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藏在中国传统元素外表下的西方文化霸权
——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为例

2016-03-28林索菲

传播与版权 2016年3期
关键词:功夫熊猫动画电影

林索菲

隐藏在中国传统元素外表下的西方文化霸权
——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为例

林索菲

[摘 要]近年来,制作精良的西方动画电影在中国内地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西方动画电影在中国的主要受众为青年及低龄群体,这一部分群体在观影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在此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为例,试图揭露西方动画电影在中国传统元素的包装下隐藏的西方文化霸权,并由此探讨文化霸权的形成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功夫熊猫》;动画电影;文化霸权

[作 者] 林索菲,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在全球化的高速进程中,电影作为娱乐与艺术的影像传播载体,在意识形态的输出与民族文化的传播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创新,动画电影已逐步加入电影产业的竞争当中,动画电影产业无论从商业价值或艺术价值的角度来衡量,其影响力已不可小觑。

中国作为世界电影市场的一块宝地,西方动画电影无疑要从此处分一杯羹,而西方电影在抢占电影市场的商业份额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出,这种非显性的文化输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观众。中国动画电影的主要受众为青年以及低龄人群,西方动画电影作为动画电影产业的输出巨头,其在获得商业利益的同时,无疑为中国青年与低龄群体的价值接受、文化认知带来了影响。

综合高票房与高评分两个因素,《功夫熊猫》无疑是制作上具有浓烈中国传统色彩的西方动画系列作品中的代表作,故本文选取它们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截取电影文本,试图揭露在中国元素的外表下隐藏的西方价值内核,警示西方动画电影对我国青年及低龄受众的文化霸权进攻,并由此探讨西方动画电影中西方文化霸权的形成原因,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捍卫及弘扬自身价值、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蚕食,特别是“披着中国传统文化外衣”的外来文化的入侵。

一、西方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外衣”

《功夫熊猫》于2008年6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首周末票房3800万元,随后两周分别取得5800万元、3800万元的成绩,上映3周累计总票房超过1.35亿元人民币,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而2011年上映的《功夫熊猫2》在中国内地更是拿下了61711万的票房,成为2011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是第三名的国产电影《喜洋洋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的5倍。西方动画电影在中国内地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功夫熊猫》上映后,西方动画电影在中国内地取得的票房成绩让国产动画望其项背,这两个系列的电影获得的傲人成绩,离不开其运用浓重的中国元素。《功夫熊猫》中的每一帧镜头,都充满浓浓的中国元素:红砖青瓦、鞭炮、舞龙等。还有承载着中国人千百年来剪不断的仙侠情结:青云缭绕的高山深处长满松树,是大师修仙之所,神秘而令人向往。在细节处,《功夫熊猫》可谓煞费苦心,螳螂精通针灸、仙鹤的业余爱好是书法、乌龟大师精妙的点穴手法等,几乎每一处小细节,都有中国元素的体现。

二、隐藏在“中国外衣”下的西方价值观

不可否认,叫好又叫座的《功夫熊猫》系列动画向世界推广了中国及中国文化,但我们不能忽视,在中国文化外衣的包裹之下,此部电影的内核是西方价值。

(一)隐藏在电影中文化的娱乐与文化的消费

作为喜剧动画,《功夫熊猫》系列离不开搞笑元素以抓人眼球,电影中充斥着西式的无厘头式幽默,而隐藏在这些无厘头幽默下的实质,是西方资本主义对文化的娱乐与消费。

《功夫熊猫》中充斥着西方无厘头式幽默。在第一部一开始,影片就给了观众一个重磅的无厘头剧情:熊猫阿宝的父亲平先生是一只鹅(后在《功夫熊猫2》中,编剧将其设定为收养关系)。显然,电影中的人物血缘关系存在悖论,熊猫的父亲是一只鹅,有何不可?血缘关系在这部电影中,已然沦为搞笑娱乐的工具,在西方大众文化生产中,无须遵守任何家庭、血缘的常理,只要能引得观众发笑,就可以拿来娱乐,就可以拿来消费。

西式的无厘头幽默,在中国年青一代中的受认可度越来越高,而如今很多西方动画电影中的搞笑场景在父辈看来是毫无笑点甚至是庸俗的。在中国,同一部动画电影,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对其接受度截然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是西方的娱乐与消费文化已悄无声息地影响到中国青年及低龄受众。相对于中国本土动画,中国的年轻人更愿意观看与接受西方动画电影,因为西方动画电影制作较为精良,且其中娱乐至上的精神满足了他们追求欢乐的最低要求,哪怕这种满足感是暂时性的、与他们本民族传统观念有异甚至相悖的。这种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文化内涵,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

(二)浓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功夫熊猫》中,无处不体现着西方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在面对最终强敌时,出战的只有熊猫阿宝:在电影第一部中,虎、猴、蛇等阿宝的同门都因无力与反派太郎对战而负责护送村民离开和平谷;第二部中,同门也同样因能力不足而被反派沈王爷扣押。

有组织的团队合作在《功夫熊猫》中已不见踪影,只剩主角一人独自面对且结局终将是它凭一己之力打败强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集体的强调大相径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难见个人作用高于集体的描述与表达,团队合作是作战胜利的关键。

相比之下,西方更倡导个人英雄主义。“美国的开拓者坚信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有责任也有能力来救赎世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在诸多国际事务上以“国际警察”“世界英雄”的形象出现,插足他国事务,在各个方面——包括影视传播——推行它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同时,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也是“美国梦”的体现,即大多美国人都深信,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与毅力,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这种独立奋斗、对外来援助依赖较少的精神,衍化为个人英雄主义。

(三)英雄的去神化形象

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文化对美国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其中之一,即是西方英雄的去神化形象。《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的英雄形象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去神化的。反观中国传统英雄人物,大多面容冷峻、能力高超,基本不会犯低级错误,更不可能出现能引发读者或观众发笑的丑态。

《功夫熊猫》这部系列动画中的英雄虽是中国传统英雄的外在形象,但其内核隐含的却是与中国文化有极大差异的西方平民化英雄。《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英雄去神化的形象,来自于中西方“神”文化的根源,而这个根源,某种程度上又正与“美国梦”的内涵不谋而合——每个人都能成功。在西方电影中,这种去神化包装下的“美国梦”精神将人与英雄放在平等的地位,在有意地进行着“美国梦”的传输,鼓励大家坚信“美国梦”并没有破灭——特别是在恐怖袭击频发、经济危机过后一蹶不振的当代美国。

三、西方动画电影中文化霸权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一)西方动画电影在中国形成文化霸权形成的原因

1.中西方动画电影制作水平有差距。我国现阶段国产动画制作技术相较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动画制作技术来说,已有很大的提高,以前的剪纸动画、单幅制作动画已被数字技术所取代,但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西方动画制作技术,中国国产动画的技术仍不成熟。看过西方动画公司制作的精良的动画后,对技术水平较低甚至“粗制滥造”的部分国产动画影片,观众直言“难以下口”。这种制作水平上的差距,让大多数中国观众更偏向于选择观看西方动画电影,从而造成西方文化霸权在中国的形成。

2.中西方动画电影目标受众的广泛程度有差距。剧情单一无力,已是中国国产动画的通病。国产动画面向的主要受众为低幼儿童,剧情单一,远远不能满足青年的胃口。纵观欧美动画产业,一个极大的特点是本着动画电影的“全家可看性”特点来制作,其片不仅吸引低龄群体、青年群体,甚至长辈也欣然愿意陪同观看。为了照顾到青年甚至中年受众群体,西方动画电影的细节处体现着小幽默。国产电影的目标受众的单一化,导致青年、中年受众群流失,并使其观看选择转向他处,从而造成西方文化霸权在中国的形成。

(二)对抗西方动画电影中文化霸权的对策

西方动画电影中文化霸权现象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应对策略也有异,单基于制作水平与受众选择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分析,对策如下:

从上述第一点出发,先不论一个载体中所承载的内容如何,它所呈现的质量高,必然会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从而有助于推广其承载的思想内核。相较于西方动画的高水准制作水平,略显粗糙的国产动画难以吸引更多观众。一个最直接的例子便是“有酝酿十年,创作五年,虽至今难产,却仍承载了国产动画电影惊艳世界的最大希冀的《大鱼·海棠》”。该部国产动画电影的预告片呈现的高水准动画制作水平让中国网友大呼惊艳,认为是国产动画的出路所在。所以,加强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准,是从西方文化霸权中挽救中国文化的重要对策。不修外在,何以吸引观众关注内在?

再者,从上述第二点来看,大部分中国人仍停留在“动画是拍给小孩看的”理解层面。好莱坞动画在20世纪也曾经历过一段产量脱销、水平降低的黑暗时期,但随着《怪物史瑞克》为代表的一系列成人化动画的出现,好莱坞动画终于走出了瓶颈,每每都能创造票房奇迹。从2008年的《瓦力》,到2013年的《冰雪奇缘》,好莱坞动画电影所面向的受众都不仅仅是低幼龄儿童,而是更为广泛的其他年龄层群体。如果中国动画电影能像西方动画电影产业那样,把目光投在成人化动画中,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传统文化向非低龄受众群体传达的机会,从而降低西方文化霸权特别是披着中国“传统”外衣的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

四、结语

西方动画电影已成为一种新兴且重要的传播模式闯入中国市场,同时到来的是这些西方动画电影中所隐含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当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开始对中国观众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观造成影响时,文化霸权已悄然形成。在面对诸如《功夫熊猫》等“披着中国传统文化外衣”的西方动画电影时,我们应该警醒地察觉到其中国元素包裹下隐藏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中国受众现已受到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对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一方面,从自我层面反思,通过各种手段去改进与振兴国产动画产业;另一方面,在面对巨量信息的狂轰滥炸时,要抱有怀疑的态度去接收,抵挡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蚕食,削弱其霸权姿态,并进一步维护与传承我国几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李君文.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比与分析[J].外语研究,2000(1).

[5]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6]李晓亮.动画不是弱智化,众筹检验崛起信心[EB/ OL].中国网.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43_78643. html.

[7]季星.不是等价交换,是“检验真心”[N].南方周末,2013-8-10(28)

[8]佚名.成人化是中国动画的唯一出路[EB/OL].http:// comic.people.com.cn/GB/122400/130243/11176387.html.

猜你喜欢

功夫熊猫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功夫熊猫》跨文化传播效应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测你是《功夫熊猫》里的谁?
中日动画电影产业比较研究
我们为什么爱《功夫熊猫》?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
2013年中国动画电影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