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字幕组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
2016-03-28肖怡洋孙绮薇
肖怡洋 孙绮薇
美剧字幕组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
肖怡洋 孙绮薇
[摘 要]字幕组是美剧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是助力观众打破语言屏障、填平文化沟壑的关键角色。字幕组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着各类文化折扣,他们在极力避免文化折扣生成的同时,亦采取多种措施,力图实现文化增值。
[关键词]字幕组;文化折扣;文化增值;文化意象;语言本土化
[作 者] 肖怡洋,南京师范大学;孙绮薇,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字幕组对美剧实现在中国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在译制过程中常常并行出现,文化折扣不利于观众对剧集乃至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而文化增值却能扩大文化产品的影响范围,获得更优的传播效果。因此,明确文化折扣的成因,削弱文化折扣,实现由文化折扣到文化增值的转变,可谓字幕组当下的努力方向。
一、文化折扣之因
迥异文化背景下单纯的语言转换无法完全填平文化沟壑,进而可能引发文化折扣。美剧字幕组的产生基于中美的语言及文化差异。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中国受众对海外文化的需求有了进一步提高,简单传达剧情的字幕已不再能满足需求。译制过程不再是单纯的二元语言符号的转码,而是通过文本在地化①文本在地化,即localization,指流动中改变自身属性使得为当地文化所接受的情况。填平文化沟壑的行为。这对字幕组成员的自身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两种语言符号的准确转换,更要求寻找文化间的平衡点。中美在文化传统、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诸多层面均有较大差异。美剧在创作过程中主要立足于本土观众,因此呈现出的生活形态、思维方式等都是美国社会宏观环境下的一瞥。美国在当前文化全球化氛围中扮演着宰制性角色,相较于他国文化而言,属于强势文化。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受众在观看美剧的过程中被暂时性地剥离了与母体文化的连接,因而在主动接受其展现出的一些文化观念时,会产生不适应感。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著作《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所述,艺术创作并非主观产生而依存于现实之中②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也就不同,反映在美剧中,表现为台词与场景无法被受众理解与接受。受众无法领略到剧集中的某些文化意涵,文化折扣也就随之产生。在《破产姐妹》中,女主角因无意间对一名同性恋顾客有些许怠慢,招致了同性恋群体的大规模抵制,最后以女主角道歉才告一段落。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观众很难想象此事缘何引起如此大的风波。
字幕组在译制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嵌入性抵抗是导致文化折扣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字幕组在缩小中美文化背景的差异上付出了诸多努力,然而双方价值观乃至意识形态的迥异,决定了译制中很多时候无法避免地出现解码编码的意群偏转甚至意义扭曲的现象。概而论之,译制过程中的意群偏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俚语(包括性描写);另一类则是与我国当前意识形态相悖或是损害国家形象的内容。美剧《暴君》中,中国被塑造为无限索取的贪婪形象。字幕组显然无法将具有损害我国国家形象的不实内容传达给受众,因此编码过程中将相关台词进行了转译与屏蔽,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整体剧情的理解。字幕组一方面接受了美国强势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其所处文化环境又促使其自发地对外来文化进行抵抗与和解。此过程可能出现过度现象,字幕组成员将在文本解码的过程中遭遇美国文化的嵌入,而编码过程则集中体现了拮抗的作用。嵌入式抵抗在实践中表现为,通过含蓄的方式进行转换和注释,译出当下文化环境所容许的语言符号。
转换过程中,原文化意涵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文化折扣在此情况下更多地由字幕组主动的嵌入性抵抗造成。在保留原意和获得社会理解的对立下,后者的优先级别往往更高。同时在美剧的“霸权文化”面前,文化自觉性将激发更为强烈的抵抗,但字幕组本身的存在又建立在对美国文化的喜爱与认同上,这样矛盾的状态造成一些剧集的字幕晦涩难懂。
二、文化增值之困
文化增值指文化产品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在另一文化背景下其自带的文化意涵被完整地接受,并引起共鸣的现象。文化增值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文化产品在本国受到的关注没有其在异域文化中受到的关注多,也就是文化产品在异域文化的传播效果和价值要优于本地;另一类是不仅在本国引起了较大关注,也在异域文化中引起了较大的关注。①胥琳佳、刘建华:《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流变: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中国出版》,2014年第4期,第9页。字幕组在翻译过程中,首先力求的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效果和价值几乎相同。
美剧字幕组准入机制存在的弊端是导致文化增值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正如上节提及,字幕组翻译的过程不只是一个符号转化过程,也是一个文本在地化的重编码过程。因此,高素质的字幕组成员是文本再创作过程的根基。翻译人员不但要对中美两国的语言符号了如指掌,更要熟谙双方文化的相异点。然而字幕组的招募环节往往忽略了对文化背景转换能力的要求。大部分字幕组在招收成员时会安排相应的能力测试,检测新成员是否有能力进行字幕的译制。以成立较早的人人字幕组为例,在征募翻译人员时,一般采取英译汉句子测试的方式以及若干分钟节选片段翻译为主。浅表的句段翻译使得翻译人员在日后的实际译制过程中面对陌生的文化意象只是直译了事,而无法领略其中深意。字幕组重解码编码、轻背景转换的团队准入机制是阻碍文化增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本在地化过程中时常面临着外来文化意象与多样人物设定的双重挑战。这就涉及翻译过程中的风格把控问题。大部分字幕组为了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作品,一部剧集通常由四到五人同时译制。每个人看到的仅是其中一个片段,相互之间亦缺少必要的交流,对出现在自己负责部分的陌生文化意象或人物,常常就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转化。对人物设定理解的不深刻会对译制文本产生决定性影响,意群的偏转也由此产生。
在《南方公园》中,剧中人物Cartman是一个性格粗鲁的人。但在某集翻译中,却出现了如下情况。
原文:Could you solve this situation,dude,please.
译文:哥们,麻烦你清理一下,拜托了。
从译文看来是恳求对方打扫一下,而剧情实际情况是,他以对方家庭相威胁,一脸蛮横地要求对方帮他擦鞋。然而译文的语气与剧中人物实际表达的语气南辕北辙。此类译文不顾前后剧情衔接,扭曲了其原本的意涵,造成观众难以把控人物设定,使得文化增值效果受到影响。
三、由折扣到增值
字幕组在译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文本翻译后依然无法逾越文化藩篱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观众无法进行跨文化背景基础上的感知。单纯的语言符号的解码编码只能满足基本的观看需求,并不能满足高层次的理解需求。以《老友记》为例,剧中出现了多场婚礼,新娘们经常会提到blue、borrowed等词,例如剧中角色菲比说:“I could be my something blue.”若直译为“我能成为自己蓝色的东西”,显然令人费解,传达的文化效果也大打折扣。此时注释作为有效手段,可将潜在的文化折扣转化为文化增值。实际操作中,字幕组就对此种西方婚礼中的文化现象进行了阐释,在屏幕上方嵌入解释性字幕:“something old象征新娘的过去以及家人;something new象征美好的未来;something borrowed象征亲朋好友给予的祝福和帮助;something blue源于古罗马,蓝色象征爱和忠贞。”如此一来观众只要简单结合剧情,就能感受到台词中的自嘲,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再注释的策略有效弥合了文化间的鸿沟,有助观众理解与进一步思考,避免文化折扣的同时实现了向文化增值的跨越。美剧中蕴含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如笑点、双关、典故、俗语等,都可以通过此策略获得文化增值量最大化的效果。
全球化大环境下,不同文化间的跨文化传播都面临着本土化问题。如果对剧中的陌生名词都加以注释,观看过程中将产生疲劳与紧张感,基于此,在实践中常使用文化意象本土化这一对策。多数中国观众对美国文化并没有深刻认知,当储备之外的文化意象被转化为潜意识认同的中国文化元素后,受众不仅能提升观看体验,更能主动进行思维构建。以《南方公园》为例,就使用了这一策略:
原文:I've got Yelp a new place in Shi Tpa Town tonight
译文:我今晚要在大众点评上对万达的一家新店做出评价。
Yelp是美国的一家点评网站,Shi Tpa Town则是剧中杜撰的一个广场名,若不采用这一策略,大多数观众都会云里雾里。进行文化意象本土化后,凡对互联网应用有所涉猎的观众应都不难理解其中之意。
语言本土化也是实现文化增值不可或缺的环节。字幕制作过程中,语言本土化有两大助益:其一,将带有翻译腔的文本变为生活语言,使整个意群的表意更加清晰,也可将一些长难句改为简洁明了的短句,减轻观看的负担。其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语中难以直译的句子的问题,有些句子若直译则会使人无法理解。仍以《南方公园》为例,其片头曲节选如下:
friendly faces everywhere,humble folks without temptation,ample parking day or night.
译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阡陌交通,俨然自得。
在原文无法形成明晰的汉语意义时,此处使用了四个成语。若直译则是“到处是友善脸,谦卑的人们毫无奢欲,白天晚上到处都停满了车”,孰高孰低,高下立判。成语典故的化用,使得字幕成品进一步向“信达雅”靠拢,这样的字幕有助于受众理解剧集,因而推进了传播过程中文化增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