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及对策

2016-03-28李建如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67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李建如(重庆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



高校网络舆情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及对策

李建如
(重庆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

摘要:该文概括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论述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优化教育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焦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整合网络信息,注入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1 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

1.1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舆情往往和某一群体或阶层紧密联系,并不需要得到全部民众的认同,是一种社会政治态度,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利益诉求的互动表现方式,具有倾向性和价值选择双重特征。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多数网民针对自己关心的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某一焦点问题所持有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政治态度的总和。”①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可以定义为:在网络空间中,高校师生针对自己关心的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焦点问题所持有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政治态度的总和。

1.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2.1自由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自由性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第一,大学生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进步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权利。在高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乐于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二,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网络被认为是最自由的媒体,它为用户赋予了极大的主动权。尼葛洛庞帝认为:“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②网络的交互性为网民提供了空前的自由空间,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是以网络为载体,以大学师生为主体。高校网络舆性传播具有自由性特征。

1.2.2个性化

首先,这是由大学生的本质特点决定的。个性化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特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个主体,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实现自我成长的具体体现。在高校网络舆情的背景下,作为个性化的大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使高校网络舆情也自然而然地打上了个性化的色彩。其次,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我国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更多的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在提倡“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在网络舆情的背景下,大学生所受到的个性化教育思想,自觉地转化为个性化行为,使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1.2.3突发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发性由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第一,由大学生的本质属性决定。大学生是“半社会化”人,学习生活在学校,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往往对网络舆情的反应简单直接。第二,由网络的本质属性决定。网络具有传输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高校网络是传播网络舆情信息的渠道,当舆情事件与大学生利益相关时,大学生便会及时地做出反应,甚至掀起高校网络舆情的高潮,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1.2.4平等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平等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网络参与地位的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大学生是我国公民的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具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平等地参与网络舆情。第二,在网络上的发言权平等。约翰·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认为:“因特网让个人更有机会就公共事务发言。”③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能对舆情焦点问题自由平等地发表意见,不受阶级、民族的限制。

高校网络舆情必然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2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2.1教育空间更具开放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舆情传播的主要载体,舆情传播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发表意见、交流思想。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借用网络载体,扩宽教育空间,通过“在线交流、在线座谈”等方式,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对大学生开展主流价值观教育。

2.2教育形式更加多样性

首先,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网络使教育者失去了主导的优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于平等的地位。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通过不断分析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特征,对改进教育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逐步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参与网络舆情,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来辨别信息的是非曲直,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其次,教育手段更加多样化。教育者可以采用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多种表现方式为一体的教育手段,从各个方面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3教育效果更具时效性

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借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大学生的舆情信息。借助网络平台的互动,大学生能够吐露心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根据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有不良倾向、偏激观点的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4传统权威形象破碎化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掌握了娴熟的技能和丰富的知识,教育者拥有教育的绝对权威和主动权。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大学生能够从网络上获得更多的教育信息,教育者逐渐丧失了传统的优势。此外,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僵化,不愿意接受网络技术,或者由于年龄的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能力下降,这导致他们在高校网络舆情迅速发展的今天,做了“井底之蛙”,他们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大打折扣。

3 在网络舆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对策

3.1搭建教育平台,扩展思政教育空间

3.1.1坚持网络传播的社会主义方向

以网络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培养“四有”新人服务。实践表明,网络传播的政治方向正确与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运用好网络载体,充分发挥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自觉抵制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3.1.2消除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

在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接触一些不良信息,他们具有盲从的特点,这往往被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所利用,这必然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因此,学校应加强对网络传播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坚决打击非法的网络传播行为,努力净化网络传播内容,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2优化教育模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3.2.1充分利用网络载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谈话、开会和理论教育为主,这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利用网络载体开展教学活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网络传播信息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二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三是传播手段的兼容性;四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网络传播信息的优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空间。

3.2.2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载体的互补优势

不同的网络载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具有各自的优势。BBS具有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公民参与度强的特点;E-mail具有价格低廉、方便快捷、暂存信息量大的特点;QQ可以实现语音、文字、视频的交互运用,是广大学生常用的即时网络通讯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博客、微信等网络应用方式,它们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应把握这些网络载体的特点,充分利用不同网络载体的优势互补,以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3.3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焦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3.1培养校园网络论坛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他们接触的大众传媒信息多,并将这些信息再加工后传播给其他的人。要想在高校网络环境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的“意见领袖”。高校可以通过“意见领袖”来引导校园网络舆情,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将不良的舆论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形成良好的网络风气。

3.3.2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强化自律机制

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网民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高校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网民的道德素质。学校可以通过调整德育教育的方式,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把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使大学生明确网络道德规范,养成遵守网络道德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3.3.3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网络舆情跟踪机制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支既具有政治理论水平高、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又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④建立网络舆情跟踪机制,各级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各司其职,跟踪高校网络舆情,及时处理网络事件。

3.4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注入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

3.4.1有效监控网络,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对各种网络载体加强监控,加强正面宣传、正面报道、正面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地依托网络载体,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的风尚,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3.4.2建立网络舆情监督机制,净化网络环境

高校要剖析通过网络媒体的现实,澄清是非,建立网络舆情监督机制。抓一些反面典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舆论批评,曝光一些人的丑恶行径,培养人们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习惯。网络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净化网络环境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另外,还应该制订有关网络舆情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网络环境以及学生的网络道德观。

注释:

①廖扬平:刍议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新功能的关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6).

②[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05.

③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33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特质[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1-32.

④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10号.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罡.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

[3]廖扬平.刍议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新功能的关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6).

[4]郭志伟.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引导[D].长沙:中南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李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87(2016)01-0031-03

DOI:10.13887/j.cnki.jccee.2016(1).9

收稿日期:2015-10-20

作者简介:李建如(1990—),女,四川隆昌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