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违规电器使用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6-03-28张艳
张艳
(巢湖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高校违规电器使用成因及对策研究
张艳
(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8000)
近年来,高校学生宿舍使用违规电器造成很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和稳定.本文旨在从多方面探究高校学生宿舍违规电器使用成因,并针对违规电器使用提出加强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和建立学生电子信用档案等对策建议.本研究对于减少火灾隐患,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宿舍;违规电器;安全;处罚;信用
1 高校学生宿舍违规电器使用引发事故概况
2015年1月,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一栋宿舍楼发生火灾.2014年12月,榆林学院公寓楼一间女生宿舍突发大火,牵涉上千名学生被疏散.2011年1月,武汉语言文化职院发生火灾;2010年11月,江汉大学张湾学生公寓发生火灾.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09年3月16日,中央美院南湖公园宿舍火灾,火灾持续约40分钟;2008年11月,上海商学院中山西路校区女生宿舍发生火灾,造成4人当场死亡;2003 年2月,武汉大学测绘校区学生公寓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牵连多达三十个宿舍.2001年12月,四川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室内所有物品全部被焚毁,所幸无人员伤亡.高校频发违规电器引发的事故.2010年1 月1日起施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宿舍教室和礼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禁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各高校严格管理学生宿舍,加大检查力度,但是违规电器仍然屡禁不止.2015年3月至6月,某高校每周随机抽查宿舍,查出各类违规电器如下:热得快,电水壶,电饭锅,电热杯,电热毯,洗衣机,电磁炉等.
2 高校学生宿舍违规电器使用成因分析
2.1主观原因:学生安全隐患意识淡薄
一考定终生,为了闯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许多同学除了读圣贤书,在家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中学时期,家长和学生都是重文化课学习,从而忽视其它方面的学习,特别是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许多同学上了大学以后,由于消防知识欠缺,总认为火灾离自己很遥远,对集体安全责任意识的淡薄,不遵守学校的宿舍管理规定,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在宿舍私拉乱接,使用大功率电器和伪劣电器产品,甚至不按产品要求使用电器产品.学校的消防设施遭人为破坏,消防设施被挪用,甚至将消防应急灯上的电源插座拔掉接到宿舍使用.大学生重视专业学习,忽视防火意识和消防知识的学习.电气知识的缺乏而造成火灾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照明灯充电器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私拉乱接电线和保险丝等;更不懂使用热得快、电炉存在的安全隐患.缺少灭火基本常识,在发现火险火情后,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处理,错失了灭火的最佳时机,从而酿成了火灾.许多大学生对消防的认识仅限于着火拨打119的层面,更别提对许多消防器具的使用.在思想上,许多大学生认为消防是学校相关部门的本职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他们的份内之事,与他们无关,学生只要搞好自己的学习就可以了.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关注消防教育,面对学校的相关安全知识普及讲座及培训,视而不见.学校组织的消防安全演习,参与不积极,认为是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学校组织的消防安全宣传图册展示,只是当时觉得很惨痛,之后就抛到九霄云外,不能从实际行动中引起重视.因此,大学生的防火安全认识不到位,防火安全意识不强,消防法规观念淡薄,心存侥幸,认为火灾离自己很远,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发生.
2.2客观原因:高校后勤管理配备缺失
首先,高校后勤管理理念落后,受传统的等靠要思想影响,缺乏创新服务意识.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的提倡高校要去行政化,但是后勤管理的行政化还是随处可见.后勤不能摆正自己的服务身份,高高在上,把自己当成领导者,管理者,权责不分.
其次,结构失衡,体制落后,机制不完善.后勤与宿舍管理是学校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部门,属于领导体制,缺少独立体系,没有决策权;后勤部门本身咨询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工作人员职责不明确,依靠道德与制度制约,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和鼓励机制,缺乏竞争性.
再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后勤人员普遍工资待遇低,没有正式编制,流动性较大.因此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也较低,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受教育程度偏低.
最后,后勤设施配备不足.由于高校年年扩招,学生数不断飙升,而与学生相关的宿舍基础设施不能与之配套,生活保障很难到位,服务方式陈旧教条,不灵活.[1]如学生宿舍区不能配备二十四小时集中供水系统.学校水房数量与供水时间有限,很多学生不愿意拥挤着去打开水,就想着其它办法来解决开水事情,在宿舍自己烧水,肯定是首选;又如学校洗衣房设备有限,大家不愿意花费时间排队等,理所当然想到在宿舍洗衣机;再如学校宿舍空调配备不到位,寒冷的冬天,为了取暖,电热毯就走进来宿舍,炎热的夏天,电风扇就摆到了床头,这些私拉乱接,势必会引起安全隐患.
2.3社会原因:惩处措施效用脱节
哲学家培根曾说过:“青少年的性格如同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他们勇于变革却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结果常常因为浮躁而变革不成,招致意外的麻烦”.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与性格特点,科学地选择运用惩罚措施,帮助青年完善自己至关重要,特别是遵纪守法教育,为青年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做一名合法的公民必修课.一方面,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分,是学校管理学生的一种方式,也是在依法行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但是近年来学生因为违纪处分拿不到学位证书,与学校对簿公堂的事件屡屡发生.[2]高校的违纪处分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免被某些人钻了空子,高校的违纪处分的效用也荡然无存.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建立了处分解除机制.为了违纪学生的就业升学等职业发展需求,在学生毕业时只要提供申请就可以解除处分或是解除条件流于形式.这种解除机制不能教会学生彻底认识到违纪的本质,学生甚至心存侥幸心理,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起到反作用.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可能存在投机思想行为,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解除处分条件标准要科学合理,区别对待.处分材料学校也没有及时建立健全的可查阅档案.用人单位也不清楚学生在校时是否有这样的违纪记录.
3 高校违规电器使用对策研究
3.1加强科学管理架构
学校要对宿舍管理进行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的组织构架能高效、有序的处理问题.高校要根据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制定出符合校情的规章制度.围绕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这条主线,使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宿舍管理队伍建设也是宿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留住人才,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待遇,加强对管理人员投入.加强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体现公平尊重,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也是我们追求教育的一种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自参与宿舍管理,同时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3.2完善配套生活设施
宿舍是大学生的家园,在这里度过时间占大学生活的一半之多.宿舍也是大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聚集地.同时也是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集中地.尤其是日常行为与品德修养的相互影响不可估量,往往一个宿舍一种风格.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布局宿舍,杜绝违规电器使用.为了促进学生优良品质养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青年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可以配备宿舍区兴趣活动室、心理辅导中心、文化活动室相关设施,打造多功能的学生社区.不但满足学生的刚性需求,同时也搭建了第二学习平台,提高学生到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我们可以借鉴宿舍管理先进的兄弟院校或国外院校,将他们的优良做法,拿为我用,优化我们的宿舍管理,填补我们的不足.国外许多高校宿舍在保障学生生活上的需求同时,兼具学业学术发展交流功能.充分利用宿舍文化教育阵地,也体现素质教育.此外,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的学生宿舍,配套功能也相当齐全,除了住宿外,有餐厅、图书馆、健身房等,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提供便利.
3.3构建校园信用体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学生电子信用系统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建立大学生个人电子信用档案系统.2003年,国务院提出5年内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3]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第三条中第十六条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我国借鉴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经验,建立了个人信用档案可查系统.互联网是信用体系的载体.体系对自然人或者企业的一些零散的琐碎的片段式的行为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整合,形成统一数学模型下直观、量化的信用分值,用来估量过去或者未来的信用分值.依据此项经验,高校针对青年学生特点和教育目标,可以建立大学生电子信用档案库.档案库要与社会接轨,可供查询.高校要教育先行,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告知学生电子信用记录的作用,警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大学生电子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助于青年学生的纪律教育,有助于约束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学生本人来讲,也有助于就业渠道拓展,提高就业效率,可以更快捷地向用人单位证明学生的诚信度,从而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甚至会得到创业资金资助.信用体系建立,也有助于青年学生优良习惯的养成,他管与自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也有利于优良校风学风的养成.
〔1〕崔健.现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索[J].科教导刊,2004,(7)
〔2〕茅锐.对学生纪律处分功能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 (2):229-230.
〔3〕王东胜.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99.
G647
A
1673-260X(2016)08-0222-02
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