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瑜伽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探讨
2016-03-28郑红艳
郑红艳
摘 要:高等院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运动水平。本文根据瑜伽教学活动的特点,提出几点有利于高等院校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方法推行的措施。
关键词:瑜伽教学;有效推广;对策研究;体育课程
一、在高等院校推行瑜伽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
高校瑜伽教学活动的开展,能丰富高校的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在高校瑜伽教学活动中,推行“学导式”教学方法,需要高校瑜伽课教师坚持以讨论的方式来制订具体的训练计划,坚持以相互尊重为教学的根本性原则。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力度,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根据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活动推行的过程来看,瑜伽课程还属于比较新颖的教学项目,相对于我国高校传统的田径类运动(100米短跑、800米长跑、跳远、跳高),瑜伽这项运动比较温和,主要是依靠身体各种关节拉伸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度。
二、高校瑜伽“学导式”教学活动的特点
瑜伽运动是一种适合团队集体活动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手”“眼”“脚”配合能力有较好的辅助效果。在高等院校体育瑜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瑜伽专业课教师必须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和我们国家体育总局的具体要求,对学生应修的课时进行重点管控,通过坚持锻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学到瑜伽运动基本的技术要领和锻炼方法。在“学导式”教学活动实施中,教师应该坚持以“示范教学”为辅,以激发学生的主动锻炼能力为主,凸显学生在运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三、完善高校瑜伽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方法的措施
1.推行适应性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方式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案和教学计划。瑜伽教学活动对于学员的体位要求比较高,在活动之前,学生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在身体发热活动开之后,韧带会变软,这个时候的拉伸效果最好。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慢跑”“抱膝跳”“走交叉步”等热身锻炼,防止热身运动不够,导致身体韧带部位由于兴奋程度不高,造成韧带和肌肉拉伤的恶果。
2.强化“兴趣学习”的教学观念
学生在学习瑜伽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开展差异化教学,在安排学生学习瑜伽发展史等基础理论知识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强化“兴趣学习”的教学观念。对于部分后进的学生,教师应该表现出对于他们的重视。可以把训练效果比较好的学生与训练活动稍微差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小组,让“优生”和“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针对部分学生在锻炼活动中存在不理解动作要领,不能够按要求完成规定动作的情况,教师应该积极找学生谈话,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开展课程设计优化工作
在“学导式”瑜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保证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能够静下心来,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课堂自学时间,鼓励学生在训练课上和其他学生交流。瑜伽锻炼活动是一种实践性和动作细节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只有在小组的集中训练中相互观察和相互指正,才能够深入了解到各种动作要领的相关细节。
教师要通过打造“平等”“友爱”的瑜伽课程教学环境,建设一种积极互助的学习氛围。“学导式”教学方法与以往的教学方法相比,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相互探讨,这对于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训练有重要意义。有些学生可能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头部不适、肌肉酸痛等一系列问题,在相互探讨这些问题之后,可以向教师集中反映,教师根据学生在瑜伽活动中的习惯,会做出一定的调整。对于引起学生身体不适的动作,教师可以开展辩证的教学反思活动,某些不适是由于学生集体性的准备活动不到位引起的,有些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是难以接受,对于这些具体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集中反映问题之后,重新确定教学的重点内容。
四、结语
“学导式”教学方法在瑜伽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要考虑到教材的内容和特点,通过提高学生对于新时期大学瑜伽训练项目的认知水平,激励学生勤学苦练,切实提升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和锻炼能力,为我们国家教育部倡导的“全民健身”和“重视体育”教学计划做出有益的补充和铺垫。依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具体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基础强化训练”,可以编纂一套简单易学的瑜伽健身操,让学生集体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邱玉琴.制约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瓶颈与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01-103.
[2]《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年1~12期总目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2):146-154.
[3]刘会波.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87-88.
[4]陈庆顺.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对健美操课期待的调查研究——以龙岩学院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S1):196-198.
[5]邓小兰.“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4(6):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