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技能型物流人才教育模式探析

2016-03-28吴万敏安徽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31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物流

苏 珍,吴万敏(安徽行政学院 经济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031)



创新技能型物流人才教育模式探析

苏 珍,吴万敏
(安徽行政学院 经济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肯定了技能型人才对社会的贡献.物流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之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因此,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对物流业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责无旁贷.技能型物流人才教育培养应围绕“三创一定一完善”来开展,并确定具体培养目标.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物流;教育模式

2014年5月2日,国发[2014]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6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

1 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解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问题,搭建学生成长就业桥梁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现代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应当确定专业具体工作岗位,研究实际工作过程;其次要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能力要求;最后才能确定专业学习领域,设计出基于企业典型工作的课程体系,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只有行业参与管理、企业参与培养,校企共同实施专业设置,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分析岗位能力,才能将人才培养标准有效地与产业有效衔接,真正培养出社会认可、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 解决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问题,提高学生职业操作能力

紧贴物流企业实际,不受传统学科教学束缚.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如“学做合一”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和内化知识;“学工交替”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让物流教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2 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2.1 创立校企联合培养物流人才的新机制

技能型人才培养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理念问题,要转换学校和企业双方在人才“教育培养”中职责定位,要改变学校只管“教”、企业只管“用”的观念,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应将教育和培养并列,强调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技能型物流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必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新机制,倡导高职院校和企业对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指导思想,企业由传统的单纯用人单位变为校企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我们将与其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磋商,整理现有的合作成果,总结经验,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训模块、顶岗实训指导及管理、技术服务支持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并且,我们将与迅捷物流的合作经验,推广到于更多的本地物流企业交流合作,建立一套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新机制.

2.2 创新技能型物流人才实践培养模式

1.将校内实训室资源与企业共享

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竞赛训练、社团活动,资源利用率低,我们将根据合作企业需求,在不影响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将实训中心场地有偿或无偿提供给物流企业使用,如作为散货仓库、快件分拨中心、产品再包装等.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提供足够的岗位和时间段,为安徽行政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轮流顶岗实训,并支付实训报酬,这样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学生在真实的岗位实训,既学到了技能又获取报酬,增强了学生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创新教学方法,开放教育体系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们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利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题发言教学法、辩论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放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如“爱课程”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等;通过果壳网站搜索,目前已经上线的物流管理类MOOC有《物流管理概论》、《供应链管理》,我们将以教师为主导,尝试利用MOOC进行教学,让师生享受世界顶级名校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国际接轨.

2.3 创建专兼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教师队伍

1.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加强职前教育,严格教师准入机制;完善职后培训,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定期选派校内专职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定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担任教学任务,从企业引进人才,改善实践教学效果,完善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改革和完善教师的职务聘任制度与考核制度.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不再以业务能力为唯一标准,要以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并将企业工作经历作为教师晋升的参考条件.

2.培养专业教师实践技能

鼓励在职教师向高学历和“双师”素质方向发展,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结合物流行业日新月异的特点,规定专职教师每年必须在企业从事物流工作2个月以上,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集中时间下企业从事物流实操,也可以在校内实训室从事物流项目,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在企业兼职.建设一支具有“双师型”、“双能型”素质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3.培养骨干教师及专业带头人

首先,定期选派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参加校内实训室的项目建设,到校外合作企业参与实际物流工作;专业教师轮流参加教育部高职师资队伍培训,培养专业教学骨干教师.其次,从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中,选拔业务能力强,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师,通过集中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将其培养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带动专业建设和发展,主持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2.4 制定“技能型物流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标准

行业标准是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高校等部门的共同职责,高校积极参与到物流人才及物流产业标准化建设中去,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致力于技能型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标准的构建:

1.知识结构标准

全面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社会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掌握物流基本理论,如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专业知识;掌握互联网模式下物流发展的必备知识,如计算机类知识、经济类知识、英语、商务谈判以及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思想文化等的差异,为我国物流的国际化作出充分的准备.

2.技能认证标准

由于校企联合培养以及双证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学习内容参照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毕业生除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外,在校期必须取得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率力争达到20%.学生在校期间,建议通过考试还可获得以下资格证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货代员资格证书、单证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高级营销员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3.能力结构标准

专业能力(指专项能力)要求: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价值提升能力;如物流调研与业务开发能力;物流项目计划组织与实施能力;物流仓储、物流运输、终端配送以及入场物流业务组织与实施能力;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能力;物流绩效评估能力;物流战略管理能力等.鼓励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经常参加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提高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撰写专业报告的能力、岗位职业迁移能力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素质结构标准

技能型物流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扎实的文化基础,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的品德:有责任意识,敢于担当;能够熟练运用职业通用工具,如物流专门的设施设备、计算机等;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2.5 完善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制度保障

无论是校外实训基地,还是校内实训基地,没有一套健全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都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我们已制定了一套《物流教研室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校外实习实训管理规定”、“学生实习实训守则”、“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工作准则”、“实习考核评定标准”.继续完善校内实训室制度保障,制定《校内实训室实训管理制度》、《校内实训室对外开放管理制度》、《校内实训室使用资源共享管理制度》等.在这两套制度实施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力争建立一套适合安徽行政学院及合作企业的双向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将予以健立完善.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渲染职业氛围,增强学生岗位责任感、执行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原有两套制度基础上,增加《实习实训质量监控体系》、《实习实训考评质量标准》等,形成制度体系.

3 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

实施“技能型物流人才教育模式”,旨在加快应用型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着力造就一大批实践技能强、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通过人才战略全面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综合实力,推动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全面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3.1 建设教学团队

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心,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优秀教师为主线,吸引合作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一定比例的教学任务;优秀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解决物流管理方面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项目建设期满,打造一支拥有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专业技能教师所组成的专兼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3.2 调整课程体系

瞄准专业发展前沿,依托校企合作企业,通过对职业岗位需求的调研,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并融合职业标准转换成专业的学习能力要求,据此灵活调整、完善、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立网络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3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采取整合与新购相结合,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配备实践教师队伍,改革实训室管理办法,提高实训室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以满足本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加强校企合作,增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高水平的平台,保证学生实习和见习、顶岗实习全面推进的需要.

3.4 改革教学方式

以培养“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题发言教学法、辩论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践教学和全国大学生物流规划设计大赛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从事物流管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本地企业物流规划,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本位,构建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体系.

3.5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以物流管理教研室为平台,将素质教育融入物流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性建设,打造高素质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和输送基地、技术服务与推广基地,面向区域相关企业开展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有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4 结论

通过创新技能型物流人才教育模式,首先,学生受益——本专业学生进行“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和行业技术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采用校企共育等培养方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与企业实现“零对接”.其次,企业受益——企业掌握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对行业人才需求最了解.采取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内课程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训达成合格的毕业生,其掌握的技能相当于工龄1—2年的员工,企业无需再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节省了岗前培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降低人员录用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次,教师受益——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过程、教学实践,参与校企合作,达到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的目标,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职称晋升提供更多的机遇.最后,社会受益——以上研究成果如能转化成实践,能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实现《规划》所确定的“四化”目标.

参考文献:

〔1〕佚名.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10-04].www.jyb.cn.

〔2〕佚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 OL].[2014-06-22].www.jyb.cn.

〔3〕郁志刚.以技能为本位的现代物流专业教学方案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4〕刘小红.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高专学生软技能的需求与培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1).

〔5〕仇荣国.高职物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4(9).

〔6〕王郁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229-03

收稿日期:2016-03-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2016年度院级青年项目“基于《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背景下的卓越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研究”,(YJKT516Q11);2015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特色专业”,(2015tszy102)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师院校英语教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