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防治措施
2016-03-29张金萍,孙秘珍
水稻二化螟防治措施
二化螟又名钻心虫、蛀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我国南北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危害。幼虫食性杂,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茭白、高粱、玉米、芦苇和麦类、油菜等春熟作物。
1 形态特征
二化螟一生历经成虫、卵、幼虫和蛹四个虫期。
1.1成虫。雌蛾体长14~16 mm,头小,触角丝状。体灰黄褐色。前翅灰黄色,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略呈三角形。雄蛾较小,体长13~15 mm,前翅中央有一个黑斑,下面还有三个不明显的小黑点。体色比雌蛾深。
1.2卵。扁平椭圆形,卵块排列成鱼鳞状,长圆形。初为白色,将孵化时转为紫黑色。
1.3幼虫。幼虫一般为6龄。初孵化时淡褐色,头为淡黄色,背部有5条棕色条纹。成熟幼虫头部多为红棕色,体色淡褐。
1.4蛹。长10~13 mm,初化蛹时米黄色,腹部背面有5条纵纹。体色逐渐变为淡褐色或褐色。将羽化时为金褐色。
2 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
二化螟成虫有趋光性。每个雌虫产卵2~3块,每块40~80粒。在河北省1年发生2代。老熟幼虫在稻茬、稻草中越冬。越冬幼虫在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盛期在6月上旬。7月上旬幼虫进入为害盛期,啃食叶鞘和心叶,造成水稻枯心。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钻蛀稻茎为害,造成水稻白穗。
3 防治措施
应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准确掌握虫情、苗情、药情,适时经济有效用药防治。
3.1消灭越冬幼虫。水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结合冬春蓄水,灌水泡田,淹死幼虫。
3.2二化螟发生较重的地块,要间歇灌水,保持田面湿润,减少幼虫转株为害。
3.3药剂防治。二化螟幼虫先群集在水稻叶鞘为害,通过预测预报,用药剂防治在3龄以前,效果明显。常用药剂有:①2.5%敌百虫粉或2%杀螟松粉,均为每亩用量1.5~2.5 kg,喷粉。②25%杀虫双水剂,每亩200~300 ml,兑水50 kg喷雾。③50%杀螟松乳油,每亩50~100 ml,兑水50 kg喷雾。④97%巴丹粉剂,每亩30~50 g,兑水50 kg喷雾。⑤50%甲胺磷乳油,分蘖期每亩50 ml,孕穗期每亩100 ml,兑水50 kg喷雾。施药后田间保持3~6 cm水层2 d以上。
063299河北省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管理处张金萍
063299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供销合作社孙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