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2016-03-28杜芳
杜芳
微文化背景下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杜芳
微文化是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而形成的一种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延伸,微文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严重影响和冲击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微文化背景下,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加快思政课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构立体化的校园微文化平台;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微文化;思政课;实效性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微阅读等为形式的新文化形态——微文化。“微”成为诠释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作为网络文化的延伸,微文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严重影响和冲击着高校思政课教学。什么是微文化?它有哪些具体特征?微文化对当前思政课教学有怎样的影响?微文化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本文拟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微文化内涵与特征
微文化是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而形成的一种网络文化。作为新出现的文化形态,学界对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何谓微文化?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界定是指由于微博这一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1]这一界定既指明了微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又指明了微文化在精神层面的路向。
学界对微文化的界定众说纷纭。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认为,微文化“是不同于现代性大叙事的小叙述或微叙事,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崇尚自由,它是一种祛魅时代的平民文化,去精英时代的草根文化”。这一界定强调微文化的“小微”和“个性”。[2]中国传媒大学的张鸿声、郭兴认为,微文化是一种由微博衍生而来,暗含了尚简、崇微的文化现象。这一界定也突出了微文化的“微小”。南开大学于安龙、刘文佳博士指出,“所谓‘微文化’,主要是指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短时间、细容量、小渠道中传播的,注重个体与微观的观念模式和行为方式的精神现象。”[3]
由此可见,学界对微文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之所以难以统一,一个重要原因是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飞速发展导致微文化形式的不可捉摸性。另外,对于新出现的微文化形式,不同的学者在进行界定时,强调的视角不同,定义必然不同。笔者认为,所谓微文化,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移动技术发展为前提,以微博、微信为主要载体,包括微电影、微公益、微支付、微课等在内的,注重微观和个体的一种精神现象。
相比过去的种种文化现象,微文化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
第一,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以微博、微信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是点对面,拥有信息资源和控制信息资源的政府或媒体机构是信息传递的中心。进入互联网时代,尤其进入微时代,信息传播变为点对点形式,政府无法继续垄断信息,每个用户和个体都成为一个媒体,都可以自由“发声”。个人的观点和社会热点事件在此传播方式下,呈现几何裂变式快速传播,传统的中心不复存在。
第二,碎片化。微文化背景下,不仅信息传递呈现碎片化形式,信息传播的内容也是碎片化状态。以微博为例,只需140个字,不受任何学历和身份限制的信息制作者可以随时发布信息,这些信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个人生活,闲言碎语,自由表达。碎片化内容虽然能使我们享受一种轻松风格、个性化色彩的文化形态,但同时也呈现许多同质性的、缺乏逻辑的信息和知识。接受碎片化信息,表面上看大脑存储了许多信息,但这些信息多没有经过深刻理解和记忆,大多成为过眼云烟。
第三,及时便捷化。传统媒体的信息制作和发布需要一个周期,微文化背景下,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受时空限制不大,每个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发布和接收信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更是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微传播的及时便捷性使个体每时每刻都可以接收到无数信息。
二、微文化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底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底的85.8%提升至88.9%。[4]中国手机网民数量的增加和比例的提高已经宣告了微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微信、微博可以借助电脑终端使用,但移动技术的进步和便捷使大部分网民选择了以移动手机作为微信、微博的技术载体。微技术使我们可以随时享受微电影、进行微支付、发布微信息。它全面、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微文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生网民已经成为微博、微信使用的重要群体。在宿舍、食堂,大学生频繁刷微博、微信;在教室,手机和耳机取代了笔和笔记本,成为大学生的标准配备。微文化侵袭大学校园,深刻影响了校园的文化生态,也冲击着大学的思政课教学。
微文化给思政课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呢?首先,微文化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资源。真正教好、学好思政课需要下足功夫搜集材料和资源。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讲授和学习教学知识点时,教师和学生既要弄清此问题的历史脉络、相关知识点的学术前沿,还要关注其创造转化,这就是说,思政课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需要多方搜集资料。微文化即时传递的海量信息为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从此库甄别、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其次,微文化创新了思政课教育形式。传统的思政课一般是课堂讲授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微文化的存在和深入影响使更多的大学生接受了互联网思维下的微技术平台,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班级群采用语音和图片相结合形式直播思政课,或者提供微课平台,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主学习。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创新了教育形式。第三,微文化的存在提高了思政课的学习效率。微文化的传播方式是点对点的形式,每个学生就是一个媒体,学生可以把自己上课学到的知识点、困惑、心得和对老师的评价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借助图片、文字、小视频的形式上传,同学、朋友之间还可以关注和点评,这样的互动使每个学生既传播、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推动学生关注、深入思考所发内容,提高了思政课的学习效率。
当然,微文化也给思政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第一,挤压思政课的学习空间。现在的高校教师,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基础课教师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即在课堂上和移动手机、微文化争夺学生。移动手机犹如19世纪40年代泛滥中国的鸦片,它使青年大学生欲罢不能,沉迷其中。课堂上,学生用它搜集资料、娱乐游戏、发布信息,刷朋友圈、刷微博成为他们的习惯动作;学生食堂,边吃饭边看手机;在路上,边走边看手机。手机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生活工具,迷恋手机必然挤压思政课堂的学习时间。第二,消解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思政课主要的任务是培育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其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家国情怀。它更多关注的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层面。微文化背景下,他们虽然也会关注国家、关心政治,但大部分学生被消费主义所裹挟,追逐世俗化、物质化、享乐化。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充斥更多的是美食图、旅游图、自拍图等,这些碎片化的消费信息使得学生很难具有社会责任、理想信念和胸怀情怀。他们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理论被课后留恋于世俗生活的微文化完全消解。第三,削弱了大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思考问题是大学思政课不同于小学、初中和高中思想品德课的关键所在。大学生要学好思政课必须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但微文化的碎片化信息使他们每时每刻都面对无数垃圾信息,这些信息虚假、冗杂,同质化非常严重,过多沉迷于这种文化必然会削弱其深度思考的能力。
三、微文化背景下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举措
微文化和思政课的关系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无法绕开的话题。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思考微文化对思政课的影响,寻求微文化背景下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第一,加快思政课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思政课+互联网”的思维。将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微课体系;围绕教学重难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若干知识要点,根据知识要点组织备课,拍摄微课视频资源;注意话语方式的转换,将教材话语转化为学生们习惯接受和使用,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微课话语;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开发若干和思政课相配套、深受学生欢迎的选修微课资源。
第二,建构立体化的校园微文化平台。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名片,具有明显的育人功效。微文化背景下,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必须建构包括学校、思政部、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公众号在内的校园微文化平台。公众号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可以将校园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文化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学术、体育、娱乐活动迅速、及时地传播出去。已经有不少高校建立了新浪官方微博和腾讯微信公众号,这些微平台成为宣传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校园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在学校公众号或者个人微信、微博中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校园网络名人,这些网络名人往往能左右学校舆论,影响学生思想动向。如果让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参与某一热点话题的讨论,必将引发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必须善于挖掘、培育校园微网络意见领袖。培育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可以从教工队伍和学生群体中双边进行,比如,可以将思政课队伍、学生辅导员队伍中既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又善于使用新媒体的教师挖掘出来,加以包装,让他们在校园公众号平台对校园热点、社会热点积极评价,发挥积极影响;也可以对学生群体中正能量集聚多、社会活动能力强、校园人际交往广、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加以培训,让他们在微信圈、微博和学校贴吧中就社会热点和思政课教学知识点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四,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和思政课教学实效有重要关系。大学生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就会对微文化背景下的各种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保持足够的思想定力,不容易被不良信息、危害党和国家的谣言信息所控制。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但大部分学生对微文化背景下冗长、无用甚至虚假的信息缺乏解读能力、批判能力,更不会将有益信息为自身所用。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有媒体专业的大学可以开设相关的媒介课程,没有条件的大学可以在思政课上安排4-6个学时,或者开设相关的媒介素养选修课。
总之,在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能因为微文化带来的这些挑战而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和精神鸦片,拒于思政课课堂之外。我们必须正视微文化对思政课教学双刃剑的影响,采取切实举措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1]“微文化”提示性释义[DB/OL].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31 /2011_3_7/1_31_4809_0_1299465782546.html.
[2]陶东风.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J].中国图书评论,2014(3):5.
[3]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107.
[4]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5-07/23/c_128051995.htm.
责任编辑:贺正
G641
A
1671-6531(2016)09-0049-03
杜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广东深圳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