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方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28陈擎
陈 擎
(吉林师范大学 学生就业工作处,吉林 四平136000)
当前地方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 擎
(吉林师范大学 学生就业工作处,吉林 四平136000)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经历着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过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未得到缓解,地方高校就业工作十分严峻。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形势与现状,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当下提升高校就业工作质量、做好就业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参考。
地方高校;变业;高校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总体经济形势呈现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过程,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十分艰巨[1]。就业工作不利,可能导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降低,进而影响高校的社会声誉、办学效益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不断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一项极其关键的研究课题。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克服就业工作的不利因素,查找自身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如何破解就业工作难题、谋划就业工作之策。
一、形势与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16年超过770万,净增20多万。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劳动者素质与岗位需求之间体现尤为明显[2]。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速度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的更新转换赶不上就业市场中职业和岗位的快速变化,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错位现象。此外,毕业生自身竞争意识淡化、积极性不够等因素,加剧了其就业的难度。地方高校的生源一般以本省生源为主,市场影响力小,实现毕业生高层次就业、满意就业难度较大。以上种种客观因素致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未见缓解,地方高校就业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地方高校就业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就业工作是中央政府反复强调的“一把手工程”,但一些地方高校制定的学生就业工作目标不够清晰,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市场开发等一些工作有待加强,教职员工人人关心就业工作、人人重视就业工作、人人助力就业工作的氛围需进一步加强。
(二)职能部门工作统筹有待加强
职能部门对高校就业工作起着主导作用,但总体规划、顶层设计还需完善,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专家化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市场开发策略创新、联动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线就业指导团队是就业工作开展的中坚队伍,目前存在着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跟踪反馈工作成效较低等问题。学工系统中能够最直接与学生接触交流的辅导员老师对学生就业工作认识淡化,尚未把就业工作当作中心工作来抓,精力投入不足,贴近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指导服务缺失,一线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水平与质量亟待提高。
(四)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待强化
教学效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目前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理论课程多、实践环节少。新入职毕业生适应工作慢、“缓苗期”长,被用人单位称作“半成品”、“准职员”。针对就业市场招考课程、学生升学深造需求而设置的课程少,课程的市场需求、学生需求导向性不强,没有把教学工作的着力点集中到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上来。
(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待突破
创业是新形势下学生就业新的增长点,是当前全国的热点工作。在全社会都在号召“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部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起点低、起步晚、氛围不浓、成果不多等诸多不足,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高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三、对策与措施
地方高校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形势、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就业工作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工作上水平、学团工作助力学生就业、加强教学工作针对性以及创新创业促就业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新跃升。
式中*表示卷积运算符,在实际光学测量中,常用二维高斯函数表示光学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h(x,y,di),即
(一)落实责任,就业工作齐抓共管
就业工作是全校性的工作,做好高校就业工作是完成学生培养任务的直接体现,所有部门、所有职工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应把责任下放到每个学院和每个人。党政领导负领导责任,职能部门负直接责任,学工部门负具体责任,教学部门负培养责任。高校应加强完善就业工作考评机制,将学生就业工作与学院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升级改造、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经费预算相关联,将基层学院和职能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就业工作绩效纳入考核体系,实行就业工作责任追究制,做到学生就业工作年年抓、月月抓、时时抓。
(二)做好引领,职能部门工作上水平
职能部门要起到学校就业工作的引领作用。
一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顶层设计要有新思路。结合新形势、新市场、学生新特点,进行工作思路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方法创新,做好全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整体规划,做到策略对头、措施得力、效绩突出,力争工作具有前瞻性、时代性、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二是学生就业指导要有新做法。采取理论教师遴选及培训制度,打造一流教学队伍和精品课程,利用网络课堂让国内外一流就业创业指导师课程走进课堂,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借以增强学生就业的主体性和内动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3]。
三是就业市场开发和就业服务要有新突破。以信息化服务为重点,与时俱进,采取新方式和新方法,提供最优求职服务。采取区域市场宏观把控、专业市场专业开发、各地人才市场深度合作、猎头公司实地对接的方式,以毕业生生源地为市场开发重点,面向全国,最大限度为学生开发就业市场。
(三)当好先锋,学团工作助力学生就业
就业工作是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业工作者和辅导员是各项学生工作的的排头兵、马前卒,也是学生就业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高校要在日常思想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中,营造浓重的职业、就业氛围,形成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学风、校风;要善于抓住学生管理、服务、指导与学生职业发展的契合点,把就业工作嵌入各项工作之中,为工作增添新思路,不断加强学生基础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完善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注重教学、就业、学团三个系统的联动互动,加强沟通、反馈、合作;要抓住工作重点,将主要工作精力投入到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工作上来,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全力做好就业工作。
(四)把握导向,加强教学工作针对性
就业市场竞争是学生职业能力与知识的竞争,求职失败多源于学而不精、学而无用。教学工作是学生就业的主引擎,是毕业生放飞职业理想的隐形翅膀。教学工作必须以学生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可在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在就业市场招考课程设置上寻求突破。现在的就业市场一改过去的“招聘”而转向“招考”,各单位(机关、企业)、各行业都采用“凡进必考”的招录制度。因此,必须对已开设的招考课程进行改革,以符合学生考聘需求;对有条件开设的招考课程要迅速增设;对开设条件不成熟的课程应考虑外请教师开设。针对当前很多地方高校大四学生课程较少的情况,应开设有助于考研、考公、出国、就业的选修课程,设置就业学分以加强教学管理,保证学生考得中、出得去、聘得上。
二是在市场课程上寻求突破。高校学科大纲要求的专业教学课程好比一条船、一只鸟,而市场课程就如一对船桨、一双翅膀。地方高校应积极开设市场课程,既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对一些专业办学培养目标不清晰、市场前景不好、同质化特征突出的课程,要主动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努力开设市场课程或动员学生辅修第二学位。
三是在实践教学上寻求突破。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一批实习实践就业一体化基地,实现“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化”[4]。
四是在考研率上寻求突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考研课程教学以及教学管理,做好考研动员,细化考研报考指导,提高学生报考研究生的报考率和录取率。
(五)与时俱进,创新创业促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源。以自主创业带动大学生的就业,是高校教育管理体制革新的需要,对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综合素质具有着重要的推动力[5]。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创新创业工作:
一是进行高校创业工作的资源整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加大学校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扶持力度。
二是做好创业课程质量提升和新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三是普及创业政策宣传和创业咨询工作,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扶持。
四是加大对学生创业项目支持力度,进一步做好组织、指导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工作,鼓励学生实现初步创业。
五是发展生存型创业团队,努力建设和大力扶持学科导向型和实践导向型创业团队,通过一批先行创业的项目对更多的在校大学生产生引领和示范。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全社会集中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事关国家的未来和稳定,事关高校的发展和未来,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美满,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信心。高校必须应对就业工作的新挑战,研究就业工作的新形势,分析就业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寻找做好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
[1]王新磊,于贤娇.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就业,2015(7):22-23.
[2]白春英.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5-6.
[3]赵敏.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3):88-89.
[4]王乾丰.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4):64-65.
[5]商永波.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市场,2013(37):150-151.
2016-05-21
陈擎(1983- ),男,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研究。
G647
A
2095-7602(2016)11-01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