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艺节目传承与创新的路径探析
2016-03-28蒲红
蒲红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也为电视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丰厚的营养。电视文艺节目,最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电视手法让人产生审美体验为主要诉求。近些年来,文艺节目的发展进步非常迅速,主要表现在其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创作理念的时新性以及创作方式的多元性上。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要求节目在内容上继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展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形式上则要不断借助最新的电视传播技术手段,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本文主要主要探讨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电视文艺节目;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70-02
随着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众媒体无远弗届,电视作为最便捷、最广泛的大众传播载体,使得人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而电视艺术也在不断迎合着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创新着,发展着。然而,电视文艺类节目经过二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却日渐被一些低俗、媚俗、恶俗的节目充斥银屏,逐渐丧失对大众的积极引导、教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新媒体的冲击,电视艺术的发展在我国似乎到达了一个瓶颈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特别是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忙碌生活工作之余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电视文艺类节目,如何让观众通过轻松愉快的观看,既受到感染而身心愉悦,又可以从这些电视文化类节目中获得人生真理、提升精神文化水平、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并继承与发扬,是目前电视文艺类节目发展的必要方向,也是电视文艺类节目获得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一、电视文艺节目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节目内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会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在世界文化激荡中迷失方向。身为中国人,当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弘扬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使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不断得到巩固。电视综艺节目在发挥娱乐功能的同时,也承载着普及和导向文化的作用,要充分的发挥寓教于乐的原则[1]。
电视艺术以电视媒介为载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播快捷、覆盖面广、受众量大,因此,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视艺术具有极强的发展活力和最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电视艺术的形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在要求,更是我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把握的方向和主题。我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必须坚持创造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艺术内容,将人民群众的“中国梦”与电视艺术工作者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电视艺术的内容创新,不能闭门造车,打开创新的纵向时间维度,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寻求艺术的精华,以一种更加形象的展现方式促使人们去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和文化,比如陕西广播电视台之前推出过的《丝绸之路万里行》系列节目,既可以让人们形象地感受到历史地理的雄浑壮阔,又能够愉悦人们的身心,何乐而不为;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则是借助电视屏幕,通过最新的电视技术手段,让中华传统诗词、戏曲、文字等代表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与观众见面,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叫好又叫座,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必须向外国借鉴电视艺术的发展经验,因为电视在欧美国家的发展时间以及传播范围要远远超过中国,必然能够给我国电视艺术的内容创新提供许许多多的借鉴,但是,借鉴不是抄袭,要将国外优秀的电视节目形式的精华加以学习,但更重要的是结合中华文化内核对其进行改造,西体中用,才能真正获得本土、本国观众的青睐。比如《中国达人秀》等一系列节目,在学习外国娱乐节目优秀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节目内容呈现的把关,自强不息、忠厚孝顺、质朴勇敢,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通过每一位参赛者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更获得了一种对民族优秀品质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也是此类节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形式创新助力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
新媒体环境之下催生了网络APP客户端,这一点已经被许许多多的前沿者实践并宣告成功了,手机原本只是被用来打电话的,可是谁又能想得到有一天能拿着自己的手机一边坐着公交一边看着视频,这一点已经被许多的商家做到了,比如优酷手机客户端,电视艺术脱离了传统的电视机,以一种更加方便的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这是电视艺术创新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电视人还是得时刻关注着科技前沿,以能够保证电视艺术在科技创新中找到自己出路。
科技发展,催生了电脑、互联网、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视不再是人们的唯一娱乐方式,而就影响力来看,新的媒体传播形式是远远超过电视的。因此,电视艺术如果还不改变传播方式,依然将电视机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那一定会被人们抛弃的。电视艺术必须时刻跟紧科技发展的步伐,不能对新生的科学技术产品置若罔闻,如果能够将最新的新学技术产品当做自身发展的工具,那一定会为电视艺术赢得一定地位。
面对新媒体的兴起,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面对新的技术,我们要合理加以利用,不能只突兀地使用它,要把它赋予人的情感,赋予人的思维方式,这样的结合、这样的合理利用将会呈现给观众一个全新的、非常震撼的舞台效果[2]。电视文艺节目必须面对好、迎接好并最终运用好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条件,将新媒体带来的竞争压力转化为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新技术时代下寻求突破,完成传统媒体的华丽蜕变。
电视文艺节目的形式创新,要紧扣时代特征,从创作风格、创作理念、创作手段、节目形态等几方面入手,积极广泛地将高新技术运用于节目创作中,主动利用新媒体拓展传播平台、拓宽传播渠道,利用大数据、智能制造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节目形式的创新发展。延长传统电视文艺节目的生产链,线上线下相结合,网上网下相结合,大屏幕与小屏幕(移动终端)相结合,综合利用多种资源,获得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最佳聚合效应。首先要整合自有媒体资源,将各频道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拓宽节目播出平台,集中力量优势整合;其次,就是要综合运用报纸、户外媒体、网络等方式,集中放大电视媒体推广的传播效应,通过新闻发布会、演员或主持人主题见面会、其他特色活动等,从而加大营销的影响力度、扩大营销的影响广度;再次,更多进行嵌入式广告经营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冠名节目、演播室装饰等形态的存在以及节目内容与广告主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在性精神交融性传达的方式出现[3]。
三、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有效结合才能创造出中国独特的电视艺术
一个电视节目倘若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走进人们的眼球,那它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在当今社会多元化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电视艺术的创新既不能脱离内容的创新,同样也不能背离形式的创新,必须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达到电视艺术真正的创新发展。
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有很多内容非常优秀的电视艺术产品,它们并没有通过传统的传播方式——电视机向观众呈现出来,而它们首选的是网络,因为他们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作品适应于怎样的人群,这也说明,他们明确自己的电视艺术作品是为哪个阶层的人群而生的,同样,他们也清楚这个阶层的人们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接受电视艺术内容,他们既有效的进行了电视艺术的内容创新,也利用了科技带来的电视艺术传播形式创新,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比如,《十万个冷笑话》、“老湿”的《不吐不快》等一系列针对年轻一代的电视艺术产品。网络授课现在也慢慢被人们所乐道,很多人将许多优秀老师讲课内容拍摄下来,并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呈献给观众,而又有一些人,将这些内容上传到APP客户端,使得电视教学艺术得以发展,比如《网易公开课》等。这些都是电视艺术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的有效结合发展而来的,也是内因与外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产生的电视艺术的创新发展。
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电视文艺节目内容的传播,必须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单屏向多屏的转变,实现多屏分发、多屏合一。
四、小 结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时代发展的集中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电视艺术,就其形式而言,是最富于创新活力的一种文化样态,而就其自身的艺术内涵而言,更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以实现自我社会功能的艺术类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借助电视艺术这一载体,来得到弘扬;而电视艺术则更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通过不断创新的表现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电视节目形态相结合,将传承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与丰富电视节目表现内容相结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应易璐.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J].艺术科技,2013(6).
[2] 杨嵘.浅谈电视文艺节目创新与办法[J].新闻传播,2013(12).
[3] 高艳君.电视文艺的品牌和创新[J].价值工程,2012(21).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