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2016-03-28房瑶瑶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网格化武汉市居家

房瑶瑶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关于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房瑶瑶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这项工作在全国和湖北省都还处于起步试点阶段。文中结合对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地调研和访谈,总结武汉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经验做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几点想法。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格化;社会化;医养结合;武汉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整合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多渠道、多形式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为老服务的养老服务模式,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特性,将老年人的情感因素、传统观念、生活习惯等均纳入养老服务之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在“服务”,有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势,确保老年人在家即可享受到全面的照护服务,不与社会脱节,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

一、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5年底,武汉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63.76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9.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而且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高龄、失能、失智、失独、空巢等困难老人逐年增加,再加上两孩政策的开放,家庭赡养与抚养的压力日益增大,养老服务供给缺口较大。

按照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武汉市确定了“9055”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5%的老人社区帮扶养老,5%的老人入住养老院。然而,在社区蓬勃发展的今天,居家与社区是密切衔接的,居家养老不可能脱离社区,与其说社区养老是一种独立的养老形式,不如说是对社区作为养老服务平台作用的概括,旨在搭建社区服务平台,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1]。也正因如此,大部分学者都采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而非单独使用居家养老服务或社区养老服务。可见,在现实生活中,90%的居家养老和5%的社区养老是相互融合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未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承担了95%的养老任务。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探索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机制,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又好又快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截至2015年底,武汉市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631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12处、农村老年互助照料中心119处)。[2]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要求,武汉市构建了以满足全体居家老年人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和日间托养等需求为目标,以保障散居“三无”老人和低收入的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以提供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尽管这一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社区治理、社会化运营、信息化建设、社区养老院和医养结合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态势,武汉市锐意改革破解难题,不断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创新力度,通过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探索社会化运营、建设信息化平台、推广小型社区养老院、加强医养结合等实践,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基本满足了全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多样化、层次化需求。

社区工作网格化:创新社区治理方式

武汉市城市社区构建了网格化服务机制,切实将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采用网格员-网格站-网格指挥中心三级体系,实行巡查、发现、上报、处置、反馈五步闭环工作链接,建立网格工作职责、巡查职责、网格团队管理职责、双向通报、月度考核等一系列落实网格服务机制的规章制度。武昌区徐家棚街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模范街道,该街道通过服务下沉,上半年处理公共安全事件1402件,办理公共服务8302件,公共管理2257件,共计11961件,将服务和管理从末端处置变为事先预防、事中发现。为了有效地扩大服务半径、增强与居民的粘合度,收集居民意见,改善服务管理,徐家棚街联合腾讯大楚网开发了“微邻里”社区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系统,这是全国首个微信智慧街道治理平台,网格员可以在线进行微宣传、微办事、微报事、微指挥、微互动、微服务等活动。居民通过微信号,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街道工作动态、政务咨询预约、发表意见建议、找寻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常态化、网格管理长效化还需要有优秀的网格员来保证。为增强网格员的综合素质,武昌区政府联合行政学校,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3个阶段遴选、储备社区人才,注重对网格员的业务培训,实施网格工作月度考评制度,并组织社区主职到先进街道参观学习,促进社区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社区网格服务面向全体社区居民,而老年人更是被关注的重点,网格化管理模式便于发现居家老年人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有利于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上门服务,同时这也为后期广泛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化运营:依托社会力量专业化运营

为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进程,2015年湖北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开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市(县、区)分别选出一批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化运营试点工作。该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和基层组织的主推作用,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委托、以奖代补等多种措施,积极培育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探索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的多种模式。武汉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引入第三方组织专业化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社会化运营成效显著。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引入专业服务运营商。我国城市社区虽然是居民自治组织,但事实上它承担了较多的行政职能,没有足够的人员和精力投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而且社区工作者并非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仅靠社区的力量很难运营好服务面广泛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需要引入专业运营服务商(而非单纯服务商),以中心(站)为集中服务场地,开展平台化运营。同时,现阶段运营服务商最好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平台建设能力,整合社会资源,以“公益、低偿”为切入点,提供上门服务,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武昌区秦园路社区引入了侨亚社区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侨亚“爱家养老”线上平台和侨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线下平台相结合,为社区家庭提供距家门口500米的“一站式”综合养老服务。硚 口区古南社区委托盛世天颐(湖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五类十助两康”等服务,价格低廉的“天颐食堂”得到社区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智能化

在“互联网+”时代,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养老服务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已然成为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的重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老年人普遍接受的养老服务方式,结合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是较为理想的一种养老模式,但由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相对分散,覆盖面更加广泛,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近几年,武汉市积极投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和各类社会主体服务供给,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硚 口区发展社区联合宗关街道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与中爱养老产业合作,建立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物联网、软硬件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将传感器、报警器、视频监控、一键呼叫、智能可穿戴设备安装在老人家里,建立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无缝对接,需要服务的老人和居民只要拨打“一键通”红绿键,即可获得相应的求助和服务支持。

社区养老院:实现就近全托护理

社区养老院是武汉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之举。社区养老院一般由社会力量兴办,采用家庭化、小型化的经营模式,建在社区人口较为密集的居住区域内,就近覆盖一两个社区,主要托养社区及周边的失能、半失能和中低收入老年群体,规模小(30-100张床位)、收费低。社区养老院提供全托护理服务,因其规模小、功能全、区位近、价位低而有需求、有市场、可持续、受欢迎。武汉市高度重视社区养老院的发展,已建成126家,占全市养老机构总数的一半,拥有床位数1.14万张,平均入住率达到74.1%,深受老年人欢迎。武昌区户部巷社区瑞福安养老院,在老人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修建出一处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并行的家园,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从形式和内容上相结合,提高了社区养老工作的内涵和实效,既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又避免了老人与社会脱节,最大限度整合了服务资源。社区养老院提供全托护理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提供日间照料、“一键通”信息系统提供上门服务,构成了三位一体、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医养结合: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签约服务

为促进医疗服务进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发布了《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武汉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签约服务。签署服务协议的居家养老老人除享受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外,还将享受双向转诊及预约上门医疗等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将为老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指导。[3]

除此以外,武汉市各级政府、机构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创新出了其他医养融合的新方式。比如在江岸区安静社区,武汉晚晴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从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与全国最大的健康服务平台“健康之路”集团合作,首推社区居家养老医疗健康服务,为社区老人选医院、选医生、查排班,并可帮助老人向名医咨询、预约挂号、全程陪诊、代领报告、代取药品、代缴费用、煎药喂药等。[4]这既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解决了健康问题,又缓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不够、经费不足、医疗设备不齐的问题。

三、关于推进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

网格化管理、社会化运营、互联网服务平台、社区养老院、医养结合都是武汉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在继续发展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落实与推广,需要制定标准的工作流程、严格人员选拔、规范绩效考核。第二,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的过程,鼓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组织品牌化、模式化、连锁化、专业化发展。下一步要确定社区引入运营组织的招标机制,明确政府、社区与运营组织的分工及其各自的利益动力,制定对运营组织的评估机制,运用好评估结果,建立退出机制。第三,互联网平台建设不只是技术问题,还需要众多线下实体的支持,当前各地“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普遍面临的困难是线下服务商联盟的建立,这需要政府、社区与运营组织共同努力,吸引“放心商家”入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互联网平台,让老年人真正享受到优质实惠可选择的多样化服务。另外,可以探索将服务储蓄制度纳入互联网平台,实现服务储蓄制度的长效发展机制。[5]第四,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而言,我国的机构养老发展较早,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批优势特色明显的养老机构,如何利用这些养老机构的服务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将其辐射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五,虽然我国着力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未来应该研究制定家庭成员承担赡养照顾责任支持政策,在全社会倡导孝亲敬老的精神文化。利用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这一平台,引入养老机构、专业院校在此开展免费培训,向家庭成员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普及照料家庭失能老年人的康复护理知识与技巧。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点和关键,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继续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支撑功能,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能力,积极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和互助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获得实惠,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1]李志明.中国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思路——构建“立足社区、服务居家”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J].学术研究,2016,(7).

[2]2020年武汉社区将全面建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EB/OL].http://hb.ifeng.com/a/20160516/4552509_0.shtml,2016-05-16.

[3]武汉启动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签约服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7/01/c_1115787318.htm,2015-07-01.

[4]全国首个居家养老医疗健康服务中心在武汉设立[EB/OL]. http://news.cnr.cn/native/city/201410/t20141023_516650166.shtml, 2014-10-23.

[5]李建,李小将.基于“互联网+”和“服务储蓄”的养老服务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3).

D669.6

A

1671-5136(2016)03-0025-03

2016-09-22

本文系湖北省改革办2016年度重点委托课题《湖北省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主体合作机制研究》(ZKCG201503)阶段性成果。

房瑶瑶(1991-),女,山东临沂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管理。

猜你喜欢

网格化武汉市居家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微生高的往事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