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质:一种表象分析
2016-03-28符彬
符 彬
(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学院,福州 350002)
感觉质:一种表象分析
符彬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州350002)
丹尼特采用基于第三人称的异现象学方法论,把感觉质由内在的、定性的特征解构为外在的关系属性,并进一步澄清人们日常关于感觉质的所指只是与经验共生的经验感受器。这与许多传统的看法矛盾,从而引发了感觉质的表象与实在之争。
感觉质;丹尼特;表象;实在
感觉质(qualia)即现象意识,它是指由意识对象所引起,主体产生的特殊现象属性。整个哲学传统中,对现象意识的认识全部都来自内省方法。正如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现象意识是纯主观体验,因而具有私密性、不可言说、唯有我自己才有优越通道,任何客观的外部观察都不能获得真实内容。这种看法认为意识经验具有任何物理手段不可消解的本质,因而被称作“意识经验的本质主义”,催生出悲观论,如内格尔(Thomas Nagel)指出:“提出主观性的问题是难以驾驭的,或者说要想解决它是毫无希望的。对此,我们不仅仅是没有解决之道。甚至对一种心理现象的物理解释应该会是什么模样根本就没有任何概念。”[1]26于是,意识经验成为横亘在当前认知科学面前一个无法跨越的鸿沟。
彻底的物理主义者站在另一个极端,他们认为意识经验的主观特征不过是旧形而上学说法的继续,是一种被错误认识的表象。比如邱奇兰德(P. M. Churchland)认为:“难题是一个被误解的问题,它是一个带有欺骗性的问题。”[2]所以应当通过建立全面而彻底的神经科学范式,来取代我们今天的整个意识思维方式,从而取消这一问题。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如查尔莫斯(David Chalmers),他把意识的辨别、报告、机制等功能性问题称作可以通过科学发展来逐步澄清的易问题,而把感受质浮现称作难问题,提出信息的双面理论来解释。
与这些观点都不同的是,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采取了一种更富有建设性的立场。他激进的认为:“感觉质甚至不是不能言说的东西;感觉质是一个哲学术语,它只有困惑而没有孕育任何事情,最终它完全不指任何属性和特征。”[3]他一方面指出感觉质具有一定的实在地位和功能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意识的功能建构完全可以消解这种表象的作用。这一切都从他的异现象学方法论开始。
一、方法论奠基:从内省到异现象学方法
现象意识在当代认知科学中客观考察,因为所有第三人称视角做出的观察探测都是推测性的。所有意识的科学研究是不可能的。正如内格尔(Thoms Nagel)所说:“世界、生命和我们自己的某些东西,是不能从一个最大的客观立场出发得到充分理解的,不管这个立场可以把我们的理解从我们开始的地方推到多远。”[4]80这种现象意识的本质主义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传统,而且也变成认知科学的主要方法论顾虑:“心智现象存在,而且产生效果,但这些效果不能为科学所研究,科学只好满足于得到有关大脑的‘外围的’或‘低级的’效果和过程的理论。”[4]445
丹尼特明确提出:内省的方法并不可靠,不能通过这种方法来研究感觉质,并提出了一个称作直觉泵(intuition pump)的著名的思想实验。从前,麦克斯维尔咖啡屋有两位咖啡品尝师,分别叫蔡斯(Chase)和桑伯恩(Sanborn)。他们的工作是确保咖啡的口味保持恒定。在两人工作六年以后,蔡斯对桑伯恩说:“这个咖啡的口感(taste)和以前一样。但是我的口味(taste)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不再喜欢那个口味了。”[3]桑伯恩身上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他说:“我的味觉标准(taste)没有变,但是我的品尝机制(taster)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我的味蕾或者口味分析机制的某些别的地方出了问题。”[3]丹尼特的问题是:是否真的能够根据他们的语言,来判断其内容的可靠性?经过考察不难发现,两人的语言都依赖于记忆的可靠性。那么记忆内容能保证一直可靠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在日常经验上,还是在科学实验中。
显然内省不是说明记忆可靠性的好的证据。丹尼特结论道:“实际上,主体的‘内省’的信念,是比外在观察者所能收集到的证据更差的证据。……蔡斯关于他的感觉质稳定性的直觉判断,在认识论上,并不好于他对光线密度稳定性或房间温度稳定性的直觉判断。”[3]也就是说,直觉的、内省的方法并不可靠,不能随便轻信这种直接的经验的表达。除非别人用第三人称的方法在他身上执行了那类测试,得出了实际结果,否则他的断言都是猜测的。这种观点显然受到了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内省的方法确实会出现各种状况。
内省之所以会犯错误,是因为当人们在进行自我观察和审视时,往往会进行各种即兴推理,这种推理经常会犯错,因此不应该对内省过于自信,也不应该过多地相信内省的第一人称权威。实际上应该坚持走中间道路,即异现象学方法论,即对一个现象项目,可以由主体对经验进行语言表达,又由异现象学家对之进行经验的检验。这是一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方法,它有利于避免内省时出现的错误。异现象学方法指出:如果我们通过别人的口头描述,能够找到足够多的、界定所描述事物的特征,根据这些界定性特征所找到的东西就是异现象学世界的内容。虽然它可能与人们内在的信念不一致,但它的确就是我们内在所相信的事物。在确立了异现象学方法论之后,丹尼特进一步开始深入地研究感觉质的特征。
二、破碎的感觉质
对本质主义者来说,现象意识的内容是只能为主体所体验的感觉材料,如看到红色的体验、作为一只蝙蝠的体验等等。正是这些感觉材料的获知,才确证了主体性心智或灵魂的存在。丹尼特分析,要反驳主体性的内核,就首先要说清楚所谓的感觉材料的构成和感知。认知科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实例来解释所谓的感觉材料的反直觉特征,以及主体心智的虚无。
考虑盲视的实例。盲视是人的视皮层的区域损伤所造成的病症。在实验中,I型盲视的患者因为具体的物理损伤而不能产生视觉经验,但他们对这块区域内物体的位置或者运动类型做出的判断,要远远高于随机猜测。这就是所谓的盲视现象,是一种没有意识的视知觉。如何解释没有视觉经验却获得外界图像信息这种现象呢?当前科学家倾向于认为:视觉信息的传达可能并非仅有视觉经验这一种编码方式。II型盲视是心理性失明,患者声称自己失明感受不到视觉经验,但是相反他们对外部物体位置和运动的判断,总是低于随机猜测。显然存在某种底层机制在“有意识的”抑制他们的视觉经验,可以据此反驳第一人称权威性的主张。这两个实例合起来,可以产生这样的印象:所谓有“意识的视觉经验”并非是意识故事的核心,真正起作用的可能是那些并非以视觉经验方式存在的视觉信息编码与处理机制。所以片面的追求那种浮于上层的意识经验,很可能走错了方向。
那么非意识经验的内容为什么会使我们觉得是有意识的状态呢?这里最重要的是对整个反应过程的训练与提高。考虑藏针游戏。游戏者的困难不是没有视觉经验,即使心智中已经有了关于对象物体的表征,甚至这一表征已经形成视觉经验,但有意识的心智就是没有注意到它们。那么如何提高有意识心智的注意水平呢?这是第一人称视角的一个难题。因为主体是主观且自由的,无法通过规范化的方式揭示这一过程,甚至排斥任何有规律的解释。但从第三人称角度来讲,这些都是身体或大脑的底层活动的结果,是认识的建构网络反复训练并提高的结果。通过这样的训练,心智的有意识经验已经发生了变化,能够意识到以前意识不到的东西。
盲视说明视觉的其它加工方式,藏针只是说明视觉经验的反应时间可修正性,在这两个论证中,都可以排除自主的灵魂或自我这一对象。丹尼特又加强了盲视论证。在对盲视患者的救助中,利用假体视觉,盲视患者重新获得更多的视觉功能。但是,很明显他们对视觉内容的反应与普通人有很大不同:他们缺乏应有的情感体验。经过长期发展,他们可能发展出第二天性——一种另外的视觉经验和反应形式。如果说存在一个正在感知经验的灵魂,那么这个灵魂将变得十分不同。
盲点现象对灵魂的说法打击更大,盲点是人视觉固有的效果。人用眼睛观察的时候,视野中每时每刻都会出现盲点。但奇怪的是,除了在特殊的实验场合,人们从来也感觉不到视野中有盲区存在。所以我们从没有从盲点接受任何视觉信息,但这一缺陷却不被察觉。显然视觉提供的是有“缺失”的经验现象,因而意识是不连续的,这是意识最惊人的特征之一。意识只是在表面上是连续的,经过回溯可以很容易发现其不连续的实质。传统上用“填充”现象来解释意识表面的连续性,但却是不可能的,大脑没有那么强大的填充能力。最简洁的解释不过是“忽视”——大脑确实没有看到盲点区域,演化根本没有设计出注意它们的能力。忽视现象在认知中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在于打破了感觉质的统一性,使其呈现出离散的、并行的处理结果。这对强调经验的质性特征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质主义一直坚持,我们以某种方式直接熟知我们经验中的一些特殊的特性或特征,这是一个根本的、有力的直觉。但事实上,这种说法面临着许多实际上的困难。丹尼特通过许多反直觉的认知实验,从一定程度上反驳了意识经验的质性特征的唯一形式,但它们都没有触及到有意识视觉的现象性质的质性特征。
三、感觉质的关系属性
本质主义认为感觉质是一种主体才能体验的质性特征,那么感觉质的存在只能与主体有关,而与外部世界无关。但丹尼特却指出:从后验的视角来看,感觉质和反应效果不能区分。传统哲学讨论中总是把感觉质和反应效果进行区分,如蔡斯说,咖啡喝起来是相同的,但是我对那种口感的反应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在丹尼特的观念中,认为二者不能进行区分。他举了一个有经验的啤酒饮者这个直觉泵。啤酒是一个慢慢训练自己而最后享受的味道。没有人一开始会喜欢喝啤酒,随后慢慢地训练自己,开始体验到一种自己喜欢的口感。这里,啤酒的口感和对啤酒的反应态度是一致的。一开始,啤酒的口感不好,所以人们不喜欢喝啤酒;但是当训练以后,有了自己喜欢的口感,就喜欢喝啤酒。可以看出,对啤酒的反应态度的变化总是与啤酒的口感的变化相一致。由此可见,反应态度的变化等同于属性的变化,反应态度总是会构成经验的质。
从而丹尼特揭示出,感觉质实际上不是内在属性,而是一种外在的、关系的属性。不过要说清这种关系属性,丹尼特又回到发生学的机制。比如颜色和颜色视觉是彼此而生的。“自然的”颜色视觉从一开始就是与颜色一起演化的,而颜色存在的理由就是色码(Humphrey, 1976 )。一些自然事物“需要被看到”,而其他事物则需要看到它们,这样就演化出一个系统,它倾向于通过提升前者的突出度,使后者的任务最小化。比如没有花的色码,昆虫的颜色视觉就不可能演化,反之亦然。当某个生物区别了红花和蓝花后,又看到红宝石与绿宝石,但这只是一个偶然得到的额外奖赏。红绿宝石在颜色上存在差别这一事实因此就可以被看作一个派生的颜色现象。
首先存在的是表面的各种反射性质,感光色素的反应性质,等等,大自然从这些原始材料发展出有效的、相互调节的“颜色”编码/“颜色”视觉系统,而在此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一些性质,就有我们正常人称为颜色的性质。要说明的是,在这一系统中,颜色M与颜色M的视觉探测器相对应。丹尼特证明:M的存在本身是依赖于M探测器。同时其他的、非功能性的偏向是存在的,这些偏向随机地分布在具有遗传变异的种群中。一旦M探测器在生态上变得重要,为了使选择压差别性地有利于表现偏倚而对抗M探测器的那些个体,就必须存在“在势态上指向M探测器”的、可供选择作用的无意义(还无功能)突变。所以颜色现象本身未必都是功能建构的,有可能是不可名状的副产品。但是在演化中,某些颜色现象可能产生功能意义。这种副产品的地位,解释了为什么第二性的质变成了如此“不可言传的”和难以界定的。对于表达这样颜色谓词性质M,我们不可能用精确而完备的描述来代替它,因为如果能够做到,就已经能用这个描述进入功能建构。
所以唯一能说明M的方法,不是关于M的,而是关于M的探测器。所以当被问道:M的感觉像什么?回答是:像这样。像我现在正在体验的那种特别不可言传的、奇妙的、内在的性质。但这绝不是外在对象的某种不可描述的复杂的表层反射性质。
人与世界的协同进化,形成了当前人们的正常的感觉模态。但要注意到,感觉模态的分配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已知存在一些物种,在我们看来是同一绿色的宝石,他们却很自然地看成两种(或17种)不同颜色。再如,一种叫硫代尿素的物质,1/4的人尝起来都觉得苦,而其余的人则尝不出什么味道。而你自己尝到的感觉是由你的基因决定的。实际上,甚至是在人类存在之前硫代尿素的味道已经是既苦又无味的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它的化学成分始终都是一样的。既然颜色和味道的化学内容始终都不变,这就是说二者不是“自然类”,而是生物演化的产物。而生物演化在创造范畴时,其边界也是非常模糊的,选择的压力会塑造我们的颜色空间(包括感觉空间)的基本范畴。由此,一般来说,一种特殊的区分或偏好是相对于特定的主体才有意义。因此,那种内在的质的、现象的属性不再是内在的属性,而是由外在的属性构成。
四、表象与实在
本质主义者反对感觉质被还原到从机械上实现的反应倾向的单纯组合体,对于粉红色的戒指在我看来的样子总是高于神经联接的、纯粹而独立的存在,而与我的倾向、过去的联结等外在关系属性无关。丹尼特认为这种“独立于功能建构的感觉质现象”的说法,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除了说明感觉质是一种特殊的性质之外,根本无法将这种现象与整个生命现象统一甚至联系起来。它仅仅制造出神秘主义,却对科学毫无建构。但事实上感觉质,比如红色的感觉,在很多时候起到恰当的功能角色。这些偏好最终立足于一些偏向,它们现在仍然连线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虽然它们的生态意义也许早在千万年前就已经消逝。
不光先天的连线,而且当代的经验也会影响感觉质的获得。如巴赫的音乐,在18世纪因能引起热烈的宗教情感而著名。但今天的人们难以在聆听时享受到这种情感。这说明什么?说明感觉质的活动是需要经验基础的,并非是一种脱离环境的纯粹的主观体验。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我们所想要的任何详尽程度,鉴别他们听巴赫时的情况与我们之间的差别。这里显然感觉质的神秘可以通过一种精确的经验来进行描述。于是丹尼特又把这种外在的关系属性深化为倾向的综合体,他认为“感觉质是由内建在我们神经系统中的偏好,以及过去经验和未来相联接的一系列倾向的综合体”[4],而不是高于神经系统的内在体验。
丹尼特的建构几乎逆转了人们的传统直觉。直觉认为,感觉质是最真实的内容,它必然会高于我们的神经系统;功能解释最后必然会有感觉质的剩余。比如,塞尔就认为意识状态是处在实在世界中的实在现象,它具有主观的、第一人称的本体论特征,因此不可能被否认掉的。只要用你的右手拧一下你的左胳膊,你明显感觉到疼痛。塞尔说:“这种不快的感觉具有某种特殊的主观感觉,这种主观感觉是你能把握到,但你周边的其他人却不能以同样的方式把握到。这种可把握性具有认识论上的后果——你能够以一种别人所不能够的方式了解你的疼。”[5]74塞尔强调再次诉诸于主观体验来说明疼痛是一种内在的、定性的、第一人称的感觉,从而说明感受质的实在地位。因此塞尔认为:“丹尼特从一开始就否认有任何这样的问题的存在,他在意识问题上没有做出任何贡献。”[5]76
丹尼特再次强调了直觉的局限性和感觉质的幻觉特征。“虽然人们有时会难以抵制这种直觉的诱惑,但是它已经被剥夺了权威。就像地球静止不动,太阳在运转一样。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把这种现象看作一个幻觉。……这需要耐心和开放的头脑,来对这种直觉进行反思。看起来意识的这些机制理论遗漏了某些事情,但是当然这是个幻觉。它们实际上确实解释了,需要解释的任何事情。”[6]丹尼特仅仅在心理表象的意义上接受感觉质,但不承认其实在地位。于是塞尔提醒丹尼特注意:“当涉及到意识问题时,你是不可能区分表象和实在,因为表象的存在就是一种实在。”[5]82这里依赖的还是第一人称权威性,既然感觉质的判断标准是唯一的,即主体,那么只要主体承认它就是实在的,即意识的表象本身就是一种实在。
达玛西奥认为,疼痛的感觉质是存在的,而且在我们生命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列举了疼痛在我们的生活过程中所起到的几个作用。首先感受能够见证我们的生命过程,比如“与快乐相联系的神经映射,意味着有机体的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机体生理协调、生活顺遂。而与痛苦相联系的神经映射,与失调相关,行动不再轻松,内心体验痛苦,它表现为疾病和生理失调”[7]86,88,111。似乎达玛西奥是感觉质实在论者。但值得注意的是,丹尼特的理论并不与其冲突。丹尼特说感觉质是一种幻觉仅仅是意识现象本身来说的,但并不排斥在底层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引起的因果关系。这里的不同在于:达玛西奥强调感觉质直接的因果关系;丹尼特强调感受质的表象性,但不排斥底层系统的因果作用;塞尔强调感受质的物理以外的实在地位,却很少谈及甚至否认与物理世界的因果关系。
五、结 语
意识的表象就是实在吗?这个问题要看本体论立场。这里的实在显然不是外部实在,感受质并不具有物理实在那样的地位,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议。问题在于:在物理实在的基础上,感受质是另外一种实在,抑或是物理实在之上的一种感觉表象?后者是彻底物理主义的,前者对物理主义有所保留。丹尼特指出,这种对意识经验特殊地位的保留,恰如对活力论的保留。历史上的活力论者坚信:即使所有那些包括生殖、发展、生长和新陈代谢这类简单的问题都被解决了,仍然还有一个真正的“难”题:生命本身(即活力)。[8]主张感觉质实在地位的人,和活力论者一样,不完全相信物理解释,总是在寻找物理世界之外的神秘对象。这可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思想冲动,再完备的物理过程也不可能说服一个极端怀疑的大脑。但这已经不是当前有关意识哲学问题的主要任务。
[1] 布莱克摩尔.人的意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 P. Churchland, 1996, The Rediscovery of Light[J]. Journal of Philosophy, 93:211-228.
[3] Dennett, Daniel C.(1988)Quining qualia. In:Marcel, A.&Bisiach,E.(eds.)Consciousness in modern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丹尼尔·丹尼特.意识的解释[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5] 约翰·塞尔.意识的奥秘[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 Daniel Dennett. Sweet Dreams:Philosophical Obstacles to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M]. The MIT press, 2005.
[7] 安东尼奥·达玛西奥.寻找斯宾诺莎[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8] Dennett, Daniel, 1996a, Kinds of Minds[M]. New York:Basic Books, and London:Weidenfeld & Nicolson.
[责任编辑:朱丕智]
Qualia: an Analysis on Presentation
Fu Bin
(College of Economics,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Dennett adopted heterophenomenology method of third-person perspective, deconstructed qualia from internal, qualitative to external, relational character, and clarified the indication what people talk everyday is just a receptor which and experience ar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His idea suffered dissatisfaction from traditional qualia supporters, and argued with John Searle drastically. This article will prove that Dennett’s opinion is wrong, and qualia should not be deconstructed.
qulia; Dennett; representation; reality
2016-05-21
符彬(1983-),女,河南内乡人,哲学博士,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哲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感受质问题的自然化研究”(编号:15YJC720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心灵与认知哲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11AZD120)。
B5
A
1673—0429(2016)04—00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