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

2016-03-28王进国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合川401520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缺失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王进国(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

王进国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推行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开展高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一定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工作,将工作重心放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方面,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人文关怀缺失问题。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

人文关怀源于关怀人类的生存状态,其核心内容是发挥人文关怀对人类道德价值和尊严的作用,维护人类生存的状态和权益。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拾其人文关怀还能够使大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优秀品质得到科学的培养,实现学生德育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机整合,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人类思想教育的发展,并使社会的发展更为健康,继而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价值。

1 人文关怀的相关内容

1.1人文关怀概念

“人文关怀”理念起源于西方人文主义,肯定了人类人性价值与自身价值,倡导一种享有公平、自由、民主的权利状态,这对于解放人类以及尊重人的理性化思考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重视人类内心精神世界是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以及个人生活三种层面。此外,在人类追求的一切事物中,人文关怀是作为一种基础性追求存在的,而达到人类人生最高理想要求则需要依托于人文关怀。

1.2人文关怀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社会整体架构也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思想状态也发生了很大变革,因此,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一定要重视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使之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而这也是人文关怀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它能够进一步实现拓展思想教育工作范畴的高校教育目的。

除此之外,自从我国迈入新时代,社会开展趋向于改革的和谐化。而实现人类、社会、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强化和谐理念。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基于人文关怀,并将其作为一种开展教育的背景,使高校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地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不断完善大学生的各项优秀品质以及人格,从而有效激发其潜能,并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体现

2.1不能遵循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哲学家提出这样一种理念,人类做事需基于自身的需求。倘若一个人忽略自身的实际需求,这就表示这个人无论在精神方面或者身体方面都不能够接受他们的人文关怀,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主观意识也就基本丧失了。而目前,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阻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不能够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不能遵循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政教育理念。这就使学生的合理需求不能够得到相应的满足,这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全起到了一定消极的作用。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体现对大学生思想异化的尊重

作为高校的学生,每位学生都承载着建设祖国的重责,而每位学生作为一种独立的个体存在,他们具备各自的独立意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理念基本上忽略了大学生的思想异化问题,且将其作为一个一致的群体。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思想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不利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目前,部分高校仍存在将大学生作为统一整体进行教育,忽略每个大学生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受教育主体存在,在这种没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下,很难体现出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对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2.3缺少师生之间的必要交流

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灌输现象,在这个知识汲取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这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得不到有效调动。同时,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教育工作者往往不能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形式的局面。由此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师生之间的必要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又能够体现真正的人文关怀,从而发挥富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4缺乏必要的人文社会实践活动

实现大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主要途径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而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缺乏必要的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与提升。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均得不到很好的培养。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尽管已经逐步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针对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仍未健全,主要体现在学生不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导致其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3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对策

3.1贯彻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贯彻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基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够满足大学生在全面发展中的一切需求。同时,教育工作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以爱心去呵护、感化学生,并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高校贯彻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注意:第一,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要以大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第二,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要强化学生教育的个体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激发大学生对于思政知识的学习兴趣,只有做到上述两点,才能使学生的思政知识水平得到提升。

3.2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式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现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各个领域所广泛应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将会接收到更多的外来文化与思想,使大学生的思想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为此,高校为了使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得到落实,就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大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学习热情。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个学生,并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及时地更新传统教学方式,使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脱离传统的枯燥说教方式;其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授课时,尽量保持优美、富有吸引力的语言特色,从而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最后,教育工作者要科学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相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将得到全面落实,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水平。

3.3强化高校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意识

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受到人生阅历的影响,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大学生的调节能力有待增强。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高校一定要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关于人文关怀这项内容,使人文关怀机制得以完善,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并帮助其不断健全心智、完善人格。强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把握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掌握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倘若学生生活或学习中出现一系列困难时,教育工作者要进行适当的调节,继而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及时给予必要的关怀与指导,从而慰藉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在生活中充满自信;其次,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并投入相应人力、财力和物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体验到人文关怀。

3.4有机地整合显性与隐性教育

为了实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的渗透人文关怀,高校应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有机的整合。目前,在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较多阻碍因素,而这些阻碍因素主要源于人文关怀的缺失。为此,高校进行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要积极地投入人文关怀,将显性教育方式结合隐性教育,继而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使思政教育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具体体现在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打破思政教材的局限,适当地融入其他学科内容,包括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等等。例如,以思政教育课程为例,任课教师可以在授课中加入一些毛泽东诗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领袖的点滴情怀与伟大思想。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本质内容是将感性元素与具体元素融入到较强理论知识中,从而便于学生对思政教育知识的理解。

3.5建设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理念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与人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环境能够以正负两种效用作用于人的身上,良好的环境能够使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尤其是思想政治素养。而建设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理念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影响力与感染力的强化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该内容也在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有所体现。高校的校园文化涵盖了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以及校园精神文化等方面内容,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从而为高校大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人文关怀思想,只有凸显人文精神,才能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同时,高校制度文化的建立,同样也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先进精神文化的培育,要基于大学生的兴趣出发,思政任课教师可以利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思政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汲取一些较为先进的思想与文化,这对于大学生良好道德观念、人生信仰的形成与审美情趣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树立积极的文化理念,鼓励大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并使大学生在理性、宽容而又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内容的不断深化,教育部门对高校富有人文情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为了使二者相契合,高校思政教育要遵循科学的发展方向,以大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科学整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从而打破我国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局面,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丽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73-75.

[2]戴晓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5):67.

[3]孟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97-98.

[4]邓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5]蔡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幸福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6]丁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李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87(2016)01-0045-03

DOI:10.13887/j.cnki.jccee.2016(1).13

收稿日期:2015-10-10

作者简介:王进国(1985—),男,重庆璧山人,法学硕士,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缺失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