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临潭“万人拔河”文化探源

2016-03-28陆克珠胡卓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拔河比赛比赛体育

陆克珠,胡卓生

(兰州文理学院 社会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临潭“万人拔河”文化探源

陆克珠,胡卓生

(兰州文理学院社会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临潭万人拔河活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古时曾为明驻古洮州临洮军中强体之游戏,以后随落户于当地的从征者流入民间,成为“以占年岁丰歉”的象征性活动,其历史悠久,至今盛行不衰.

临潭县;万人拔河;渊源

临潭,古称洮州,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结合部.总面积1557.68平方公里,境内属高山丘陵地带,海拔在2200至3926米之间,全县辖3镇13乡、141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有汉回、藏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6%.少数民族中以回族、藏族居多.

临潭因境内潭池而得名.秦时,临潭属陇西郡临洮辖地.西晋惠帝于295年在临潭设洮阳县,隶属秦州.西晋永嘉之乱至十六国末,被吐谷浑占据.南北朝时于561年,周遣大使巡查天下,于洮阳城首置洮州,继置洮阳郡汎潭县.591年,隋改汎潭县为临潭县.742年,唐改称临洮县.1108年,宋再改为洮州,元袭宋置.1371年,明于旧城置洮州军民千户所,隶河州卫.1380年,设为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隶陕西都司.1784年,清置洮州厅,隶巩昌府.1913年,改为临潭县,隶兰山道,县名沿袭至今.

临潭县城原名旧城,自古为边陲重镇,临潭县城的元宵节“万人拔河”赛(扯绳)已有629年的悠久历史.除文革期间中断十年外,一直传承至今.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春正月,洮州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讨之,英军至洮州旧城.”据记载:“英部将士之中多为江淮人.唐·封演《封氏闻见录》云:“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此教战.”这里扯绳源于军中“教战”活动.当年,沐英将军驻旧城期间,在当地以“牵钩”(即拔河)为军中游戏,用以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戌边,据《洮州厅志》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他.因此,留戌.”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就是古之牵钩在临潭县城一直流传下来的历史源渊.以至后来群众把扯绳作为“以占年岁丰歉”(《洮州厅志》)的象征.其厉史悠久,至今盛行不衰..即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扯绳,也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据清代光绪年间《甘肃洮州厅志丁未篡辑卷二·风俗篇》记载:“正月初五、六日……旧城民有拔河之戏,用长绳一条联小绳数十,千百人挽两头,分朋牵扯之……”.另有一段详细记载了拔河情景:“每岁正月元旦之岁时,各节皆无异俗.惟正月初五日午后有扯绳之戏,其俗在西门外河滩以大麻绳作两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大绳之末,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绳首,极力扯之,老弱旁观,鼓噪声可憾岳,以西城门为界,上下齐扯,凡家居上者上扯,家居下者下扯,胜者勇跃欢呼,负者亦颇为失意.其说以为扯势之胜负,即占年岁之丰歉焉!相传已久,不知所自.按襄汉拔河之举,上古牵钩之俗,此殆其遣意欤!”

《洮州厅志》系光绪三十三年洮州厅事中州张彦笃主修,进士包永昌总篡).这部分资料,大都来源于民间手抄本和实地考查..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兴盛的拔河到明代转入低潮..组织者为了能使这项活动开展下去,把比赛的时间推到热闹的元宵节,夜有明月的十四至十六日进行,早期叫“施钩”、“牵钩”,群众叫扯绳,近年沿用“拔河”一词.把比赛时间定在正月农闲时进行,希冀借正月伊始有个良好的开端,以求人和年丰.

临潭县万人拔河从现有地方志看,最早是清代光绪年间,它的资料来源于实地考查和民间手抄本,具体时间现已无从考证..从大量的史料中,我国早期的拔河在绳的制作上、比赛时间、拔河的目的和当时拔河的普遍性、广泛性诸方面都和临潭万人拔河相似,从而可以推理出,万人拔河是从内地传人临潭的.《隋书·地理志》记述了隋代南郡、襄阳等地民间流行着拔河.“二郡又有牵钩之战,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叫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钩出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震惊远近.俗云以此庆胜,用致丰禳.其事亦传它郡……”.《新唐书·中宗本纪》记有“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二月己丑,皇后幸玄武门观宫女拔河,为宫市以嬉.”“景龙四年春二月庚戌,命中书门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二品以上,并诸学士等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球场,分朋拔河,帝、皇后、公主亲往观之.”《景龙文馆记》中叙述了景龙四年这次拔河用了特制的大麻绳,要求附马,宰相和将军参加.“四年清明,中宗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绳两头分系十余小索,每索数人执之以挽,力弱为输……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憬以年老,随绳而踣,久不能起,帝以为笑乐.”当时队两边人数不做限制.唐玄宗(公元712~756年)曾组织千人参加的拔河比赛.玄宗李隆基曾作《观拔河俗戏并序》“俗传此戏,必致年丰,故命北军,以求岁稔”,“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噪齐山岌鬃,气做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见《全唐诗》卷3)当时大臣张说也为唐玄宗做了和诗——《奉和圣制·观拔河》(见《全唐诗》卷87)“今岁好施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摧鼓,争取都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唐朝薛胜《拔河赋》[7](略)讲的当时一次军士千人拔河比赛,满朝文武并邀请外国使者参观.《拔河赋》详尽地描述了这次拔河的情况,从绳的形态,参加的人数,击鼓的,监绳的(裁判),比赛的浩大声势,观众的呼声等等都形象生动地做了描述.并指出“拔河于内,跃武于外”的目的,结束后,“天予启玉齿以璀璨,散金钱而莹煌”,胜者皆日:“予王之爪牙,承王之宠光.”将曰:“拔百城以贾勇,岂后牵一队而为刚”.于是匈奴失筋,再拜称筋日:“君雄若此,臣国其亡”.唐天宝年间(玄宗年号,公元742-766年)以后,在军队中也流行拔河.《新唐诗·兵志》中说,盛唐军队无仗可打,有经商的壮士多参加拔河和其它体育游戏..唐代宗 (公元762-779)时,人民群众在大绳两头系小索数百条进行拔河比赛,多在正月望日为之,己形成一种习尚,比赛规棋很大(见《封氏闻见记》).梁代梁元帝(公元552年)时,宗懔在他的((荆楚岁时记》中以施钩命名为拔河,书中说“施钩之戏,以埂绠作蔑缆(竹蔑作成的揽绳)相亘,绵亘数里,鸣鼓牵之.”

从以上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拔河起源于隋代,盛唐时已非常普遍,不论在宫廷中、军队中、还是在人民群众中都已形成了固有的习俗,并且传到了日本(现今日本个别地区也有类似的拔河比赛),临潭县万人拔河和这些拔河雷同,应该说临潭在隋唐时代就有类似的拔河比赛.

唐朝重臣李晟系临潭人,唐德宗赠李晟司徒兼中书令,封李最为风翔,陇右节度使兼径原副元帅.唐玄宗景龙二十七年陇右节度使箫昊,天宝元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所管莫门军在洮州城内驻五千五百名,马二百匹.天宝八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河西人),十三年哥舒翰升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分别在洮州置神武年,神策军(京城部队,神策军节度使是卫伯玉)(见旧唐书)),因此通过军队拔河,传入临潭可能性很大,当然当时的文官,商人和人民群众也都有可能是传播的媒介.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历代统治者为恢复、发展、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出现了大批西迁的人口,这些徙民使临潭的居民结构变得复杂,各民族文化得到融合,中原发达地区的文化知识、生产技术便随着这些不断西迁的人民带进临潭,繁荣了经济,促进了生产.临潭自古为经商之地,早在公元1068年时,这里便设有“茶马交易”、“市易务”和“货田交换”,商业在当时很发达,就有大批往来与临潭和中原地区之间的商人.拔河也正是由于这些徙民,商人,地方官在不断交流、传播文化知识时引进的.而驻军中的拔河比赛则极有可能是现今万人拔河的雏形.

拔河比赛到了明代进入低潮,田艺衡的《留青日札》中说:“今小儿两头曳索而挽之,……此唐清明节拔河之戏也,当时君臣亦以此为乐,不甚典矣.”从这段话看,明代已有这种游戏,而且认为唐代君臣欣赏这种不见经传的东西是很不典雅的.到了清代,拔河游戏又在《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反映出来,《引绳》的课文讲的就是拔河,这说明当时又在提倡这种游戏,而临潭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受明代影响较小,故一直延续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前,万人拔河由县上“青苗会”组织,凡是县城的居民都要交纳钱物.富有的交钱,穷的交麻或绳子.用钱和绳制做拔河大绳,绳头直径二十厘米有余,俗称“龙抬头”.向后逐渐减小并分成两股,俗称“双飞燕”,长达二三百米,两股之末又连小绳若干.现在比赛,如果绳长不够用时,后一个人拉着前拉绳人的腰部,象这样的绳子做两根,一根为雄绳,一根为雌绳.起初每条绳头由十几根约十几毫米的藤条扭在一起,外用麻绳捆缚而成.后来在比赛过程中往往由于人多而经常拉断,绳头改由六、七根直径为十毫米以上的钢丝绳扭成,长达二十多米的“龙抬头”上,用麻绳缠绕;连接“龙抬头”的“双飞燕”,是由直径二十五毫米以.上的钢丝绳制成,长约二百至三百米.比赛是按城南城北的居住区分队;以东城门为界,城南居民叫下街队(包括城南乡下所有的乡村和牧区).城北居民叫上街队(包括城北那边的乡村和牧区).每次比赛时,首先把两条数吨重的绳顺街依次拉开,赛前半小时,不少人已握住了大绳,此时由两队群众推荐的‘连头'和数名烈悍的小伙子负责连接绳头,双方“龙抬头”前的环对接时,雄绳的环穿过雌绳的环并折出,由“连头”用大锤将梭形的鞘子迅速楔入小环,两条绳连为一体,即正式开始比赛.每次比赛约30分钟,如一方大势已去,败局已定,“连头”用锤子敲出鞘子,比赛即停止.每次比赛少则七、八千人,多则一万余人,观众三五万人不等.比赛从14日开始连续三个晚上,每晚9时左右,正当明月当空,灯光灿烂时连拔三局,三天九局定胜负.每晚比赛最后一场的获胜者,要把负者的拔河绳拖出一公里以外,丢在河滩或草地上,而在自己的“龙抬头”上则用红色的调布扎上大花,高举起,众人欢呼抬回比赛地点以显示本方的彻底胜利.当然头天的负者在第二天上午,要派人把己方的绳拖回来,并派人从四面八方去自己所在地区和乡村,发动更多的人来参加,表示再战到底的决心.

数百年来,每逢举行拔河比赛,使它自然地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附了大量的公众.一次体育活动的举行,往往成为民族的盛会.城里的青壮年几乎人人参加,周围村镇,扶老携幼,套上马车,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近年来青年人骑自行车、摩托车,还有乘坐专用汽车前来,且有城外卓尼县的农牧民从数十公里外赶来参加拔河赛.他们的父母妻子,孩子也前来助威,参观..皓月当空,灯火通明,数万人涌向县城中心街道,人山人海,焰火闪烁,鞭炮齐鸣,几万人的加油号子声震撼云霄.从中得到较直接的、令人愉悦的主体情感等的抒发和宣泄.因为万人拔河人数不限,所以运动员和观众是分不清的,尽管各队都有一批人组织和指挥,而且不时便有许多人参加进去,甚至连老人小孩也帮助扯上一阵子,有趣的是也还有退出休息一会儿后又加入进去的.此时此刻,一种为集体荣誉感所驱使的竟争心可以说达到了高于一切的境界.整合社群以及集体意识这一功能,在拔河比赛中暴露无疑.人人都是参与者,男女老少同享欢乐.参赛者除了有强烈的竞争心外,还有着集体荣誉感,旁观者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社群成员的角色,为本社群鼓劲、欢呼或沮丧.群体成员相互影响和成员之间的感情,对于群体团结起重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密切以及社群荣誉感的增强,无疑强化了社会集体意识.体育的有趣以及竞赛活动的配合协作,也提高了群体的内聚力.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临潭各族人民的生活特征.特别是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消除疲劳,增强和改善体质,丰富生活,拔河比赛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几乎全体群众前往参加比赛或观看.

临潭县城的“万人扯绳”被列为县内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它唱出古洮州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尤其在近年来的元宵节,其规模之大,场面之壮观,人数之众多,更加呈现了亘古未有之盛况. 2007年,其绳长为1808米,重约10.05吨,直径为6厘米,参与人数达15万多人,拔河人数达8万多人,是洮州几百年扯绳史上绳之最重、直径最大、长度最长、人数最多的一次拔河,盛况空前.比赛开始,参赛者一拥而上,分挽绳的两端,双方“连手”将木楔子串在龙头中间,以鸣炮为号,开始角逐.此时,月华东升,皓月当空,霎时,爆竹声、哨子声、呐喊声、音乐声、观众的喝彩声融为一体,山为之震动,河为之沸腾!一根绳,一条心,向各自的方向奋力拼搏,那绳如巨龙滚动、蛟龙出水,忽上忽下,或动或静、相争相持,气势为虹.真乃“人心齐、泰山移”!近两年,规模虽然有些小,但主旨没有改变.“万人扯绳活动象征临潭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祈平安、庆丰年,极富有地方传统和民族特色.”

〔1〕田勇.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

〔2〕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社,1990.

〔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4〕田辉成.临潭扯绳:629年的万人狂欢[N].兰州晨报,2008.

〔5〕刘生文.藏族体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G898

A

1673-260X(2016)08-0188-03

2016-06-20

猜你喜欢

拔河比赛比赛体育
激烈的拔河比赛
拔河比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拔河比赛
选美比赛
比赛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最疯狂的比赛
拔河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