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视角的学术期刊竞争关系与发展策略
2016-03-28王艳
王 艳
基于生态位视角的学术期刊竞争关系与发展策略
王艳
摘要:随着生态学研究的深入,生态位的概念在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文章探析了学术期刊的生态位及其特性,包括生存本质性、社会积累性和自校平衡性;阐明了基于生态位的学术期刊在行业内的竞争关系,得出生态位重叠是期刊竞争的起因,生态位宽度是期刊竞争的变量,生态位变动是期刊竞争的过程,生态位分离是期刊竞争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术期刊生态位的优化策略,包括找准最适生态位、拓展最宽生态位和营造最佳生态位,以提高学术期刊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学术期刊;生态位;竞争关系;优化策略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市场化已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各学术期刊在激烈竞争与对抗中相互学习和借鉴办刊经验,探寻其生存与发展之路。如何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发挥办刊的主动和能动作用,使自己的刊物始终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并在众多的同类中独树一帜,是摆在每位期刊人面前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学术界对于期刊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如何面对竞争与挑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其中,在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讨论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纵观现有文献,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运用于期刊发展实践,对期刊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已成为一种共识。张静等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的生态特征,认为科技期刊应积极处理好与生存环境及竞争对手的多重关系,顺应出版生态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1];俞涛等提出,引入竞争机制,按照生态规律优化生态系统是增强期刊竞争力的根本途径[2];崔兆玉在分析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生态现状的基础上,从主体关系、出版资源、编辑素质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科技学术期刊生态系统培育与优化的问题[3];刘玉清认为,科技期刊要走差异化生存之路, 必须选准自身的生态位、进行个性策划和不断开拓新领域[4];俞涛等提出了科技期刊生态化生存的概念,指出科技期刊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实施生态化生存策略[5];张颖等从科技期刊和生态两个概念入手,就科技期刊生态化发展“两步走”路径进行了阐述,描绘了科技期刊的生态化之路,认为生态化成为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6]。
已有文献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视域,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学术期刊在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旨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术期刊生态位的概念及其特性做一描述,并基于生态位的视角探析学术期刊在行业内的竞争关系,以及如何优化期刊生态位以保持其持续竞争优势。
一、学术期刊的生态位及其特性
人们在对大自然的研究中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在同一区域一般不会出现亲缘关系相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或方式的物种,生态学家将自然界的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现象。关于生态位的概念,研究者基于视角和重心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定义。Joseph Grinnell于1917年首次提出生态位慨念,他侧重从生物分布的角度解释生态位,后人称之为空间生态位;1927年,Elton提出了“生态位是物种在其生活环境中的地位以及它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含有功能生态位或营养生态位的意思;1957年,Hutchinson提出了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他认为在生物群落中,理论上的没有种间竞争的种的生态位是基础生态位,而现实中竞争者的存在使物种只能占据基础生态位的一部分,称之为实际生态位[7]。
由此可见,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及其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它是每个生物在环境中所占阈值的大小,包括生存空间的大小、食性的大小以及对不同环境条件的不同适应等。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生态学研究的深入,生态位的概念在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人们尝试运用生态位理论审视人类社会活动,解决各自专业领域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学术期刊是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己任,承担信息传播、学术交流、成果发布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任。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已有近5000种,除特征比较明显的专业性期刊外,大部分期刊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其影响力甚微;期刊主办单位的分散与多头管理,制约了期刊的规模化发展以及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低水平重复出刊限制了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有限的资源及不完善的期刊评价机制导致行业内出现恶性竞争。造成当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既有深层次的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也有众多学术期刊自身定位不明、贪大求全、内容平庸、特色缺乏问题。因此,运用生态科学理论,从生态位视角解析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一种生物的生长受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如果一种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生物的忍受范围,这种因子就会成为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限制因子[8]。与此相类似,学术期刊面临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全面、复合、多元的社会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同样充斥着共生与竞争、平衡与不平衡、适应与不适应,在这种矛盾着的生态系统中,同一区域、同一时期的各种期刊,为了共同食物(稿源)、生活空间(读者源)或其他资源而出现的竞争是激烈的,这样,某一特定期刊所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可能会越来越小。其结果是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各种期刊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稿源分化)、不同的时间(刊期分化)或其他生态习性上分化,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竞争的紧张度,从而使各种期刊之间形成可能的平衡而共存。
综上所述,学术期刊的生态位是期刊在整个社会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并且可能利用的资源空间的部分,是一种期刊乃至期刊行业在社会生态大环境中拥有的明确位置。一种期刊的生态位决定了其资源取向与读者定位,也是该种期刊在行业内竞争实力的标志。期刊生态位是由期刊所处的外部环境、自身状况、环境与期刊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期刊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它具有生存本质性、社会积累性和自校平衡性等特征。
(一)生存本质性特征
学术期刊生态位的生命本质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期刊生态结构系统化。期刊的生态结构包括内部因子、外部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内部因子包括优秀作者的优质稿源、权威的审稿专家、编委和主编的学术优势与决策能力、编辑部的组织结构及编辑人员的职业素质、畅通的发行渠道等;外部因子包括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广大的读者群体、大量的同类期刊、广告资源、融资出资机构、图书情报机关、期刊评价机制、出版印刷与科研单位等;社会环境因子包括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市场价值导向、学科发展水平、科研评价政策与导向、数字化发展程度、经营理念与办刊模式、社会舆论监督等。上述诸因子中,内部因子是核心因子,是维持学术期刊生存与高水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各因子之间相互交融与相互渗透,表现为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形成期刊生态位特定的结构形态和联结方式,呈现出资源维度之间的系统化特征。没有一个因子能脱离其他的因子而独立生存,任何一个结构层面因子的缺乏都会影响期刊生态位的正常运转,这种关系既错综复杂又和谐共生。期刊在初创期,生态位各环节上因子的联接比较松散,没有真正建立起全面的“人-物能-信息”流转关系,面临较强竞争压力;而到了发展期,各因子的作用逐步显现,且它们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能够广泛开展“人-物能-信息”之间的互动联系,期刊生态位功能达到不断清晰与稳固。
(二)社会积累性特征
学术期刊生态位的社会积累性主要表现为期刊资源因子体系的变化与结构功能的发展。随着期刊的内部因子、外部因子和环境因子的不断变化,期刊的生态位总是处于动态调整变化和不断完善的状态,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一些期刊生态位朝着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成熟形态发展,而另一些期刊生态位则走向衰退,逐渐退出竞争行列。从结构功能发展角度看,内外资源因子的变迁与整合、与外部环境及其他期刊的交往与互动使得期刊的结构功能不断演进与完善,学术期刊生态位就是在这种结构演进与功能完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由此可见,期刊生态位是整个社会生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态因子的多寡和优劣影响着期刊生态位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决定期刊生态位的存亡久暂。如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不断涌现,从而为期刊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出版资源,使期刊的整体质量稳步提升。处在发展初期的期刊生态位,与外部社会环境进行物能流转的机制不完善,所能利用的生态因子的种类较少、丰度不足、效度偏低;而当进入成长发育期,那些无效的和低劣的生态因子逐渐被剔除,留下那些促进生态位正常生长、健康发育的生态因子,从而使期刊生态位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趋于稳定和完善。
(三)自校平衡性特征
自然界生物物种在不受外力和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其生态位可保持自我调节与平衡。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自校平衡机制决定了物种生命形态的发展变化,构成物种新陈代谢的本质。作为具有生态结构系统化的学术期刊,其生态位也具有一个能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形成的自校平衡机制。期刊内部因子的角色冲突、功能转换,增强了期刊生态位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外部因子的变化,铸就了期刊生态位不断循序渐进、推陈出新。期刊生态位的这种自校平衡机制,一方面,可以维持和保证现行期刊生态位有序运转,稳固业已形成且行之有效的内部各因子间关系,约束和把控其行为方向,强化内部结构;另一方面,随着外部因子的变化,适时调整和优化与外部环境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增强期刊抗风险的能力。
二、学术期刊生态位与行业内的竞争关系
(一)期刊竞争的起因:生态位重叠
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生态位相似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或分享同一资源时就会产生生态位重叠。重叠就表示存在竞争,重叠得越多就表示竞争越激烈。从一般意义上讲,在两家或两家以上期刊共同占有或利用同一资源变量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期刊生态位的重叠。一个特定的生态空间可能存在多家期刊,少则几家、几十家,多至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范围的百家、千家,但由于稿源的有限性与适用性,往往是众多的期刊在同一生态空间共同争占同一有效资源,竞争也就会成为期刊行业内生态关系的主旋律。生态位相同的期刊在面临同一期刊评价机制压力下,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那些处于同一区域、同一生境中的期刊之间。据教育部官网2015年5月22日发布的消息,北京市拥有各级各类高校91所,每所高校至少都有1种学报类期刊,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多种期刊,加之有关科研院所、专业协会主办的期刊,其稿源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二)期刊竞争的变量: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指自然界中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生态位宽度的原理是:一个物种如果只能占用整个所能利用资源序列的一小部分,那么该物种的生态位较窄;如果能够占用整个所能利用资源序列的多个方面,则该物种的生态位较宽。如那些在国内或国际期刊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较高知名度的期刊,其生态位的宽度远大于一般期刊,其所能选择、占有和利用的稿源远多于一般期刊,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就占据了有利位势。同时,生态位宽度大小受可利用资源量多少的制约,随着可利用资源量的变化,生态位的宽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如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得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期刊作为展示科技成果的重要园地,其生态位的宽度将随之拓展,从而使该类别的期刊增强了竞争的筹码。由此可见,期刊生态位宽度越大,其对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对环境的适合程度就越高,在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期刊竞争的过程:生态位变动
生态位的变动包括生态位的压缩、释放和移动。当一个物种群落遭到来自其他种群的入侵就会发生竞争,使原有活动空间缩小,生态位宽度变窄,这就是生态位压缩;在生态位被迫压缩的情况下,某些种群会寻求扩大利用空间与资源,进入过去没有占用的生境,拓展生态位宽度,这种拓展称为生态位释放;与此两者有关的另一种反应是生态位移动,它是由物种在竞争压力下而发生的生存行为或形态上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术期刊无疑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数量已达近5000种。随着新期刊的不断加入,期刊间对资源需求的矛盾加剧,竞争性趋强,期刊原有生态位宽度发生了压缩;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期刊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主动做出新的选择,改变办刊思路和更新办刊理念,寻求过去没有、别人也未曾涉足的空间与资源,实行差异化发展;因生态位的重叠,加之同行业竞争者包括潜在竞争者施加的竞争压力,使原有的竞争关系发生了改变,一些期刊利用空间与资源的位置发生变动,并因此而导致期刊生态位的移动。由此可见,生态位的变动(包括压缩、释放和移动)过程就是一个持续竞争的过程。
(四)期刊竞争的结果:生态位分离
生态位分离是指同一区域的亲缘物种在生态位选择上的某些差别的现象,这种选择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对资源的竞争。保持有生态位重叠现象的两个物种共存,必须进行生态位分离,如无分离就会发生激烈竞争,就会使弱势物种逐渐走向消亡。在期刊行业内,由于在社会环境、资金、市场等生态因子的重叠会导致期刊间的竞争排斥,一些期刊会主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进自身的生态位,有意识地将其与其他期刊分开,有针对性地注入特质有效因子,扩展其生态位功能,降低竞争的负面影响,实现期刊间的和谐共生。例如,日益加快的学科综合与分化,使作者和读者资源均较丰富,作者和读者的专业化要求传播的内容也越来越专业化,每个学科、每个分支、甚至某个单一研究方向都会伴生一份期刊[9]。这就要求期刊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学科的细分上下功夫,以获取优势资源为目标,重新调整、准确规划期刊的生态位,确立相对竞争优势。
三、学术期刊生态位的优化策略
综上所述,学术期刊的生态位是个体期刊、同类期刊和全体期刊生存条件的总集合,它包括空间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2]。期刊所属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层次是其空间生态位;其在出版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不同而占据相应的功能生态位;作者、读者资源和广告资源等构成了其基础营养生态位;由于期刊行业的竞争而现实占用的生态空间是其实际生态位。学术期刊要顺应出版生态规律,积极主动处理好内部因子、外部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的相互衔接关系以及与其他期刊的竞合关系,找准最适生态位、拓展最宽生态位、创新最优生态位,从而具备可持续竞争优势。
(一)找准最适生态位,提高期刊生存力
自然界物种的最适生态位应是介于最高生态因子和最低生态因子之间的生态位,具有该物种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存起作用的生态因素。在期刊生态位的演变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的位次、功能,并充分加以区分和协调。期刊现时能够或正在利用的生态资源空间是其现实生态位,而在未来发展中可能被利用的生态资源空间是其潜在生态位。现实生态位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这一生态序列上,期刊要顺应出版规律,有效利用和整合相关出版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分析期刊发展所处环境和生态系统现状,顺应现实发展的要求,明确自身定位;与其他同类期刊建立互动交流机制,通过有序竞争、在共同发展中找到均衡点。当期刊生存受到不利生态因子的限制时,必须对现实生态位的值域范围加以扩充,扩充生态因子的效用度,以释放潜在生态位的功能。可见,期刊就是在对内部、外部和社会环境因子的优化组合以及在现实与潜在生态位的协调转换中找准最适生态位,从而能动地在与其他期刊的物质与能量流转中提高其生存力。
(二)拓展最宽生态位,提高期刊发展力
一个物种要想成功生存与繁殖,必须善于对其生态位进行拓展和调整,以改造和适应环境。不同学术期刊可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优劣不等的生态因子,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结构体系,或处于相同的环境区域,因而,只有不断调整生态因子取向并强化其组织结构,才能更好地维持生存、稳步发展。期刊生态位的宽度可以理解为期刊在所处环境中对某一资源要素的占有和利用程度,拓展最宽生态位就是要求期刊对所处环境的适合度最佳,对资源要素的利用程度最高,其发展的生态空间最大。处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期刊,必须充分认清和有效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可能获得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各种生态资源因子,由于期刊所处地域和发展时期的差别,不同期刊会拥有其独特的学科专业资源、地域历史和文化资源、人本资源等,明确这些资源所具有的特性并加以优化配置,制定相应的发展和应对战略,并在竞争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10]。可见,通过对每一资源要素生态位宽度的衡量,就可以实现对期刊整个生态空间的准确把握。这种基于生态位分化而形成的按市场细分的、具有不同学科专业特色和多层次学术期刊生存格局,可以使期刊进化为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种群,使它们各自拥有最宽泛的出版资源。
(三)营造最佳生态位,提升期刊竞争力
最适宜物种生长、壮大的生态空间环境可以被看做该物种的最佳生态位,在这一生态空间中可免受其他物种的侵扰或在竞争的环境中处于生态链的顶端。由于一定时期出版资源的稀缺性,期刊之间为了占有和利用更多的资源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随着期刊市场化的发展及期刊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期刊竞争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竞争的焦点也由单一的资源争夺转变为特色竞争力的比拼。学术期刊只有找准生态位并在此基础上营造最佳生态位,以突出刊物个性为宗旨,确定独特的受众定位、特定的读者对象和市场空间,实行特色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形成以期刊的独特优势和个性为核心的竞争能力。当前,我国学术期刊还普遍存在数量众多、结构紊乱、内容大同小异、有些学科重复办刊的现象,对此,政府可通过法律手段和政策导向,强化对期刊市场的管控,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个体期刊应审时度势,勇于面对竞争的挑战,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域资源、学科专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优势,创建优势研究栏目,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品牌,借以吸引高素质研究人员及高水平研究成果,扩大期刊在业内外辐射力和影响力。可见,在不同的时期及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期刊通过构筑特色竞争力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营造最佳生态位,是推动整个期刊不断变革和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学术期刊是特殊的社会产品,其生存与发展的规律与自然界中生物物种相类似。本文基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从生态位的视角对学术期刊生态位及其特性、与行业内的竞争关系进行了探讨,处于竞争压力下的学术期刊,应审时度势,在有限的生态空间充分占有和有效利用各种生态因子,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优化资源配置,找准最适生态位、拓展最宽生态位和营造最佳生态位,以提高学术期刊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静,程启厚,王明华,等.论生态学视角下的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J].编辑学报,2012,24(4):317-320.
[2]俞涛,王道平,张高明,等.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编辑学报,2007,19(1):3-5.
[3]崔兆玉.论生态化视阈下科技学术期刊之生存与发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10):149-151.
[4]刘玉清.科技期刊的生态位与差异化生存之道[J].编辑学报,2005,17(3):167-168.
[5]俞涛,王道平,张高明.科技期刊的生态化生存策略[J].科技与出版,2008(7):28-30.
[6]张颖,廖志鹏.科技期刊的生态化之路[J].科技与出版,2014(6):157-159.
[7]宋丁全.生态位[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22(3):1-4.
[8]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7-30.[9]姚远,陈浩元.科技期刊建学的社会基础及学科框架构想[J].编辑学报,2005,17( 5):317-320.
[10]余志虎.基于资源优势的学术期刊特色栏目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72-577.
责任编辑:李应青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cademic Journal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Niche Perspective
WangYan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logy research,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niche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many fields. 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ecological nich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journal, including survival nature, social accumulation and self-controlling balance. It explains the intra-industry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of academic journal based on ecological niche and it also draws conclusions that the ecological niche overlap is the origin of journal competition, the ecological niche breadth is the variable of journal competition, the ecological niche change is the process of journal competition, and the ecological niche separation is the result of journal competition. Based on thi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niche of academic journal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cluding captur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ecological niche, expanding the widest ecological niche and building the best ecological nich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urvival ability,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competition ability of academic journal.
Key words:academic journal; ecological niche;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optimiz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Z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6)03-0129-05
作者简介:王艳,皖西学院学报副编审,研究方向:期刊管理,区域经济(安徽 六安 237012);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武汉 430070)。
收稿日期:201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