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优质栽培技术

2016-03-29黄健民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精米晚稻整地



水稻优质栽培技术

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简要阐述了水稻优质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种子处理、适时播种、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帮助。

1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时要遵循以下两点:一是所选水稻品种要具备质优高产、生育期适中、抗逆和抗病虫害等优良种性;二是种子确保优良,优良品种特性包括种子饱满纯净、耐储藏、干燥清洁、无传染病害、发芽整齐健壮。丘陵山区可选用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在132 d左右;低海拔地区适宜选用晚熟品种,全生育期在142 d左右。近年主推品种有甬优28号、甬优15号、甬优17号和中浙优8号等。

2 秧田选择及整地

最好选在距污染源较远、水源水质洁净、灌溉便利、避风向阳以及有较高土壤肥力的田块。整地作畦,畦宽100~130 cm,沟宽30~40 cm,沟深15 cm左右,要求直、平、细和土壤松软,且确保有泥浆层,没有杂草残茬。

3 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次,为使其充分干燥,每次晒种时可翻动2~3次;筛选或用清水精选饱满的种子进行低温(通常保持温度在15℃左右)浸种,使种子均匀吸足发芽所需水分,同时,药剂浸种还可消除种子表面的稻曲病和稻瘟病等病菌以及种子内部的恶苗病菌;清洗控干浸种后的种子,采用高温破除休眠,然后进行催芽。中晚稻应用40℃~45℃的温水淋种后保温,保持谷堆温度为32℃~35℃,种子破胸后要翻堆降温,适温催芽,如条件允许可用催芽机催芽,有更好的效果;催芽后应晾芽1~2 d,使种子温度同外界温度保持一致。

4 适时播种及合理密植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合适的播期,播种量是否合理对培育适龄叶蘖和壮秧有着直接影响。一般中晚稻杂交种每亩播种量15~20 kg,泥浆落谷,使谷种下沉半粒谷。根据稻作类型和品种特性确定密植规格。密度过稀,产量则会显著下降;密度过大则会降低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出糙率等,为兼顾米质和产量,则应合理密植,同时插秧要做到不斜插、不浮秧、不插隔夜秧,且保持2~3 cm的浅插,使苗数均匀。

5 肥水管理

5.1施肥管理。科学合理的施肥不仅是改善水稻品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促进水稻高产的关键措施。大田基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辅以施用复合肥。中晚稻每亩施用农家肥500 kg,配合施用氯化钾5 kg和复合肥35 kg;秧田追肥,一叶包心期可施用尿素2 kg,二叶包心期可施用尿素2.5 kg,移栽前可施用氯化钾5 kg、尿素4 kg;抽穗前25~30 d,可每亩施用氯化钾5 kg、尿素5 kg以及复合肥30 kg。

5.2浇水管理。水稻整个生育期应做到有水灌溉,科学管水、合理用水,以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出糙率,避免水稻外观垩白增多;采取浅水活苗,薄水栽秧,有水分蘖;育秧出叶前畦面不上水,以湿润为主,出叶后要浅水勤灌,以水保温,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分蘖末期应排水晒田,孕穗期应保持约3 cm的水层,灌浆期要间歇灌溉,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增强水稻根系活力,直至黄熟期停灌。

6 除草

播前应封闭除草,在插秧前1周,可每公顷使用科润80%圣丁蓝0.75~1.2 kg,拌细沙或拌土耙地后混水施入。为避免秧苗遭受药害,需在覆土面积不积水时方可进行封闭除草;水稻插秧后直至分蘖后期,可采用人工方法将田间的杂草拔除。

7 病虫害防治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可使用三环唑防治;水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可用叶枯净防治。水稻虫害主要有稻飞虱,可在破口抽穗前,每亩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2 g兑水40~50 kg喷雾防治;防治二化螟,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8 g对水喷雾。应选用高效低毒药物,禁止选用高残留和高毒的农药。除采用药物防治水稻病虫害外,也可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农业防治主要通过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及推行科学肥水管理等方法;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对稻田的各种病虫害进行控制。

8 适时收获

水稻过早收割将导致裂纹米,明显降低整精米率;过晚收割,则会造成加工品质恶劣,稻米外观品质下降。适时收获水稻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稻米内部结构产生变化,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因此,建议在水稻抽穗后约40 d,稻穗成熟度在85%~95%时及时收获。

355000福建省福安市农业局黄健民

猜你喜欢

精米晚稻整地
碾米加工技术对长粒型优质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不同加工精度对稻谷中镉含量的影响
勘误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