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舍研究与博士论文30年

2016-03-28钱果长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博士论文选题成果

钱果长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老舍研究与博士论文30年

钱果长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论文从选题、成果创新、研究视角和方法三个方面对30年来老舍研究博士论文进行了综合考察。博士论文在选题上既能呼应老舍研究热点又有对生僻角落的开拓,以颇具创新性的成果参与、丰富和发展着老舍研究,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趋向多元的同时也能作出适时的更新调整。对30年来老舍研究博士论文的梳理,既意在展现其特点和成绩,同时也是为老舍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参照。

[关键词]老舍研究;博士论文;选题;成果;视角与方法

自1984年王富仁的博士论文《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诞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博士论文“生产”已有30年的历史。综观30年来的博士论文选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因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老舍及其作品研究自然成为众多博士论文的选题对象,老舍也因此成为在博士论文选题上排在前列的现代作家之一。据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的检索,30年中直接以老舍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共有25篇。其中,《老舍作品礼貌语言研究》、《“阐释运作”延展理论框架下的老舍小说英译研究》和《老舍作品翻译的文学再现与权力运作》三篇分别属于语言文字学和翻译学专业方向的博士论文,是对老舍的“非文学”研究。其余22篇,尽管专业分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戏剧学等,但都属于对老舍作“文学”的研究,这些论文从“文本”到“人本”,共同对老舍及其作品做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和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以这22篇博士论文为考察对象,从论文选题、成果创新、研究视角和方法三个方面论述其在参与老舍研究中与老舍研究界所形成的呼应局面和其做出的新开拓,以及它们对丰富和发展老舍研究、乃至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1

老舍研究迄今已走过90多年的历史,在经过感性批评和社会政治学的阐释阶段后,老舍研究在新时期走向多元化的拓展和深化,取得了重大发展。这一时期,对老舍及其创作的文化学研究、老舍的个性气质和精神世界研究、老舍思想研究、老舍与中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老舍的当代影响等成为老舍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下返观老舍研究的博士论文,我们发现博士论文在选题上大都能感应新时期以来老舍研究的“脉搏和神经”,及时追踪老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与之形成了一种呼应和共振的局面。

在新时期“文化热”的思潮中,从文化学视角展开老舍研究已经成为老舍研究界的一种共识,研究者将老舍文学创作的内容研究与外部研究打通,使老舍研究走向了开阔、博大之境。金璟硕的《老舍小说的文化意识研究》[1]、崔明芬的《老舍·满汉文化之桥》[2]和李刚的《老舍的文化心态与其话剧创作》[3]等博士论文在选题上便表现出对这一研究趋向的强烈参与意识。金文直接表达出希望通过分析老舍的平民意识、“五四”运动与老舍创作、赴英经历与老舍创作思想的形成以及老舍本人对北平传统士大夫文化、传统市民劣根性和近代市民社会、近代城市文化的反思来探讨老舍小说文化意识的整个形成过程的研究冲动。崔文则以“桥”为比喻,将老舍视为“一座构架起满汉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之桥”。论文以满汉文化之“桥”为叙述起点,透过负荷着本土性(满族)和民族性(汉族)双重文化载体的老舍文本,触摸老舍的文化血脉和素养,同时通过对老舍文学中满汉文化明暗参差、强弱冲突、或隐或显的联结、融合模式的深层把握,探索了老舍文化心理的运行轨迹,系统地阐释了老舍文学满汉文化交汇融通的含量及其所具有的永恒意义。李文则从老舍文化心态的视角对其话剧创作进行了整体观照,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建国后意识形态构成了老舍文化心态的三维,以此为基点对老舍抗战时期和建国后的话剧创作进行了深入分析,由此揭示出老舍文化心态的演变与其文学道路发展起伏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对老舍的文化学研究本身就存在不同的维度,从大的方面言就涉及新旧文化、中西文化和满汉文化,正是各个维度研究的共同发力,深化着人们对老舍作为一位“文化型”作家的认识。从此角度而言,以上博士论文在选题上对这一热点问题的积极参与,无疑对丰富和深化老舍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舍是受中西方文学广泛影响的一位作家,将老舍与中西方文学作比较研究很为广大研究者所乐道,这一研究趋向在老舍博士论文选题上也有着充分的反映。在本文作为考察对象的22篇博士论文中,属于比较研究的就占了5篇,数量颇多。具体来讲,它包含三个类别:一是老舍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平行比较,如李在珉的《老舍与张恨水的北京叙述和想象》[4]、王俊虎的《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5]和魏巍的《少数民族视野下的沈从文与老舍比较研究》[6];二是老舍与外国作家的比较研究,如Anka Lazarevic的《老舍与伊沃·安得里奇:两位文学经典作家的类比研究》[7];三是老舍创作与西方文学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如成梅的《老舍小说创作比较研究》[8]。用比较的方法探讨老舍的文学创作,无论是老舍与现代作家的比较还是与外国作家的比较,都意在发现老舍文学创作的独特个性。以上论文正是从各自的论题和视野出发,在老舍与张恨水、曹禺、沈从文和伊沃·安得里奇的同异比较中凸显出老舍文学创作的特异性及其创作所达到的世界性水准。而成梅的论文则在老舍与西方文学的综合比较中体现出更为宏阔的视野,全面展示了老舍小说创作的启动、发展和成熟的每一步与西方文学的联系,从文本内部和跨文本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了老舍小说的个性和跨文化文学接受机制,提出了不少颇具创见性的观点。这些选题的研究对进入老舍文学世界、深入理解老舍文学创作都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对老舍的“人本”研究是新时期后老舍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开拓,研究者在对老舍“文本”研究深化的基础上越过文本层,潜入到老舍的个性气质、精神世界和思想领域,由此出现的一系列成果成为老舍研究发展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老舍研究的这一新的动向在博士论文选题上也有较多的涉及。汤晨光的《老舍与现代中国》[9]将老舍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通过检讨老舍与时代主要课题(诸如国家、民族、政治和革命等)的关系以及形成这些关系的原因,比较全面地解释了老舍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得失。孙洁的《世纪彷徨:老舍论》[10]则从老舍的文艺思想、人格心理以及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各种文学现象的关系等方面,梳理出隐藏在老舍创作历程背后,相互纠结、共同作用于老舍的各种因缘。古世仓的《老舍与中国革命》[11]则在老舍精神世界与中国革命的撞击和联系中来认识老舍个性气质特征和老舍文学世界特征的统一、认识老舍与革命建立关系的独特方式、认识中国革命对老舍文学世界的建构以及作家、文学与革命之间的多向度的关系。在老舍生平研究中,“老舍之死”是一热点话题,傅光明的论文《老舍之死与口述历史》[12]在选题上便体现出对这一问题的探求意识。与众多相关问题的研究不同,傅放弃了对“老舍之死”做理论逻辑上的推演,而是通过大量的采访、调查,进入到历史现场,以对“老舍之死”非简单化的处理方式对“老舍之死”做出了新的解读,显得别开生面。

由上所述,博士论文选题在相当数目上都与老舍研究的热点相呼应,积极参与对热点问题的探讨,但与其同时,也不乏一些选题对老舍研究的生僻角落进行了开拓。就老舍文学创作研究来讲,人们已普遍注意到小说、话剧的研究成果丰厚,而老舍的散文、旧体诗等研究不够,但与散文、旧体诗相比,老舍的翻译文本更是少人问津。张曼的《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学关系个性化特征——论老舍的跨语际跨文化书写》[13]便在这方面做了发掘。她认为老舍的翻译虽然数量较少,但研究价值不可低估,把老舍跨语际的翻译和创作作互文考察,将更能凸显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比较文学史和海外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这一认识也使得其论文在选题上为老舍研究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地。而续静的《英语世界的老舍研究》[14]和李春雨的《老舍创作在俄罗斯》[15]在选题上同样新颖别致。毫无疑问,两文是属于对老舍研究的研究,但“新”在两人都选取了老舍研究的异国空间,开拓出一个“老舍研究在海外”的新课题,而这同样是老舍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比如李春雨的论文就对俄苏长达七、八十年的老舍译介与接受的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既总结其成绩贡献和特色,又分析中俄两国老舍接受中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这显然对促进中俄两国老舍研究界的交流和启迪补益国内老舍研究都不无裨益。这些论文选题因是对老舍研究较为生僻角落的开拓,其研究也就具有填补老舍研究领域某项空白的意义,因此与追踪老舍研究热点的论文选题相比,其原创性价值也就更为突显。

2

以上博士论文在选题上或呼应老舍研究热点,或开掘生僻角落,应该说,这些选题大都具有较好的原创性。所谓原创性选题,即体现在它的全新的开创性方面,这既包含它在当时具有独一无二性,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同时也包含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某一论题的重大推进。在学术研究中,选题的创新,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对于成果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不能说一个创新性的选题必然就产生创新性的成果,但至少它为成果创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就老舍研究的博士论文而言,在这些原创性的选题背后,大凡都有着一些令人惊喜的创新性成果。

老舍是满族人,从其满族身份及其个性特征展开老舍的整体研究是老舍研究专家关纪新在新时期为老舍研究开拓的一个新领域,并推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但是崔明芬的博士论文《老舍·满汉文化之桥》还是在汲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老舍与满汉文化”这一课题作出了一些新的开拓。论文从满汉文化、新旧文化、中西文化三重视野,通过蕴含着本土性(满族)、民族性(汉族)和世界性(西方)等多重文化意蕴的老舍文本,梳理出老舍独特的文化血脉,深入论述了老舍文艺思想与文化心理嬗变的轨迹,显示出作者较为深厚的功力。而论文对老舍文学满汉文化交汇融通的意义的追问,更是以一种急切的问题意识,如老舍文学“止不住的诱惑”在哪?老舍艺术生命经久旺盛的奥秘何在?满族文化、满族文学得以支撑的“精魂”是什么?异质文化融通后提供的多项文化认同价值,以及各民族文学大胆走入碰撞地带、互相汲取的可资借鉴的启示有哪些等,不断地引发人们对“老舍与满汉文化”这一课题的持续和深入思考,其中论述也是多有精彩之处。

在老舍思想研究方面,孙洁的《世纪彷徨:老舍论》和古世仓的《老舍与中国革命》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孙洁从老舍的山东时期、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三个重要的创作阶段出发,以对老舍作品的细致分析为基础,深刻剖析了老舍在现代中国动荡的历史发展中,在士大夫气质、国家至上主义、使命感和宗教情绪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形成的特点各异的彷徨心态,仔细梳理了老舍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论文对老舍自由主义文学观与其创作特征在时代风云变化中的持守转变,对老舍生命里程和文学里程在20世纪中国历史起伏、中国文学史的起伏和老舍自身文学理念摇摆之间的起伏涨落的洞见是深入独特的。古世仓则在老舍精神世界和中国革命的联系中,分析了老舍的个性气质在“人格建构与文化批判”、“人本伦理与民本伦理”、“国民心态与子民心态”诸方面体现出的老舍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认同方式。认为“人格建构”是老舍最具有主体创造特征的文学主题,不仅制约着老舍的文化批判,且使老舍融入革命的方式具有了“五四”一代作家的共性。而老舍的“人本—民本”伦理观和“国民—子民”心态,都在一定时期中限制了他与革命的接近;但当民族危难之时,它们又使老舍毅然决然地投入时代的洪流。老舍在抗战时期真正接近政治和置身于政治之中,其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在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上为老舍在新中国时期的创作做了准备。由老舍在解放后从歌唱时代到被“革命”所抛弃,解读出“老舍之死”是“死节”、“殉难”和“身谏”的统一。这种对老舍与中国革命之间关系的通盘考察,不仅深入阐述了中国革命对老舍文学世界的建构,同时也为我们处理作家与文学、文学与现实、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供了经验和历史教训,体现出作者试图解答“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这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面临的难题的巨大勇气。另外在老舍生平研究上,傅光明的《老舍之死与口述历史》对“老舍之死”的研究也堪称独特。通过采访和调查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由他们的叙述还原出历史现场并对此体现出深沉的历史反思,这一对“老舍之死”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至今仍然独树一帜。

以上论文都是对老舍研究领域一些“热点”问题的研究,而“热点”即意味着它在一定时期内是老舍研究的前沿,在此意义上讲,这些论文既是对老舍研究“热点”的争鸣,同时也代表了特定历史阶段老舍研究的最新成果。至于博士论文中存在的对老舍研究中较为生僻角落的开掘,因其选题的创新和新的研究资料的运用,其成果具有“补白”的意义,其创新性自然也就更为显明。

张曼的《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学关系个性化特征——论老舍的跨语际跨文化书写》一文以老舍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老舍的世界文学视野及其选择性接受进行总体考察的基础上,对老舍的翻译文本作深入细致的分析,阐释老舍的跨语际书写与被改写。论文认为老舍对《威廉·韦子维慈》的翻译行为以独立的视角参与阐述了“大众文学”观念,建构了大众语的诗学,由此与1930年代支配性的文学观念——鲁迅式大众观形成了强烈对比。而对《苹果车》的翻译,老舍却巧妙地将赞助人所要求的翻译“语言的阶级性”,从某种语言形式专属于某个阶级,转化为语言中包含着阶级的特定要求,从而使翻译成为两种语言的互补和互动,进而引入到戏剧新文体中。这些正体现出老舍在翻译中如何将外国文学的特质引入中国文坛,又如何“格异”,从而使其转化成中国现代文学的元素。通过对老舍自己作品《离婚》的翻译本与英国人伊文·金的译本的对照,指出老舍向海外作跨语际叙事时如何周旋在政治的挤压下,作文学文化的传播、国家形象的塑造及其复杂性,强调了老舍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叙事”。其中,每一处论述都可谓不乏新见,引人入胜。这种对老舍跨语际跨文化书写的考察,自然地也就引出了人们对老舍文学史意义的重新思考和定位,即老舍的意义不只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同时存在于中国比较文学史和海外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张曼的博士论文在老舍研究新领地的开拓上,所表现出的创新意识是非常强烈的。其余像续静的《英语世界的老舍研究》、李春雨的《老舍创作在俄罗斯》对海外老舍研究的研究,其成果在老舍研究中也颇具有拓荒的性质。

3

新时期以来,老舍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更新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老舍研究中长期封闭的社会政治学视角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学视角、比较文学视角、性别理论视角、宗教学视角和叙事学视角等,在研究方法上则是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比较等方法的广泛采用,由此,老舍研究在视角和方法上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老舍研究中的这一新的趋向在其博士论文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反映,博士论文在其具体的研究中,对于研究视角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的运用都有着颇为自觉的意识。

在前面对博士论文选题的介绍和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学和比较文学视角在其中的广泛采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研究视角的被遮蔽。比如刘永莉的《老舍小说研究》[16]在综合性地对老舍小说创作丰富个性内涵的研究中,就努力摆脱对文化的单一的历史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而是从文化价值的多重范畴中,采用历史的、文化的、伦理的、审美的和艺术的多维角度。而在研究方法上,也是充分汲取了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等批评方法。于昊燕的《蜕与飞翔:老舍童年生活样貌与作品中的贫穷世界》[17]采取的则是文学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化哲学批评、历史批评、知识考古学等方法,对老舍的童年样貌与老舍作品中的贫穷世界进行价值分析和美学社会学的评价。以上个例,实际上均能反映出博士论文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所具有的一种总体上的多元化倾向。

老舍研究在新时期获得重大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高潮之下必有低谷的来临,近年来老舍研究出现瓶颈,走向沉寂也是老舍研究界的共识,其中视角单一、论题重复和成果僵化是比较广泛的现象,如何在新形势下形成老舍研究的再次突破,已成为老舍研究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研究视角的长期相对单一已经成为研究在整体上难有重大突破的一个主要原因,认为新时期以来较为成熟的老舍研究成果,大多是在大文化视角下对老舍进行剖析和诠释,但要警惕视角和方法在成熟的同时也潜藏着研究单一化的危险,由此呼唤在老舍研究上“开掘新视角刻不容缓”,主张采用多维视角的研究[18]。对此,一些博士论文因新的研究视角的运用而出现的创新性成果,对我们就具有不无启示的作用。

张炜炜的《老舍与语文教育》[19]通过“老舍与语文教育”的联系,以一种新的视角分析了老舍及其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育视野的深层动因,并探讨了老舍文学作品在语文教育经典化的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时代价值、文化取向及与同时代的教育机制之间的契合、摩擦和“共谋”的关系。论文选取进入中小学语文教育视野中的老舍作品,分别考察了建国前、建国后和新时期三个阶段语文教材中的作品,考索教材对老舍作品的解读、分析情况,由此探究出不同时期老舍作品的篇目选录的变化情况及其两者之间存在的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这篇论文同样离不开对老舍作品的研究,但因将作品研究置于语文教育视野中,这就打破了对老舍文本解读的封闭空间,其研究成果实质上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老舍作品的接受史。可谓视角独特,成果新颖。于昊燕的《蜕与飞翔:老舍童年生活样貌与作品中的贫穷世界》采取的虽然是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不仅“复原”了老舍的童年生活样貌,同时还对“贫穷”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由此展示出两者在老舍作品中的关系。这样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文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就彼此交叉渗透,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文学理论与社会学理论、美学与社会学的对话。这一思维路径当然也颇有启迪性。续静的《英语世界的老舍研究》和李春雨的《老舍创作在俄罗斯》在选题上就已经昭示出海外老舍研究视角的引入。他们各自在对海外老舍研究历史和现状的梳理中,在输入、评价成果的同时,对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也颇为关注,从而对国内老舍研究界进行了反馈。正如有学者所呼吁的:文学研究在关注“本土”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境外”[20]。在此意义上说,海外老舍研究视角的引入对于补益和启迪国内老舍研究也就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结语

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从论文选题、成果创新和研究视角及方法三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30年来老舍研究博士论文的情况和特点,但作为整体来看,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是彼此交叉、渗透着的。就研究成果的创新来说,原创性选题为成果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前提,而研究视角和方法的新颖也利于形成老舍研究的新突破和新观点,三者紧密联系,共同促成了这些博士论文在整体上对老舍研究的贡献。它们一方面以其坚实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老舍研究,另方面又在一定层次上开辟了老舍研究的新领域,为继续推进这些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应该看到,这一贡献既是给予老舍研究的,同时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知道,文学史归根结底是由作家和作品所建构的历史,因此老舍研究博士论文所形成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就为文学史写作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积累,这显然是富有学科建设意义的。新世纪以来,关于老舍研究的综述文章时常出现,在展示老舍研究成果中却不同程度地对老舍研究博士论文这一重要的资源有所忽视。在这里,我们对30年来老舍研究博士论文的梳理,既意在展现其特点和成绩,同时也是为老舍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必不可少的参照,便于老舍研究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和深入。

参考文献:

[1]金璟硕.老舍小说的文化意识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2]崔明芬.老舍·满汉文化之桥[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3]李刚.老舍的文化心态与其话剧创作[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

[4]李在珉.老舍与张恨水的北京叙述和想象[D].北京:北京大学,2006.

[5]王俊虎.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6]魏巍.少数民族视野下的沈从文与老舍比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7]Anka Lazarevic.老舍与伊沃·安得里奇:两位文学经典作家的类比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8]成梅.老舍小说创作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1999.

[9]汤晨光.老舍与现代中国[D].上海:复旦大学,1995.

[10]孙洁.世纪彷徨:老舍论[D].上海:复旦大学,1999.

[11]古世仓.老舍与中国革命[D].兰州:兰州大学,2004.

[12]傅光明.老舍之死与口述历史[D].郑州:河南大学,2005.

[13]张曼.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学关系个性化特征——论老舍的跨语际跨文化书写[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4]续静.英语世界的老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12.

[15]李春雨.老舍创作在俄罗斯[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2.

[16]刘永莉.老舍小说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4.

[17]于昊燕.蜕与飞翔:老舍童年生活样貌与作品中的贫穷世界[D].郑州:河南大学,2008.

[18]吴小美、古世仓.对近10年老舍研究的反思[J].北京社会科学,2003(3):98-104

[19]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20]黄万华.越界和整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应有的文学史视野[J].扬子江评论,2008(6):1-6.

[责任编辑:余义兵]

Research on Laoshe and 30 Years’Doctoral Dissertation

Qian Guocha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Chizhou University Chizhou Anhui 247000)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30 years’doctorial dissertations on Laosh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opics,research innovation and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The dissertation topics work in concert with the research hotspot on Laoshe and exploit uncommon aspects,which enrich and develop the research on Laoshe with innovative achievements.The review of 30 years’doctorial dissertations on Laoshe not only display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bu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Laoshe.

Key Words:Research on Laoshe; Doctorial Dissertation; Topics; Achievements; Perspective and Method

作者简介:钱果长(1978-),男,安徽青阳人,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

收稿日期:2015-12-14

DOI:10.13420/j.cnki.jczu.2016.01.004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6)01-0019-05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选题成果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验收成果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求索路漫漫 上银来相伴——第七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在泉城举行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