提到了新的层面上。在这里,文化认知被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商业电影如火如荼地发展,很多电影在制作的过程中只注重视觉效果,只注重如何才能吸引观众,还没开拍就先想票房,从而忽略了电影最本源的艺术与文化,我们已经很难在电影院里看到一个安安静静说出来打动人心的故事;另一方面,很多所谓“艺术电影”在票房方面的惨淡导致人们对于艺术文化电影丧失信心。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好莱坞的强势入侵以及日韩电影的渗透,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第六代导演也鲜有出色的作品呈现,偶有一两部佳作也只是凤毛麟角,离第五代的辉煌差距甚远。其实,第六代导演也做出了电影积极尝试,但是真正摆出实践的姿态之后又会被惨淡的票房打入谷底,这时候我们的文化认知就变成了商业电影想要和文化并行几乎不可能。其实,票房的惨淡并不是二者不能兼容,而是我们在探索的初期不够稳健,经验不够丰富,在作品上不足以取信于观众,才造成作品的失败,而不是文化的失败。
诚然,在当今时代,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尽管事实上文化全球化也许会模糊特定的民族文化身份,但它仍然可以带来某些积极的东西。[2]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定位,整理思绪迎接挑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我们正视这种挑战,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以便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语境下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就有可能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美学精神,使其为世人所知。[3]
三、解决:时代改变初心不变
(一)做真正的电影
要将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区分开来,它不是综艺节目,也不是脱口秀。电影人不能盲目,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为眼前利益放弃职业操守。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发挥作用,制定条例,规范电影的制作,限制某些电影在市场的流动,为电影大环境保驾护航。所有的电影人都应当知道:时代变异不可忽略,忽略则难以对话世界;时代转型不可失范,失范则精神价值淡漠。我想这也为如何提高商业电影文化价值,追本溯源,拍出商业艺术并肩的好电影,不随波逐流,提供了一个方向。
(二)“人心为上”,回归艺术
一部好电影,能够打动人心才算是功夫到家。它可以满足视觉刺激,可以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还可以暴力、血腥,然而最重要的是它不能少了最本真的东西——文化。中国电影需要重新开始,把文化这门课补起来,这不是一个导演一部影片的事情,而是整个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主流价值观没有出错,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观众的观影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电影的评价也是“刀刀见血”,可是缺乏推动力。对于艺术的追求没有上升到实践的层面,这直接导致了整个文化生态出现问题。
(三)人才品牌的建设
前面说到电影人才的缺失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应当注重电影人才的培养,让电影人的更新换代跟上观影人的更新换代,然而最重要的就是树立人才品牌。人才品牌包括导演品牌和明星品牌,它还涉及中国商业电影输送人才的院校品牌。中国导演的品牌群像是以“代”出现的,各代中知名的导演不在少数,但是他们在社会大众和国际电影界仍声名寥寥。[4]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品牌导演无疑像张艺谋、冯小刚、侯孝贤等,他们通过大量优秀的作品树立带有自身标记的品牌力量,再用品牌拉动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优秀的品牌塑造刻不容缓,不一样的品牌导演有不一样的风格展现,带给人们的观感冲击也会非常强烈,当然,优秀的风格化作品和大量的宣传造势也是提升品牌实力的关键。
明星的品牌树立的关键点除了对于影片角色的塑造力,最重要的就是明星自身形象的维护。一个好的明星形象的展现对于观众的期待心理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而其自身形象的维护主要靠两个方面,即对明星宣传及日常工作的大量包装,明星对于自身的形象维护。像前一段时间演员文章因为婚外恋被广大观众诟病,影响了观众的心理期待,对于其后续的影视作品有非常大的影响,观众会不自觉地把生活中的文章和戏中的文章联系在一起,观影期待不免大打折扣。所以,好的明星品牌与导演品牌的树立要从多元出发,缺一不可,导演品牌与明星品牌的树立势必会推动电影的发展,为电影的创作提供更多的空间。
四、结语
电影是国家青春常态的表现,是趣味与走向的晴雨表,是城乡通吃的文化媒介,是本国面向世界的直观形象。中国电影人从第一代到第六代,经历无数艰辛,创造了为后人所铭记的大量优秀作品,如此,我们更要正视商业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戒骄戒躁,拿出电影文化最本真的风采,做出真正打动人心的好影片。
【参考文献】
[1]王尚.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出路[J].今传媒,2015(4):83-84.
[2]王宁.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3(5):186-192.
[3]曹莉芳.全球化时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分析[J].艺术百家,2007(S2):206-207.
[4]刘前红,帅兴华.中国商业电影的核心发展战略——品牌发展之路[J].电影评介,2008(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