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6-03-28席彩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能力

席彩丽

(淮海工学院 图书馆,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基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席彩丽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江苏连云港222005)

本文以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现状,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抓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创新教学理念,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促使大学生创业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创业;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能力培养

1 前言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等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当前的就业环境,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依托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力度的不断增加,我国大学生就业意识发生转变,大学生走出校门后选择自主创业的越来越多.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相较2012届和2011届毕业生分别高出0.3和0.7个百分点[1].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准,据统计,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盈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在5年时间,仅约有30%能够生存下去.[2]造成创业成功率不高的重要原因:(1)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自身不够强的创业能力;(2)高校教育存在着重视课堂讲授,看轻动手能力培训的现象,缺乏与企业长效合作机制,这一弊端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技能.[3]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历练的过程.受几个方面影响:场所、氛围和过程.大学生创业成功不是靠运气,是靠自身实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关系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工程,积极向上的创业型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促进大学生综和素质、综合能力的提升.优质的校园文化,将对提升大学生创业理想、创业能力的产生深远影响,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2.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文化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种群体文化.师生的主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一个学校长期形成的精神层面的一种存在.它以各种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等为外在表现,它以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等为其本质.校园文化建设在其发展中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育人功能: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条件,以精神文化为中心,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的优良品德、健康心灵、审美情趣和情感的养成;引导学生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发现的方法和技巧.(2)示范功能:校园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一直是社会和校园的风向标,起着示范作用,校园文化所代表的精神、习惯、信念以及道德风尚弥漫于校园之中,它冲击着学校师生人群的生活,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驱动力,促使我们对人格产生更高的追求,遵循更高的行为约束力.(3)导向功能:在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大学生的行为方式、道德情操和处事规范将成为社会未来发展的精神向导,而大学生是我们的未来,他们今天的发展将预示社会今后发展的方向.

2.2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2.2.1校园文化活动参与面窄.通过深入校园社团调查显示,经常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同学绝大部分是学生干部和具有特长的学生,其它大部分同学对参加活动兴趣不大,以没特长或功课忙推辞,这说明当前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自有特长的延展,没有和大多数学生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

2.2.2校园文化建设未能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实验田,而当今的校园文化是一种脱离社会现实的文化,而且文化氛围过于童话和完美,这就造成学生离开校园缺乏适应社会的经验,象牙塔下的孤芳自赏导致大学生社会化障碍的产生.这些现象说明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与社会现实脱节的文化,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心理落差加大,进而影响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4].

3 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创业是一个创新过程,是创业者通过自身不懈求索,以孜孜以求的方式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创业不是坐享其成,是一个创造价值、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创造活动.创业者在这一创新过程中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足够的胆识,即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个人素质的综合体,是创业者个人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也是终身能力.特别是创新性特征是创业者所必须保有的基本素质,具有专业、全面和耐久性等表现特征.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养成的孵化池,更是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主阵地.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积极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1校园文化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不竭的动力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培育大学生报效祖国的情怀,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营造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实现学校“文化育人,文化养人,文化造人”的最终目的;在校园活动中有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百折不屈的优良品德,这些举措大大有利于学生个人创业理念的成型和加固,为创业者提供不竭的创业动力.

3.2校园文化建设是拓展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平台

大学是国家实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文化阵地,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大学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吸引着莘莘学子的好奇目光,大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科技竞赛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走进社会方方面面;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学生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从思想、专业、能力、素质等多个层面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并在人力、物力及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5].

3.3校园文化建设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获取

完整的知识体系、思辨能力、人文素养与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高校根据学生创业所需,依托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能力,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创业教育活动,如创业导师讲座、校友回访交流、创业明星座谈会等使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激发,专长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4 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为抓手,创新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创业教育为抓手,以“学生为本”,优化育人环境;倡导以创业教育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以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带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推进校园文化制度改革;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4.1树立创业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创业教学理念的建立是将各项创业教育的计划措施落到实际教学中,把创业思维融入到教学人才培养的整个环节.改革课程体系,实施专业课、活动课相结合紧密协调,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衔接,使学生经过课堂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创业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让“教、学、行”实现一体化,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学业后的个人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为原则,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传播创业知识、唤醒创业意识、点燃创业激情.这才是整个教育的育人的目的.

4.2以社团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挥导向功能,打造适合创业理念的新制度

高校学生社团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提供了重要施展平台,为学生尽快的融入社会提供了历练的机会,效果显著.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的大学生与没有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其总体创业能力及各创业能力要素的平均值得分均显著提高,优于没有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6].实践证明,学校的社团管理应注意引导社团围绕国家创业教育这个关系民生的目标开展工作,以创业教育进行载体实验,灌输创业教育思想、耕种自主创业园地,使健康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促进社团文化活动孵化出更多的成功的创业案例.再根据创业中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的历练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离校后学生自身创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4.3以校企合作之路,整合校外资源的创业人才培养的文化体系

校企合作是培养协同创新创业人才的基地,这是学校融入社会建设的契入点,让学生有机会提前走入社会,是学校服务地方建设的通道,对于学校服务地方建设创新科技需求明确目的性,在这个的过程中积极融合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克服两类文化的差异,平衡文化.高校运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引领和培养学生在企业学习经济模式管理技能,这是培养创新人才体系的第一要件,是践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要求;对企业,这是研发科技能力与提高竞争力的必要之路.由此,在校企合作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理念的指引下,逐渐形成校企共育文化的氛围,为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文化体系,要做到:(1)高校要及时宣传创业项目,利用高校广播、网站、简报等工具,宣传创业典型案例,鼓舞学生创新精神.(2)邀请成功创业人士来校宣讲,做报告,巡讲创业的意义,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激发其创业热情;(3)高校让学生参与创业社团,开展创业文化节活动等形式,打造创业文化体系.实现企业高校创新文化互通与交融,不断提升学生创业能力,达到企业高校互利共赢.

4.4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奖励制度,激发学生创业主动性

学校应建立奖励制度,激发学生创业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并在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得出新结果.

4.5借鉴成功的经验,多举措齐抓并管

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很需要智慧和社会经验的脑力体力活,而社会经验缺乏又是大学生的硬伤,所以要多向前辈请教,借鉴前辈的经验,少走弯路,避免犯错.另外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学生创业,如学生可休学,先创业,保留学籍,想学习,再回来;学校提供必要的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学生进行小型创业等;多举措齐抓并管,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文化丰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5 结语

建立具有创业元素的校园创业文化,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意识”即:合作意识、抗挫折意识、分享意识和敢于成功意识的提高.大学生“意识”的提高基于的核心要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开拓进取精神.基于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高校应努力建设一种符合本校实情、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型校园文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04).

〔3〕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

〔4〕张晓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滁州学院学报,2013(01).

〔5〕李佳.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2(05).

〔6〕高桂娟,苏洋.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01).

G64

A

1673-260X(2016)08-0211-03

2016-05-18

本文系淮海工学院2015年教育科研项目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GJ2015-21)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