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传统手工技艺复苏
2016-03-28张慎成
程 瑶,张慎成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传统手工技艺复苏
程 瑶,张慎成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中国传统手工体系发达且完善,它融合了各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与宝贵经验。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这些优秀手工技艺正逐步走向没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发展战略的正确引导下,充分理解和认识传统手工技艺,在丰富文明社会结构、推动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尊重并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扶持的当代手工产业、重振中华手工文明就显得尤为必要。
手工技艺;文化结构;保护
中国传统手工生产体系发达且完善,那些诸如锻造、蜡染、编织、髤餙、建构、造纸、酿酒、炮制、烹饪等品类繁杂的传统手工技艺、章法都深深凝结着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与创作情感。传统手工技艺崇尚自然,尊重生态,在操作过程中重视社会人文事功的独特思路。例如,提倡物以载道、器以象生,重己役物、备物致用,主张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等。此理念不仅深深影响着传统手工文化的创作实践,亦切合其自身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和传承特点。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文化不但承载与见证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为亚洲其他国家的手工文化形成提供了土壤。日本作家盐野米松就在他的《留住手艺》一书中说:“如果寻根求源的话,这些手工的业种和技术,包括思考问题的方法都是来自中国的”[1]。
1 重提手工劳动,寄寓深切的时代发展诉求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华文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传统手工技艺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那些曾引以为豪的“手艺”或身体力行的“手工生产”正不断地被当代数字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所淘汰。从发展的角度上看,工业文明以其强大的工业生产方式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而传统手工技艺作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亦存在着被摒弃的合理理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手工技艺逐步消亡的状况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参考标准。但值得庆幸的是,新的发展观注定会修正这种偏执的文明价值取向,以至重新拥抱手工生产方式[2]。当前,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其目的之一便是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以及重振传统手工文化,这对于丰富民族文化形态、促进生产方式全面发展以及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世俗的轻视不但不能降低它的作用和削弱它的功能,相反,从当代社会文化结构的需要以及社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精神的和物质的文化又在走向新的综合[3]。因此,唤醒手工技艺的当代活力,不仅事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关乎当代社会文明结构的合理性。
2 文化形态差异性的存在是手工文化存活及发展的客观要求
那些包括非物质文化形态在内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特定的民族生存环境、自然地域条件以及各自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支撑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大工业生产关系中,“生产”及与其相关的劳作均被事先预设,以科技的方法实施和解释,所有与生产相关的环节都在科学技术中被事先预设和定制,而那些与生产相关的包括情感在内的一切偶然因素均被剔除在外。流水线式的重复作业所生产的产品能够合乎标准地达到预设的生产目标,而针对预设的生产目标所开展的“劳动实践”亦逐步形成了稳固且持久的作业体系。在此体系内,“生产力”的发展变得可以自由掌控。
工业文明中的生产方式在相当大程度上保证了资金投入的可靠性与实效性,但它所重视的“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却注定会消除所有的文化差异。手工技艺中因情感与思想灵动而体现的诸如“独运匠心”“妙手天成”“因材下料”等艺术特质被大工业生产全盘否定。
相对于大工业生产方式中的信息、电力、核能等工业技术,“手工”的特质是由手的劳作灵活性以及发自于人自身的思想和情感驱动来共同构成。此种“手工”的内涵源自于“人”这一自然生命体,未经过任何现代技术的“抽象”与“转换”,具有不可复制的随机性与切身性。它起始于“手”并终止于“手”,这种基于手和手工具所开展的手工技艺必须以手所依托的劳作主体来进行。此种特质决定了手艺始终被人这一劳作主体所决定与把握,它不会超出人的活动性范围,手艺的高低与手工成果的优劣直接取决于劳作主体在地域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个人素养以及手艺操作水平。因此,手工技艺不可能像大工业生产方式那样可以以科学的方式来提前预设和描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劳作差异。手工技艺必须交融于劳作个体,其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质量优劣必须依存于劳作个体在手工操作时对于现实事功的实践过程。任何细微的情绪或技艺变化,都可能会使一种手工技艺发生变化,这也是传统手工技艺与工业生产的本质区别,同时也是传统“手艺”保护过程中关系到传承质量的最关键的“非物质”因素。
工业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使得人类生产创作中空间及时间的和谐性被严重撕裂,因空间、时间及地域文明的不同所造成的生产差异性被强行消除。如果任凭工业文明中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主导生产力的发展,并成为唯一的选择,那些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与文化形态会逐步在生产力主导中放弃自身差异性的存在而走向衰落。这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下的所有对象无法得到真正的保护与发展。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尊重并切实维护文化差异,在社会发展的同时维护此种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历史、地域和民族特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社会生产方式往往关乎着社会文化形态。因此,文化差异的维护应落脚于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可以说,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延续与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关乎本土手工产业的社会存在,其特征的传承亦取决于因手工劳作的不同而形成的技术文化和产业特征差异。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发展”这一新的发展观并重,并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提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曾经依仗大工业生产方式而得到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在逐步强调既能够保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又兼顾节能减排、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发展模式。
3 物质生产领域的拓展是手工文化存活及发展的关键
匈牙利学者阿诺德·豪泽尔有过这样的尖锐批评:“博物馆也被称为陵墓,在这个陵墓中,艺术作品过着一种抽象的、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已经与产生他们的生活,与它们曾在这种生活中完成的实际任务隔断了联系。”[4]文化保护的关键在于从基于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着手,探求与开发手工艺术的广阔市场,唤醒手工艺术的生机与活力,这是避免非物质文化财富被工业文明排斥出当代社会系统的根本方法。
目前,在没有被工业文明完全覆盖的偏远农村,那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和发展下来的优秀的手工技艺还幸运地存在并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承与延续,此种人文资源相对于自然资源更为珍贵、持久,其中所代表的生产力发展前景无限广阔。因此,应该进一步发掘和促进这些地区传统手工产业的生产价值向人文关怀和审美娱乐领域转变,发挥自身所长。在当前情况下,可以考虑在这些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推进传统手工生产。相对于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生活,乡村和城郊地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同时又具备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与生活体验,可以将此种地域作为开展和推行传统手工技艺的基地实体,将传统手工艺与本土农工贸发展及旅游文化开发相结合,深入地带动和开发地方旅游经济。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手工产业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效地推动地方文化传播。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壮大亦有利于带动劳动力的广泛就业,并顺势解决一系列与劳动状态相关的地方发展问题。
我们要对传统手工技艺认真保护、研究、开发,进一步推动传统手工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可以看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一部分传统手工技艺因为现实功能与外在形式远离了当代生活需要,已经失去了存活的动力,以至于逐步走向衰落。因此,政府需要发挥强有力的引导功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积极而详备的专项政策。着力推进传统手工产业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努力拓展市场需求,将这些传统手艺引入当代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并在行业业态特征中保持小型化、作坊化的生产模式,借助于国家战略调整的有利条件,逐步发展并进一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市场格局,使之形成区别于当代工业文明的传统手工业态。从经济基础层面奠定传统手工文化的牢固地位,并以此切实呼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这是根本所在。
我们需要努力构建与此相关的文化艺术氛围,完善工业社会的文明结构,为传统手工艺术的发展及传承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手工技艺创作主体的艺术化生活。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手工艺术创作所具备的精神调节功能和社会文化价值都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和加强。随着当代手工业的复苏与发展,更应该丰富社会文明结构,完善社会文化体系,对现存的手工艺术和手艺活加以积极的引导与鼓励,以便形成有利于调节社会生活、舒缓社会压力的氛围。在教育工作中,应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将当地手工技艺的有益或有趣环节作为学校选修课的主要参考,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在手眼结合的劳作与创作中感悟本土文化情怀,增强家乡自豪感。
4 结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充分意识传统手工艺术在丰富人格素养、健全社会文明结构以及促进社会发展可持续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技术、拓展手工产业市场、扶持和鼓励手工艺术创作的层面赋予传统手工文化以新的活力,使之融入到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之中,作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
[1]盐野米松.留住手艺[M].南宁:广西师大出版社,2012:181.
[2]吕品田.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41-47.
[3]李砚祖.中国艺术学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38.
[4]阿诺德·豪泽尔.艺术史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7.
2016-04-16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民间手工艺品的当代价值研究”(SK2016A0102)。
程 瑶(1981- ),女,讲师,硕士,从事民间美术与广告传播研究。
G122
A
2095-7602(2016)10-01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