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动机研究理论综述*
2016-03-28李涛
李涛
学习者动机研究理论综述*
李涛
动机是个体行动的动力和倾向,是教与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对早期的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模型、伯纳德·韦纳的归因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以及后期的自我决定理论、动机序列模型做了详细的论述,旨在为教育者了解学习者的动机类型、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提供参考。
自主;关联;能力;动机
动机是个体行动的动力和倾向。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往往决定着学习者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学者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就要了解动机的概念和原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动机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期望价值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动机过程序列模型,这些理论对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动机有着关键作用,为我们今后做好培训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早期动机理论
1.期望价值理论。克里兰德(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Atkinson)1953年出版了《成就动机》一书,随后阿特金森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模型,即某种行为倾向的强度是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价值三者乘积的函数。他认为个体的动机水平是在早期生活中所获得的潜在的、稳定的、普遍的一种人格特质;由两种成分组成: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会促进人产生追求成就任务、追求成功的行为倾向,而回避失败的动机会使人产生回避成就任务、畏惧失败的行为倾向。对于个体来说,两者是同时存在的,倾向或回避行为取决于两者函数值之和。当个体自认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一目标中获取的激励值就越大,个体完成这一任务的动机就越强。后期虽然也有新的成就动机理论出现,但都是以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注重的还是动机的量化。
2.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Weiner)1974年提出归因理论,这是一种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该理论包括了六个因素:一是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二是努力,个人反省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尽力而为;三是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断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四是运气,个人自认为任务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五是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六是其他,个人自觉任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还有其他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平等)。以上六项因素是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第一,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的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来自于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这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第二,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的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在类似情境下是否具有一致性。在这一向度上,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易随情境改变的,因而具有稳定性。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的。第三,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的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这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唯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控制。
归因理论的特点是帮助个体认识到成功归因的不同方式(来源、稳定性、可控性),以及不同归因方式下个体的行为倾向。大量的关于归因过程的研究发现:归因为内部、可控的原因对个体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维纳(1992)认为当个体有着较多的努力、坚持性时,更易于进行内部的、可控的归因而非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这一理论侧重的是个体对事情发生后的一种解释,以及对未来行为的预测。
3.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1977年首先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把自我效能感界定为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把握与感受。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有关的活动中行动的积极性高,乐于付出努力并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而当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和克服时,他当初的自我效能感就得到了肯定,保证了动机水平的维持;即使个体偶然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时,他的有能力取得成功的信念也有助于其克服先前执行中的消极方面,诱发动机行为。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有关活动上行为的积极性相对较低,不愿付出过多的努力,也不愿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付困难、解决问题,这样必然导致活动结果不尽如人意,活动结果反过来又降低了他的效能感。这一理论把自我效能感作为决定个体行为动机的主要原因,个体动机的强弱取决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动机也是量的多少的问题。
二、自我决定理论(Self-dertermination theory)
随着理论的发展与整合,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L.和RyanRichardM.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即自我决定理论(Self-derterminationtheory)简称为SDT。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发展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周围环境资源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做出的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比较感兴趣的、有益于自身能力发展的行为,这样的自我决定的倾向就逐步发展为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目前,自我决定理论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
自我决定理论(SDT)不同于其他动机认知理论的一个核心是强调动机的质,而非动机的量,认为在对个体的行为结果进行预测时,动机的质才是关键。该理论提出了无动机、动机(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概念。其中无动机是缺少自我决定的动机类型;外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例如为了获得高分或避免受到惩罚等,而内部动机正好相反,是指完全凭兴趣去做。动机按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视作一个连续体(continuum),分为五种类型:一是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的先天倾向,它与个体的内部因素如兴趣、满足感等密切相关,是高度自主的动机类型,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二是整合调节(Integrated Regulation),是一种自主程度较高的动机,指个体接受了外界的目标,将其视为个人重要的目标,并整合这些目标使其成为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三是认同调节型(IdentifiedRegulation),是指个体对一个行为目标或规则进行有意识的评价,如果发现这个行为是重要的,就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的一种动机类型;采用认同调节的个体更多地体验到自己是行为的主人,感觉到更少的冲突;含有更多的自主或自我决定的成分,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外部动机形式。如渴望成为一个可以说外语的人。四是摄入调节型(IntrojectedRegulation),是指个体吸收了外在规则,但没有完全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是相对受到控制的动机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从事一项活动是为了避免焦虑或责怪,或是增强自我。这种动机支配的个体去做某件事,目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或避免失败)以维持价值感,但还没有成为自我的真正部分。如学习外语是因为如果不能用外语跟朋友交流会感到难堪。五是外在调节型(External Regulation),是指个体的行为完全遵循外部规则,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外在要求或是为了获得附带的报酬的一种动机类型。外在调节是外部动机最具控制的形式,其没有内化发生,个体行为完全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如学习外语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等。
按照动机的不同性质,把五种动机类型划分为两大类型:自主动机与受控动机。其中自主动机包括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内部调节;受控动机包括外部调节、摄入调节。【1】SDT理论中连续体上的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个体自主、能力(胜任)、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强人类的内部动机,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保证人类健康成长。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个体人格的成长和整合过程就是一个外部动机向自主动机形成的过程,即动机内化的过程。【2】个体的内化水平越高,其行为就趋向于自我决定。【3】因此,应把动机内化看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积极将外部规则转化为个体内部的价值,实现自主的调节。
三、动机过程序列模型
Vallerand,1995年【4】在总结Deci、Ryan、Grolnick等前人对动机影响的作用基础上,构建了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的序列模型:社会因素——中介变量——动机的序列水平——结果。该模型把社会因素分成三个层面:整体因素(个性)、环境因素(生活领域)、情景因素(状态)。中介变量是指个体心理需求满足的三个方面:自主、能力、关联。其中,自主是指个体能够感觉自由地选择行为过程;能力是指个体能有效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关联是指个体能感到与重要他人之间的连结。当社会因素通过对个体的自主、能力、关联三种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影响后,会产生个体不同性质的动机,即内化动机、外在动机、无动机。个体不同性质的动机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情感、认知、行为。Vallerand把对于不同的社会因素造成的结果也进行了区别,他认为整体因素影响的是个体的整体结果,如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情景因素诱导的是情景结果,其影响的是个体某一时刻对具体事件的注意力;环境因素诱导的则是环境结果,如在教育环境中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在这些因素中,Vallerand社会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个体社会结果的原因。
由此可见,早期的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模型、伯纳德·韦纳的归因理论以及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关注的仅是动机的高低即动机的量;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进一步把动机细化成一个连续体的五种类型,并认为连续体上的动机存在着相互的转化,由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的过程即是动机内化,动机内化是学习者学习的最有利条件;Vallerland则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动机序列过程模型,即社会因素通过满足学生的三种基本需求:自主、关联、胜任,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内化过程。这与早期动机理论关注动机的量形成明显的差异,后期的动机理论更关注的是动机内化的过程也就是动机的质的变化。
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要了解学习者的动机类型,通过满足其三种基本需求来激发内在动机,以实现教与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师培训工作中如何有效调动学习者(参培教师)的动机,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是培训效果的核心。因此,掌握、理解并运用学习者动机理论对我们今后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1]Kanfer R.Motivation Theory and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In:Dunnette M D,Hough L M(Eds.)[M].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CA:Cou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1990.
[2]王艇,郑全全.自我决定理论——一个积极的人格视角[J].社会心理科学,2009(2).
[3]Eisenberger R,JonesJ R,Stinglhamber F,et al. Flow experiences at work:for high need achievers alone?[J].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 2005,26:755-775.
[4]Vallerand,R.J.Toward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9,IssueC,1997,Pages271-360.
责任编辑:何岩
G44
A
1671-6531(2016)09-0011-03
2015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促进长春地区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研究”(GH150851)
李涛/长春教育学院讲师,硕士(吉林长春13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