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29褚娟红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小学美术探索

褚娟红

摘 要: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美术课程重视课程的开发,更强调立德树人,故此,课堂中学生学到什么比学什么更重要,学生的能力培养比知识技能学习更重要,可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不容忽视。本文就针对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抓课堂偶发资源、学生质疑、学习兴趣、学科整合及课堂作业等几个方面中探索动态生成性资源并进行课堂实践。

关键词:小学美术 生成性资源 探索

生成,一般是指起源、创世、创造、产生和发生,就是“在新的情景中产生”。本文中的生成教学资源,主要针对预设性因素而言,是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因学情的变化,对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调整,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机智与合理调控。生成性教学资源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课堂随机性生成的因素,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教师在教学中处理教学事件,迸发的教学机智和火花;学生在课堂中讨论的分歧;美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学生的奇思妙想等等。经过教师的捕捉、判断、重组,一些有利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因素,就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一、抓住偶发资源,顺势利导求生成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突发性美术课堂教学生成资源往往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幅作品、一个质疑……都能生成新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时时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个性、心理,顺势引导。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可遇不可求,它如闪电,稍纵即逝。因此善于扑捉,及时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兴趣中学习,往往事半功倍。

记得在一次做了充分准备的美术课中,笔者自信满满地走向课堂,还没进教室,已被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和孩子们清脆的欢笑声所吸引,原来一个学生带来了家中饲养的鹦鹉,同学们团团围住,议论纷纷,教室成了欢乐的海洋。上课的铃声也被欢笑声淹没,一直受欢迎的老师居然没人发现。这种情况下,笔者不忍心压制学生难得的欢乐,于是灵机一动放弃了原来备的课,也加入了快乐的海洋,在笑声中引导孩子们仔细地观察,分组讨论鸟的特点,随机进行鸟的速写。孩子们兴趣盎然,观察的观察,构图的构图,创作的创作,很快投入到绘画创作的世界。

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愉悦,用心创作出来的作品是灵动的,富有生气的,如(图1、2)。小画者对鹦鹉的观察细致入微,外形结构比例协调,各部分的外貌特征准确到位,动态形象逼真,用笔大胆老练,构图饱满,画面鲜活生动,远远超出了学生平时的水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有助于激发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就要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当学生的兴趣得到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学生才能真正安于学习,进步迅速。

当然临时的课程比事先准备好的课程更考验老师的知识储备,善于扑捉,顺势利导把学生的基本需要状态转化为唤醒状态,形成具有一定能量和方向性的驱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处在内在驱力的状态,教学就不是难事,效果显而易见。这节课学生的作品不一定是完美的,但这样的课程比对着课本临摹、想象,更贴近学生的心,更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也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处处留心,善于发现,珍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偶发资源,坚持以学生为本,及时把握时机善于利用课堂偶发信息,随时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灵动的。

二、珍视学生质疑,在质疑中求生成

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突发性有时就体现在学生对问题或对作业要求的质疑中。质疑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表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场景,兴趣爱好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善于抓住学生的提问,在学生的质疑中捕捉到课堂生成点。

例如:一日,上浙教版六年级《秋之韵》一课时,笔者讲解课文内容后,列举了学生用树叶拼贴的小动物、风景等范作。602班盖某某及附近的几个男生显得特别心不在焉,扭着身子,小声的叽咕着什么。笔者见状询问,他低着头,小声地说:“女人的东西,我不喜欢。”笔者仔细询问后得知,他们认为用树叶拼贴鱼,太幼稚,小动物、风景之类他们不喜欢。旁边的男生纷纷赞同,女生居然也赞同。根据这一质疑,我把全班同学按男女性别分组,进行讨论,最后作品PK比拼,具体如下(图3):

性别 男生 女生

喜好 变形金刚、汽车、军舰、战争等 卡通动漫人物、花篮、美的一切

材料 树叶、彩笔、双面胶 各种树叶、花瓣、彩纸、彩笔、白胶等

表现方法 由于材料不够充分,主要采用直接剪和画的方式 首先构图,然后尽量利用树叶、花瓣形、色、文理拼画,更多表现意境

作品

学生的课堂质疑生成了本课的精彩,图3中男生的作业和女生的作业,其男生、女生的喜好、表现方法完全不同,作品真实表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从同一主题出发,呈现出他们眼中不同的美,作品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质疑也是学生所学内容与他们的知识结构,情感体验发生了冲突。不同的学生因社会背景、知识结构、情感体验不同,产生的质疑点也不同。珍视质疑,以学生为本,在学生的质疑声中找到他们不同的兴趣所在,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表达个性,追求创新。

三、抓住学生兴趣,学科整合求生成

美术课堂生成性资源具有突发性,也具有整合性。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提供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抓住学生的兴趣,借机学科整合,对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有深远的意义。

就拿笔者的那次鹦鹉写生课来说吧,当时许多学生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当他们在浓厚兴趣的激发下,发现了很多平时没有发现的细节,急于表现。可是遇到了问题,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受美术知识技能水平的限制,表现不出。良好的时机就此放过,还是另辟蹊径?我一看课程表发现下一节是语文课,何不来个学科整合?于是我与语文老师商量下节语文课的内容,是不是换节写作课,针对鹦鹉描写一段话,就写在画面的空白处,得到语文老师的赞同。课堂一开始延续上节课内容,美术老师从构图、形状、色彩入手点评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修改,解决了时间不足问题。语文老师从动态变化,细节、情感深入,既解决了学生怕写作文,没东西可写,又解决绘画课最难的部分,“眼高手低”观察的细节无法表现。在批改作业时,我们俩都为孩子们超凡的表现力惊呆了。抓住学生兴趣,美术、语文整合求生成,让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升,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上善若水”,奔流的水,会根据遇到的地形地貌而随时调整着方向,一路且行且润,“善利万物而不争。”美术课和语文课的整合也是如此,经过整合,(图4)的学生作品,在色彩、构图、观察力、想象力都明显比单一的写生课更生动,这些作品只是全班同学作品的缩影。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课堂,不应是单一的技能培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节日,美术与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美术综合实践能力。

四、关注课堂,在“精彩”作业中求生成

课堂生成性资源是独特的,哪怕是学生的普通课堂作业也可能成为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焦点。美术课堂中,教师要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抓住“各种精彩”求生成,及时发现他们作业的精彩处或不足之处,也许“精彩”就从这里开始。

如:小学美术四年级《自己做图画书》。课堂上,我们欣赏了过去的连环画,国内市场上常见的绘本,以及国外流行的手偶绘本、会散发香味的绘本、造型独特的立体绘本,这些绘本引起学生阵阵的惊叹。接着我们了解了图画书的基本元素和各种装订式样,又欣赏了幻灯中同龄人的作品和前几届学生留下的作品。分小组创作时,每个小组都显得兴致勃勃,讨论、制作,忙得不亦乐乎。在巡视中,一组男生制作的图画书,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本图画书形式不奇特,构图也不是很新颖,颜色更谈不上鲜艳,但内容很特别,是目前男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溜溜球,他们取了一个很棒的名字《悠悠球秘籍》(图5)。看着他们兴奋的神情,我想起这是一项风靡全校的游戏项目。每次上美术课前,经过学生教室时,总能看见三五成群的孩子在各班走廊上比赛各种溜溜球绝技。这是多么宝贵的生成资源。我马上请小组代表介绍了自己的构想,果然他把小组创作才一半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时,就引起全班男生热烈地追捧。“溜溜球秘籍,太棒了!”“李酉酉玩溜溜球的水平最高,我真想看。”“秘籍,我也要看。”这时有些同学干脆无视我的存在开始预订看书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最好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你的图书你做主。这“精彩”的作品立刻点燃了全班同学创作热情。课堂结束后这个班学生的作业,明显更具个性,每本图画书各有各的特色,最可贵的是没有雷同、少有模仿的痕迹,更多的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喜好。

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多点关注,课堂随时生成“精彩”的作业榜样,这个“精彩”不一定是很完美的作业,更有可能是课堂中表现相对不足的作品。其实哪怕是作业中相对不足的学生作业,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其中的亮点,那也是一种绝好的动态生成资源。教师不能简单地评判“对”与“不对”,“好”或“不好”而要巧妙地加以利用,抓住临时“精彩”,让预设和生成共舞。

笔者曾在杂志中了解到:英国的美育教学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美术应用人才为目标,上学后学生将会知道学习美术可以渗透到生活的任何产业。新课标也要求“我们的课堂以学生为本。”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一线老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关注内心需求,从内心出发,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课前,每位老师预设种种可能,尽可能的预设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问题精心设计。但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每位老师都不可能预见到每节课的所有细节,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巧妙地根据具体学情,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美术课堂本身是个性化的再创造过程。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独特体验,巧妙引导,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享受成功、快乐、健康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英·莫伊.凯特莉著 《少儿绘画辅导探索》 湖南美术出版社

(余姚市梨洲街道花园小学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小学美术探索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