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2016-03-28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情感

牟 静

(常州团市委 江苏常州 213100)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牟 静

(常州团市委 江苏常州 213100)

目前,新媒体已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主流媒介,它以其及时性、开放性与互动性冲击着大学生的认知图式和思维模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沿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意志认同——行为认同递进式发展。因此,结合大学生新媒体接触的行为特征,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进行引导、改善和巩固,通过认同机制的建立与新媒体教育的完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内化于心,更外化于行。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当代大学生代表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能否养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了新的渠道和手段。因此,结合大学生新媒体接触的行为特征,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进行引导、改善和巩固,可以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1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基础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媒介作为人的延伸,依靠“人机互动”构建了有别于客观现实的虚拟现实,受众在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中分享讯息、建立圈子、认识自我,媒介现实“镜子式”的影响甚至塑造了受众对所处社会的认知和观念[2]。今天,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时间最长、频率最多的媒介,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大学生人生信仰、价值观念乃至个性习惯的形成,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与作用也必然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心理素质的发展与成熟是生命体接受并形成价值观的前提与基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个体自我建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抽象价值理念,需要融入大学生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无外乎同化与顺应两种调节机制,但是都离不开个体心理上的认同和支持,需要经历从理性认知、情感共鸣过渡到思想转化,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与行为的过程。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化过程。

价值澄清理论(Values Clarification):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价值观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一是选择,个体在有限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二是态度,个体分享自己的选择并且作出承诺;三是行动,根据选择发生相应的行为并持之以恒[3]。该理论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能力,强调价值观是经由选择、内省和行动形成,反对规训化的教育。同时,新媒体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了亦虚亦实的“价值场域”,每个个体既面临着多元又自由的价值观选项,又在无声无息中被媒介力量左右价值取向和判断,最终影响个体的外在观念和行为。

2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渐进过程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通过外显的学习、实践、体验和内隐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涵逐步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沿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意志认同——行为认同递进式发展,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内在情感到外在实践反复进行的过程。

1) 认知认同,新媒体创造了认知背景的一致。认知始终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的各个方面。认知让大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丰富内涵,更要知晓、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内容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等。新媒体构筑了由大学生价值观念、文化底蕴及个人兴趣爱好等组成的虚拟现实,形成了个性化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态势。而价值观教育面对的是真实的生活个体,其讲述的内容必须体现受教育者的认知背景,才能激发兴趣而产生注意。新媒体传播方式多元、操作流程便捷,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全方位的立体化表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符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可以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感知和自我理解。学生只有深刻地认识体会,才可能激发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倾向。

2) 情感认同,新媒体创造了情感际遇的熟悉。情感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对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号和标识的教育体验、生活情境、文化产品等内容“分泌”出愉悦、信任的正面情绪反应。新媒体传播注重互动性与体验性,通过个体自主选择、自主表达、自主分享,有助于强化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体验,比单纯理论形式的导向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纵观高校比较成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几乎都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立体个性化的特点,将教育内容的设计与大学生的人生际遇、生活经历联系起来,用“似曾相识”来达到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

3) 意志认同,新媒体创造了意志表达的相似。意志认同,是指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处理和评价选择的基础上,运用心理调节和行动控制机能,在情感、心理、行为表现上倾向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新媒体传播注重即时性与自由性,给大学生创设了意志表达的自由情境,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客体互动,使教育者“剥离知识权威的面具”,让受教育者由被动地接受“说教”变为平等地对话与交往。

4) 行为认同,新媒体创造了行为利益的相关。行为发生是情感认同和意志强化的外在表现,是个体形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环节。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坚定不移的信念、外化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在学习生活与为人处事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原则与精神;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由理论化的抽象逻辑化为生活化的价值体验,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认同与践行。行为认同的主体是人,而新媒体传播具有示范性与引领性,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榜样示范力量与监督强化作用,引导大学生“从我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的关注与跟踪功能,不仅可以及时体察大学生群体内心思想、外在行为的丰富变化,而且可以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困惑与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疏导与排解。

3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教育路径

1) 加强认知认同:树立运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理念。当前,高校已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新阵地,各种社会思潮与价值理念借助新媒体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汇集、激荡、冲突,新媒体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有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树立运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理念,充分认识、高度重视、主动研究和规范使用新媒体,推动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解读,积极运用大学生喜欢的网言网语、案例数据、故事分享等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释,将枯燥的大道理变成生动的微话语、小故事。新媒体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新空间、提供新载体,把主流思想传播与价值观念引导充分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2) 提升情感认同:搭建运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平台。新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熔声、光、电、化于一炉,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学校要利用新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境与氛围营造,开展隐性化教育,消解逆反心理,使其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器”“新空间”[4]。一方面,通过校园网站、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将榜样人物、优秀事迹等深度发掘宣传,组织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频、漫画、微电影等,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凡人善举、典型报道、文化作品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另一方面,训练、打造一批政治觉悟强、媒介素养高的校园意见领袖队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议程设置来积极引导新媒体平台舆论,让学生在自由发表观点、展现本真想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3) 提高意志认同:探究运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方法。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新媒体的无缝对接、相互融合,使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交流和理性表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引导。要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诉求,推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在解决利益矛盾和民主参与中增进理性认同。具体来说,通过强化校园网、主流论坛的建设,合情合理地宣扬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让学生产生“假、大、空”的错觉;通过创设微信聊天组、QQ学习讨论组等微平台,既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交、学业、心理健康等问题,又解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通过制作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产品,借助其较强的直观性与体验性来进行主流价值观念的渗透。

4) 强化行为认同:实现运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把运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机融入高校育人的各项工作与规章制度中。要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将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与学生入党考核、评奖评优、推荐就业等挂钩,形成导向机制。二是健全监管机制,净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舆论环境。高校要强化信息安全意识,规范新媒体平台安全管理,既要明确信息发布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又要建立全天候的新媒体平台监管制度[5]。三是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面对新媒体提供的海量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大学生不仅要学会有效整合、高效利用,更要提升甄别信息真伪、美丑的能力,强化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 石长顺,周莉.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J].国际新闻界,2008(6):56-59.

[3] 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6-28.

[4] 王双群,潘学良.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湖北社会科学,2014(11):178-182.

[5] 徐徐.基于新媒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4):76-79.

[责任编辑:缪宁陵]

Identity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Age

MOU Jing

(Youth League Committee of Changzhou, Changzhou 213100, China)

The new media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medium for college students. Its timeliness, openness and interactivity impact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schemata and thinking mode,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dentity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develops from the cognition identity, to emotional identity, will identity and behavior identity. Therefore, combined with th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to guide, improve and strengthen with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based on new media. And through improv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identity mechanism and new media educ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internaliz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ir minds.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2016-09-05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B463)

牟 静(1981-),女,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641

A

1672-2434(2016)06-0054-03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情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