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慕课理念的“3+3”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研究

2016-03-28唐钰怡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慕课教学模式

唐钰怡

摘 要:本文就“3+3”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构建基于慕课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慕课

目前,全国有不少职业院校都在进行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2012年,中高职衔接试点建设被确立为江苏省职业教育的重点项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5〕14号)中指出,2015年江苏省有509项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其中“3+3”分段培养272项,从中可以看出,3+3分段培养已成为江苏省中高职衔接的一个主要模式。

一、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模式现状

1.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很大程度上都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虽然可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差。如果一个学生6年都在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他今后很难能成为满足就业岗位需求的人才,这是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

2.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评价方式

在传统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基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基本是教师说了算,其他学习者很少甚至从未参与评价。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一起参与评价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提高其批判能力。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完善自己的不足。

要解决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课效率,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基于慕课理念的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教学的不断发展,慕课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慕课平台发布课程内容、组织学习活动,学生只需注册登录慕课平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其中。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存在如下优势:

1.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慕课的核心在于“学”,实现了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慕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但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及兴趣灵活地选择上课地点、上课时间甚至上课内容。听课过程中若有疑问,学生可以及时在慕课平台上提出,并与同学进行讨论,真正实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2.以“学生”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

慕课对学生的评价一般包括即时测试、课后测试和平时作业三大模块。这些测试和作业很多都是开放性的题目。如果由教师一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工作量相当大。因此,在慕课课程中,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不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而是公布详细的评分标准或者答案,让学习者互相批改。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其思辨及批判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慕课的优势正好可以弥补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传统课堂中引入慕课理念势在必行。

三、基于慕课理念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的构建

1.慕课平台的建设

中高职联合相关软件公司开发慕课平台。课程资源可以是新构建的,也可以把已有的精品课程进行升级。国内外已有许多知名的慕课平台,如Coursera、Udacity、edX、“学堂在线”等,为了节约开发成本,教师可以直接选取这些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使用。如果与课程目标偏差较大或者不适合本专业学生使用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整合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2.慕课课程的建设

慕课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慕课视频制作;课堂评价设计。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组建慕课课程教师团队。中高职教授类似课程的教师可以组成团队,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课程的难易度;其次,团队教师进行分工合作,分单元对课程进行整合,并撰写授课文本;最后,录制视频。课堂评价设计需要团队教师根据课程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相关的测试或者作业,主要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尽早发现问题。总之,慕课课程的建设一定要整合中高职相似的课程,体现中高职课程学习的衔接性与差异性。

就目前情况来看,3+3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变其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慕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段标.“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2]陈肖庚,王顶明.慕课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

[3]杨元元.慕课时代的教学模式革新[J].大学教育,2014(4).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项目“3+3分段培养:‘标准对接,能力开发,产教融合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慕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