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伦理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2016-03-28王伯达

关键词:矛盾伦理工程

胡 焱,王伯达

(长春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

工程伦理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胡 焱,王伯达

(长春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

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要求的实用工程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在构建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时,要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文章从五个方面积极探索如何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工程伦理观。

工程伦理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部署,需要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实用工程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这对我国传统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在构建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既要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要强化大学生的工程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即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作为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的教师,进行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积极探索,力求在完成原理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工程伦理观,在未来的工程实践活动中自觉形成工程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结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也就是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包括三种情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矛盾群中,要善于分析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只有科学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工程实践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涉及的矛盾多种多样。任何工程项目在设计、决策、实施、运行和监管等环节中都必然存在工程与社会、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活动还面临着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实需求与长远价值目标之间的矛盾。如何分清工程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正确协调和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效进行工程活动的行为伦理判断和决策,是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对现代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中明确要求,不同层次的工程性人才应“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只能通过后天的系统的工程伦理教育才能使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工程伦理意识和决策能力。

二、结合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介绍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实践能够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实践获得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工程伦理教育是在工程实践基础上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实践活动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反思现代工程活动所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继而要求工程系统在设计、实施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工程伦理问题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工程院校开始讨论设立工程伦理课程的问题,到了1997年,美国学术排行前十名的工程院校中有九名在本科教育中均开设了相关的工程伦理课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工程和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明确要求,美国的工程院校设置工程教育计划必须将“培养学生对工程职业和实践的伦理特征的认识”作为通过认证的基本条件,21世纪的美国工程伦理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关注的视角逐步从微观转向宏观。同时,德国、法国、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各种工程专业组织都制定了相应的专业性伦理规范,并且明确指出,认同、接受和履行工程专业的伦理规范是成为专业工程师的必要条件,与此相适应的,各国的工科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工程伦理课程,积极推进工程伦理教育。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许多优质工程,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一些劣质工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如2009年5月湖南株洲一座修建于1994年的高架桥突然倒塌,造成9死16伤;1997年开工建设,2000年6月投入使用的武汉大学一栋教学楼仅仅使用了16年就被拆除;2009年6月,上海一栋竣工未交付使用的高楼整体倒覆的“楼脆脆”。认真分析这些劣质工程出现的原因,不难发现,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或技术、或规划、或利益冲突。单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来分析,工程伦理意识的缺失是最主要的因素。于是,国内学术界普遍意识到增强工程伦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在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改革中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于是,越来越多的工科院校将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提到了同等地位,逐渐开展了工程伦理教育。

三、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阐明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遵循真理尺度即“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满足人的需要”。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按科学规律办事”与“满足人的需要”的辩证统一,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工程活动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谋取幸福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生态属性的三重特征,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工程活动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工程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构建一种和谐的关系,作为工程活动主体的工程技术人员既要关注工程实践活动的工程质量、成本及效益等经济因素,也要将工程问题置于法律、生态和伦理的系统中进行综合考量,以便在多种利益冲突、多元价值取向中作出规范性选择,既要满足生态系统的要求,也要符合社会系统的要求。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工科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工程伦理观,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工程实践活动所体现的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发掘工程实践活动存在的“真善美”,了解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工程实践活动时的伦理责任,树立工程伦理意识,遵循伦理规范,自觉形成以工程伦理规范来约束工程实践活动的伦理意识、伦理行为及伦理决策能力。

四、结合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把握工程伦理教育的作用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人类正饱尝着无节制地向自然开战和索取而造成的恶果。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在于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但事与愿违,大自然早已在无情地报复人类。人类如果再不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必将遭受更大的灾难。”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再次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人类在享受科技革命带来的物质繁荣的同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禁锢于物质享乐的追逐,将人的生活世界简化为物的世界,精神与物质的分离导致了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发展的冷漠和疏忽,失去了探寻人生价值及生活目的的动力,由此也引发了人类的生存危机。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科学技术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展现了科学技术征服大自然、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未曾预料的严重后果,如生态、环境与能源等重大全球性危机。现代工程活动越来越高科技化,工程活动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日益紧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伦理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正确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如何引导工程技术活动发挥积极作用,是工程技术人员从工程伦理角度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作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高等工科院校,一定要承担起对工科大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责任。

五、结合群众史观,理解工程伦理教育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这两个前提出发,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科学结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迅猛增加,工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理工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培养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加,2014年《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工科毕业生人数达到280多万人,工科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到490多万人。数量如此庞大的工科大学生将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的中坚力量,将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责任感。因此,高等工程院校应该全面开展系统的工程伦理教育,为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工程伦理素养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结语

重视工程伦理教育,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养是构建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新课题。在充分认识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要建立科学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通过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方式,可以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工程伦理观提供理论支撑。

[1] 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3.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72.

[4]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10.

[5]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2,62,85,136,141.

[6] 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2):39-41.

[7] 陈兴文,张丹,刘燕.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及实现途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8):50-52.

[8] 张勇,吕慈仙.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工程伦理教育的创新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21-126.

[9] 王冬梅,王柏峰.美国工程伦理教育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40-44.

The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 Doctrine”

HU Yan,et al.

(ChangchunInstituteofTechnology,Changchun130012,China)

The road to new type industrialization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talents,excellent engineers and skilled talent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ion line,to adapt to and support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system,the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is to be strengthened.The article actively explores how to integrate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 doctrine” from five aspects,tries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Engineering Ethics.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 doctrine;curriculum;teaching content

10.3969/j.issn.1009-8976.2016.04.038

2016-10-11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H16278) 长春工程学院教研课题“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胡焱(1973—),女(汉),吉林长春,副教授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

G64

A

1009-8976(2016)04-0139-03

猜你喜欢

矛盾伦理工程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