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业行业喜中有忧,调整思路势在必行

2016-03-28逯彦果

甘肃农业 2016年17期
关键词:养蜂业蜂业蜂产品

逯彦果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天水 741020)

蜂业行业喜中有忧,调整思路势在必行

逯彦果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天水741020)

笔者通过对近些年来蜂业发展中存在的“喜”和“忧”两方面的分析,认为蜂业行业人员老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蜂业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了蜂群流转和职业经纪人的出现是解决“谁养蜂,怎么养蜂”的思路。

蜂业发展;人员老化;蜂群流转;职业经纪人

众所周知,养蜂业可以为人们提供多种天然的、营养极其丰富的蜂产品,如蜂蜜、蜂王浆、蜂花粉和蜂胶等,创记录片收视之最的《舌尖上的中国》,其第二部就将养蜂以及蜂蜜选为了其第一组镜头和第一个事例,可见其产品的优越性。但是,真正让养蜂业被誉为“空中农业”和“农业之翼”的却不是其生产的蜂产品,而是蜜蜂的授粉作用,蜜蜂授粉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其蜂产品本身的100多倍。在自然界,蜜蜂是农作物最重要、最理想的授粉昆虫,通过蜜蜂授粉可以使产量明显提高,品质显著改善,是农业生产中除常规增产措施之外最有效的增产提质措施,因此其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誉为“空中农业”和“农业之翼”。

蜂业,是大农牧业中的一个特殊行业和特色行业,其在农牧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勿容质疑,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它是一个小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微乎其微,每年在各省市自治区农牧部门上万字的工作总结中,很难见到一个“蜂”字,可见其在农牧业中的产值比重也是非常小的。全省蜂业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各自的工作中脚踏实地,切切实实促进全省蜂业工作稳步扎实发展。

虽然小,但养蜂业不能自卑,虽然弱,但养蜂业不能放弃。经过全国几代蜂业工作者的艰苦创业和坚持不懈努力,蜂业行业这几年来喜迅频传:在颁布实施的《畜牧法》中单独列出了关于蜜蜂养殖和授粉的章节,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级重大蜂业科研项目,国家蜂产业体系的启动第一次将蜜蜂提高到与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猪、牛、羊等研究对象相同的高度,蜜蜂运输纳入到了绿色通道,部分养蜂机具进入到了农机补贴行列等等。更值得庆幸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和回良玉等先后做出了加强蜜蜂授粉工作的重要批示,农业部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国蜜蜂授粉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农业部[2010]5号“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办牧[2010]8号“关于印发《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农办农[2013]75号“关于印发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重视蜜蜂授粉工作的研究和推广,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在各自区域范围内组织大规模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工作。2014年,国家以油菜、大豆、向日葵、苹果、梨、柑桔、草莓、番茄、瓜类、棉花等10种蜜源植物或虫媒授粉植物为主,在1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0个示范基地,每个基地示范面积1 000~10 000亩,将集成配套关键技术,形成10种作物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促进大面积推广应用。

近些年来,甘肃省为了推动养蜂由资源大省向产业大省的转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当地养蜂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了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养蜂研究所)蜂业管理、推广和科研职能,省农牧厅、科技厅、财政厅、等部门先后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物、科技支撑计划、创新技术服务平台、蜂业推广专项经费等项目渠道中给予了大量的项目资金支持,全省养蜂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共有蜜蜂52万群(其中中蜂27万群,意蜂25万群)、蜂产品加工生产销售企业26家、蜂农合作社近30家。蜜蜂授粉工作更是一枝独秀,截止2015年底的近五年以来,共计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蜜蜂授粉作物种类25种,其中仅设施作物蜜蜂授粉示范面积0.6万亩,推广面积3.6万亩,合计4.2万亩,增加经济效益1.26亿元。

接踵而至的喜讯让养蜂业欣慰,但还是要看到一些忧患和部分职能的衰减:全国蜂业类杂志仅剩《中国养蜂》和《蜜蜂杂志》两刊,稿源数量大幅度下降;各地基层养蜂管理或科研机构被撤消合并,而近些年来几无新建蜂业机构;2014年开始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术岗工种“养蜂工”被取消合并;蜂群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下降;从业人数在减少、人员老化问题等等。现在养蜂业人员老化和后继无人的问题十分突出,但要从所有农牧行业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传统农牧行业,包括粮食生产、果树种植、家畜饲养和牛羊放牧等都存在人员老化和后继无人的问题。甘肃省静宁县是著名的苹果种植大县,所产红富士驰名国内,农民的主业就是种果树,靠买苹果脱贫致富。笔者前些时间到静宁去调研当地的蜂业资源情况,多次听到了这样的话:“不要说你们养蜂的,再过十到十五年,连苹果树都没人种了”。听到这话,真是值得让人深思,这几年蜂业工作者经常呐喊养蜂行业后继无人,但是调查一下就知道了,包括最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现在都面临人员老化、后继无人的困境,更何况艰辛的养蜂业。大多数青壮劳力宁肯进城务工、打工、创业也都不愿意在农村从事传统农牧业,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蜂业出现在新情况、新问题,要理性的看待,因为这是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行业的必然变化,我们要因势利导,调整发展思路与规划。蜂业行业中人员老化和后继无人的问题,在以后的发展趋势中,势必要走养蜂专业合作社结合产业化、规模化养殖的路子,农业生产中土地流转到职业经纪人(承包人)手里是解决谁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有效途径,那么养蜂生产中是不是能让蜂群流转到职业经纪人(承包人)手里,这样是否能解决谁养蜂、怎么养蜂的问题呢?值得实践与推广。

(编辑:张琼琼)

D63

A

1673-9019(2016)17-0043-01

2016-07-13

逯彦果(1981-),男,甘肃秦安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蜜蜂授粉研究与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养蜂业蜂业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鄂西武陵山区五峰县及周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策略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我国蜂产品制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对绍兴市柯桥区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农户家庭养蜂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