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蒙访谈之汉印临摹
2016-03-29沈磊鸿
沈磊鸿(以下简称沈):李老师据了解您一直致力于篆刻的学习,也是您比较钟情的一部分,俗话说的好“印宗秦汉”,初习篆刻者一般先从汉印入手,对这种观点请谈一谈您的理解和看法吗?
李大蒙(以下简称李):印者,信也。印之作用,不言而喻。汉印作为一种独立的印式,它既区别于古玺印式,又不同于宋、元朱文印式。汉印所确立的印式典范,奠定了印章艺术的法则,成为后世印人的金科玉律,直至当下评判印章、印家水平的圭臬。汉印的分期,主要分西汉、新莽、东汉三个时期。若再细分,西汉又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但如果从整个印章发展史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的印文字体、印文布局、制作方法、艺术风格等与两汉时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从广义上说,这一时期的印章仍属于汉印印式。书家、画家和文人独立治印从宋朝已经开始,元代吾丘衍、赵孟頫目睹宋元印风凋蔽、日渐衰败,有感而发,最先提出了“印宗秦汉”的艺术主张,临摹汉印学习篆刻,盛行于明代。致使“临摹汉印”作为学习篆刻的一个门径,已经是普遍现象和不二法门了。
近代印人学习篆刻,有人从汉印入手,也有人从流派印入手,只要方法得当,都能有所成就。由于篆刻艺术最基本的一些审美习惯、创作原则和创作技法都包含于汉印之中,而流派印又都植根于汉印,是在汉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从汉印入手更接近本源,取法更高,发展的路子更宽,并且可以避免沾染某一流派的陋习,不为门户所囿。所以,大多数篆刻家都认为,从临摹汉印入手而后博涉各家各派,是学习篆刻艺术的最佳途径。今天就来讲一讲汉印的临摹。
汉印临摹的工具材料和工具书。一枚小小的印章,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学习篆刻也要先从临摹开始,元明清以来有成就的篆刻家,无不从汉印之中汲取营养而出新。初学汉印,临摹印章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首先必须准备好工具材料和相关的工具书。一般工具包括:刻刀、印石、印泥、印床、砂纸、钤印用纸、毛笔、墨汁、砚台、拷贝纸、镜子和汉印临本等。工具书包括: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汉印字典》、《篆刻大字典》、孟昭鸿编《汉印分韵合编》、罗福颐编《汉印文字征》、《篆字编》、王福庵《说文部首》等。
沈:李老师您对汉印临习和研究多年,经验丰富,也是实力派青年篆刻家了,在圈内有极高的盛名。请您谈一谈应该如何让临摹汉印?比如说汉印临摹范本的选择上和有哪些临的方法?
李:应该如何临摹汉印呢?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临摹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必拘泥。最主要的是我们临摹的目的,临摹后要从中得到什么,并能更好的为我们创作所用。前代的印人把汉印倍加推崇,可见其典范的作用(比如字法的规范;章法形式的排布;审美风格的引领等方面)。首先,要选择好的和适合自己的临本;其次,注意临摹的方法和目的。比如说是摹还是临;是实临、对临还是意临等。临摹的侧重点是什么,是字法和笔画的衔接;还是章法布局和气息把握的临摹等。最后,用临摹所得,辅助引领创作。
汉印临摹范本的选择。传世数以万计的官私汉印,是汉印风格的载体,每一方印都能传达当时印风的古老气息,都有其学习和借鉴的意义。但也应该看到,在汉印风格流行的八百年间,出自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印人之手的作品风格各有差异,水平也会有高下之分。其中会有相当多的作品属于平庸之作,甚至是有缺陷的作品。临摹汉印时选择汉印中的精品和易把握的作为临摹的范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选择范本一般认为是:
(1)选择字数不宜太多的汉印,以一至四字为宜,汉印四字居多。
(2)印面不宜太大或太小,一般为二至二点五厘米为宜。
(3)汉印多为白文印,初学可选择笔画粗细中等、均匀的白文印(满白文印容易刻得臃肿;而笔画太细的印常用单刀,不宜把控),如“假司马印”(图1)和“軍司马印”(图2)。
(4)选择印面清晰,布局工整、端庄典雅的汉印范本,容易入手,如“吴房長印”(图3)和“沱陽家丞”(图4)。不宜选择残损严重,笔画模糊的范本。
(5)临摹范本选择的顺序,要循序渐进,把握好不同风格的汉印范本。初学者先从端庄典雅、排布均匀风格的汉印范本入手。这类汉印不尚奇、不媚俗、不竞巧,布局平正、篆法规范、方圆结合。学印如学书,初学分布,先求平正,勿追险绝,在平正的基础上再追险绝,方能出奇制胜。而后,可选择浑厚苍茫风格的汉印范本进行临摹。此风格的汉印篆法规整、章法较平正,但笔画浑厚且粗细兼备,如“南深泽尉”(图5)和“楪榆右尉”(图6),临习时应多体味笔画粗细变化所带来的印章整体布局的影响。临完以上两种风格的汉印,临习者对汉印的了解和用刀的把控上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再临摹“稚拙古朴”如“酂丞之印”(图7)、“九原丞印”(图8)、“汉叟邑長”(图9)和“灵秀虚逸”如“观雀台鉴”(图10)、“驸马都尉”(图11)风格的汉印范本,临摹时着重体味印章整体的布局、气息和韵味。最后,可选择临摹“雄强奇肆”风格的汉印范本,如“武勇司马”(图12)、“武猛都尉”(图13)体会笔画的笔意和刀感,以刀代笔,感受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妙趣和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空间对比。
临摹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摹印稿、实临、对临、意临等多种方式。一般来说,初学篆刻者,都是先用拷贝纸描摹印稿,把握汉印的字法,线条的方圆,印章整体布局的认识。而后,追求临摹的像,形的似到神的似,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个过程是实临,要求篆刻者描摹大量印稿,并摹印上石,进行刊刻、修改,可能要重复多次,感受印章的印文、笔画的方圆,结笔的方式,乃至整体风格的把握等方面。临摹过很多的篆刻者,可选择对临和意临的方式,对临和意临是学习者,观看理解了范本后,直接用毛笔反写在石头上,刊刻。对临可能还是忠实于范本,但是可能离客观现实偏离,但印章的整体气息把握相仿即可,不必拘泥于细枝末节。意临,则是习者临摹前就已经想好了自己对范本的理解,进行刊刻。甚至,加入自己的意思、想法和风格等,可能整体的意味距离原印相差甚远,但是布局章法上焕然一新。其实,习者已经推陈出新,从而进一步更好的走向创作。
沈:李老师最后请您谈一谈,在这几年的在汉印学习中的所得和影响吗?
李:在临摹汉印的过程中,能从中得到什么呢?
(一)习缪篆文字,得入印文字规范。临摹汉印,是学习缪篆的最好方法。在临摹汉印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缪篆的规范写法和变化规律,还要体味在不同的印面环境中选择和组合繁简不同的文字,培养篆刻创作的配篆能力。汉代缪篆文字,是用于治印的专用字体。后世文人治印师法汉印,缪篆就成了用以入印的最主要的字体。尽管元明时期元朱文印是取小篆入印,清代印人又“以书入印”、“印外求印”,甲骨、钟鼎、碑额和各类铭刻文字均采以入印,但缪篆仍是篆刻创作最基本的字体。
(二)习汉印章法,营平正均衡印面。汉印章法的基本特征是平正方整。汉印印面布局的基本手法,一是文字或笔画基本平分印面,二是印面文字疏者任疏,密者任密。学习汉印的章法,需要有老实的态度,必须用心去体味汉印平淡中的深义和平正中的变化,求万变中归于一正。
(三)习严谨规矩,养博大气象。临摹汉印的过程,实际上是练功的过程,也是传统说法中的“养气”。前人临摹汉印注重练功和养气。而当代印人临摹汉印,往往存有过多的功利心,过多地强调学以致用,希望临一方印就有一方印的用处。还没有走进规矩,就想着要走出规矩;还没有弄懂汉印,便大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便想创新发明,超越古人。当代很多印人的作品,才气横溢,极富新意,有旺盛的创造精神,但形式上的张狂掩饰不了内在气质的怯弱,由于传统功力的缺乏,显得气象薄弱。
(四)铸中正高雅的审美情趣。在临摹汉印的过程中,受汉印平和高雅气质的熏陶,提高审美的品质和境界,抑制逞智弄巧的低级趣味和小家气息,对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都是大有裨益的。临摹汉印,不单要学习汉印的经典技法,更要在临摹中潜移默化,陶冶性灵,这对于每位认真临摹汉印的人,都会是终身受益的。
以下是笔者临摹(对临,稍加己意)的汉印作品如下:
“将兵都尉”(图14)、“驸马都尉”(图15)、“奉车都尉”(图16)、“明威将军”(图17)、“宣威将军”(图18)、“奉车都尉”(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