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发展关系的个案研究
2016-03-28汤虞秋
汤虞秋
(闽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发展关系的个案研究
汤虞秋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优秀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品德、个性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首先对陈某所受家庭教育进行分析,并结合访谈得出其所受家庭教育的特点,从中发现良好品德与优秀的家庭教育环境密切相关.最后,基于上述案例得出几点优秀家庭教育的启示,以期望为广大的父母进行家庭教育带来帮助.
家庭教育;个案研究;父母;孩子
1 引言
家庭教育是儿童最早接受的教育,它作为儿童的启蒙教育,将贯穿儿童的一生,对孩子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人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扩展,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柳斌,1999:22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基于生活经验形成的情绪情感和人格,对人的影响作用比智力知识所占比重更大.家庭教育对社会文明的发展也至关重要.1955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国际家庭日”发表的纪念文表示:“家庭作为最活跃的社会细胞,把个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它必须适应全球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深远的,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物质生活,还将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念和信仰.”(骆风,2003:8)
早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就已存在,而对其明确的定义,迄今为止没有一致的见解.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家长(监护人)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孩子成长发展的要求,通过家庭教育和言传身教,对孩子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赵忠心,2000:5).彭立荣(1993)指出,家庭教育即为家中长辈对晚辈的教育,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辞海》对“家庭教育”的解释是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本研究所谈到的家庭教育均指狭义的家庭教育.
2 个案简介
陈某,女,1994年10月出生,现21岁就读于天津大学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母亲为苏州当地一所大学的物理老师,父亲为该所大学后勤服务处主管人员.2009-2012年,陈某就读的苏州中学为苏州市区第一所示范级高中,同时也是2004年首批四星级中学.陈某在高中时的学习成绩优异,之后顺利考取天津大学,2012至今就读于天津大学理学院,同时在2014年开始辅修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陈某性格开朗乐观、兴趣爱好广泛,从小学开始学习钢琴,现已达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业余九级优秀水平.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团体活动、志愿者活动,并担任班级文艺委员、理学院部长等要职,并多次获得本科生国家奖学金.陈某积极进取、敢于尝试、责任心强,同时有较好组织能力,富有耐心,善于与人沟通协作.
3 个案解读与分析
3.1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我国家庭教育方式只要分为四种:溺爱型、专制型、粗暴型、民主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现为,家长对孩子的一切事情都一手包办,往往导致孩子懦弱、无能、缺乏创造力,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专制型表现为,家长对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强加干涉,要求其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导致孩子做事没有主见,思维迟钝;粗暴型的家庭教育是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时,轻则对孩子大声谩骂,重则对孩子大打出手,致使孩子也成长为一个粗暴、缺乏教养的人;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则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发展间,有利于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可见陈某的这些优秀品质得益于其受到良好的民主型家庭教育.经过对陈某母亲的访谈,得知她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小学时报了钢琴、画画两个辅导班,等到陈某渐渐长大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和判断意识,于是专门学习钢琴.由此可见,陈某母亲对孩子意见的充分尊重,鼓励其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
3.2严和爱相结合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父母要坚持“严”与“爱”相结合的原则,即严格要求和爱护尊重相结合.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要符合实际,所要求的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要同子女们平等地交谈、讨论,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陈某母亲描述说,她若要对孩子提出要求,必定是建立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会和孩子商量、探讨,并且还会设想如果我是孩子,我能做到吗?长此以往,其与女儿之间的关系现在更像是朋友,无话不谈.而女儿也很愿意将自己遇到的事情与她分享,并且还会询问她的意见和想法.这也是形成陈某乐观开朗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对其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其独立思考,养成其自信、自强、自立的性格.一方面正是这种严格要求养成了其积极进取、敢于尝试、责任心强的品质.另一方面,父母真正做到了尊重孩子的内心,即尊重她的人格.陈某父亲描述说,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就是“以理服人”,出现问题后首先是教女儿反思,然后总结教训,避免之后再犯同样的错误.正是这样的教育养成了女儿有耐心、善于与人沟通等品质.父亲总给人留下刚毅、果断、坚强的形象,据陈某父亲所述,在关键时刻女儿还是比较听他话的,但不是惧怕的那种,更是一种放心与信任.
3.3身教重于言教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在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么穿衣服,怎么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人,他们怎么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么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么样笑,怎么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马卡连柯,1957:400)身教和言教是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身教是指家长要做孩子的好榜样.言教则指说理教育.多数家长往往认为言教重于身教.然而,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出了观察学习,即儿童会通过观察并模仿成人而进行学习.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中慢慢体会、观察,逐渐形成抽象的“理”,这种靠自己悟出来的“理”往往能深刻影响儿童的思想、行为、个性,甚至一辈子也忘不了.因此,父母们绝对不能忽视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要求孩子要遵守的原则,自己必须先要做到.陈某母亲表示,其自身就保持着多年的良好习惯,比如答应他人的事情会尽力做到、经常性的赞美对方的优点;而陈某的父亲也是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关注细节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父母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做父母的也会有犯错的时候.特别是在孩子面前犯错时,千万不能将错就错,把错也说成对的.而是要虚心承认自己犯的错,并且在孩子面前改正错误,从而使孩子养成一种正确的是非观.
4 案例启示
不难看出一个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有抚养的责任,有保护的责任,有教育的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部分家长把教育局限于知识技能教育,因此他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父母只要做好抚养、保护的责任就够了.著名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说过:“单单爱孩子们,母鸡也会这样做,可是,要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件伟大的公共事业.”所以,父母有教育孩子的责任,要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教育.因此从以上个案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4.1在家庭教育中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
父母需要为孩子创建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的想法.传统家庭教育只依据父母自身考虑,忽视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家庭教育需要多关注孩子本身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寻求进步.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民主平等原则不等同于对孩子的要求一味的顺从,进而发展为对孩子的过分宠溺.过犹不及,民主平等正好截取了中间值.民主型家庭中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实施家庭教育.不强行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积极鼓励孩子主动接受家庭教育环境,以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和谐人格素养为终极目标.
4.2在家庭教育中遵循理解沟通的原则
人与人之间通过理解沟通才能更好的相处.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子女之间也需要相互的理解与沟通.做父母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于是就会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此时就需要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说明你们的用意,同时也表现你们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作为子女,同样的也应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父母要把孩子作为一名独立自主的家庭成员,其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绝不包办.当父母与孩子存在问题、歧义时,尽量通过沟通理解来化解,不起正面冲突.很多家庭因为没有处理好理解沟通这一原则,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旷课逃课、离家出走,更严重的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沟通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有效的沟通促成可贵的理解,恰当的理解促成有效的沟通,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的品德个性.
4.3在家庭教育中遵循榜样示范的原则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马卡连柯,1957:783)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中体现了,“身教”在育人中的重要性.父母的榜样作用就好似一面镜子,孩子在心里一旦形成了良好的榜样,他就能经常对着“镜子”照照,自我审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克服不足,择善而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父母的身教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做给孩子看的.不要再孩子面前说一套,实际上做的又是另一套.如此表里不一的行为不仅在孩子心里贬低了父母的威信,更严重的是父母从此失去了教育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要学会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互影响.
5 小结
从陈某所受家庭教育的个案,本文可以得出:学生的成长发展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文章首先对陈某进行了简单的个人介绍,然后描述了其所受家庭教育的特点,从而发现其良好品格的养成离不开优秀的家庭教育环境,即一个民主型的、严格要求与爱护尊重相结合的、注重言传身教的家庭对孩子日后行为习惯、个人品德形成的良好影响.最后从现象挖掘本质,得到了几点优秀家庭教育的启示,即在家庭教育中要遵循民主平等、理解沟通、榜样示范的原则.以期望能够为今后广大父母的家庭教育带来借鉴与帮助.
〔1〕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5.
〔2〕骆风.家庭教育探析[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8.
〔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 [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152.
〔6〕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00.
G78
A
1673-260X(2016)07-0272-02
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