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2016-03-28

昌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群众建设

白 钰

(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新时期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白 钰

(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坚持走群众路线,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更为复杂的局面,面对新时期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共产党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新时期;群众路线;人民群众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加以概括,“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我们党数十年的奋斗历程也证实了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都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群众路线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方法。

一、一切为了群众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就明确提出: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党的最终目的是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彻底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3]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到,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4],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也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一)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肩负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执政党的地位给密切党群关系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5]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继续坚持群众路线,以实际行动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对一切脱离群众的倾向,特别是要反对会使党走上脱离群众的危险境地的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所以,作为中共党员,首先应该摆正自己在国家、在人民中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职责,要牢记脱离群众是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但是,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对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不够,最终在行动中犯了错误,如周永康、徐才厚等近几年落马的贪官。他们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从人民的勤务员变成人民头上的老爷”,利用手中的权利牟取私利,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以致人民群众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能否实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产生了怀疑,败坏了党的声誉。”[6]作为执政党的领导人,胡锦涛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7]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对人民负责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就要对人民负责,就要在客观上使人民因为我们的服务而获得益处。”[8]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使得发展建设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但是,长时间以来,人们在判断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时,更多的是从经济水平上的考量,甚至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增长,使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更大的威胁。一些地方政府更是为了“面子”而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劳民伤财的工程不仅没有创造效益,还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9]很多地方政府过分强调经济建设的主导性,而忽视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一些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生活中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烈。那种单纯地依赖于经济发展,以为经济发展了,许多社会问题也会自然化解的发展理念,势必在社会建设方面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损害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到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为人民解忧

共产党人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就应该“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因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10]早在1934年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时就提出关心群众生活。他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到群众的生活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11]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建设,更加关心百姓生活,加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的建设力度,在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多领域采取了惠民政策。然而,当前我国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等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使人们对我国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势必会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一切依靠群众

毛泽东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12]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阐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人民群众的解放,必须由群众的自觉与自愿,自觉与自动,不依靠于群众的自觉与自动,我们将一事无成”[13]。

(一)明确干群关系

我国当前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是为了能够体现人民群众的权利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当家作主。但有一些领导干部在思想深处并不是把人民当做权利的主人,自认为既然人民把权利赋予党,党就是执掌权利的主体,是社会的领导者、管理者,人民只能是被管理的对象。“这样就非常容易出现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演变为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破坏了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形成平等关系的基础。”[14]一些人自认为比群众高明,把自己当成群众危难中的“救世主”,把群众看成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工具。事关人民生活的决策,几个人开开会,拍拍脑门就决定了。有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命令主义严重,听报告、发指示,偶尔“体察”一些民情。殊不知,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依靠的是人民,而不是几个“能人”的“科学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群众满意的成绩,也看到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明确干群关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二)鼓励民众参与

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也是人民群众的事业,需要广大人民的拥护和参与。当前,党和国家在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努力做到“重大决策听取民意,民生改善由民作主”[15],使得人民能够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建设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群众团体都在增强民众参与国家大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众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表达愿望,维护自身利益,进而体现自己当家作主的地位,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人民民主制度逐渐趋于健全和完善,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在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权利制约等方面亟待改进,不同利益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比较狭窄,这些都限制了人民群众以正常渠道和合法形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愿和实际效果。我们讲一切依靠人民,就应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的建设,就应该努力消除阻碍民意表达的因素,“努力开辟和创造联系群众的新渠道、新形式,以利更加广泛、深入、及时地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批评”[16],鼓励群众反映真实情况。因为,共产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获取最大的执政基础、最强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够进行下去。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倾听人民的呼声。“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就是鸦雀无声。”[17]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央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间题》中,把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地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是说,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18]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群众的实践。”[19]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最终要到人民群众中去,通过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检验其正确与否,才能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要领导我们的事业,只靠我们的经验、领导者的经验,是远不够的。要正确地领导,就必须以党员群众的经验、工人阶级的经验、劳动群众的经验、所谓‘小人物'的经验来补充领导者的经验。[20]”这就需要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向人民群众学习,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建设者,他们的经验教训是最丰富、最实际的,直接反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只有我们的同志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把群众的知识和经验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更高的知识,才能够具体地去启发群众的自觉,指导群众的行动。”“如果不向群众学习,而自作聪明地从脑子中想出一套东西,或生硬地从历史经验与外国经验中搬运一套东西,来启发群众与指导群众,那是一定无用的。”[21]当前,一些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并不是为了真诚地去倾听百姓呼声,不是去当小学生而是去当老爷。下基层完全是形式主义,敷衍应付,弄虚作假,听听报告,吃吃喝喝,只会增加基层的负担,何谈听群众疾苦,帮群众办实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充分证明了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正确性。“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22]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都在努力推进。同样,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更多的执政考验。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努力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治好党内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四风”问题这样的顽症,必须践行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一巨大政治优势,以增强党的生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尤为重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应该坚持群众路线,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了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3],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2][12][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181-182.

[3][7][10][22][2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杂志,2011,(13):2-4.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5][6]甄小英,等主编.党群关系新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96.

[8][13][20][21]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5抗日战争时期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0,442-444.

[9]于昆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2.

[1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8.

[14]衣芳.人民群众主体论群众观、党群关系、群众工作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9.

[15]袁赛男.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N].学习时报.2009-03-23(10).

[16][19]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编.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文献选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600.

[1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4.

D252

A

1671-6469(2016)-04-0086-04

2015-12-09

白钰(1985-),女,回族,新疆阜康人,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群众建设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