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易经》的和谐理念对《最危险的猎物》中冲突的调和

2016-03-28曹悦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易经调和和谐

曹悦(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论《易经》的和谐理念对《最危险的猎物》中冲突的调和

曹悦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最危险的猎物》通过瑞斯福德和扎洛夫之间的生死较量向读者展示了三种冲突和对立,即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对立以及人自身德与行的矛盾。《易经》中的和谐理念可以用来调和这三种冲突。

关键词:《易经》;和谐;《最危险的猎物》;冲突;调和

0 引言

《最危险的猎物》是美国短篇小说家理查德·康奈尔的代表作,其结构精巧,情节扣人心弦,细节描写引人入胜,深受读者喜爱。小说描述了美国著名的大动物猎手瑞斯福德在去亚马逊打猎的途中,意外落海漂流到荒岛,从而与荒岛主人扎洛夫将军进行生死较量的惊险故事。作者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展示了人性扭曲所造成的人自身德与行的矛盾,谴责了极端社会达尔文主义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巧妙传达了作者的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意识。然而,这三种意识只是作者的忧患意识,如何调和文中所揭示的三种冲突和对立,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和谐是贯穿《易经》的一条主线,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德与行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易经》的和谐理念正好对应了作者的三种忧患意识。因此,用《易经》中的和谐理念对上述三种冲突进行调和,可为作者的忧患意识找到一条解决途径。

1 《易经》中“天人合一”理念对《最危险的猎物》中人与自然对立的调和

《最危险的猎物》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瑞斯福德和扎洛夫将军。瑞斯福德是美国著名的大动物猎手,他非常享受打猎的过程,从不去考虑被猎杀动物的感受。他很庆幸自己是猎人,因为在他看来,猎人理所当然可以随意杀害猎物。瑞斯福德无疑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就是万物的尺度,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大自然只不过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1]。在《最危险的猎物》中,打猎的职业使瑞斯福德对枪声极其敏感,当他在甲板上听到熟悉的枪声并向那个方向瞭望时,不慎掉入海中,最终流落到捕船岛,沦为扎洛夫将军的猎物。三天的逃亡让瑞斯福德对猎物被追捕的感受有了深深的体会——紧张、焦虑、绝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从某种程度上说,瑞斯福德坠海并沦为他人的猎物是自然界对他的报复。扎洛夫将军也是一名顶级的大动物猎手,在他眼中,自己生来就是要当猎手的。他走遍世界各地,猎杀过各种大型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扎洛夫将军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奉行者。然而,他厌倦传统的狩猎后开始猎杀自己的同类,最终,他被自己的猎物瑞斯福德所杀,落了个玩火自焚的下场。这也是冥冥之中自然界对扎洛夫将军的惩罚。

《最危险的猎物》中关于人与自然对立的调和,《易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即人类在做事时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时,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2]既然人与万物同为自然之子,那么人类就应该善待万物、善待自然、尊重其他物种的存在、爱惜动物。《易经》记述古人打猎:“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2]即古人打猎时能网开三面,而不赶尽杀绝,以保证动物能够更好地繁衍,保持生态平衡。由此可见,《最危险的猎物》中的瑞斯福德和扎洛夫将军没能认识到人与其他动物同为自然之子,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和存在价值。因此,他们不尊重动物的生存权,最后因一味追求和放纵自己的欲望而受到惩罚。

2 《易经》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理念对《最危险的猎物》中人与人对立的调和

瑞斯福德与扎洛夫之间的冲突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中人与人对立的揭示和批判。扎洛夫在厌倦了猎杀自然界中的动物后,就转以猎杀人来获得刺激和满足。为了获得他的“猎物”,他花钱买下这个被船员们称为“捕船岛”的地方。他在岛上建设城堡,利用虚假灯光信号诱导船只触礁,然后逼迫求救船员成为他的猎物。瑞斯福德因坠海流落到这个岛上后,也被迫成为了扎洛夫的猎物,经过五轮生死较量,瑞斯福德赢得了这场游戏,害人者扎洛夫最终成了猎狗的一顿美餐,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扎洛夫惨无人道的行为是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的结果。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大猎场,在这里人被分为强者与弱者、猎人与猎物。生活是属于强者的,强者控制弱者、奴役他们甚至杀害他们都是理所当然,弱者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强者提供娱乐。扎洛夫认为自己是强者,其他人特别是船上的水手的生命都无足轻重。他说:“我猎取的不过是世上的渣滓——不定期货船上的船员。他们20个人合起来也不及一匹纯种马或一只优秀的猎犬值钱。”[3]可见,正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导致了《最危险的猎物》中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易经》中和谐的社会生态观可以用来调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所造成的人与人的对立。《易经》认为不管是利益一致还是不一致的集团与个人,都应该和谐相处[4]。《周易·睽卦》言:“君子以同而异。”[2]也就是说和人相处要求大同存小异,不要求全责备,要尊重和允许别人有不同观点和意见,不能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周易·损卦》言:“君子惩忿窒欲。”[2]不同利益的集团或者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矛盾和冲突,不能以武力或暴力去解决。可见,人与人的和谐是相互理解、适当行为的结果,违背这些原则会给人自身带来灾难。《最危险的猎物》中的扎洛夫独断专横,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以暴力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自己和他人对立起来,结果落得个害人者终害己的下场。

3 《易经》中人自身的和谐理念对《最危险的猎物》中个人自身矛盾的调和

《最危险的猎物》中扎洛夫将军的外在和内心之间形成了一个矛盾体。外表上,他衣着考究,举止文明,谈吐文雅,显得很有教养。第一次见面时,他非常热情礼貌地欢迎瑞斯福德。游戏开始之前,他友好地提醒瑞斯福德要避开那些危险的地方,穿什么样的鞋子,还给他提供了食物和装备。说完这些他深深鞠了一躬,非常绅士地离开了房间。在最后一轮的较量中,当发现瑞斯福德出乎他意料地出现在卧室中,扎洛夫在短暂的吃惊之后,很快镇定下来,欣然接受了和瑞斯福德的最后较量。从整篇文章来看,将军俨然是一个文明人,但是,在他文明的外表下掩盖的是一颗残忍粗暴的心。

“一战”前,扎洛夫是个生活奢侈、腐化堕落的俄国贵族。“一战”后,沙皇垮台,他逃离俄国,到处打猎以排遣内心的空虚和心里的失衡。他冷漠嗜血,无情地猎杀各种野生动物,后来又逼迫落难船员陪他玩猎杀人的游戏,违抗他的意志就会被活活打死。可见,他内心的空虚无聊、邪恶野蛮与他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人物自身内在的德性和他外在的形象之间形成了显著的矛盾。

《易经》认为,人自身的和谐主要是指人的德与行之间的和谐。德是一个人内在的本质,行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德指导行,要想有好的行为必须有良好的德性,人只有通过修身进德才能够达成良好的品德。首先,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心平气和,无私无欲。其次,《易经》强调通过时时保持警惕,心存谨畏来修身进德,“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2]再次,《易经》言:“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2],即不断反省别人及自己的思想言行是修身进德的重要方法。一个人只有在身心平和之后再采取言行,才能使说的话有内容,行为合乎准则,从而达到外在行为的和谐,也即是《易经》所说的“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2]遵守以上人自身的和谐之道,则会受益无穷;反之,则害人害己。

在《最危险的猎物》中,扎洛夫之所以猎杀人就是他那不断膨胀的嗜血欲望在作怪,如果他能摆脱这种欲望的束缚,使自己的内心充实平和,他也就不会进行这种惨无人道的杀人游戏了。扎洛夫不断地制造海难来获得俘虏和他玩罪恶的杀人游戏,充分说明了他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的思想言行,改过迁善。在和瑞斯福德的较量中,扎洛夫胜券在握,没有丝毫的警惕和忧患意识,最终出乎意料地被自己的猎物所杀,可见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 结语

《最危险的猎物》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德与行的冲突最终导致的是人对自然的破坏、自然对人的惩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伤害以及人自身灵魂扭曲所带来的痛苦。由此,需要我们用《易经》中的生态理念来对以上三种冲突进行调和,以求得一条和谐之道。我们要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只是茫茫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人类必须融入自然,与天合一。人类之外,还有其他物种生存于天地间,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这个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生态平衡也才得以实现。我们要尊重其他物种的存在,欣赏它们独特的美和价值,做生命活动的守护者。只有这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才能得以实现,人才能尽享自然带来的恩惠。人类社会最美的和谐状态,指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纯真交往就必须提高自身修养,做到内心平和,心存谨畏,改过迁善,充分发挥人类善良的本性。

参考文献:

[1]杨晓琼.《最危险的猎物》的象征意义分析[J].外国文学,2010(12):66-67.

[2]郑红峰.周易全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3]Connel,l Richard.The Most Dangerous Game[A].In Hou Yiling(ed.).ContemporaryCollegeEnglish:CompanionReader4[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4]李桂祥.周易与生态文明[D].济南:山东大学,2012.

责任编辑闫桂萍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87(2016)01-0064-03

DOI:10.13887/j.cnki.jccee.2016(1).18

收稿日期:2015-08-22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古代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英国现代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14BWX02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曹悦(1981—),女,河南周口人,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用与文化。

Appling Ideas of Harmony in“The Book of Changes”to Reconcile Conflicts in“The Most Dangerous Game”

CAO Yu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Henan 464000,China)

Abstract:The Most Dangerous Game tells a battle between Rainsford and Zaroff.It reveals the conflicts between man and nature,man and man,man’s virtue and behavior,which can be reconciled by the ideas of harmony in the Book of Changes.

Keywords:the Book of Changes;harmony;The Most Dangerous Game;conflicts;reconcile

猜你喜欢

易经调和和谐
五味调和醋当先
Orlicz空间中A-调和方程很弱解的LΦ估计
《易经·序卦》探微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
调和h-凸函数和调和平方s-凸函数的 Fejér和Hermite-Hadamard型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